圖︰可人,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特此鳴謝。
420期 2015年9月24日
扮大象飲水,然後哈哈哈哈哈。
扮倒牛奶,然後哈哈哈哈哈。
扮美人照鏡,然後哈哈哈哈哈。
奇怪的是,他們都不是孩子,卻玩得比孩子瘋,又笑又叫,個個淋漓大汗,不論男女老少,甚至坐輪椅的伯伯都像變回小孩一樣,回復赤子之心,跟着做不同的搞笑動作,然後,捧腹大笑。
真的那麼好笑?
每個周日的早上九時,「愛笑俱樂部」(Laughter Yoga)都會在維多利亞公園兒童遊樂場附近舉行愛笑瑜伽,這天筆者有幸參與,簡直大開眼界,甚至笑得魚尾紋現身。你問:為什麼會笑?也不知道原因,或者是集體的感染力,看見別人笑,你自然想笑。笑可以感染他人,於是越笑越開心,越開心就越笑得大聲,快樂的能量越強。
難以解釋的是,那天九點到達維園後,突然下起雨來,可是不到十分鐘,雨點慢慢收細,不久之後,更是陽光普照。愛笑俱樂部創辦人余狄夫(Dick)說這是常見的現象,「明明下雨天,開始笑後,天就轉晴了。」參加者由初時的幾個,然後十個、廿個、三十個,什麼年齡背景也有,抑鬱症的、親人離世的、工作壓力的……玩完之後,他們都說整個人放鬆了。
笑有什麼好處?相信全世界都知道。可是總沒理由無端端笑吧!愛笑瑜伽實踐「笑不需要理由」的理念,透過模仿不同有趣的動作,然後哈哈大笑。「愛笑瑜伽十分簡單,不需要什麼笑話,只要你願意一齊玩,一齊笑,就能夠達到效果了。」Dick表示,即使意識上知道自己在假笑,身體卻不懂分辨,所以同樣產生與真笑一樣的化學反應,首要條件是你肯去笑。筆者當日在維園親身體驗,三十個學員,除了「笑長」Dick,還有四位leader帶領他們扮鬼扮馬,玩得極度投入,笑聲比雀聲更響徹雲霄。
笑可以感染
「如果叫你企定定,的確很難笑,笑一陣就會悶,愛笑瑜伽需要持續20分鐘才達到效果,所以便要配合不同動作。動作也很簡單,歡迎自創,例如今日玩的大象飲水,動作其實沒所謂,投入笑才是重點。」
愛笑瑜伽由印度一位醫生Dr.Manda Kataria於1995年創立,在全球已超過5000多個愛笑俱樂部。醫生做了很多研究,發覺笑對身體有很大幫助,於是發起用笑做運動,而笑與做瑜伽的呼吸方法類同,所以便把兩者結合。2008年,Dick把愛笑瑜伽從印度引入香港,並成立了一個非牟利的服務機構──「笑出健康協會」,提倡以笑帶動身心健康,透過簡單動作結合瑜伽呼吸法,讓大家身心獲致舒緩。如今,他已在全港各區組織逾20個「愛笑俱樂部」,日笑夜笑,悉隨尊便。然而,關鍵之處是需要一班人以集體方式練習,透過眼神的交流和愉快的氛圍,大家互相感染,笑聲就自然出來了。
筆者好奇,上網搜尋,發覺愛笑瑜伽招式很多,台灣愛笑瑜伽俱樂部就自創了過百個,比Dr. Kataria教導的基本愛笑40招為多。跟Dick提及此事,他再次強調,重點不在動作,是笑,所以只要大家發笑就可以。不過最經典的招式,例如「Ho Ho Ha Ha Ha,very good very good, yeah」,一句簡單但容易令自己心情愉快的說話,絕對是愛笑瑜伽的代表,人人愛說。Dick表示,「這句話深層意義是去欣賞和鼓勵自己,給自己注入能量,yeah更有情緒舒緩的作用,所以我常鼓勵大家說多些。」
把笑變成習慣
Dick是香港第一位推廣愛笑瑜伽練習的導師。想當初把它介紹來香港,是奇妙的緣分。「之前我從事催眠治療,偶然看見《鏗鏘集》一個報道愛笑瑜伽的特輯,覺得很吸引,立即上網搜尋在哪裏可以玩,發現台灣有便飛過去了解,並跟那裏的愛笑瑜伽總笑長陳達誠學習技巧。」他跟隨總笑長巡迴各省去笑,周圍吸收經驗,了解多了,覺得比起以催眠幫人更有意義,回港後決定辭掉工作,全職在香港散播種子。
由催眠治療的路走向愛笑瑜伽,看似南轅北轍,骨子裏其實都是幫助人的心,都是關乎轉念,Dick認真表示,愛笑瑜伽其實與催眠相似,「我們有些壞習慣,可能是一些很簡單的行為,可是如果日日做,逐漸就成為習慣,這也是潛移默化的催眠。正如愛笑瑜伽,你日日笑,日日重複笑的行為,於是就養成一個笑的習慣,當習慣了笑,你的思維自然改變。其實不開心、憤怒也是習慣,假如你每次見到老細已經皺眉頭,對着案頭工作已經厭惡,心態上已習慣這負面情緒,又怎會開心?現在讓另外一個行為取代它,心態改變,人也隨之開心。」
改變了人的心態
Dick覺得愛笑瑜伽比催眠好,效果較為顯著,特別對減壓及改善情緒,笑可以令人心情開朗,還可幫你轉念。「因為你改變了人的心態,從悲觀轉為樂觀,磁場改變自然有正面思維,笑下笑下,很多事就想通了。」其實是吸引力法則。
可是回想當初,推動真的不易,「無端端要別人跟你一起笑,別人會覺得你傻傻地。」後來他組織「愛笑健康協會」,沒有員工,沒有義工,只他一人,勞心又勞力,他記得第一次舉辦愛笑瑜伽的地方是長者中心,事後長者的情緒明顯好了,開始引起其他人興趣。其後在社工牽引下,又辦了一個「長者失眠工作坊」,透過笑來舒緩壓力,幫助睡眠質素,反應良好,愛笑瑜伽慢慢打響名堂,逐步延伸到更多社區。
從最初人人說他傻,他的朋友更說沒可能有人跟他在公園笑,可是Dick心底裏卻堅信做得到。「既然其他地方做到,這裏為什麼不可以?只是大家未接觸過罷了。當你覺得事情有意義,全情投入去做的話,什麼都不是困難。」
其後,他到周兆祥博士的Club O分享,大家玩完之後都大讚,漸漸越來越多人參加,曾經試過幾百人一齊玩,Dick深感安慰。「只要堅持就做得到,當然,你自己都要在裏面找到樂趣,否則會很辛苦,任何事情,都要有樂趣和滿足感才可成功。」Dick如今回想,除了感恩一路上遇上的支持,令他更開心的是看見參加者的改變。
「來參加的人,有些由最初站在牆邊暗角遠望,走來走去也是幾尺範圍,後來越玩越投入,大家笑成一片,願意與其他參加者握手,你明顯看見他的心是打開了,滿足感就在這裏。」說完,Dick也忍不住笑起來。有些朋友持續玩了一段時間,有的開心了,有的失眠改善了,有的便秘問題減輕了,有的抑鬱病好多了,這些對他來說,也是最大的強心針,鼓勵他繼續走下去,況且,他坦言自己也有改變。
Dick經常笑口常開,給人感覺是一個開心快活人,以為他是樂觀型,原來並非如此,「我比較悲觀,人很易緊張,現在放鬆了,少了杞人憂天,就算遇上不開心,因為情緒經常處於開心狀態,心情也會很快回彈,不會鬱着一日或者一個禮拜。」
把快樂傳開去
如今他正職是愛笑瑜伽導師,全情投入愛笑瑜伽,每日也有開課,偶爾早午晚也要帶班,曾試過一日走五場,由朝笑到晚,累嗎?
Dick聽罷,哈哈大笑,「說真的,真的不太累,笑是體力消耗,吃點東西就可以補充,只要一埋位笑,精力自然出來,而且看見大家笑得開心,就越笑越有動力,反而舟車勞頓更辛苦。說真的,我覺得自己日日都在放假,日日都是紅日。」
在金錢掛帥的香港,愛笑俱樂部的活動卻是免費的,忍不住問他,「那麼你如何維生?」
「哈哈,不會發達,都會餓死。對我來說,最大的成本是交通,其他不算什麼。而且我只是帶大家笑,根本沒有教什麼,每個參加者都在奉獻,一起把快樂傳開去,我只是帶頭的人,其實人人都做到。」他謙虛說着。不過,他也會開辦一些商業機構的愛笑瑜伽活動,例如愛笑瑜伽體驗工作坊、愛笑瑜伽員工退修活動、員工愛笑瑜伽團練班等,這些也會向相關機構收費。但各地區公開給大眾參加的愛笑瑜伽俱樂部活動就一定是免費的。
Dick頓了頓,「其實這是很有趣的經歷,當你一直在這條路走的時候,一路上會遇見很多高人,好像我認識了區紀復大哥,他的簡樸生活對我影響很大,原來生活可以這麼簡單,你能夠接受生活簡單,明白到我們需要的東西不多時,想通了,就不再在金錢上執着。」
大家把錢看得重要,也因為強烈恐懼感,「你不要和別人比較就可以,好像我今個月也不知賺到多少錢?可是不去計較就ok,起碼偶然飲杯咖啡我也應付到呢!(隨即哈哈大笑)有些人賺得多卻算到盡,那麼究竟他是富有抑或貧窮?我賺得肯定不多,但生活上、精神上絕對滿足,感覺很自在和很滿足。區大哥令我體會良多!」
Dick最開心的是得到父母的支持。在開始時他們並不贊成,後來他們身邊的朋友也參加了愛笑瑜伽,大讚Dick做着有意義的事,父母感到光榮,於是改變了看法,「爸爸媽媽跟我說,賺錢是次要,幫到人最重要。」他笑着回想。
從08年到今天,愛笑瑜伽越來越多人認識,羅馬的路慢慢成形,Dick仍會堅持使命,他的最大心願,是把笑的種子散播出去,期望香港每一區都有愛笑瑜伽俱樂部。「我也希望多些leader來帶班,同時招募多些義工,一起到老人院、中途宿舍等,因為有些朋友行動不便又或者不太方便外出,所以希望把歡樂帶給他們。」
做Leader 有什麼條件?Dick表示,最重要有熱誠,認同愛笑瑜伽幫到人,「有心重要過有技巧,有心的話就有熱誠,自然可以感染到人。」愛笑瑜伽裏面有「愛」字在內,開宗明義,只有愛可以打動人。
除了笑聲,什麼也不需要
愛笑瑜伽的特色是自由度極大,不須報名,不須留下什麼個人資料,只是給予一個空間讓大家盡情笑,因為不想令大家有什麼壓力。Dick解釋,「香港很特別,大家自我防衛意識強,即使免費也會擔心,會不會之後要我買東西,想得太多。其實只想大家笑一下吧,想大家開心些,不需要你什麼,來就好了。」
為上班族減壓
愛笑瑜伽俱樂部的活動最初一直在早上練習,因為Dick希望大家玩完之後,全日也保持愉快心情。後來有上班族希望舉辦晚間愛笑瑜伽,他有新發現。「他們工作一整天,累積很多壓力及不開心,原來用笑可以笑走所有壓力,整個人放鬆後,回家睡得更甜。」晚間愛笑瑜伽完結前有5-10分鐘大休息時間,之後Dick會用罄幫大家靜心,讓情緒沉澱下來,大家都很享受。
想笑多D,上去感受下啦
http://www.healthylaughters.org
李伯伯 笑齡一年
同樣行動不便,需要坐輪椅的李伯伯和李婆婆,在45分鐘練習中笑足全場,其中李先生更興奮到幾次站起來,跟着大顆兒手舞足蹈,只見笑容從未離開他的面上。走近訪問他,他說也不記得參加了多少次,每次玩完也很開心,很舒服。
李婆婆 笑齡一年
李伯伯像小朋友般站起來拍掌時,李婆婆一直陪着他,偶然會提他不要玩得太瘋。說及李伯伯的轉變,她說,「他是改變了,以前絕對不會接受訪問,也不會跟人打招呼,如今是他主動說來參加,參加了接近一年了。現在每個周日他一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叫我快些起身來玩。」李婆婆說初時她不敢走近,見他玩就陪他開心。那笑完之後心情如何?「殘廢了的人真是很悶,難得有機會舒發心情,大笑一下真是很舒服,笑完整個人都開心,平時很少機會這樣笑,可以全日也開心。」
林小姐 笑齡5年
林小姐玩愛笑瑜伽,緣起是因為爸爸八年前往生。當時她好不開心,經常躲在家,一看見爸爸的相片就哭起來,她弟弟鼓勵她出外走走,學習喜歡的東西,後來認識了Dick。「Dick Sir是我救星,他很好人。那時的我,因為患了抑鬱症,不太喜歡笑。想不到上完堂後,整個人很開心,慢慢就好了。」後來她跟Dick Sir做義工,四處帶人笑,如今的她非常開朗,更當上愛笑瑜伽的leader,在香港仔社區中心帶領公公婆婆笑,希望盡小小力將笑傳開去。「看見他們笑自己很滿足,很開心。現在的我很易開心,基本上整天也處於開心狀態,遇到陌生人也會笑着打招呼,打破人與人關係。」
KK 笑齡4年
屬於年輕一族的KK,坦言自己也是一個很愛笑的人,所以遇上愛笑瑜伽,一笑即合。「在香港這個壓力大的城市,真是需要紓緩一下。笑能夠釋放正能量,消除生活壓力,完全有益身心。有時工作累了,會入廁所細聲跟自己說:Ho Ho Ha Ha Ha, very good very good, yeah!然後就精神了。」KK現在是九龍灣愛笑瑜伽帶笑人,她跟了Dick Sir三年,跟他四圍笑,獲益良多。
笑不完 笑齡兩年
之前因為辦公室政治,他又找不到人傾訴,整個人變得很抑鬱,後來參加了愛笑瑜伽,人開心了。在正面思維影響下,不單比較積極,更想開了,明白做好本分就可以。
美麗動人 笑齡一個月
當天笑得十分開懷的美麗動人,原來曾經患抑鬱。她從事院舍工作,平時生活緊張,壓力大卻EQ不高,日積月累下,知道要為自己找出路,不能再抑鬱下去,四出找途徑幫自己。不久前在報紙看見愛笑瑜伽的訪問,即時被吸引。「我知道笑是很開心的事,但不懂得笑,甚至已經忘記怎樣笑了。第一次玩時也有點拘謹,慢慢在大班人感染下,人開始放鬆,一放鬆就想笑。笑完出了一身汗,感覺寬容了,像汲取了能量。這裏大家也不相識,沒有壓力,很安心。現在心情鬆了,開心了很多。」
腰果 笑齡5年
「一到星期日的早上,我就自然醒起來。玩完後人輕鬆了,肌肉放鬆了,以前腸胃不好,現在也好了很多,是很好的運動。而且認識多了朋友。我有養猫,有時也會跟牠們玩,一齊拍手然後大叫ho ho hahaha,牠們也有反應。」
愛笑瑜伽有咩好?
安全的帶氧運動
一分鐘的「笑」等於10分鐘的慢跑。是最安全的帶氧運動。
增強免疫系統
笑有助於產生NK細胞(一種白血球)的數目,可提高抗體的能力。
舒緩高血壓和心臟病
10分鐘的「笑」之後,血壓可以降低。
促進內在機能運作
肺活量增大、橫隔膜和腹肌的鍛鍊,腹腔內按摩促進血液輸送,讓腸道通暢。
更年輕和燒脂
氧氣輸送大量增加,活化肌膚細胞,而且笑同時運動到臉部肌肉,臉部自然容光煥發。
和諧的人際關係
笑是最強而有力的友善信號,同時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資料來源:笑出健康協會
蘇國輝 • 腦神經科學家 • 志蓮淨苑 • 五蘊 • 六根六境 • 認知過程 • 定 • 靜坐 • 灰皮層 • 情感認知功能 • 專注力 • 比丘尼 • Ani • 疫症 • 佛陀慈悲 • 無我 • 佛曲 • Ginson • 常霖法師 • 羅慧娟 • 徐圓 • 澄真法師 • 馬敏兒 • 大寶法王 • 無常法則 • 菩薩 • 修行 • 何東夫人 • 佛教四大王 • 張蓮覺居士 • 黃慧音 • 信仰 • 出家人 • 佛陀 • 海仁法師 • 印順法師 • 太虛大師 • 陳坤 • 西藏 • 抑鬱症 • 青藏高原 • 活在當下 • 蔡豫 • 傑尊瑪‧丹津‧葩默 • 福慧教育基金會 • 四川涼山 • 福星 • 愛滋遺孤 • 彝族 • 嚴寬祜居士 • 助學 • 衍空法師 • 感恩心 • 羅考恩 • 二犬十一咪 • 豐子愷 • 弘一法師 • 護生畫集 • 動物權 • 知情權 • 340期 封面故事 • 337期 封面故事 • 339期 封面故事 • 338期 封面故事 • 336期 封面故事 • 342期 封面故事 • 345期 封面故事 • 335期 封面故事 • 何鴻毅 • 悟一法師 • 東蓮覺苑 • 工商日報 • 341期 封面故事 • 譚六湖 • 大體 • 334期 封面故事 • 無言老師 • 捐獻 • 解剖 • 生死教育 • 大覺福行 • 項明生 • 一行禪師 • 343期 封面故事 • 南懷瑾 • 許曉暉 • 344期 封面故事 • 立德 • 立功 • 立言 • 彭嘉恆 • 和平密使 • 古國治 • 老古出版社 • 虞茱迪 • 聖嚴法師 • 禪修 • Jetsunma Tenzin Palmo • 林碧君 • Engaged Buddhism • 368期 封面故事 • 嚴浩 • 養心 • 民間食療 • 觀音菩薩 • 慈心觀 • 正能量 • 381期 關懷特輯 • 臨終關懷服務 • 衍陽法師 • 衍傑法師 • 心靈關懷 • 心靈大使 • 周明德醫生 • 佛教關懷服務 • 283期 封面故事 • 莊文清 • 衍藏法師 • 聖一和尚 • 無綫電視 • 寶林禪寺 • 賭 • 325期 封面故事 • 溫金海 • 讀經 • 經典 • 智開法師 • 王財貴博士 • 嘉德麗 • 中華文化 • 柏安妮 • 弟子規 • 三字經 • 千字文 • 老子 • 論語 • 大學 • 32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