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力不可思議
未走上康莊大道之前,先要踏上必須經過的羊腸小徑。
上次講完〈發菩提心第四〉,現在講〈發願第五〉。
為什麼要發願
為何發菩提心後仍須發願?發菩提心是總願(大目標),再發別願是建立小目標。小目標與大目標同樣重要,猶如未走上康莊大道之前,先要踏上必須經過的羊腸小徑一樣。人生做任何事,無論職業、學業,均應有目標,大目標(main goal)之下應建立許多小目標(objectives)。例如我們將來要做一個賢能的人,為家庭、社會謀幸福,這是「總願」。目前我們先要努力學習,提高成績;或學做好人,改良道德品行;或努力事業,增進工作效力等等,此即「別願」。
我們皈依時有發四大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總願」。倘若只有總願而沒有別願,修行的內涵就不夠具體和細緻,所以《梁皇寶懺》教導我們發菩提心之後,還要發種種別願去長養菩提心,令它生生世世相續不斷。自無量劫以來,諸聖者在因地修行時,都各自立誓種種「別願」,例如:法藏比丘在因地時(後來成為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弘願;藥師佛在因地時發十二大願;地藏菩薩的誓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觀音菩薩的「尋聲救苦,隨類現身,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誓願等,都是諸聖者的偉大別願。
《梁皇寶懺》與大多數懺本一樣,開始時必先發願,而凡發願都先要禮拜普賢菩薩。何以故?因為菩賢菩薩是發大願菩薩中的佼佼者。佛教徒都尊崇他的「十大願王」為立願的圭臬。在此我想向大家推崇「十大願王」。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是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其中一段:「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十大願王」為何如此重要?我們為什麼要認真去學習與行持呢?〈普賢行願品〉曰:「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這裏是說:當一個人臨命終時,在生時所擁有的萬般都帶不去,如錢財、權勢、名譽、地位都沒了;最親最愛的眷屬也不能相伴,自己的身體亦留不住了,只剩下生前自己所作的善惡業力﹝註一﹞相隨着。故曰:「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裏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時,由於你平時努力實踐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故,產生了功德的能量,與普賢菩薩的大願相應,與你息息相關的願力不相捨離。臨命終時就有這「十大願王」的功德伴隨着你,提醒你要放下萬緣,一心念佛,令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倘若你是修淨土法門的,那麼「十大願王」即是你最親切的老師,因為你可以依仗這大悲願力,引導你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功德,導歸極樂世界。若眾生能依這願王修行,必能最終脫離娑婆苦海, 往生阿彌陀佛的清淨國土,所以你不可不瞭解「十大願王」,必須每日念誦、行持,才能成就無量功德。
下次繼續解釋「十大願王」。
註一:「業」(梵語: Karma),是行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為與言語,皆從自己的身、口、意生出來的,都叫做「業」。一切善或惡的行為與言語,都可以構成「業」。這些「業」的種子,都藏在自己的「阿賴耶識」內(藏識,梵語:alaya-vijnana 英譯:storage consciousness)。其中種子(梵語:bija 英譯:latent energy)遇緣會生出現行(volitional action and/or speech),到現行時果報分明,一定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即所謂「業力不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律」。依業力的「因果律」說業報有三時業:(一)現受業,即現生造業,而現生就受果報;(二)次受業,即現生造業,而下生受果報;(三)後受業,即現生造業,而多生後受果報。這就是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說明業力是不會消滅的。
第一願 禮敬諸佛
修學佛法必須確立目標,以引發修行的動力,邁向成佛之道。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是發願的圭臬,學佛者不可不知。
禮佛的意義
一般人不知道拜佛的意義,以為拜佛即是向偶像行禮。「禮敬諸佛」並非只是約定俗成的禮儀,以五體投地的形式敬仰聖者,其實有外內兩重深刻的意義:(一)對外確立修行的對象(二)對內啓發心裏的觀想:
(一)確立修行的對象:學佛的進程是「信解行證」:「信」是對三寶具有正信;「解」是對佛法義理獲得正解;「行」是依法修行;「證」是由修行而證果。《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但信仰要確立對象,佛菩薩是覺者,他們偉大的言行,是眾生修行的模範。當我們眼觀聖像時,就可以追憶這些聖者過去修證「無上正等正覺」的功績和廣度眾生的大願。當禮拜佛菩薩聖像時,其外相引起我們敬仰、嚮往,所謂「見賢思齊」,給予我們學佛的最高模範和極大的鼓勵,驅使我們更努力去修學佛法。
(二)啓發內心的觀想:目睹聖像時,能啟發內心的觀想。由於對聖像的敬禮,令禮拜者「見相修福,聞聲起觀」。佛在因地修行時嚴持戒律,福慧圓滿,所以證果時自然俱足三十二莊嚴相。當你禮佛時,眼觀聖像的莊嚴,會令你生起仰慕心,去學習持戒積善(即是修福),這就是「見相修福」。當你聽到梵唄時,你會生起止觀的心念(即是修慧),這就是「聞聲起觀」。當你面對佛像一拜下去時,就有「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啟發。
禮佛的方式
禮佛有十種方法,前兩種是不如法的,後八種是如法的。
第一、我慢禮 (不如法)
拜佛時毫無誠意,只是見到別人拜時他也拜,所謂「行道猶如推碓,禮佛猶如樁米」。拜佛不明其義,隨意作禮,頭部擣呀擣的猶如樁米,這便是「我慢禮」。
第二、唱和禮 (不如法)
拜的時候心不在焉,猶如應聲蟲,隨聲附和。這身體一拜下去,心識散亂,想着其他事情,想過去、想未來,一會兒弄下衣服,望左、望右,心並不是在拜佛。好像俗語說:「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這便是「唱和禮」,以上這兩種禮都是不如法的。
我現在說後面八種如法的禮佛方式:
第三、恭敬禮
拜佛以五體投地最為恭敬,五體是什麼?頭、兩肘、兩膝,便是五體,五體投地又稱為「恭敬禮」,以自己最高的頭拜下去,捧着佛最低的足,就是頭面接足皈命禮。《梁皇寶懺》內文有一句話常出現在各品中:「五體投地,如泰山崩,歸依世間大慈悲父。」拜下去時像泰山一樣穩重,如泰山下跪那麼隆重。若你三業清淨,拜下去便得無量福。當拜下去時,口念聖號是為口業清淨,五體投地是為身業清淨,無上尊敬是為意念清淨。若你三業清淨恭敬禮佛,會有五種功德:一、形貌端正,二、妙好意聲,三、財富豐饒,四、生高貴家,五、得生天界。
第四、無相禮
無相禮即是禮拜時觀空﹝註一﹞。你拜佛時,心中作觀:能禮(拜者)、所禮(被拜者)都是空寂的,不要執着為實有而生起貪取心,有一首偈頌要心中背誦以助空觀:「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諸佛(菩薩)前,頭面接足歸命禮。」能禮所禮皆是空的:緣起性空,如幻如化,禮拜時若如是觀,為「無相禮」。
第五、起用禮
觀無相是觀空,但不能沉滯於空觀。雖然一切法皆空,但仍有因果關係之間的互遍互融,生起種種作用,功德與感應,利樂一切眾生。何解?《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當你觀一切法空時,你的功德就很大、更加殊勝。由空裏生起一切功德作用,是名「起用禮」。
第六、內觀禮
內心觀想淨境,不外攀妄情,直禮自性空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心心相續,不離清淨實相。如此,當你拜下去時,內觀自性清淨,是為「內觀禮」。
第七、實相禮
觀內觀外同一實相,實相無相,其性本空,能令自心無執着,明淨而住。《仁王護國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這樣禮佛,內外湛然空寂,此是「實相禮」。
第八、大悲禮
觀眾生苦,起大悲心,不為己求,志在廣度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註二﹞。
第九、總攝禮
拜的時候,總攝前面第三至八項,由「有相」到「無相」,「無相」生起作用:由「外觀」到「內觀」,「內觀」到「無盡觀」。這時湛然空寂,實相現前,總攝為理事無礙的法界歸命禮。
第十、無盡禮
當禮拜到心識清淨無染時,在每一禮拜中,能禮之身無盡、所禮之佛亦無盡,這是普賢菩薩「無盡禮」。這就是普賢菩薩所說:「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這「無盡禮」表示:如果虛空會有盡頭,眾生以及眾生的業力會有盡頭,那麼,一切禮拜者的願望和行為也不會停止。事實上,虛空是沒有盡頭的,眾生和眾生的惑業、煩惱也是沒有盡頭的,這一切都沒有窮盡之時。所以,我這敬禮永遠沒有停止。
註一:「空」是「緣起性空」的簡稱。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不依靠種種因緣(條件)而本身能獨自生起、獨自存在的事物,也沒有常住不變的事物,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分散而滅掉。凡夫不了達空理,在其攀緣五欲(財色名食睡)的過程中,執着一切事物為實有,遂生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的心識,廣造眾業;因作業而受報,輪迴生死苦海。
註二:請參閱《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從《梁皇寶懺》的〈發願品〉談到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第二大願:稱讚如來
如來是什麼意思?
「如來」是「佛陀」十號之一。佛陀(梵語:Buddha),簡稱為佛,意譯為「從夢中醒覺出來者」或「悟道者」。他洞徹宇宙人生的真理,超脫生死,達到圓滿究竟的覺悟。如來(梵語:Tathagata),音譯為多陀阿伽陀。Tatha意思是「如」,意為「不變」或「真實不虛的不生不滅體性」(故又名為真如)。Agata意思是「來」。「如來」兩字合併,可解作「乘真如之道,來世間垂化,廣度一切眾生,故名如來。」佛陀從法身如如不變(涅槃)的理體(英譯:noumenon)中,為度眾生故,示現八相成道的來去相(英譯:phenonmena),這來去是「應身」的示現,「法身」不動。
從來沒有聽過佛法義理的人,大多數不知道「佛」是什麼意思,亦不了解學佛的目的。他們以為信佛就是求佛的保佑、求長壽、求健康、求姻緣、求生意興隆、事業猛進。他們以為信佛就只是參加法會、燒香拜佛、拜懺誦經、放焰口、做水陸法會、到佛堂當義工。如果信佛、學習佛法的目的只是為了求佛菩薩的加持庇祐,為了個人的利益,那豈不是增加自己的貪欲?這並不是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學佛修行的本懷啊!
學佛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解脫人生的痛苦與煩惱,達到究竟常樂的終極理想。學佛是尋求生命的真正意義和人生的大自在解脫,包括了現在、將來、過去三個層面:現在要從煩惱、痛苦解脫出來,活出身心安樂、清淨,利樂眾生,廣結善緣的人生;將來能超越三界六道輪迴,不再浮沉於生死苦海,達到究竟圓滿的覺悟;過去的要懂得放下,破我執,從人生的經歷中汲取教訓,惡事不再重蹈覆轍,善事要積極進取。
佛有十個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每一稱號都有其意義,在這裏就不作冗贅解釋了。
讚佛的功德
讚佛時心中自然憶念佛陀的功德,產生「見賢思齊」的效應,令自己及聽聞者仰慕佛法,努力修行,所以讚佛即是學習及弘揚佛法,有無量功德。
佛經記載:佛在世時,有一小和尚,綽號叫香口沙彌。這小和尚說話時離開一丈遠的人,都可聞到他口中發出蓮花的香味。這沙彌父母說他一出生便是這樣的,口中會透出香味。有人就此事請問釋迦牟尼佛,佛陀解釋說:「這小沙彌過去世時,因為時常稱讚諸佛,所以生生世世,口中都會噴出蓮花的清香。」
北宋王日休居士在其《龍舒淨土文》中記載一則典故:歐陽修任潁州知府時,聽一歌伎名盧媚唱歌。當她開口唱歌時,大家都聞到一股無比美妙的蓮香。盧媚的樣貌平凡,但人人都喜歡與她交談,因為她的口氣很清香,尤其是每當她引吭高歌時,口中發出清香的蓮花味,令人心生清涼與喜悅。大家都很驚訝,問盧媚為何會口吐蓮香。她說自己出生時便是如此,誰都不知是何原因。她從小家貧,父母為了餬口,只得把她賣進樂坊當了歌伎。後來有位具宿命通的法師說:「這歌伎前世天天背誦《法華經》,所以今世的果報是口吐清香;但因一念之差,犯了淫戒,故今世淪落歌樓。」
再講一個故事:佛在世時,有一位波斯匿王和他的茉莉夫人,帶着軍隊乘坐大象,經過祇樹給孤獨園。忽然傳來一陣非常悅耳的梵唄歌聲。波斯匿王和茉莉夫人聽了,問隨從何處傳來如此悅耳的聲音?原來是一位名叫善和的比丘在唱念讚佛偈。
波斯匿王和茉莉夫人聽得很開心,不想離去,大象也頓足傾聽,不肯再走。波斯匿王要賞賜這位比丘,便請他出來接受賞賜,但波斯匿王一見到善和比丘時,心裏頓覺納悶,原來善和比丘其貌甚醜。
後來有人問釋迦牟尼佛,善和比丘的聲音那麼悠揚悅耳,為何他的樣貌卻很醜陋?釋迦牟尼佛就說出這善和比丘的前生。原來在一位古佛名拘留孫佛去世的時候,荼毗(火化)後燒出了很多舍利子。國王要建一座莊嚴的佛塔來供奉拘留孫佛的舍利子,當時的善和比丘是一名建築工人的頭目,他抨擊並詆毀寶塔的建設說:「幾百人每天運大石頭,一做要幾年,我們做得那麼辛苦,只為放這些舍利子。國王要做這麼莊嚴的寶塔來供養舍利子,既花錢又浪費人力,不應該這樣做的。」後來寶塔建築完成,莊嚴宏偉,很多人因為見到這寶塔,敬仰佛陀聖者的嘉言懿行,因此而信佛。這寶塔的外相令人見賢思齊,仰慕聖德,度化無量眾生修學佛法。這時建築工頭便說:「原來建成的寶塔這麼莊嚴、這麼有藝術性,令見聞者仰慕佛法、淨化人心。我當時真的不應該詆毀它,我要懺悔,我發心供齋給寺院所有僧人,除了供僧,還要把所有家財布施出來購買寶鈴,掛在寶塔的每一個簷端上,風一吹動時就會發出叮叮悅耳的聲音。」
如是者,他除了供僧外,還貢獻寶鈴,但由於他開始時輕慢寶塔,說出種種詆毀言論,得到生生世世的果報就是面貌甚醜。但是他隨後又捐獻寶鈴,故生生世世的聲音悠揚悅耳。你說稱讚如來功德多大呢!
「稱讚」是人生的美德、善業,相反之行為則曰「誹謗」。我們從「稱讚如來」中,得到啟示:原來稱讚比毀謗來得更善、更有功德。一般人往往喜歡詆毀別人,抬高自己,很少人喜歡稱讚別人。菩薩戒中有「不可以自讚毀他」的戒條,但凡夫通常就是犯了這毀謗行為。我們與別人相處時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若你經常只着重去看別人的缺點,怎能與別人相處呢?而且這些缺點往往是不關痛癢的瑣事,你若時常執着它,就會將之誇大。有一句西方諺語說 "Whatever you focus on, you tend to magnify it"。你越集中於別人不好的事,便會越來越誇大這事。當你見到別人的優點時,你要稱讚;發現他有缺點時,不要四處說他的是非。我們要隱惡揚善,這樣就容易和別人相處。
從《梁皇寶懺》的〈發願品〉談到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面上無嗔是供養,口裏無嗔吐妙香,心內無嗔無價寶,不生不滅是真常。
第三大願:廣修供養
普賢十大願王我們已經講過「禮敬諸佛」和「稱讚如來」,現在說「廣修供養」。「廣」即廣大,「修」即修設。簡單來說,「廣修供養」即是修設廣大的物品用具,上供十方三寶,下施一切眾生。供養有兩種:一、財物供養,二、真理供養。
財物供養
財又有分「外財」和「內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包括:金錢、珠寶、你所有一切的東西,用以供養十方如來,這就是外財供養,如佛在世時的「四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亦有「八供養」:燈、花、香、塗、果、用的水、飲的水、音樂。在溫哥華觀音寺七寶如來殿內,有一幅七十二呎長的陶瓷大壁畫,繪有「十供養」:燈、花、香、塗、果、幢幡、衣服、瓔珞、傘蓋和技樂。這些屬於財物供養。
「內財」比喻眾生自己的身心,包括身體、知識、經驗、智慧等,都可以用來供養十方如來(或布施一切眾生),例如歷史上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為謀求人類幸福而犠牲自己的民族英雄,都是供養內財的英雄。不少佛教徒每天都去佛堂或慈善團體當義工,風雨不改,這都是內財的供養。
真理供養
真理供養即以修行佛法的切實行為,來表示供養諸佛,又名「法供養」。《大方廣佛華嚴經》曰:「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眾生隨信解修行,守護佛法,並施予眾生,稱為法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法供養很重要,歸納有七項,現在逐一與大家探討:
(一)修行供養:
這是依照佛陀所說的種種法門去實踐,通過努力的修行,得到大自在解脫,直至成佛。《妙法蓮華經》內〈藥王菩薩本事品〉說:「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當隋朝智者大師讀到這一段文字時,身心豁然入定,宛似參與昔日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的法會,在場聖眾儼然未散。當時他開悟了:原來只要自己精進地依法修行,就是真正的供養如來。如果你只是供養財物,不切實去修行,就不是真實的供養。你先要明白修行即是修心。佛說了很多修心的法門,令我們超越生死輪迴,離苦得樂,例如修我空觀:破我執、滅煩惱障、證涅槃果;修法空觀:破所知障、證無上正等正覺。這些法門我們都要認識並實踐。
《賢愚經》內有一位菩薩名均提童子,七歲成阿羅漢。他怎樣供養如來?他是以修行來供養。他說了一首自勵偈:「面上無嗔是供養,口裏無嗔吐妙香,心內無嗔無價寶,不生不滅是真常。」他以「無嗔」的修行方法來供養如來。「嗔」是指惡意、憎恨和憤怒。「無嗔」即是永遠不發怒,經常保持慈悲忍辱的精神。佛教將嗔恨心比喻為火,所謂「火燒功德林」,平時修持再多的功德,做再多的善事,一旦心中燃起嗔火,不能自控,會做出種種惡業,將這些本有的功德毀壞了。經典上提示我們「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恨心一生,業障門就打開,所有的罪過都會出現。
均提童子所修的是無嗔法門。「面上無嗔是供養」,面容上不要有嗔恨的樣子,時常保持歡顏,能令見者生喜悅。最好的供養是以微笑來布施。有些人以為有錢才能布施,其實不然,只要你呈現多一點笑容給人,這種和顏悅色的「身體語言」,就是對人間的溫馨布施,也是一種最好的供養啊!
「口裏無嗔吐妙香」,與人相處說話時,沒有惡口、兩舌、妄言、綺語、就是徹底守持「不妄語」戒。「心內無嗔無價寶」,當你面孔永不出現嗔恨,口裏從不發出怒言,這時意識清淨,就是心中「最好的時節」﹝註一﹞。這種清淨是無價的珍寶!若能「都攝六根」於無嗔之心念內,就如安住在涅槃勝境之中,所以均提童子說「不生不滅是真常」。
(二)利益眾生供養
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我們都要去做,見別人有困難時,就主動去幫助解困,將他從苦痛中解救出來,讓他感到安樂。凡學佛者在皈依三寶時,必須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學佛者首先要發願度眾生,即是要利益一切眾生。十方諸佛都是以救度一切眾生為己任的。若你能利樂眾生,諸佛必定歡喜,這就是以法供養如來啊!
註一:宋朝無門慧開禪師開悟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若無閒事掛心頭,即是已經放下一切煩惱,心無罣礙。
從《梁皇寶懺》的〈發願品〉談到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上期講「廣修供養」,即是以最莊嚴寶貴的物品上供諸佛,有無量功德;但這不過是「財物供養」。其實,最殊勝的供養,是以自己切實修學佛法的行為來表示供養,這是「真理供養」。真理供養有七種,已經解釋過前二種:「修行供養」和「利益眾生供養」,現在繼續講:
(三)攝受眾生供養:
「攝」者,猶如以磁石吸取眾生的注意,繼而教化引導,令其「受」持學習種種善法。菩薩以「四攝法」教導眾生:布施、利行、同事、愛語。
布施,即是以財物、福利施與別人,使別人得到利益。無論是用我們的智慧、知識、財力、體力,或語言,只要能讓他人從困難中得到利益與救助,就是布施。平時我們常說修行是「自利利他」,利行是先利益別人,即是專務利他,以利己為次要的慈悲行為。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為了度化眾生,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這種忘卻小我,志在救度別人的難行就是利行。但這種利行,必須將智慧與慈悲結合,方可成事,並非盲目的自我犧牲。同事是親近眾生,同甘共苦,增加彼此的瞭解和信任。這是站在眾生的立場上看問題,凡修「同事法」的人,是不會和別人吵架的。為何大家會鬥爭?你為了你自己,他為了他自己,大家都站在「自已」的立場上,以自私心來看問題,那就不是「同事」了。愛語是依眾生的根性而善言安慰,令其生喜悅而依附菩薩的教導。愛語並不是用諂媚奉承、虛偽誘惑的言語去討好眾生,而是以真實關懷、安慰歡喜、善巧柔順的言語與眾生相處,藉此互結善緣,令其樂於接受佛法。
(四)代眾生受無量苦供養
普賢菩薩發願代眾生受無量苦,即捨己為人。凡人怎會願意代別人受苦?只有偉大的菩薩願意代眾生受苦。《佛說八大人覺經》曰:「(大覺者)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法華經》內有志菩薩讚歎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捨己為人說:「吾觀娑婆世界,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生命處。」芥子即是芝麻子,即是在這娑婆世界內,好像芝麻般微小的地方,菩薩都會在那個地方捨生命去救度眾生,就是「代眾生受無量苦供養。」諸佛菩薩為了救度眾生,不惜赴湯蹈火,這猶如代眾生受苦啊!《梁皇寶懺卷一》云:「父母念兒,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又父母見子,背恩違義,心生恚恨,慈心薄少。諸佛菩薩,慈心不爾,見此眾生,悲心益重,乃至入於無間地獄,代諸眾生受無量苦。」若大家常常心想「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供養」,就能培養大慈大悲的精神。
(五)勤修善根供養
何謂善根?善根乃佛法的一個名詞。 一棵樹最重要的是根部,有根才能長苖,有苖才能長果。佛法最重要是勤修善根,善根有三種:無貪、無嗔、無癡,再加上精進,就是四善根。何謂精進?精進即勤修。學佛的人應該勤修善根,增長根苖而成花果,故勤修善根供養很重要。在《譬喻經》有一則「雉鳥救火」的故事:有一次森林大火,一隻雉鳥飛了出來,牠不竭地飛到河上,將自己的羽翼沾滿水,然後飛回去森林去撲熄大火,就這樣往來不息。 天帝問: 「你在做什麼呢?以羽翼所漬之水怎能熄火?」 雉鳥說:「我有很多親戚朋友,及其他眾生,都在林中受火燒之苦,我要把羽翼沾滿河水來救熄這些火。」天帝說:「你這樣的行動,怎能救熄森林巨火,你的雙翼沾的水這麼少,沒甚作用的。」 但雉鳥說:「我有身力,怎能懈怠而不救之。」天帝問: 「你救到何時呢?」 雉鳥回答: 「以死為期!」牠立定意志救火,不怕疲倦,以死為期。 這種勤奮不息,不懼犧牲的無畏精神,是最高尚的「勤修善根供養」。
(六)不捨菩薩業供養
菩薩的道業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道業的內容廣大無邊,都詳述於經、律,論三藏中。簡言之,菩薩的道業,我們以四大菩薩的行宜作為榜樣: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文殊師利菩薩的「大智」;普賢菩薩的「大行」;地藏菩薩的「大願」。諸佛菩薩都是依靠「悲智行願」成就道業的。
(七)不離菩提心供養
何謂菩提心?梵語是 Bodhicitta,Bodhi 是菩提,citta 是心,還有另一個近義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梵語是 Anuttara samyak sambodhi, 譯成中文即「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很重要,我們要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初來聽佛法的人,大多數不知什麼是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要很多詳細的解釋,簡單來說,發菩提心者,是要發心修行「戒定慧」三無漏〔註一〕學,斷除一切貪嗔癡等迷惑所造成的業障,轉化污染的心識成為清淨的智慧,得證涅槃,脫離三界六道輪迴的苦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俗稱成佛)。
註一:漏(梵語: asrava),是漏泄了一切功德的意思,漏是煩惱(即貪嗔癡等)的異名。無漏(梵語:anasrava),即內心清淨,沒有煩惱的意思,修行「戒定慧」能令行者脫離一切煩惱。
懺悔業障
業力猶如能量,不會因為一期身體的死亡而消滅。身體是物質,物 質會消滅,但業力在未達到「無上正等正覺」之前,是不會消滅的,只會變換形式(另一身體),再輪轉到下一世。
什麼是業障?為什麼要懺悔業障?我們是凡夫眾生,從無量劫以來,都是背負着種種或善或惡的「業」力而輪迴在三界六道﹝註一﹞之中。這「業」力都是自己在過去與現在世從身(行為)、口(言語)、意(思想)所造作出來的因緣果報。
「業」(梵語:Karma)的性質有善、惡、無記。無記業處於不善不惡之間。惡業慨括有十種: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綺語、惡口、兩舌、貪、嗔、癡。十惡業的相反就是十善業。善惡業力招感的果報有遲早的分別:有現生報的,有下一生報的,或者經過幾生後才受報的。換言之:業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能量﹝註二﹞,這能量不會因為一期身體死亡而消滅。身體是物質,物質會消滅,但業是能量,它是不會滅的,只會轉變形式(另一身體),再投胎到下一世。業力能障礙心中清淨自性,故名「業障」。善業多者下世的果報樂多苦少;惡業多者下世的果報則樂少苦多。業力與因果報應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佛門中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眾生的命運際遇(富貴貧賤,壽夭窮通)各自不同,這是由於各人的業力(行為、言語、思想)各異啊!
懺悔(梵語: Ksama),是悔謝罪過,以求諒解。《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說:「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只知道沐浴以潔身,卻不懂得懺悔以淨心,任由自心沾染塵世五欲(財色名食睡),牽纏人我是非,甚至造出種種罪行而不自覺,例如:身犯殺、盜、淫業;口說妄言、綺語、兩舌、惡罵;意想貪、嗔、癡事。不少人作了惡行,還惛懵不知,無慚無愧,自鳴得意,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這就是「邪見」。「邪見」是根本思想上的差錯,如病入膏肓的人,甚難救治。《慈悲梁皇寶懺卷三》說:「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聖。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大眾當知,吉凶禍福,皆由心作。若不作因,亦不得果……(中略)……自知其罪,豈得不捨惡從善!」
所以,我們必須時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如有過錯,必須及時悔改(懺悔後決心改過),使罪業得以淨化。這淨化的修行過程,從唯識學的立場來說,就是「轉八識成正智」。佛門有句諺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懺悔確實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懺悔必須發自慚愧心。所謂慚愧,就是對自己所造的罪過,生起一種羞恥之心。根據《俱舍論卷四》說:自省所造的罪惡而感到羞為「慚」;面對受害者而感到恥為「愧」。一個有慚愧心的人,不但能常常自我反省,而且會處處替他人着想。他的道德人格必然是高尚的。相反來說,一個不知慚愧的人,縱使犯了錯也不會改,道德必會趨於淪亡,猶如樹皮剝落,枝葉花果不能再生。《地藏十論經卷七懺悔品》說:「於佛法中有兩種人:一者本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
懺悔可以淨化罪業,正如衣服髒了,只要用清水與去污粉洗滌,自然潔淨如新。在佛教眾多法門中,無論你修學哪一種法門,都必須以清淨的心田去納受,所以懺悔業障,令心清淨,是必要的修行。
佛法中有多種懺悔法門,但從總相來說,有事懺和理懺,以前已經講過。請大家參閱第525期《温暖人間》(2019.10.03)所刊登〈懺悔的意義與方法〉一文,在此就不作冗贅解釋了。
註一:佛教將眾生的生滅流轉變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統稱為三界。居住在「欲界」的眾生,從下往上,又可分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人六種,而「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均屬於天人道,稱為「六道」。
註二:這義理與「能量守恆定律」(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頗為相同: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如佛經所說「諸法因緣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例如六道輪迴),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而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隨喜功德
學會隨喜讚歎別人的功德,能淨化自己嫉妒、傲慢的不良心態,可以讓社會減少對立,增進和諧。
先講功德:「功德」與「福德」在表面上好像是同義詞,其實兩者有不同的涵義。「福德」指凡夫作善業得善報的利益,偏重於世間的福報;而「功德」是指凡夫修學出世間法(如佛法),趨向「無上正等正覺」所積累的福報與智慧,所以成佛的聖者稱為「福慧雙足尊」。 換言之:修學佛法不單指修福,還要修慧。
隨喜是隨順喜歡,即是見到他人做功德的事,如六度波羅蜜多﹝註一﹞,自己要心生欣悅讚歎,不要妒忌懷疑,還需依隨種種因緣,樂意予以協助,令功德得以延續或擴展。隨喜不僅包括內心的認同(意),語言的讚歎(口),還有相應的行為(身),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積極參與,才是由衷、清淨的隨喜。隨喜是快樂生活的一個重要法門。學會隨喜,可以讓社會減少對立,增進和諧。須知嫉妒他人的功德是凡夫的俱生煩惱,源流於六「根本煩惱」﹝註二﹞中的貪、嗔、癡、慢與疑。
嫉妒是由於察覺且怨恨他人享有之功德(利益),並欲將其佔為己有;或欲貶低其價值以抬高自我,因而產生的一種不平的情感與心理狀態。強烈的妒忌可能會產生憎恨;若能常常隨喜功德,並欣悅讚歎,便可淨化自己嫉妒、傲慢、自私、狹窄的心態。現在讓我們探討「隨喜功德」的對象與方法。
隨喜功德的對象與方法
(一)隨喜諸佛因果的功德
佛陀(梵:Buddha)修行是從凡夫開始的,經過漫長的時間。從初發心修菩薩道,不惜捐獻身命財物,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修證「無上正等正覺」,直至成佛;成佛後廣度眾生離苦得樂。佛陀所說的一切經典,我們要幫助流通,佛陀所說的一切教理,我們要弘揚推崇。一切建佛寺、造佛像、印佛經等佛事,我們都隨喜去幫助,心生歡喜,這便是「隨喜諸佛因果的功德」。
(二)隨喜六趣四生的功德
六趣即六道,指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四生,指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有人問:「我明白隨喜諸佛因果的功德,因為他們是聖人,但為何還要隨喜六道四生眾生所做善事的功德?」我回應說:聖人的功德我們要隨喜;凡夫的功德亦不能輕視,例如某人捐錢去醫院,你見別人行善,自己心生歡喜說:「真好!功德很大,捐錢給醫院幫助很多病人。若我有能力,我都想捐。」這就是「見賢思齊」的優良心態。別人去老人院做義工,你讚歎他們,自己也想參加,這就是隨喜功德。如果你生妒忌心,批評或阻止別人發心,那你就作惡業了。若果某善人捐了一大筆錢扶貧助學,你說:「這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是沽名釣譽而已。這些錢都不知道從哪裏賺來的?」別人以真心做善事,你反而心生妒忌、詆毀,不單沒有隨喜功德,反而犯了口業呢!我們不僅對諸佛菩薩所成就的一切功德表示隨喜,對一切眾生(六道四生)的善行也要由衷地隨喜讚歎。
(三)隨喜聲聞緣覺的功德
聲聞、緣覺是得道的聖人,聲聞是聽佛聞法而開悟的。聲聞所修行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阿羅漢為聲聞乘的究竟果位。緣覺聖者是觀察「十二因緣」教法而開悟的,樂於獨居,故稱緣覺。不少人認為這些是小乘聖者,其修證不及大乘的佛菩薩,在隨喜他們的功德時,有輕視小乘,重視大乘之分別。其實這些聲聞、緣覺聖者已證悟了「人無我」空性,破了「我執」,已經能超脫生死輪迴之苦惱,得證涅槃。例如泰國、斯里蘭卡的小乘行者,受持清淨戒律,每天午前托缽化緣,林下參禪,對於這種莊嚴的威儀、禪修和持午的功德,我們應該由衷地隨喜讚歎,不要產生小乘不及大乘的「分別法執」。
(四)隨喜一切菩薩的功德
漢傳佛教有八宗:律宗、三論宗、天臺宗、法相宗、華嚴宗、真言宗、禪宗、淨土宗,各宗都有不同的菩薩。按佛教的宗派劃分,菩薩又分為顯宗菩薩和密宗菩薩。菩薩的修證要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果位。各階段都有不同的修證程度,例如地藏菩薩是法雲地(第十地)的菩薩,觀世音菩薩示現為不動地(第八地)菩薩。不少人對不同菩薩的敬仰和尊崇有厚薄高低的成見。有些人特別喜歡崇拜觀世音菩薩,對其他菩薩(如凡夫菩薩乃至地前菩薩)則較薄。我們不要存有這種分別心,應以平等心隨喜一切菩薩的功德。
總言之:普賢菩薩在他的「十大願王」中教導我們,要對一切凡聖都要隨喜讚揚他們所做的功德。其實,不單止對有情眾生如此,對無情眾生(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也應如此!可能有人問:「對無情眾生怎樣表示隨喜功德呢?」讚頌春天百花盛放;夏天和風舒懷;秋天朗月高照;冬天飄雪紛飛,這就是隨喜讚歎無情眾生所表現的莊嚴功德啊!
隨喜功德的方法有財隨喜、法隨喜、力隨喜、心隨喜。「財隨喜」是當別人捐錢做善事時,自已感到很歡喜,不但會讚歎,也想隨順樂捐。「法隨喜」是凡有弘揚佛法(或善法)的盛會,心生欣悅,並隨機參與,莊嚴法席。「力隨喜」是以自己的勞力隨喜功德,例如到慈善機構,佛堂當義工,並讚賞其他義工的功德。「心隨喜」者,當別人做好事時,你的心不妒忌,而且由衷地心感喜悅。若你時常隨喜別人做善事的功德,並讚歎、幫助、成就他人,便可以將自己狹窄的心量擴大,所以隨喜讚歎,會產生無量功德啊!
註一:六度波羅蜜多(梵語:ṣaḍ-pāramitā)是「六種行之可以從生死苦惱此岸得度到涅槃安樂彼岸的法門」,為成佛必修之科目,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註二:據唯識宗說:凡夫有六種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
請轉法輪
佛學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巨大的思想存庫;它所蘊藏的智慧和學術價值博大精深。
這是菩賢十大願王之六。「請」是指祈求;「轉」是自己得到了而轉教他人。「法輪」比喻佛陀的教法;「轉法輪」是指宣說佛法,度化眾生。為何以「輪」來作比喻?因為「輪」有三義:
一. 運載義:佛法如車乘,能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度過煩惱中流,直登涅槃﹝註一﹞彼岸;
二. 摧碾義:即佛法的智慧能摧破眾生的無明煩惱,猶如轉輪聖王的輪寶,能降伏眾魔,令修學者超凡入聖,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註二﹞;
三. 圓滿義:車輪是圓的,比喻佛所說的教法圓滿無缺,能令人到達究竟涅槃、圓滿的覺悟。
為什麼要轉「法」?這「法」(梵語:dharma)是什麼?「法」泛指一切事物,從廣大如宇宙,到細小如微塵,乃至一切言語、思想、觀念、見解等都稱為「法」。一切法有兩個意義:
一. 任持自性:每一法、每一事、每一物皆有它的自性,例如火有它的暖性、燃燒性,這是火的自性。火若沒有這自性就不叫做火。水有它的濕性,地有它的堅性,風有它的動性。這種自性各自保存,不會混淆,亦不會失去,是謂任持自性。
二. 軌生物解:法有一定的標準、規則、道理、名稱與表現的方法等,能使我們對事物生起認識、了解。例如:說花便想到花,說火便想到火,說人便想到人,一提到名稱便知道,這便是軌生物解。
佛法是佛陀所體證所宣說的真理。面對廣大無涯的一切法,佛陀怎樣去詮釋、講述他所修證的「無上正等正覺」﹝註二﹞,而又不離開眾生的思惟法則與規範呢?佛法把一切法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是因緣和合而生的理法,屬於世間有漏法﹝註三﹞。「無為法」是超越因緣造作的理法,亦即是超越了生滅變化而常住清淨之法,屬於出世間的無漏法﹝註三﹞。這是有為法與無為法的一般見識。有為法是從相與用(現象,英譯:phenomena)方面觀察宇宙,無為法是從理體(本體,英譯:noumenon)方面去瞭解宇宙。
若從精神與物質的角度看,佛法將一切法分為「色法」(英譯:the dharma of materiality) 與「心法」
( 英譯: the dharma of spirituality)兩種。佛法的唯識法相宗將一切法分析得很深刻透徹。如果大家有興趣,可從這方面多探討。在這裏就不作冗贅解釋了。
「佛法」是佛陀所覺悟的真理;「佛教」是佛陀對眾生的教導;「佛學」是佛教所開示的一切道理,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典﹝註四﹞。佛學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巨大的思想存庫。它所蘊藏的智慧和學術價值博大精深。一般人單憑宗教信仰的角度去認識和實踐佛教,即是着重佛法的事相,例如:拜佛、誦經、上香、懺法、靜坐、儀規等;而不從哲學的角度去理解,祇不過是略知佛教的一鱗半爪而已,並未認識佛教的全面。
或許有些人會問,佛陀有慈悲本懷的神聖使命來世間度眾生,不請也自然會說,「請轉法輪」是否不請就不說這意思呢?其實,從佛菩薩慈悲本懷的角度來說,就算不請,都會無問而自說的,《佛說阿彌陀經》就是無問自說(梵語:Udana) 的經典。在《維摩詰經》內,菩薩亦被稱為眾生不請之友。何謂「不請之友」呢?你不去請菩薩,菩薩都會自動安排種種因緣來為你說法、救度你。但從眾生的角度來說,你要恭敬求學佛法,不可以輕率。所以「請轉法輪」是從眾生的角度來看佛法,並不是說佛要請才來,不請就不來的意思。
《佛說無量壽經》云:「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眾生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任。」這是說一切佛菩薩都是眾生不請之友,你不請他都會來和你做朋友,為你說佛法。但從眾生請法的角度來說,佛法是從恭敬中求的,若你不謙恭,便是輕視佛法了。
註一:涅槃(梵語:nirvana)意譯為「滅度」。「滅」是滅除一切煩惱,「度」是度脫生死,即是永離六道輪迴的痛苦。
註二:「覺」的全名為「無上正等正覺」(梵語: Anuttara-samyak-sambuddhi,音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最高涅槃境界,證得者即等同於成佛。
註三:有漏(梵語:sasrava),為「無漏」的相反詞。漏乃流失,漏泄之意,即流失功德,為煩惱的異名。眾生由於煩惱(貪嗔癡等)所產生的過失、苦果,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轉生死苦海,故稱為「有漏」;若達到斷滅煩惱,清淨無染的涅槃境界,則稱為「無漏」。
註四:「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是指佛教的經、律、論三藏,卷帙繁多,內容豐富,僅以乾隆年間出版的《大藏經》,就一共收錄經、律、論、雜著等有1,669部,7,168卷,總計五千六百多萬字。「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別: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