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聞佛法 自慶歡喜
一連二十期都集中在探討「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與還滅,現在要回復到《梁皇寶懺淺談》了。為了讓大家便於翻查我們曾談論過的內容,現將懺文脈絡略述如下:
懺文 | 內容大要 |
《溫暖人間》 出版期數 |
皈依三寶第一 | 皈依佛法僧三寶,令行者發四弘誓願:「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 | 522 |
斷疑第二 |
斷疑才能生起堅定的信心。信心必須建立在自己正確的知見上。 | 523 |
懺悔第三 |
惡業會隨着種種因緣(情況)成長,必須及時懺悔。簡述懺悔的意義與方法。 | 525 |
發菩提心第四 |
我們應該用什麼心態學佛呢?發心的標準有八種:邪、正、真、偽、大、小、偏、圓。 | 526 |
發願第五 |
發願是學佛的目標,發菩提心是「總願」:「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亦須有「別願」如:「普賢十大願王」、「藥師佛十二大願」。 | 527、528、530、531、532、533、534、535、536、537、538、539、540、541 |
發回向心第六 |
「普皆回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智慧的功德,不為自己求人天福報的安樂,而是完全回向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到安樂與大自在解脫。 | 542 |
顯果報第七 |
宿命論認為一切得失成敗,都是由命運之神掌握,努力是沒有用的!但因果觀念則認為所有的果報,不管善惡,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所以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開創自己的人生。 | 543 |
出地獄第八 |
人類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妄心」,通過貪嗔癡殺盜淫妄等罪行,創造出互相鬥爭、迫害,甚至殺戮的種種手法,因而衍生種種地獄的因果報應。 | 545、546 |
解冤釋結第九 |
家庭的煩惱是人生八苦的「怨憎會」苦,是涉及「三世」的怨懟。我們必須學習解冤釋結。 | 547、548、549、550 |
自慶第十
何謂「自慶」?自感慶幸,即是對目前生活中的一切,不管順境逆境,自己都覺得喜悅與幸福,時常保持着知足、感恩與珍惜的心態。懺文將「自慶」分為五段:
一.懺罪〔註一〕後心感清淨,自慶安樂。
二.雖生於佛入滅後之末法時期,自慶猶可見聞佛法。
三.自慶已離八難〔註二〕的障礙。
四.十五項足以自慶的事:
1. 離地獄苦 | 若墮三惡道,則受無量苦,不聞佛法 |
2. 離餓鬼苦 | |
3. 離畜生苦 | |
4. 自慶生於中國 | ﹙得聞佛法﹚ |
5. 自慶不生長壽天 | ﹙生長壽天,常住於無想念,不聞佛法) |
6. 自慶生得人身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
7. 自慶六根俱全 | ﹙六根健全者,容易修證佛法) |
8. 自慶不執着世智聰辯 | ﹙執着者蒙蔽心智,不能接納佛法) |
9. 自慶能見佛 | ﹙見佛像猶如見佛應身) |
10. 自慶得聞佛法 | ﹙可依法修行,超越六道輪迴的苦惱) |
11. 自慶今生能出家 | ﹙在家束縛多,辭親出家,能專心修行) |
12. 自慶可利他 | ﹙能度眾生離苦得樂) |
13. 自慶能精進 | ﹙努力實踐修行,早成正覺) |
14. 自慶能讀佛經 |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
15. 自慶能坐禪 | ﹙禪乃止觀,止能伏結,觀能斷惑) |
五.自慶能感恩回向 ﹙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懺文並特別提出:我們今生能夠接觸佛法,應該感到「自慶」,因為要有緣才能見聞佛法! 《增壹阿含經卷三十六八難品》記載:有八種情況,眾生沒有機會見聞佛法:
1. 地獄難:若眾生因前世惡業所感召,墮於地獄,受無量苦,不能得聞佛法。現在自忖生於人道,得聞佛法,並能修證,是多麼幸福啊! 這是第一自慶。
2. 餓鬼難:餓鬼由於宿世作無量惡業所感,經年累月慘受飢渴之苦。鬼道的眾生,大多數恐怯畏陽,悽愁慘淡,流連顛沛,長居黑暗之中,那有心情求證佛法?現在自己生於人道,雖苦樂參雜,尚可保有修學佛法的清淨心識,從而改惡向善,滅罪生福,是第二自慶。
3. 畜生難:畜道眾生,野生者或因求食而自相殘殺,經年累月生活在驚恐之中;家畜者或被人類長期勞役至死,或被宰殺為食料,那有機緣見聞佛法?現在自己由於前生所造善業比惡業多,尚能投生為人,必須感恩與珍惜。古德有云:「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呢?」這是第三自慶。
4.生長壽天難:這天是色界「第四禪」中的「無想天」,壽命特長,是外道修行的天界。這裏修行者的「我見」沉寂於「無念」的法執之中,不能超脫生死輪迴之苦,亦不會求證佛法。現在自己能修學佛法。若能「禪淨雙修」,則不僅能得「四禪八定」,常處於清淨禪悅中,並能命終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脫離生死輪迴之苦。這是第四自慶。
5.生邊地難:邊地是沒有佛法之地,如北俱盧洲人〔註三〕。此處人民不修聖道。現在自己生在「南贍部洲」〔註三〕,能見聞佛法,並能皈依佛法僧三寶,發四弘誓願,令生命更具「自度度人」的正義,建立邁向「正覺」的人生。這是第五自慶。
6.盲聾喑啞難:有不少人的眼根、耳根、舌根等不健全,雖遇佛法亦不能修學。現在自忖六根健全,智力正常,能見聞並修學佛法,改善自己的業力,漸而使心識趨向清淨,降伏煩惱。這是第六自慶。
7.世智聰辯難:不少恃才傲物者,或自以為世間學問豐足,並有極大聰明利辯者,或沉迷於邪道者,對於佛法產生排拒。現在自己雖亦有世間才智學歷,但不會強持己見,並能開豁融通,奉納佛法的智慧, 這是第七自慶。
8.生在佛前佛後難:眾生由於業重緣薄,出生在佛未出生前或佛滅度後,不得見佛聞法。但我們能依循釋迦牟尼佛所遺留的教法,與前賢高僧大德的著作(總稱為「經律論」三藏)修證佛法。這是第八自慶。
懺文說:人道眾生,既能有幸免離以上八難的障礙,必須珍惜機緣,努力修學佛法,止惡行善,滅罪增福,命終往生極樂淨土,將來必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若能發大願得道後,再投生回入娑婆世界,廣度眾生,離苦得樂,是偉大的生命目標!
我們對目前生活中的一切,都應該抱着知足、感恩與珍惜的心態。以上所述的八難,沒有發生在我們身上,是何等幸福的事!試想:三惡道的眾生(地獄、餓鬼、畜生)所受的果報,是多麼痛苦啊! 盲聾喑啞者、世智聰辯者受其業力所纏,不能學習佛法,而我們的六根健全,沒有心智蒙蔽,或故步自封的障礙,應該感到知足與感恩。《吉祥經》說:「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一個感恩的人,必定會有一顆知足的心,能對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表示謝意的人,他的生活必定是豐盛而富足的。《佛遺教經》說:「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
常能保持自慶心者,必是知足感恩之人;常懷感恩心者,必會珍惜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而加倍努力修行。
註一:懺悔可以消除罪業,正如衣服髒了,只要用清水與去污粉洗滌,自然潔淨如新。在佛教中,無論你修學哪一種法門,都必須以清淨無垢的心田去納受,所以懺悔是必要的修行。《梁皇寶懺》是大乘佛法的「懺悔滅罪」方法之一。
懺悔分為「事懺」與「理懺」兩種:藉禮拜、讚歎、誦經等所作的,稱為「事懺」;觀實相之理而達到滅罪的,稱為「理懺」。「理懺」較難行持,必須懂得「觀罪性無生」,即「觀一切法空」,才能生效,所以初學佛者,應以「事懺」為主,可以在家中行持,或到佛寺參加。修「事懺」者,除禮拜、讚歎、誦經外,還可以拜懺。最流行的「事懺」有大悲懺、藥師懺、地藏懺、淨土懺、慈悲三昧水懺、梁皇寶懺。梁皇寶懺:是流傳最久的懺法。內容敘述歸命過去六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彌勒佛,示悔罪業,發願改惡行善,以滅罪生福。
註二:八難,梵語 astāvaksanāh,指不得遇佛、不聞正法之八種障難。
註三:根據佛經的記載,六道眾生中的人道,住在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和北俱廬洲。福報最大的住在北俱廬洲,壽命千歲;東勝神洲次之、壽命二百五十歲;西牛貨洲又次之,壽命二百歲。而我們則住於苦多樂少的南贍部洲,所以福報最薄,但此洲的人類有三種特徵,是其他三大部洲沒有的:有佛出世、能修梵行、堅強堪忍。
警緣三寶 ( 第十一)
何謂「警緣」?「警」者,提醒的意思。「緣」者,緣記於心,勿使稍有忘失。前懺文「自慶」開示知足與珍惜。「警緣三寶」是提醒自己要時常感受到「佛法僧」三寶的恩德。懺文說:「諸佛慈悲,恩不可報。菩薩摩訶薩,碎身猶不能報萬分之一,況我凡夫而能報者。眾等唯當依經所說,利人為上。」
「佛法僧」是人生最珍貴的寶藏。若眾生有緣皈依三寶,並依循三寶所顯示的道理去修行,可邁向生命的「無上正等正覺」〔註一〕,達到超凡入聖的終極目標:
一.現世可以從痛苦煩惱解脫出來,活出身心清淨,利樂眾生,廣結善緣的人生;
二.將來自己的報身完結後,能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之苦,達到究竟常樂的覺悟。
佛寶
不少人對「佛法僧」三寶的認識是模糊的,只是從宗教信仰與神力庇護的角度去崇拜。若我們以理性的立場探究三寶的意義,則更能明白三寶的珍貴。眾生是流轉於生死輪迴,常處於痛苦煩惱,愚昧於真理的迷者;佛是覺悟宇宙人生真理,超越生死輪迴,常住涅槃的覺者。這覺悟有「事覺」與「理覺」兩方面:
一.事覺: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事覺」是世間現象所顯示的證覺(英譯: enlightenment as manifested by phenomena),如釋迦牟尼佛出生於印度迦毗羅衛國,示現「八相」修行成佛,廣度眾生離苦得樂:入胎相、出胎相、童子相、納妻相、出家相、成道相、轉法輪相、入涅槃相。
二.理覺:本覺 始覺 究竟覺
「理覺」是從努力修行所證得的真如覺性(英譯: enlightenment as manifested by noumenon)。這體性非言語文字所能表達其真理,因其「實相」到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註二〕的境界;但亦必須靠言語文字才可稍作詮釋,所以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 無有變易,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懺文說:我們心識中的第七識(末那識,又名我執識)〔註三〕的「思心所 」(梵語:cetana 英譯:volition)不停地生起「我執」,形成了生活中的四惑:我貪、我慢、我見、我癡。若不時常警覺,就會因循怠惰,或造作種種惡業。惡業造了就會遭受惡果。現在能念念警緣,是自己第六意識修心的功德與效用。若然行者常將三寶的道理緣記於心,念念修心,這就是警緣三寶之意。
法寶
怎樣去理解「法」寶?佛法是佛陀所體證、所宣說的真理。面對廣大無涯的一切法,佛陀怎樣去詮釋、講述他所修證的「無上正等正覺」〔註一〕,而又不離開眾生的思惟法則與規範呢?佛法把一切法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是因緣和合而生的理法,屬於世間有漏法〔註四〕。「無為法」是超越因緣造作的理法,亦即是超越了生滅變化而常住清淨之法,屬於出世間的無漏法〔註四〕。這是有為法與無為法的一般見識。有為法是從相與用(現象,英譯phenomena)方面觀察宇宙,無為法是從理體(本體,英譯noumenon)方面去瞭解宇宙。
若從精神與物質的角度看,佛法將一切法分為「色法」(英譯: the dharma of materiality)與「心法」(英譯: the dharma of spirituality)兩種。佛法的唯識法相宗將一切法分析得很深刻透徹。如果大家有興趣,可從這方面多探討。在這裏就不作冗贅解釋了。
「佛法」是佛陀所覺悟的真理;「佛教」是佛陀對眾生的教導;「佛學」是佛教所開示的一切道理,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典〔註五〕。 佛學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巨大的思想存庫。它所蘊藏的智慧和學術價值博大精深。一般人單憑宗教信仰的角度去認識和實踐佛教,即是着重佛法的事相,例如:拜佛、誦經、上香、儀規、延生、超度等;而不從哲理的角度去認識,祇不過是略知佛教的一鱗半爪而已,並未認識佛教的全面。
龍樹菩薩說佛法是至高無上的智慧﹙般若)。他在《大智度論》說:「般若者,一切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有上之。般若波羅密是諸佛之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密。」法寶即是般若(梵語:prajna 英譯:wisdom)。Pra意譯為至高無上;jna 指理解,所以「般若」是至高無上的理解,世稱智慧。法寶顯示了修行的種種法門 ,請參閱下圖:
釋迦牟尼所演說的佛法,最初是沒分成宗派的,只是後來的聖者、高僧、大德門的根機、理解、闡釋、時代背景都有所不同,遂分出宗派各異的種種法門,其目的是為了方便信徒易於理解與學習。法門雖不同,但其宗旨不外修心。《楞嚴經》說:「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元這個「元」,就是眾生的本來面目﹙或曰真如﹚。所有的修行、任何宗派,大乘或小乘,都是為了「明心見性」。在眾多法門中,近代最為信徒所熟識與學習的是「淨土宗」﹙念佛法門﹚。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說:「於此世界修行有兩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隋唐道綽禪師著的《安樂集》和宋代永明延壽智覺禪師著的《萬善同歸集》中說:「《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大家選擇修行法寶時,可考慮「易行道」之念佛法門。
僧寶
「僧」寶是什麼?當時跟隨佛陀出家的凡聖弟子們,是「化相僧寶」〔註六〕,包括凡僧和聖僧。我們普通的出家人是凡僧,所有開悟的菩薩都是聖僧,如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都屬於聖僧。
一切依佛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其中包括比丘與比丘尼,皆稱為僧寶。根據南山《四分律》,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這些僧眾,皆剃頭染衣,受過三壇大戒,嚴持戒行,具足律儀,參研佛法,心常繫念「斷惡、修善、度眾生、成佛道」,所以僧人若能如實修行佛法者,才算是「住持僧寶」啊!
僧寶還有一重大的意義:無「戒」不成僧,無「律」不成團,所以「僧團」必須有「戒律」。《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佛教的基本精神,即在於戒律的尊嚴,所以凡為佛子,不論在家居士或者出家法師,都要「受戒」與「持戒」。
眾生為何不能解脫生死,因為內心顛倒妄想執着,障業遮敝真心,生煩惱而造業。學佛者要消除內心的煩惱,主要靠「定慧」,但面對煩惱境界時,我們的「定慧」往往生不出足夠的力量去降伏煩惱。須知「定慧」的生起,要靠「持戒」。「持戒」必須透過學習戒律,才能得知自己的行為是否與戒律相應,例如:何謂「戒體」、「戒法」、「戒行」、「戒相」? 怎麼是「戒」的開、遮、持、犯、輕、重、方便、根本?犯了戒應怎辦?
《資持記》云:「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五分功德,以戒為初,無上菩提以戒為本。」所以學佛者必須學戒。
《佛遺教經》記載:「若人能持淨戒,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可知,佛弟子若能以戒為師,並持戒清淨,佛法就能長久住世。若無戒律,則不成僧寶。
註一:「覺」的全名為「無上正等正覺」(梵語: Anuttara-samyak-sambuddhi,音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最高涅槃境界,證得者即等同於成佛。
註二:言語的道路,延伸到這裏就斷了,心思的行為和考量,到此處也滅了。就體性是不可思考和議論的,六根無法接觸到,必須放下六根和對外境的執着,才可能體會到。﹙百度百科﹚
註三:人生的存在,都是在「心識」的主導下,從事一切活動,透過心才能認知萬物,所以「心識」的作用最為重要。世間的清淨和污染,不是本身如此的,而是由於心的染淨所造成。我們的內心清淨,所造成的世界一定清淨;內心污染,所造成的世界一定穢惡,可見世間的染淨,是由「心識」決定的。「心」為一切善惡苦樂的根本,心能主宰一切,控制一切。眾生有八個心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當你起心動念時,心內即有貪、嗔、癡、慢、疑、惡見、忿、恨、覆、惱、嫉、慳、諂、憍、誑等煩惱心所;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等善心所生起。這些心所輔助八識攀緣外境而生執取,起憎、愛、取、捨等感受而作善、作惡,招感苦樂業報。
註四:有漏(梵語:sasrava), 為「無漏」的相反詞。漏乃流失,漏泄之意,即流失功德,為煩惱的異名。眾生由於煩惱(貪嗔癡等)所產生的過失、苦果,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轉生死苦海,故稱為「有漏」;若達到斷滅煩惱,清淨無染的涅槃境界,則稱為「無漏」。
註五:「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是指佛教的經、律、論三藏,卷帙繁多,內容豐富,僅以乾隆年間出版的《大藏經》,就一共收錄經、律、論、雜著等有1,669部,7,168卷,總計五千六百多萬字。 「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別: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
註六:化相僧寶:二千六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出家學道,歷經艱苦,最後在菩提樹下證悟「無上正等正覺」,到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說四聖諦法,度五比丘開始,一生說法四十九年,演說無量妙法,直至涅槃入滅,度化無量眾生成為僧寶,故稱化相僧寶。
第十二至三十四科撮要
《梁皇寶懺》全文共四十科。上期已經講完〈警緣三寶第十一〉。
從〈懺主謝大眾第十二〉至〈為六道發願第三十四〉都是短文,義理較前文顯淺易懂,內容都是強調在感謝大眾、勸勉發願、代眾禮佛、鼓勵流通等論說上。若在此逐一消文解義,則頗覺冗贅,故現將第十二科至第三十四科只撮其大意,以供讀者參考:
懺主謝大眾第十二
「懺主」指寶誌禪師﹙集懺之主﹚及梁武帝﹙禮懺之主﹚。「大眾」指當時或將來參加拜懺者。這段雖說是感謝大眾之文,實是勸勉大眾在修行道上要勇猛精進。現在既有此勝緣,互相隨喜參加拜懺,各人當自課勵,生堅固信,發菩提心。至此全懺的正宗分﹙最重要的中心思想﹚已講完。以下是流通分。
總發大願第十三
正宗分所說的是義理,禮懺者了解後加以實踐修習則能「自利」;流通分是專注於「利他」,即是發揚流通此寶懺,令後世眾生亦能涵受法益。此處懺主代十二類眾生〔註一〕發願流通寶懺。眾生若能如法虔誠禮懺,將會得蒙諸佛、菩薩、護法神等種種不可思議神力加持庇護。懺文說:「仰承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大慈悲力,諸大菩薩一切賢聖本誓願力,無量無盡智慧力,無量無盡功德力,自在神通力,覆護眾生力,安慰眾生力……救拔地獄眾生力,濟度一切餓鬼力,免脫一切畜生力,令諸眾生得如所願……又承七佛大慈心力,十方諸佛大悲心力,三十五佛滅煩惱力,五十三佛降伏魔力,百七十佛度眾生力,千佛攝受眾生力,十二菩薩覆護眾生力,無邊身觀世音流通懺力……﹙令諸眾生得如所願﹚」
奉為天道禮佛第十四
天道眾生在人倫之上。凡修十善〔註二〕功德圓滿者,死後生天,長享快樂,壽命以千萬年計算;但福報盡後,還會墮入生死輪迴受苦。天道亦有護持佛法者。不少經文說諸天能掌控人間福祿,獎善罰惡。此處代天道禮佛的意思,是要報謝天人之恩德。
奉為諸仙禮佛第十五
三界中除六道〔註三〕之外,有些經文還記載有「仙界」,名為第七道。仙界眾生苦志修練仙法,亦有持戒行善者。若修行仙道者成功,能得長壽及五通〔註四〕。不少仙人有護持佛法,扶危濟世的功德,所以此處亦代為禮佛,以表感恩。
奉為梵王等禮佛第十六
大梵天王主領三千大千世界。當釋迦牟尼世尊成佛時,本想離開五濁惡世,進入究竟清淨的「無餘涅槃」〔註五〕。梵王從天界下降凡間,懇切頂禮請求世尊不要離世,開轉無上法輪,演說佛法,廣度眾生離苦得樂,所以梵王於眾生有深厚恩德,故於此代為禮佛,以示感恩。
奉為阿修羅道禮佛第十七
善神於佛法有功,於眾生有恩,代為禮佛,固所當然;而阿修羅貢高我慢,猜忌為懷,若不為之禮佛則起嫉妒、嗔恚之心,無由改善,故亦代為禮佛,令其離嗔向善。
奉為龍王禮佛第十八
龍王有興雲致雨,利益人間之功,擁護佛法,庇佑眾生之德,故亦代為禮佛,以表感恩。
奉為魔王禮佛第十九
魔王不信佛法,其中亦有撓惱佛徒的修行,令墮魔境者。但佛徒不應憎恨魔王,須存「冤親平等」的慈悲心,布施一切眾生。《佛說八大人覺經》云:「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魔王雖惡,我等亦應以慈悲心相向,故代為禮懺,令其惡障消除,則不致再惱亂修行人。
奉為國王人道禮佛第二十
奉為諸王王子禮佛第二十一
古代國王、王子等,猶如現今的國家政府。其施政能令人民安居樂業,故今代為禮佛,希祈政府護持佛法。
奉為父母禮佛第二十二
奉為過去父母禮佛第二十三
念父母養育之恩,至誠代為禮佛,以表報恩及孝順之心。
奉為師長禮佛第二十四
念師長教育之恩,至誠代為禮佛,以表感恩。
為十方比丘比丘尼禮佛第二十五
為十方過去比丘比丘尼禮佛第二十六
以上為長輩禮佛。今為同類禮佛,無論逆順善知識,親等眾,不分高下尊卑,都代為禮佛,以表平等與慈悲心。
為阿鼻地獄禮佛第二十七
為灰河鐵丸等地獄禮佛第二十八
為飲銅炭坑等地獄禮佛第二十九
為刀兵銅釜等地獄禮佛第三十
為火城刀山等地獄禮佛第三十一
為餓鬼道禮佛第三十二
為畜生道禮佛第三十三
為六道發願第三十四
從第二十七科至第三十四科的懺文,都是表揚「怨親平等」的慈悲心,代三惡道受苦眾生禮佛:先為地獄、次為餓鬼、後為畜生。《梵網經》說:「一切眾生,男的是我父,女的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故須對一切眾生,應當起三種心:一平等心、二孝順心、三慈悲心。有此三心,自然無有彼此人我之相。」須知在三惡道受苦的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父母、兒女。我們自己沒有力量救度,就要仗三寶的功德加被,所以代為禮佛,祈求加持護佑。為何代三惡道眾生禮佛呢?印光法師在《文鈔》中說:「常思地獄苦;恆發菩提心。」這句左右銘有三重意義:警緣、自慶與慈悲。
一.「警」者提醒的意思;「緣」者,緣記於心。常思地獄的苦況,能時常提醒自己切莫種下地獄因。何謂地獄因?由貪嗔癡所愆生的行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都是惡因。若所作的惡行嚴重,則是地獄因啊!代三惡道眾生禮佛時,思地獄苦,則能警緣自己要止惡行善。
二.「自慶」即自感慶幸。若前世作惡墮於地獄,現在會受無量痛苦,不能得聞佛法。若墮鬼道,則慘受飢渴之苦,或流連顛沛,長住黑暗境界,那有心情求學佛法?若墮畜道,經年累月生活在驚恐之中,或被人類勞役至死,或被宰殺為食料,那有機緣見聞佛法?現在自己由於前生所造善業比惡業多,尚能投生為人,必須感恩與珍惜,趕快修行!切莫浪費光陰。
三. 「慈悲」者,「慈」能令眾生的「心」得到安樂;「悲」能使眾生的「身」消除痛苦。為佛弟子,時常應修「慈悲觀」,救度苦難眾生。我們雖是凡夫俗子般的修行者,悲憫心尚未達到《佛說八大人覺經》第八覺知所說:「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但亦應發願救助三惡道眾生,脫離苦難。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與觀世音菩薩所行的大悲:「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永遠都是我們發慈悲心最偉大的模範。
註一:十二類眾生:一切天道眾生、一切真仙、梵王帝釋護世四王神王神將、主善罰惡守護持咒神王神將、一切龍神、阿修羅界、人道中人王臣將、十方出家五眾、一切冥主類﹙如閻王獄主﹚、一切地獄道眾生、宇宙間一切眾生、一切異類前未包括者。
註二:十善業乃身、口、意三業中所做的十種善行,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反之則稱為十惡。五逆者,即害父、害母、害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請參閱《十善業道經》、《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長阿含經卷十五》。
註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地獄、畜生、鬼、人、天、阿修羅等,有善惡等級之別。粗略來講,極惡者下地獄,次惡者投畜道或鬼道。極善者生天,次善者投人道或阿修羅道。
註四:五種神通:一是天眼通、二是天耳通、三是他心通、四是宿命通、五是身如意通。
註五:涅槃(梵語Nirvana)意譯為「滅度」。「滅」是滅除一切煩惱;「度」是度脫生死,即是永離六道輪迴的痛苦。換言之:即是今生肉身死亡後,進入「不生不滅」,究竟清淨的真如本體,不再有下一世的輪迴。
警念無常第三十五
「警」者,提醒的意思;「念無常」者,即時時提醒自己「無常」的道理。所謂「無常」﹙梵語anitya 英譯:impermanence﹚,是指世間萬物都是緣聚即生,緣散則滅,遷流不息,變幻無窮的。據《大智度論卷四十三》說:「無常」有「相續無常」與「念念無常」兩種。
「相續無常」﹙英譯:Gradual changes)是漸變的,例如人的生、老、病、死過程;事物的生、住、異、滅四相。漸變可以蔓延至無窮盡的時間;佛教以「劫」為計算極長時間的單位。「劫」有小劫、中劫和大劫。一小劫約為一千七百萬年,二十個小劫成一中劫,四個中劫成一大劫。
「念念無常」是遽變的(英譯: Instantaneous changes﹚,意指我人的心念,是剎那生剎那滅的。 「剎那」,代表極短的時間,以現在的時間單位計算,一剎那約等於七十五分之一秒,是非常短暫的。
觀一切萬物變化無常,以息滅自己的貪念,稱為「無常觀」。「無常」告訴我們死亡一定會來臨。這觀念是否消極呢?其實,「無常觀」不僅使我們珍惜活着的時光,更重要的是:通過認知死亡,我們會體會到人生變幻無常的真理,趕快努力修行〔註一〕,以期今世能活出幸福的人生,將來能超脫六道輪迴生死之苦。
世間一切煩惱都是由「人我」二執產生的。先講「我執」:眾生的身心由「五蘊」假合而成。所謂「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色」指身體物質方面的組合元素;「受、想、行、識」指精神方面的總合作用。這身體物質與精神作用的組合五蘊﹙自我﹚是由於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的。但凡夫執着「自我」為實有體,不覺察它的短暫無常,緣起空性,於是產生「我愛」、「我見」、「我慢」、「我癡」四種根本煩惱。有「我執」自然就有相對的「人執」。執着越重者,則所生的是非越多,於是終日費盡心思,不惜損害別人,利益自己。但是,正如《遺教經》說:「生不帶一文而來,死亦不持一文而去。」凡夫汲汲於名利之中,轉頭來亦不過兩手空空而已。
寶誌禪師在這一章中勸喻我們要時常警覺世間萬物是無常的,必須及時修學佛法,超越生死輪迴,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其實,懺文在卷一就勸喻我們要覺悟無常:「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宜各人人起覺悟意,念世無常,形不久住。少壯必衰,勿恃容姿,自處污行。萬物無常,皆當歸死。天上天下,誰能留者。年少顏色,肌膚鮮澤,氣息香潔,是非身保,人生合會,必歸磨滅。」。現在第九卷重申此理。他以三段文字勸人警念無常:
【一】示生死無常人命難保:世間一切依正二報〔註二〕,終歸敗壞磨滅。縱使今日聚合相會,終有別離之期。有生之日,必有死亡之時。至親者莫過父母兄弟;至愛者無逾妻子眷屬。雖愛情深重,徹骨入髓。當壽命盡時,至親至愛者,亦要分離。榮華富貴,錢財資產,縱使富堪敵國,亦不能延人壽命。佛門有無常偈可作我們的座右銘:「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裏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註三〕:
【二】示無常之死相:民初諦閑大師在他的《梁皇懺隨聞錄》中對這段文字有甚詳細的註解:「……凡人死時,氣將欲盡,一生所造善惡之業,皎然如列眼前,善惡報相,森然滿目。其修善者,上昇天界;其作惡者,下墜地獄。雖有慈親孝子,不能相救;夫妻恩愛,唯相視而已。命終時,外則傍人無能為力,內則四大〔註四〕分張,苦不可言。死者爾時大生怖畏,肝膽寸裂,無量苦痛悲惱……此時決心,欲起一念之善,作一毫之福,但因抱恨懷怨在心,不復能作矣。如是苦惱,無人代受。唯有隨業所牽,墮於三塗〔註五〕受苦耳。」
【三】示死後之相:時常行善的人死後帶善業投胎三善道〔註五〕。行惡者死後帶惡業墮落三惡道〔註五〕。 各人的奉阿賴耶識〔註六〕是生命的總報體,是「主公」,當生命結束時,它是最後離開身體的;當這神識投胎到另一期新生命時,它是最先於一剎那間投入母胎的,所以《八識規矩頌》說阿賴耶識是「去後來先作主公」。人死的時候,「風大」先離開 (斷氣),繼而「火大」離開(煖消)。再過一段頗長的時間,「水大」和「地大」也漸漸消失、分散。這是身體消失的過程。在風大、火大離開後,前五識失去作用,接着腦意識(第六識)亦消失,這時第七識會把一生的經歷,從第八識取出來像放電影一樣播一遍。腦意識消失後,第七識亦消失。
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註六〕,最後離開這個冷卻了的身體。這就是「去後來先」的過程,即是說阿賴耶投胎時先來,死亡時後走。生命將結束時,若想知道他身上還有感覺否,全看他身上是否還有煖觸(heat)。如煖觸全無,則成死物,不過煖觸離身,冷觸現前時,由於業力不同,其現象亦各不相同,招感將來善惡趣向的果報亦不同。死者命終之後投生何趣,取決於其阿賴耶識從身體哪處最後離開。《雜寶藏經明六道差別偈》云: 「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現將其所述捨識的六處簡列於下:
(一)頂聖:若全身皆冷,唯頭頂上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頭頂上離去, 此人將生於聖地為聖人。
(二)眼生天:若全身皆冷,唯眼部尚有煖氣存在,最後煖氣從眼部離,當知此人將生於天上成為天人。
(三)人心:若全身皆冷,唯心窩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心窩離去。當知此人將投生人道。
(四)餓鬼腹:若全身皆冷,唯腹部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腹部離去,當知此人將墮落至餓鬼道。
(五)旁生膝蓋離:若全身皆冷,唯膝蓋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膝蓋離去,當知此人將墮落畜生道。
(六)地獄腳板出:若全身皆冷,唯腳板下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腳板下離去,當知此人將墮落地獄道。
以一般眾生來說,當阿賴耶識離開身體後,會化生成一個由稀薄物質組成的生命體,叫做「中陰身」(梵語: antarabhava 英譯:the intermediate state),世人稱之為「靈魂」。中陰身狀若五、六歲小孩。這中陰身的六根很伶俐,就算生前是盲聾瘖啞者都變為正常了,而且能聽懂各種語言。他能看到自己原來的身體和家人的行動,也能聽到家人的說話,但不能與人溝通,所以內心很徬徨、憂鬱和迷惘。生前做了很多善業的人(或修十善業者),死後直升天界,不須經過中陰身。反之,若生前做了很多惡業者(如五逆十惡),則死後直接墮落地獄,不須經過中陰身。這「中陰身」等待投生,一旦因緣成熟,剎那間在冥暗中遙見一光(其將來的父母交合時產生的淫光)。這時三境和合(中陰身、父精、母血),它見光而生起愛憎的顛倒想,與淫境相合,攬取父母交合時所遺下不淨的赤白二渧(母血赤 ovum,父精白sperm),執為是自我(第七識的業用),並生起愛心,於是投生入母胎中。這「納識成胎」的過程,《瑜伽師地論卷一》有甚詳細的描述: 「……父母及子有相感業,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時,心即顛倒。若是男者,於母生愛、於父生憎;若是女者,於父生愛,於母生憎。於過去生所造諸業,而起妄想,作邪解心……其時中有作此邪念已,即入母胎……」。這一切都是「因果報應,業力輪迴」的經歷,俗世有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還不報,時辰未到。」若世人明白此理,對於自己的行為,可不慎哉!
中陰身存在的時間,長的四十九天,短的數小時,其識神以七天為期變化一次,越久越迷惘,境界各各不同,但終會因為受到自己善惡業力的牽纏,投胎於六道中: 地獄、餓鬼、畜生、人道、天道、阿修羅道,又再開始另一次生命的歷程。中陰身尚未投胎時,將來罪福的果報暫時未定,內心既悲哀又徬徨,無所依靠。這時,若陽世眷屬是佛教徒,大多會依佛法為亡者廣做善事,或供養三寶、或誦經拜懺、念佛回向給亡者,使其神識藉此行善修福的功德,能投生善處(或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俗世所謂超度、薦亡的佛事,即以佛事(如誦經)向亡靈講經說法,勸導他捨惡修善,皈依三寶,放下對家屬財物等的眷戀與執着,安慰他往生善處。若家屬過了四十九天還未為亡靈做薦亡的佛事,則中陰身已投胎六道之中,超度已經稍遲了!
奉勸大眾必須在生時切實努力修行,到了生命快要終結時,才想止惡行善,唯修福證慧,唯恐已經來不及了。
註一:修行不單指禪修。切實的修行要根據佛教所指的戒定慧三無漏學進行。
註二:依報指山河大地,即眾生外的一切境界:正報指有情識的眾生,如人、畜、鬼等。
註三:人雖死亡但其生前所作身口意(actions, speeches and thoughts)所產生的「業力」,俗稱「能量」(energy),無論善惡,是不會消滅的。這義理與「能量守恆定律」(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頗為相同: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如佛經所說「諸法因緣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例如六道輪迴中的轉世),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而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註四:人體經由地、水、火、風等「四大」因緣和合而成。
「地大」:堅性的元素,如毛、髮、爪、齒、皮、肉、筋、骨等;
「水大」:濕性的元素,如唾涕、膿血、痰淚、大小便等;
「火大」:熱性的元素,如體溫;
「風大」:動性的元素,如流動的氣體。
人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為四大和合,如果身體有一大不調合,就會呈現病相。若四大皆衰敗則死亡,所以「緣聚則成,緣散則滅」。
註五:三塗,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三善道,指天道、人道、阿修羅道。
註六:阿賴耶識(梵語:ālaya-vijñāna 英譯:store consciousness)亦名一切種子識。它蘊藏着前七識一切種子,是一切有情眾生的總報主體,俗稱「靈魂」。生時這識最先來投胎,死後最後才離開身體,帶着無始以來所作的一切業力,不斷投生在六道輪迴生死苦海之中。
圓滿篇
為執勞運力禮佛第三十六
「執勞運力」是指一些勞力工人,做的是最辛苦及最卑微的工作。可能有讀者會問:為什麼要特別為他們禮佛懺悔呢?
試想能夠參加法會,禮佛拜懺,機會難逢,是一樁何等有福報的事! 當時的執勞者終日勞累,根本未有機緣接觸佛法,而《梁皇寶懺》的精神,就是要說明眾生平等,是「慈悲」的本懷,普令所有的眾生皆能作福修慧,種下成佛之因。
發回向第三十七
懺文接近圓滿終結,懺者現將前所述的功德積聚起來再回向。為什麼要回向呢?懺文中提到:「一切眾生,所以不能得解脫者;皆由着於果報,不能捨離。」這裏提醒修行人,不要貪着於現前的果報,必須將積累的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共同邁向「無上正等正覺」。
菩薩回向法第三十八
這章的「回向」較前面的「回向」有所不同。菩薩的回向是無盡的。大家發心時要像菩薩一樣,究竟圓滿,這才是「廣大如法性,究竟如虛空」,還要怨親平等。如懺文說:「為怨親故,以諸善根,同共回向。」不但要回向「親」人,還要回向「怨」家,所謂普同供養:「於諸界生,等無差別;入平等觀,無怨親想。」回向「親」就是「報恩」,回向「怨」就是「結緣」啊!
發願第三十九
懺文說:「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已發回向竟,次復應須發如是願。尋夫眾惡所起,皆緣六根,是知六根,眾禍之本;雖為禍本,亦能招致無量福業,故《勝鬘經》言:『守護六根,淨身口意。』以此義證,生善之本,故於六根發大誓願。」
眾生往往不能善用自己的「六根」修行,反而肆情放縱六根,攀緣並貪着外境﹙色聲香味觸法﹚,造無量惡業,招愆種種痛苦的果報。因此我們要為六根發願:願自己的六根,遠離世間五欲六塵,啟發本具的般若智慧,達致明心見性的目的。
對於自己希望實現的事情,內心中生起一個願望,就是「發願」。發願會產生引導生命方向的力量,所以從戒律的角度上看,能達到「止惡行善」的目的。懺文內每一根的發願文也可以「三聚淨戒〔註一〕」作分析:
﹙一﹚發眼根願
三聚淨戒 | 懺文 |
攝律儀戒﹙止惡﹚ | 不見貪欲,無厭詐幻之色⋯⋯不見九十六種,邪見之色。 |
攝善法戒﹙行善﹚ |
常見一切十方,常住法身,湛然之色。常見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常見一切,沐浴法流,不退之色。 |
懺文中從遠離九種色,到發願希望見佛的色、見三乘聖者的色、讚法頂受之色、恭敬佛法之色、菩薩行前四度之色、菩薩修禪定智慧之色等等,都是要我們要遠離一切招愆「惑業苦〔註二〕」的色相。
眼睛是與外間事物接觸的橋樑。有西諺說「眼睛是靈魂之窗」,人通過眼睛去認識世界,但有時會為色所迷,所以佛教對眼睛的修行,主張不要看邪的、偽的、偏的、壞的……要看正的、真的、善的、美的、淨的。例如:用眼睛瞻禮佛像、觀看經文,乃至修禪時要內觀﹙觀心﹚,這就是佛教重要的「止觀」法門。
﹙二﹚次發耳根願
三聚淨戒 | 懺文 |
攝律儀戒﹙止惡﹚ | 不聞啼哭愁苦悲泣之聲……不聞鐘鈴螺鼓、琴瑟箜篌、琳琅玉佩惑人之聲。 |
攝善法戒﹙行善﹚ | 常得聞諸佛說法八種音聲……願諸眾生常聞諸佛讚言「善哉!是人不久成佛」之聲。 |
從要遠離的十三種惡聲, 及希望聽聞的十五種善聲,由行十善開始,最終到蒙佛授記,這些都是我們在行菩薩道時,希望能遇到的聖境。修行者祈願所聽到的,都是能令耳根清淨的菩提之音。耳是用來聽聲音的,但有時亂聽、偷聽、誤聽……都會令人產生種種是非煩惱。因此佛法鼓勵耳朵的修行要善聽、諦聽、謙虛聽、恭敬聽……如能證入「耳根圓通」,那就是耳根殊勝妙淨的修行了。(有關「耳根圓通」的法門,可參考2021年6月10日第569期的「《慈悲梁皇寶懺》淺談」。)
﹙三﹚次發鼻根願
三聚淨戒 | 懺文 |
攝律儀戒﹙止惡﹚ | 不聞殺生滋味飲食之氣……不聞死屍胮脹、蟲食爛壞之氣。 |
攝善法戒﹙行善﹚ | 常得聞十方世界牛頭栴檀無價之香……常聞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香,常聞十方無量妙極法身常住之香。 |
眾生對於境界之執取,有時藉氣味來刺激鼻根,誘發邪淫的欲望,進而造作諸業。我們平日的鼻子執着香的氣味,因此殺生食肉,並產生種種貪、嗔、愛、捨的心態。但其實鼻子最大的功能是呼吸,所謂「人命在呼吸之間」,尤其在禪門的修行,重在調身、調息、調心,因此鼻子一呼一吸,也能作為修止觀者的入門法要。
﹙四﹚次發舌根願
三聚淨戒 | 懺文 |
攝律儀戒﹙止惡﹚ | 不嘗傷殺一切眾生身體之味……不嘗冤家對主毒藥之味,不嘗一切能生貪愛煩惱滋味之味。 |
攝善法戒﹙行善﹚ | 願舌恆嘗甘露百種美味之味,恆嘗諸天自然飲食之味,恆嘗香積香飯之味,恆嘗諸佛所食之味,恆嘗法身戒定慧熏修所現食味,恆嘗法喜禪悅之味,恆嘗無量功德滋治慧命甜和之味,恆嘗解脫一味等味,恆嘗諸佛泥洹至樂最上勝味之味。 |
在懺文中,我們發願要遠離五種味,並積極修善培福,與十種恆嘗之味結緣。舌頭不但用來辨味,其最大的功用是用來說話。我們要學習說好話:如誠實語、柔順語、和藹語、勸善語。佛教鼓勵我們善用自己的舌頭修行:如念佛、誦經,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等善行。若能以舌根演揚佛法,廣度眾生離苦得樂,就是菩薩的偉大修行啊!
﹙五﹚次發身根願
三聚淨戒 | 懺文 |
攝律儀戒﹙止惡﹚ | 不覺五欲邪媚之觸……不覺饑渴困苦一切諸觸。 |
攝善法戒﹙行善﹚ | 願身常覺諸天妙衣之觸……常覺諸佛涅槃八自在觸。 |
凡是令人會生起五欲的觸覺,都可稱為「邪媚之觸」,是很可怕的!在懺文中提及,我們要遠離九種邪媚懊惱的接觸;並要發願培植十一種清淨妙善的接觸。身體接觸色相最容易引起貪着,所以佛法裏鼓勵人要好好利用自己的身體去行善、靜坐、禮拜、經行、繞佛等等,以勞動﹙如當義工﹚供養大眾,這才是最正當的修行。
﹙六﹚ 次發意根願
三聚淨戒 | 懺文 |
攝律儀戒﹙止惡﹚ | 意常得知貪欲、嗔恚、愚癡為患……常知三漏、五蓋、十纏之法是障,常知三途可畏、生死酷劇苦報之處。 |
攝善法戒﹙行善﹚ | 願意常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常知諸佛是大慈悲父無上醫王、一切尊法為諸眾生病之良藥、一切賢聖為諸眾生看病之母……常知佛地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功德、無量智慧、無量善法。 |
攝眾生戒(度眾生) | 願諸眾生,悉具菩薩摩訶薩,如是等八萬法門。清淨佛土勸化慳嫉。悉度眾惡八難之處。攝諸諍訟嗔恚之人。勤行眾善,攝懈怠者。定意神通,攝諸亂想。 |
意根﹙巴利語:mano-indriya 英譯:Brain﹚與意識﹙巴利語:mano-vijnana 英譯: thinking consciousness﹚是一體的,兩者息息相關;前者是色法,後者是心法。若要意根清淨,必須先淨化意識。換言之:修行就是用意識改善意根的習氣。
「意」者,「心」也。這段「發意根願」勸導我們要修心。佛法的宗旨就是修心,亦即淨化意識。人類的禍福,一切作業,全在意識的一念之間,所以我們對於意識,不但要認識,且要嚴密控制,不要讓它向不正當方面發展。意識的用心,向好方面發展,成為慈悲,能令你利益人羣;向壞方面發展,變為惡毒,甚至毁滅世界人類都可以,必須加以控制!
人的六根不斷地攀緣外境,心中遂產生種種妄想執着,帶動煩惱的感覺而不自覺地造作一切業:善業、惡業、無記業。真正學佛的人,不會輕易被外境影響,心境不隨境界而轉,時常能「回光反照」,使自心清淨。反之,凡夫的心受外境影響,不斷地隨着自己情緒的感覺在變動,再有五十一個心所(貪、嗔、癡、慢、疑、惡見、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放逸、惛沉等),帶動這感覺走。須知「本來無一物」,世間一切境緣,都是虛幻不實、名相假立,緣到則聚、緣盡則散。為何不返回自己的清淨本然心呢?被感覺帶動你走,會很煩惱!因為那不是你的本體,而是你的妄心啊!
眾生流轉生死苦海,六道輪迴,都是由於意識的帶動。它可說是凡夫沉淪三界的罪魁禍首。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雖然能觸動與增強意識的造業作用,但實際上牽引凡夫的果報體受報的,最主要的還是第六識的力量。
懺文中「發意根願」,作為整部懺文的終結篇,就是提醒我們要努力去修學佛法,淨化意識,即唯識宗所強調的「轉八識成正智」。怎樣「轉識成智」 〔註三〕呢?文中提出甚多法門:「恭敬法門、勤懺法門、念悔法門、護身法門、護口法門、護意法門、菩提法門、悲心法門、至誠法門、三寶法門、真實法門、捨害法門、棄結法門、無諍法門、應正法門、意斷法門……乃至信、進、念、定、慧法門等。」總括來說,都可以歸納在「戒定慧」三無漏學內,以佛法文獻來說,就是「經律論」三藏〔註四〕。
囑累第四十
《梁皇寶懺》將「因果報應,業力輪迴」的要點說得很透徹,其中包括了甚多佛法的基本義理:如皈依三寶、發菩提心,廣行慈悲、懺悔發願、解冤釋結等,處處提醒我們要努力修行。這裏囑累我們要藉着拜佛懺悔的功德,回向世世常行菩薩道,利益一切眾生。編制此懺儀的寶誌禪師,苦心懇切,唯恐眾生發心不足,在此祈求諸佛菩薩護持加庇我等業障凡夫,因而有〈囑累品〉:「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已為六道四生眾生發誓願竟,次以眾生付囑諸大菩薩,願以慈悲心,同加攝受。以今懺悔發願功德因緣,又願以慈悲念力,令一切眾生,悉皆樂求無上福田,深信施佛,有無量報,令一切眾生一心向佛,具得無量清淨果報。」
最後,學人觀成感謝《温暖人間》三年來騰出專欄,讓我每期與忠誠慕道的讀者們以文相聚。謹以此五十五篇《慈悲梁皇寶懺淺談》的功德,回向所有眾生,皈依三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早證菩提。
註一:三聚淨戒,(梵語 tri-vidhāni śīlāni),指大乘菩薩的戒法。聚,種類之意。以此三聚的戒法,含攝大乘所有戒法,即:(一)攝律儀戒(梵語 sajvara-śīla),又作自性戒、捨斷一切諸惡,是含攝諸律儀的止惡門;(二)攝善法戒(梵語 kuśala-dharma-sajgrāhaka-śīla),又作受善法戒、謂修習一切善法,此為修善門;(三)攝眾生戒(梵語: sattvārtha-kriyā-śīla),又作饒益有情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度生門。
註二:「惑」是人們心中所起的一切迷惑,「業」是人們行為的造作,由迷惑造成的業,所受無不是「苦」。
註三:轉識成智,就是將我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前五識為無漏識,得成所作智,此智為欲利樂有情。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此智善觀一切境界之自相、共相而無障礙,能攝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轉第七末那識,得平等性智,此智觀一切法、自他一切平等,恆與大慈悲相應。第八阿賴耶識轉至無漏時,可得大圓鏡智,此智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
註四:三藏(梵語:tripiṭaka;巴利語:tipiṭaka),佛教術語,佛教經典的分類法,即經、律、論三種類別的佛典,包含:經藏(sūtrapiṭaka)、律藏(vinayapiṭaka)、論藏(abhidharmapiṭaka),三者合稱三藏,或三藏十二部經,十二部經即佛說經分為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即長行、重頌、伽陀、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三藏也指《大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