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梁皇寶懺》淺談 (六)

觀成法師講述 陳其斌整理

從〈解怨釋結〉談到「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人生第七階段:壯年至老死期 

十二緣起流轉門之第八、九、十、十一、十二:「愛緣取、取緣有、 有緣生、生緣老死,老死緣無明」

從初生至死亡之間的生命中,我們身體所必須經歷的是衰老﹙巴利語:jara-mara 英譯:aging and death﹚,誰也不能倖免。《梁皇
寶懺》云:「念世無常,形不久住,少壯必衰……萬物無常,皆當歸死。」

何謂「生緣老死」呢?這「」不是狹義地單指呱呱落地時的嬰兒生命,它是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人生從「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註一〕,直至「老死」,經歷了整個蛻變的過程。凡夫「受緣愛」開始就牢牢地「執我」。既執着有「我」這身心,就自然有「我執」所衍生的種種「受」、「愛」、「取」等痛苦與煩惱:

559


 整個「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到「老死」的憂悲苦惱中結束,死後又帶着「無明」投胎,回到另一輪迴的重新開始。人在流轉當中完全不由自主,在這個如夢的人生中,又因為無明而做出各種「身口意」行為,行為產生業力,又帶動下一期生命的誕生。人由出生至老死都是在迷夢中度過,其實這個「我」從來都沒有存在過,更別說擁有過什麽,這個「我」只是在十二緣起中流轉,一切都是隨因緣和合而生,亦由因緣分散而滅,並無真實自性。正如憨山大師在其《勸世詠》向世人開示:「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

生命是不完美的,活了數十年,經歷了人生的甜酸苦辣後,到頭來亦不可迴避老與死。究竟生命的意義何在?有不少人說:「佛經所講的『無常苦空』、『生老病死』等道理,是否對人生看得太悲觀消極呢?我們一生中亦有很多快樂的時光啊! 例如:擁有財富,健康長壽,妻賢子孝,兒孫滿堂的人,不是很快樂嗎?」其實,這些所謂快樂,是短暫的,生命是無常的。《佛遺教經》說:「生不帶一文而來,死亦不帶一文而去。」財富名利是永無久享的。人有悲歡離合,所謂:「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妻兒子孫最終亦會各自分離的。

有些人認為「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快樂,於是從青年至壯年,乃至老年,都陶醉於自己感官上的刺激享受。眼看到美色,耳聽到悅聲,鼻聞到芬香,舌嚐到滋味,身處於物欲享樂,意識感受到喜悅就是快樂。其實,很多時執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官的刺激歡樂,往往帶來無限的痛苦。眼看到美色而欲念衝動時,就會造出邪淫的行為;耳聽到別人的批評或謾罵時,就會生起嗔恚;舌嚐到不合意的食物時,就會惱怒;意識執着貪、嗔、癡時,就會激發罪惡的行為。因此六根感官所產生的快樂是短暫的,而且有它的負面作用。這些隨時會種下惡因的樂事,是將來受報時的痛苦根源。由此可知,快樂並不是來自感官上的刺激享受。

《妙法蓮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我們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是梵文 Saha 的音譯,意義是「堪忍」,即是說這世間充滿痛苦,而眾生活在其間,習以為常地忍受着。其間當然亦有快樂,但是世間上的快樂是短暫無常的,這並不是悲觀的人生態度,而是人生的實相。凡有情的眾生都希望得到永恆的快樂,但是如果有老、病、死、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和五蘊熾盛苦的荊棘滿布在生命的路途上,怎會感到快樂呢?

自古以來,無人能擺脫生老病死的纏縛。人死後,不一定都成為鬼。佛經說:眾生在壽盡命終之後,必然隨着過去世和現在世中所做的善惡業力所支配,投生於六道之中〔註二〕。粗略而說:生前修上品十善者投生天道,中品十善者投生人道,下品十善者投生阿修羅道;犯上品五逆十惡者投生地獄道,中品五逆十惡者投生鬼道,下品五逆十惡者投生畜道〔註三〕

阿賴耶識﹙梵語:alaya-vijnana 英譯:store-consciousness﹚是生命的總報體﹙俗稱靈魂﹚。《八識規矩頌》說這總報體是去後來先的「主公」。當這生命結束時,它是最後離開身體的,所以說「去後」;當這神識投胎到另一期新生命時,它是最先於一剎那間投入母胎的,所以說「來先」。

人死的時候,「風大」先離開(斷氣),繼而「水大」從下體流出,「火大」隨着離開(煖消),再過一段頗長的時間,「地大」﹙骨骼等﹚也漸漸分散。這是身體消失的過程。在風大、水大、火大離開後,前五識失去作用,接着腦意識(第六識)亦消失,這時第七識會把一生的經歷,從第八識取出來像放電影一樣播一遍。腦意識消失後,第七識亦消失。第八識﹙阿賴耶識)最後離開這個冷卻了的身體。這就是「去後來先作主公」的過程,即是說阿賴耶識投胎時先來,死亡時後走。生命將結束時,若想知道他身上還有感覺否,全看他身上是否還有煖觸(heat)。如煖觸全無,則成死物,不過煖觸離身,冷觸現前,由於業力不同,其現象各不相同,招感將來善惡趣向的果報亦不同。死者命終之後投生何趣,取決於其阿賴耶識從身體哪處最後離開。《雜寶藏經明六道差別偈》云: 「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現將其所述捨識的六處簡列於下:

(一)頂聖:若全身皆冷,唯頭頂上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頭頂上離去,此人將生於聖地為聖人。

(二)眼生天:若全身皆冷,唯眼部尚有煖氣存在,最後煖氣從眼部離去,當知此人將生於天上成為天人。

(三)人心:若全身皆冷,唯心窩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心窩離去。當知此人將投生人道。

(四)餓鬼腹:若全身皆冷,唯腹部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腹部離去,當知此人將墮落至餓鬼道。

(五)旁生膝蓋離:若全身皆冷,唯膝蓋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膝蓋離去,當知此人將墮落畜生道。

(六)地獄腳板出:若全身皆冷,唯腳板下尚有煖氣,最後煖氣從腳板下離去,當知此人將墮落地獄道。

以一般眾生來說,當阿賴耶識離開身體後,會化生成一個由稀薄物質組成的生命體,叫做「中陰身」(梵語: antarabhava 英譯:the intermediate state),世人稱之為「靈魂」。中陰身狀若五、六歲小孩。這中陰身的六根很伶俐,就算生前是盲聾瘖啞者,此時都變為正常了,而且能聽懂各種語言。他能看到自己原來的身體和家人的行動,也能聽到家人的說話,但不能與人溝通,所以內心很徬徨、憂鬱和迷惘。生前做了很多善業的人(或修十善業者),死後直升天界,不須經過中陰身。反之,若生前做了很多惡業者(如五逆十惡),則死後直接墮落地獄,不須經過中陰身。           

這「中陰身」等待投生,一旦因緣成熟,剎那間在冥暗中遙見一光(其將來的父母交合時產生的淫光)。這時三境和合(中陰身、父精、母血),它見光而生起愛憎的顛倒想,與淫境相合,攬取父母交合時所遺下不淨的赤白二渧(母血赤 ovum,父精白sperm),執為是自我(第七識的業用),並生起愛心,於是投生入母胎中。這「納識成胎」的過程,《瑜伽師地論卷一》有甚詳細的描述:「……父母及子有相感業,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時,心即顛倒。若是男者,於母生愛、於父生憎;若是女者,於父生愛,於母生憎。於過去生所造諸業,而起妄想,作邪解心……其時中有作此邪念已,即入母胎……」這一切都是「因果報應,業力輪迴」的經歷,俗世有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還不報,時辰未到。」若世人明白此理,對於自己的行為,可不慎哉!

註一:這生命十二緣起的意義,由「無明緣行……有緣生」請參閱前數期在這專欄的解釋。

註二: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註三:十善業乃身、口、意三業中所做的十種善行,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反之則稱為十惡。五逆者,即害父、害母、害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請參閱《十善業道經》、《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長阿含經卷十五》。

 


一連九期,我們從教理( 梵語: dharma 英譯: doctrine) 的角度探討「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並將其過程與人的一生聯繫起來,分為七個階段解析。但這不過是學院派學術研究方式的「文字般若」。修學佛法不能單靠解讀義理,故步自封於文字的範疇,必須從「文字般若」走出來,進入「觀照般若」,實學實修,不尚空談。佛經中常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註一〕解讀明白教法之後,必須依其義理積極去實踐修行﹙ 梵語:abhyasa  英譯: practice﹚。

實踐即是修心。「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是佛法中的一種修心的禪觀。常觀此法,即是不斷思維生命緣起的真相,久而久之,若純熟了,會生起「無常、苦、空、無我」的「觀照般若」,產生「出世之想」。修行人必須存有「出世心」 〔註二〕

觀照純熟與否,必須對觀法理路清晰不忘,而且時常自已練習這禪觀,才能生效。冗長的文字義理甚難作觀,現在將十二緣起與人生七階段的要點重複於下,以便禪觀:
 

胎嬰期

「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
嬰兒的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不斷成長。「」是一個頗長的認知階段,由嬰兒期,經過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都產生這由觸而引起的「重複認知」﹙英譯:cognition and recogniton ﹚。接觸和認知一切外境會產生種種愛﹙喜歡﹚與憎﹙不喜歡﹚等感

兒童期

「受緣愛,愛緣取」
透過六入接觸周圍的名色﹙人事物﹚,遂產生了對外境的認知、接觸與感。然後又衍生「貪」與「貪」的執着,遂展開了以下生命十二緣起的「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等等的生命流轉。

少年期

「受緣愛,愛緣取」繼續衍生
對一切色、聲、香、味、觸、法會生起貪愛﹙樂受﹚或憎厭﹙苦受﹚。「受」與「愛」生起時,「我相」及「我所」亦自然而生。凡夫由「」「」「」而生「我執」,自然迷於「我所」,遂生貪、嗔、癡、殺、盜、淫、妄、惡口、兩舌、綺語等惡業,因業力垢纏而受報,流轉於三界六道輪迴之中。

青年期

「受緣愛,愛緣取」繼續衍生
這時「」、「」、「」比前更熾盛。凡有愛必有取,即執取。因執取感受而生起的煩惱有: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惱、無慚、無愧、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及不正知。一切惡業皆由執着煩惱而生。

成年至壯年期

「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繼續衍生
這是人生經歷中最繁重的階段。成年後家庭、工作、事業所帶來的責任、期望與所需的協調越來越顯著與沉重。這時的特徵是「」,貪求名利者執取、擁有、奮鬥、拼搏;追求愛欲者沉淪於愛情、嗜好、幻想與癡迷中。大多數煩惱來自親眷的怨懟〔註三〕:相處時所引起的不滿、嫌恨、觸惱、鬥諍與責望〔註三〕

壯年至老死期

人生從「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經歷了整個生命的演變過程,到老死的憂悲苦惱中結束,死後又帶着無明投胎,回到另一輪迴的重新開始。

 

從教理上解釋「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可分為事相(梵語: pratyaya 英譯:phenomenon )與理性(梵語:svabhava 英譯:noumenon)兩方面。  以上所講的是人生在世間的事相。「事相」顯現生命種種千差萬別的相狀﹙如人生歷程﹚ ;而「理性」揭示生命基本的體性﹙如一念無明﹚。

560

 

「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所詮釋的是「業感緣起」〔註四〕,將緣起分析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兩重因果中,即是說:「無明緣行、行緣識」兩支過去世的因,招感現在世的果。這是第一重因果。現在世的果「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老死緣無明」又成為未來世的因,將會招感未來世的果。這是第二重因果。

「一念十二緣起」所解析的是:這百年人生都是由一念無明,念念無明,所編織而成的,所以十二緣起即是一念。這是賴耶、性空、法界、如來藏等緣起理論,將十二緣起含攝在一念之中﹙一剎那﹚。每一個念頭當下都俱足十二緣起。 若要還滅〔註五〕「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必須理解「一念十二緣起」,而一切修行都要從「起心動念」處着手。

註一:從三方面去修行,就能發掘真正的定慧:
一. 聞所成慧:聽「聞」佛法,以敬信心去領受佛法,培植智慧;
二. 思所成慧;聽聞佛法後,必須透過自己的思維去理解,並經常將義理與現實生活去自我啓發、反省,內觀;
三. 修所成慧:依法努力修行,付諸實踐。

註二:「出世心」就是徹底認識欲界本質的危機感和離世思想。這種危機感和離世心理,能推動人努力修行,其目的是要從種種世間的痛苦煩惱中解脫出來,尋求世外清靜的安寧樂土。若無正確的「出世心」而只是盲目追求世間福報,就無法超越世間的生死煩惱,證入涅槃。

註三:眾生大多數的煩惱,都是從親眷的怨懟而產生的。懺文說:「一切眷屬,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對,皆從親起。若無有親,亦無有怨;若能離親,即是離怨。」「眷屬」是指父母、兄弟(姐妹) 、夫妻、子女、亦包括婆媳、姑姨、叔伯等親眷。「怨結」是指在相處時所引起的不滿、嫌恨、觸惱、鬥諍、責望(彼此的要求與期望) 、懷疑、嫉妒等種種不協調的人事關係。
註四:「業感緣起」,指世間一切現象與有情的生死流轉,皆由眾生之業因所生起。

註五:還滅,即還歸於本來的清淨的覺性。「還」是歸還,「滅」指業緣滅盡而不再出現。為何說「還滅」而不單說「滅」呢?因為已生的業緣不能滅,未生的業緣必須使不再生,現在則須修學佛法,令六根不執着六塵而還歸於本來的清淨體性。六根六塵本自「無我」,清淨無染,但凡夫則以為「有我」,遂妄生貪嗔癡等煩惱而作業受報,流轉生死。若能依佛法修行,則能使六根各歸復本來清淨體性,則生死流轉的過程次第而滅,故說還滅。於十二緣起法中分為流轉門與還滅門:流轉門是造業受生死,還滅門是修道證涅槃。

 


「生命十二緣起的流轉」,就事相而言,是人生由投胎到死亡過程的三世二重因果關係〔註一〕;就理性而論,整個人生都是由無量相續不斷,剎那不停的心念所構成的。 

561

現在講「一念十二緣起」。我們每一意念 ﹙梵語:dhi   英譯:thought﹚生起,都會產生業力(梵語 karma 英譯 eneregy﹚,推動「身」造作成為行為,「口」說話成為言語。人的行為、言語、思想,都是從心念開始的。各人的身、口、意都會產生業力,而業力能招感果報,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還不報,時辰未到。」

人的心念能生起言行﹙speech and action﹚;若其言行不斷重複則成為習慣﹙habits﹚;日積月累的習慣漸漸構成性格﹙personality﹚;積習難改的性格決定你的命運﹙destiny﹚。這是心念決定命運的因果軌跡:

561

既然如此,若要享有幸福的命運,必須修心,即是培養善良、積極、精進的心念。

無論你依佛法哪一宗派修行,歸根究柢都是要修心。修心要從「起心動念」處着手,所以我們必須認識什麼是「心念」。「十二緣起」顯示每一念頭的發展歷程:由「一念無明」〔註二〕到老死,我們的煩惱是怎樣生起的呢?若認識它生起的原因及它所帶來的痛苦煩惱,就能依佛法對治。《大集經》說:「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念念識成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這段經文,以眼見美色而衍生煩惱為例,闡述了「一念無明」〔註二〕的生起與其剎那演變的因果關係。讓我們藉此經文解釋「一念俱足十二緣起」的意義:

三世兩重因果 一念十二緣起(剎那間) 經文

無明    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

凡夫眼見美色而生淫念。淫欲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圓覺經》 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溼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所以古德常說:「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還愛為基。」我們是欲界的眾生,投胎時「阿賴耶識」〔註三〕已藏有淫欲的種子,擺脫不了淫念的牽纏,所以這是過去世帶來的惑業﹙總稱為無明﹚遇到現世的種種因緣,便見色而起淫念。這就是「一念無明」的生起。

行    生愛惡名行
這久藏的無明,在過去世已造過無量身、口、意的種種業行,故現在當下一見美色,欲念(若所見是醜相即生憎厭念)即生。

識    是中心意名識
這一淫念,是由「眼根」見「色境」而生「眼識」,通過意識的認知或回憶,執持這念頭,即當下的起心動念,皆同時而生。

名色    識共色行即名色
名是泛指一切周圍的人、事,物,包括六根、六塵、六識〔註四〕,此處的色是指自己的六根﹙身體﹚。換言之:這時當下一念生起,是種種因緣﹙條件﹚的結合而成的業行。

六入    六處生貪名六入
六處﹙眼耳鼻舌身意﹚生起作用,即眼見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起反應、意念形成。這時凡夫貪心執着美色,六境進入了六根,是名六入。以眼見美色為例,這時耳可能聽到異性的聲音,鼻嗅香水,意識淫念生起,同時刺激身體某部分荷爾蒙的反應。

觸    色與眼作對為觸
一念之生起,必須有六根、六塵、六識〔註四〕的三對和合,這就是觸,發生於一剎那間。

受    領納為受
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眼見美色,心生樂受。  

愛    於色纏綿為愛
這一念淫欲,令心生愛,纏綿於意識內,越想越愛,揮之不去。

取    想色相名取
取是由強烈地執着愛念,而產生欲進取求愛的行動。 

有    念色心起名有
當我們的六根應對六境時,六境在外,是客觀的,感受在內,是主觀的。 我們對客觀的經歷生起了主觀的感受﹙如憎愛、妒嫉、忿恨、憍慢、疑惑、懊惱、愛欲、癡戀等﹚,便下意識地將種種情緒反應當作「我」的感受,遂生起一切「我執」。凡夫內執於「我」,自然外執於「我所」﹙擁有或愛慕的﹚,遂衍生種種煩惱,造出貪、嗔、癡、殺、盜、淫、妄、惡口、兩舌、綺語等惡業,因業力垢纏而受報,流轉於三界六道輪迴之中。以眼見美色生淫念為例,凡夫對這美色產生愛欲,是由剛剛過去一剎那的一念無明生起淫念,這念剎那剎那演變,經過「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等,都是因為有「我」和「我所」執着的外境。凡夫沒有般若正智觀察這「我」及「我所」的虛妄不實性。其實這一念的存有是「因緣所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即滅,是「無常、苦、空、無我」的。但凡夫沒有「觀照般若」〔註五〕的能力,所以念念生起都有我執。

生    心生名生
凡夫就是這樣念念相繼,生起種種業行。如是者心念生言行,言行生習慣,習慣成性格,性格成命運,流轉於三界六道輪迴之中。

老死    心滅名死
每一念頭從生起到另外新念頭的延續,就是它生、住、異、滅的過程,猶如人的生、老、病、死。

 

「一念十二緣起」啓示我們:「十二緣起」都在一念之間;而念念都隨十二緣起演變。其中無永恆的主宰者,亦無不變的感受者。一切只是從因而生,依緣而轉,本無而有,有了很快就散滅,無真實不虛的存在,只有短暫無常,構成惑業苦〔註六〕的念念流轉。整個「三世兩重因果的人生」〔註一〕,承受種種悲、歡、離、合、衰老、疾病、死亡、憂慮、恐懼等等痛苦煩惱。一切都是由無量相續不斷剎那不停的心念所構成的。

每一念頭都會招感果報:善念感善果,惡念感惡果。當我們六根接觸外境時,「觸、受、愛、取、有」等緣起環節,就一環扣一環,剎那間相續而起。這時,我們就要覺察這當下一念心,落在何處:是善?是惡?是無記﹙非善非惡﹚?若是惡,應立刻停止惡念,發慚愧心,檢討反省;若是善,則要令善念延續,隨喜奉行;若無記,須轉之為清淨善念。

註一:三世:即過去、現在、未來。兩重因果:即過去因生現在果,現在因生未來果。請參照下表:
561

註二:無明﹙巴利語:Avijja 英譯:Insentience or ignorance) 眾生因迷昧真理而造出種種身、口、意三業,導致現世的老、死、憂、悲、苦、惱以及一期又一期的生死流轉。

註三:阿賴耶識(梵語:ālaya-vijñāna 英譯:store consciousness)亦名一切種子識。它蘊藏着前七識一切種子,是一切有情眾生的總報主體,俗稱「靈魂」。生時這識最先來投胎,死後最後才離開身體,帶着無始以來所作的一切業力,不斷投生在六道輪迴生死苦海之中。

註四: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註五:觀照般若:是實踐的智慧,能隨眾熏修,解行相應,實踐親證,趣向菩提。

註六:惑是煩惱,業是身口意三業。由惑業而引生苦果,依苦果而又起煩惱,又造業,又要招感苦果,惑業苦三者是這樣的流轉無端,故說生死是無始的,眾生一直在這惑、業、苦的軌道上走。

 


上期講百年間的人生,整個生老病死的歷程,都是由自己無量相續不斷,剎那不停的心念所構成的。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來的、必然的、普遍的,所謂「法爾如是」的法則〔註一〕。《稻稈經》說:「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由此可知:若要明白佛教的義理,就必須了解「緣起論」。佛教各宗派〔註二〕均以「緣起論」作為基礎來闡釋其理論與實踐,主要有「業感緣起」、「真如緣起」、「賴耶緣起」、「法界緣起」等教法。以前所講的「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是從「業感緣起」的角度分析其因果關係。現在要探討的「一念十二緣起」,是從「真如緣起」的角度去解釋。

根據「真如緣起」〔註三〕論:「一念十二緣起」的生命流轉,是由於「一念不覺」而引起的。《大乘起信論》說:「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此生滅門,「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下面先列表再解釋:

562

所謂「一心」,即眾生心,亦名「真如」或「如來藏心」。《華嚴經》說:「三界所有,唯是一心。」這「心」是物質和精神界的一切現象和本體,作惡是它,作善也是它。它迷惑時是眾生;覺悟時成佛陀。這「心」從「本體」和「相、用」上看,蘊含有兩方面:「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

何謂「心真如門」呢?這「真如」是宇宙一切現象的本體,絕對清淨,湛然不動,功德圓滿,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它不可以境界去闡釋,因它已經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註四〕。若需要解析,這「真如」含有本覺、始覺、究竟覺的義理:

一. 本覺:人人本具,常恆不變,自性清淨的本體(佛性)。雖輪迴生死,而此本覺湛然不變,絲毫不失。眾生雖具有此本覺,但當一念無明時,會生起妄想執着而不自覺。

二. 始覺:現在你藉着聽聞佛法後,才得知不覺之中有本覺性,開始努力修行。有此覺悟即名為始覺。小乘聖人覺空,權乘菩薩度眾生時執有,自修時觀空。二者俱屬妄覺。唯獨佛方能真覺,這樣了知就名為始覺。

三. 究竟覺:了達始覺道理,是「名字始覺」。若能「稱性起修」〔註五〕,念念反照自心,即「觀行始覺」。至六根清淨,即「相似始覺」。若以此功再進修,則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即「分證始覺」。若無明徹底淨盡,至此始本合一,即「究竟覺」﹙俗稱成佛﹚。

何謂「心生滅門」呢?它一念「無明」,生起「不覺」,遂演變成世間的一切現象。這「生滅」是「真如」本體的「相」﹙英譯:phenomena﹚和「用」﹙英譯:functionality﹚。它是緣起的,緣聚則生,緣散即滅,所以是無自性﹙空﹚的,依真如而有。換言之:因一念無明,不生不滅的「真如」與有生有滅的「妄心」,和合而成的「阿賴耶識」〔註六〕,成為一切現象生起的根源。

在此順便再將「無明」補釋:「無明」是從哪裏來的呢?當心念生起無明時,是隨緣而生的。它沒有自體,是一種變幻的假和合,並無真實的存在。當我們缺乏覺知時,就是處於無明的狀態:不覺察自己的念頭,自己的說話,自己的行為。由於無法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會被貪嗔癡的煩惱所牽引,造出種種身口意的業力,這就是所謂「一念無明起,萬般煩惱生。」

「一念十二緣起」的生命流轉,是由於「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乃至﹚生緣老死」而有的。這十二有支連環互扣的生命緣起,即是《大乘起信論》所說的「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但《起信論》講得較詳細,讓我們下期再探討這「一念不覺」的義理,對於我們修「定慧」必會帶來深刻的啓示。

註一:法爾如是,指萬象(諸法)自然而成,非經由任何主宰者造作而成。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三所釋:法爾如是可就兩方面而言:(一)一切現象的存在,莫非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二)一切現象從真如自性生,故現象不離本體。

註二:漢傳佛教十宗包括:禪宗、天臺宗、華嚴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論宗、淨土宗、俱舍宗、成實宗。

註三:「真如緣起論」,亦名「真常唯心論」,主要依據《大乘起信論》而說,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然溯其根源,實是真如心,認為世界萬有是真如心的生起和顯現,宣揚三界唯心的觀點。

註四:「言語道斷」,是指言語文字不足以解釋它的真相。「心行處滅」是指人的思維也無力表達它的體性,因為這「真如」是超越了言語和思維所能想像到的「真實」。

註五:「稱性起修」,在《楞嚴經》的修學過程,有個重要的思想,那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稱,有隨順及安住的意思,即隨順我們現前一念常住真心去修行。

註六:阿賴耶識(梵語:ālaya-vijñāna 英譯: store consciousness)亦名一切種子識。它蘊藏着前七識一切種子,是一切有情眾生的總報主體,俗稱「靈魂」。生時這識最先來投胎,死後最後才離開身體,帶着無始以來所作的一切業力,不斷投生在六道輪迴生死苦海之中。

 


現在繼續講「一念十二緣起」。

生命的十二緣起由「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乃至)生緣老死。」似乎是由一階段延續到另一階段,表面看是依次第而生的;但其實整個「十二緣起」如環無端(無始無終),不可以說「無明」是第一前因,更不可定「老死」為後果。換言之「十二緣起」在一念間生起,並同時演變,互為因果,輾轉相依,以文字詮釋其義理時,把它分成十二個環節互扣互動,只是便於分析而已。    

我們的真心本來無念(故名本覺),無生無滅,本來寂然。因一念無明而煽動了念頭,因此而有了「生滅」〔註一〕,於是轉「本覺」的智光為妄見。例如:你正在靜坐,心中一片清淨自在,毫無妄念,突然一俊男或美女走過,你一見為之心動神馳,本來清淨的心識,頓時轉為愛念,這就是一念無明的寫照。在前念無妄想的狀態之中,突然由於這一念愛欲,就導致自己「阿賴耶識」〔註二〕的愛欲種子蠕動,引發種種受、愛、取等煩惱,轉本有的淨念為妄見去執取所緣境,這妄見即是唯識學所謂「阿賴耶識」的「見分」。我們的妄心就是這樣生起的。俊男或美女是所緣(相分);本有的淨心,由一念無明成為能緣(見分)〔註三〕

這「阿賴耶識」的「見分」是從何而生的呢?是從它的「自證分」而生的〔註三〕。那麼俊男美女這「相分」又從何而生的呢?從各人的「阿賴耶識」而生的。換言之:「阿賴耶識」的「自證分」變現出「見分」和「相分」,因此有了妄心和妄境。這就是「唯識所變」的過程,但是這時的妄心和妄境非常幽邃微細,只有佛陀和等覺菩薩才能了知(故名三細)其真實體性。我們凡夫很難理解,所以佛陀在《解深密經》卷一說:「阿陀那識(即阿賴耶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話雖如此,我們從《大乘起信論》所解析的「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與「生命的一念十二緣起」的義理去探討,可略知其概要:

三細: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

六粗: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

「一心不覺」與「一念十二緣起」的關係

563

一念不覺生三細

一.無明業相 (這是十二緣起的無明緣行

我們的「真如」〔註四〕從一念不覺而生了無明。「無明」即不覺;「業」即「行」。眾生由於一念無明(生起貪、嗔、癡、慢、疑、惡見等煩惱)而造作種種身、口、意三業行。「無明」與「業」是沒有先後次序,而是同時而生的。「無明」是從哪裏來的呢?當心念生起無明時,是隨緣而生的。它沒有自體,是一種變幻的假和合,並無真實的存在。當一念不覺而生無明時,「真如」即轉成「阿賴耶識」,這時的無明名為「根本無明」(梵語:mulavidya)。這根本無明極為幽微深細,只有究竟覺悟的佛陀,或等覺菩薩破了最後一品根本無明,才能了知根本無明的真性。這時的一念無明,只是一個微細而甚難察覺的心識,還沒有分出「見分」和「相分」。

「無明業相」之心一動就生起以下所述的「能見相」。

 

二.能見相 (這是十二緣起的行緣識

一念不覺而生了《起信論》所謂的生滅門(即 阿賴耶識)。這第八識的「自證分」(即能見的體性)從自體轉變出似有實無〔註五〕的「見分」和「相分」。這能見分是認識的作用;相分是外境的影像。依此二分施設(假說)我法〔註六〕,而此見相二分是識體轉變出來的,離開識體也就沒有見相二分,這就是「識變」。這識變起源於一念無明,成為心識的種子,這種子是一種功能(英譯:energy)。這功能未起現行之前(即潛伏的功能 latent energy),不稱為「識」而稱為「種子」(梵語: bija)。當此功能發生作用(由潛伏而生起現行)時,不稱為種子而稱為識。就這樣從無量劫以來,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thought,speech and action),現行熏種子,輾轉循環,作業受報,譬如瀑流,相續不斷。宇宙生命就是這樣開展出來的。

這「能見相」是依前述的「無明業相」而有,心識一動則能見。     

 

三.境界相 (這是十二緣起的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

「阿賴耶識」既有能見的功能,當然就有所見的境界相。這境界相亦是眾生的「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境界相」森羅萬象,歸納起來,不外是「根身」與「器界」。
 

563

「阿賴耶識」的種子內變根身,外變器界。先講「內變根身」。根身,指眾生各自的身心(body and mind),即是他( 她)的五蘊身體——色、受、想、行、識。從無始以來,眾生的顛倒迷惑,分別妄想,及其言語、行為所產生的所有業力,不斷使其「阿賴耶識」染雜有四種妄想(截斷色 solidity、津潤 humidity、炎盛 heat、飄動 oscillation),產生四個大種功能:堅實之功能(地大),流潤之功能(水大),炎熱之功能(火大),飄動之功能(風大)。每人身命受生之初,是由於一男一女(其父母)起淫念生淫行,交合時男精蟲及女卵珠於母體中和合,同時這人的「中陰身」 與該行淫的男或女具有宿緣,即會投入母胎,形成胎識,復由母體中的四大助成,漸漸長養於胎中〔註七〕。如此漸長,直至出生。出生之後,又經嬰孩、童子、少年、中年、老年五大階段,最後走向死亡,由所造新業而經「中陰身」,投入六道,如此循環不休。每當一期生命結束時,四大分離,前七識之功能隱沒,不起現行,第八識最後離開身體,至此命根即不存在,一期生命宣告結束了,又繼續流轉到下一期的生命。

「阿賴耶識」與「根身」,彼此有共存的關係。如果「阿賴耶識」沒有「根身」為所依附,則沒有它的活動天地;若離開能變現的「阿賴耶識」,就沒有「根身」的存在,所以「阿賴耶識」對於「根身」具有「攝為自體,持令不失,領以為境,令生覺受」四義。六道中各種眾生,有各別不同的根身,都是由各自業力所生的識變。每個生命的存在,其壽命的長短,生活質素的優劣等,都取決於各眾生自己所作的業力。

何謂「外變器界」?先前講阿賴耶識「內變根身」,根身指各眾生的身心,即佛經常稱之為「正報」。所謂「器」,是受用的意思,所有被有情眾生所受用的,都叫做「器」,又名「依報」。「外變器界」者,即是總指大自然界: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及生活所需諸資生具,一一有情所受用者,包括科學所分劃的天文、地理、植物、礦物及社會等。自身是「正報」,「依報」即是身外一切森羅萬象的大自然界,有情眾生生活的資具,事物、房舍、飲食、臥具、醫藥等,大至河山,小至原子,無一不是阿賴耶識轉變生起的「境界相」。

註一:指生起與滅盡。有生必有滅之義。一切法由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世間上的所有一切,都屬於生滅法。《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謂「如來藏心」隨緣起滅,有染淨差別,稱為心生滅。又以時間之最小單位生滅時,稱為「剎那生滅」。對此,論有情之眾生,從生到死,其一期生命,稱為「一期生滅」。

註二:阿賴耶識(梵語:ālaya-vijñāna),也稱為一切種子識(sarva-bījaka-vijñāna),儲藏眾生的一切善惡無記種子,亦名第八識(aṣṭa-vijñāna)。

註三:
563

註四:真如(巴利文與梵文:tathatā)又譯為如實、如如、佛性,一般被解釋為法(梵語:dharma)的本性,即法的真實本質,也就是法的真實自性。

註五: 這「有」是因緣(conditions)和合而暫有的,其存在的過程有生、住、異、滅四相,是無常的假合,所以並非真實地永恆存在,所以說「似有實無」。

註六:《唯識三十頌》:「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註七:《大寶積經》.〈佛為阿難說處胎會十三〉說:「若有眾生欲入胎時。因緣具足便得受身……云何得入母胎。所謂父母起愛染心……月期調順中陰現前……業緣具足便得入胎。」

 


上期解釋「一念不覺生三細」,現在講「境界為緣長六粗」。

《大乘起信論》說:「以有境界緣故,複生六種相。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相,依于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三者執取相,依于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着故。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相,造種種業故。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現將六粗列表,並解釋如下:

564

境界為緣長六粗

一.智相﹙這是十二緣起的六入緣觸

當凡夫一念不覺而生出三細﹙細微難測﹚的虛妄心識時,虛妄的境界同時出現了。換言之:一念引動出「能見」之心識(subject),就必定有「所見」之境界(object)。例如貪心一動,就必有所貪之境。這智相是妄想分別的知見(subjective experiences),是依前面所述的「三細」心識而生的。眾生執着一切境界為實有,而生起染淨、善惡、是非、憎愛等分別心。這是俱生法執〔註一〕,仍然是微細心識的智相。這智相不是真實的正智,而是依境界為緣而生起的分別智。這分別智令眾生沉淪,因為它引起憎愛、是非等執着與煩惱,所以僧璨大師在《信心銘》開宗明義勸世人說:「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相對於「一念十二緣起」,這就是「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名」是一切人、事、物的名稱;「色」是這些人、事、物的相狀。「六入」是感受一切外境的六根﹙感官系統:眼、耳、鼻、舌、身、意﹚換言之:即是六根讓外境流入自己的心識,與心所法〔註二〕互動,產生「六入緣觸」。

 

二.相續相﹙這是十二緣起的觸緣受

「相續」即是次第不斷地加強自心的妄想分別。例如:當凡夫淫念心動時,倘若他不提起淨念以取代之,則淫念延續加強而不能自制。眾生對愛好之境感受快樂,對憎惡之境感受痛苦。這憎愛與苦樂之情,不斷相應而起。這是分別法執〔註一〕

相對於「一念十二緣起」,這就是「觸緣受」。由於對境心動而起憎愛,遂衍生可憎的苦受與可愛的樂受。當苦樂感受相續時,就生起種種心念,發展成為相應的言語或行動。

 

三.執取相﹙這是十二緣起的受緣愛

凡夫的心依「相續相」,執着苦樂境界,而這執着不斷加深,遂生起俱生我執〔註一〕,即是心與心所法〔註二〕於境界中相續不斷地緣慮繫念。由於不了解一念不覺的虛妄性,以為有實在的苦樂。對於苦樂的感受生起牢固的執着。對苦受引發嗔恨心;對樂受生起貪戀。

何謂我執?這「我」是「徧計所執性」的〔註三〕,即是說:第七識時常與四惑( 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相應,周徧計度時以自我為中心。一切凡夫,由於不懂萬象的「依他起性」〔註三〕,當第七識應對外境時,產生種種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的執着,亦必然生起種種徧計的執着,並且被這種種徧計之妄相所困擾與束縛,牽動自己的身、口、意去作業,因作業而受報,長期流轉於生死苦海之中。反之,吾人若能於「依他起」之萬法上,運用般若(智慧)觀照,時時覺悟,了知一切法相皆是因緣所生,生即無生,滅亦無滅,時常觀照一切法空,不被假相所迷,即能遠離「徧計所執」,而證入「圓成實」〔註三〕之妙理,跳出生死輪迴之苦海,登上涅槃安樂之彼岸。

 

四.計名字相﹙這是十二緣起的愛緣取

「名字相」即名言概念。《起乘論》說:「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即是說:凡夫依前「執取相」,當意識了別境界時,對各種不同的境界,生起各種不同的名字概念(conceptualizing and personalizing),而執取它們為實有。這是分別我執〔註一〕。「名言概念」越執,則「我執」越強,以致對怨親、憎愛、美醜等概念的執取,牢不可破。

這是「十二緣起」中的「愛緣取」。佛經說眾生的執取有四種: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欲取是追逐五欲:色、聲、香、味、觸;見取是偏頗自已的見解;戒禁取是執着某戒律或修法為獨善。何謂「我語取」呢?「我」是假名,而眾生卻依此假名妄執為實在有「我」。由此根本的「我語取」而生起欲取、見取、戒禁取。

 

五.起業相 ﹙這是十二緣起的取緣有

《起信論》說:「依於名字,尋名取相,造種種業故。」依前一念不覺,生種種境界,遂相續不斷地執着所愛的境界,而生起憎、愛、取、捨、作善、作惡的行為,招感苦樂業報。這一切都是意識的強大作用,故《八識規矩頌》說:「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意識的作用是「造業招果」:作惡受惡報,作善受善報。「動身」即身體所造的行為,即「身」業;「發語」即口所出的言語,乃「口」業。須知身與口本身是不會造業的。我們的一切行為、言語、思想,都是「三細六粗」的心識去帶動的。

 

六.業繫苦相﹙這是十二緣起的有緣生,生緣老死

眾生因一念無明而起惑造業,才有生死輪迴的痛苦。這「起惑、造業、受苦」,就是生命的連鎖反應,互為因緣,展轉相生。須知一切惑業,都是由心念而起。眾生因一念無明,生了「三細六粗」的心識。心識推動身、口、意,作無量業。依業受生死苦果,輪迴於三界六道之中。

十二因緣偈頌說:「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屬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七事同名一苦道。」無明、愛、取,這三種是屬於煩惱,眾生流轉於生死中,這是三個根本的原因;有了煩惱就會去造業,這二支是屬於業道;從識、名色、六入、觸、到、以及生、老死七支,是屬於造業所得的苦果,所以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這七支稱為苦道。

註一:

563

註二:五十一心所法
心所法指心的所緣境。須知所有與心相應俱起的法,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徧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當心識在運作時,凡與心識同時發生互動的各種法皆可稱為心所法。他們的功用是作為心的對象,支持心的運作。例如:當我們面對一束花的時候,眼識心王緣取花的概觀,心所則不但同時緣取花的概觀,而且能緣是紅、是白、是多、是寡等細相,進而產生貪愛的煩惱;當耳識心王緣取別人聲音發出的責罵,心所則不但同時緣取責罵的內容、且能產生忿怒。

註三:一切諸法,各具三性,萬法必須從三方面觀察,才能見其真相。所以任何一法皆具足三性:一、徧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

一. 徧計所執性(梵語:parikalpita–svabhāva 英譯:nature of attachment to that which is pervasively discriminated)徧計所執相是在一切有為無為法上,假借語言概念而成立的種種自性差別,是由種種因緣所生,本無實體之存在,但眾生妄想執着、自取分別,徧計一切法相而執之為實,故稱之為「徧計所執性」。

二. 依他起性(梵語:parikantra–svabhāva 英譯:dependently arisen nature)「依他起」是指一切現象,都是因緣所生法,緣合則生,緣盡則滅,是依眾多條件聚集而生起的,沒有自性,能所皆不可得,所以稱之為「依他
起性」。

三. 圓成實性(梵語:pariinispanna–svabhāva 英譯:perfectly enlightened true nature)「圓成實」即是圓滿合理,究竟真實的自性,又名真如、法界、法性、如如、涅槃等。《成唯識論述記卷九》給「圓成實性」規定了三個條件:「一圓滿、二成就、三法實性。具此三義,名圓成實性。」「圓滿」是圓滿無缺,常住不滅的教法;「成就」是成就佛的無上功德;「法實性」指常住不滅的真實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