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梁皇寶懺》淺談 (四)

觀成法師講述 陳其斌整理

顯果報第七

現在繼續講〈顯果報第七〉。懺文說:「善惡二輪,未曾暫輟;果報連環,初無休息;貧富貴賤,隨行所生,非無有因,而妄招果,所以經言﹝註一﹞

為人豪貴國王長者(善果),從禮事三寶中來(善因);

為人大富(善果),從布施中來(惡因);

為人長壽(善果),從持戒中來(善因);

為人端正(善果),從忍辱中來(善因);

為人勤修無有懈怠(善果),從精進中來(善因);

為人才明遠達(善果),從智慧中來(善因);

為人音聲清徹(善果),從歌詠三寶中來(善因);

為人潔淨無有疾病(善果),從慈心中來(善因);

為人長大姝好(善果),恭敬人故(善因);

為人短小(惡果),輕懱人故(惡因);

為人醜陋(惡果),喜嗔恚故(惡因);

生無所知(惡果),不學問故(惡因);

為人顓愚(惡果),不教他故(惡因);

為人瘖啞(惡果),謗毀人故(惡因);

為人下使(惡果),負債不償故(惡因);……」

這段文字簡述善惡的因果關係,以警惕世人。眾生由於自己所作的業力﹝註二﹞牽引,時而作善,時而作惡,如二輪之旋轉不停。如是「因」致如是「果」;如是「緣」招如是「報」。這「因緣果報」的道理,不僅是一般勸人為善的教理,它是支配宇宙人生一切現象的定律,顯示了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因緣。人類的命運不是靠神權決定的,是從法爾如是﹝註三﹞的因果關係所體現的。「因果」包含了「緣起性空」﹝註四﹞的道理,是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理則。

維繫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有道德、禮俗、法律;但道德與禮俗會隨着年代的遷流而變易,法律會受政治的影響而偏頗,惟有在「因果律」之前,人人平等,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世間的貧富貴賤,生命的長壽夭亡,容貌的端正醜陋,都是有因有果,受現在世、過去世自己所造作的善惡業所影響的,並非由神權所操縱,更不是命中注定。

「因果律」是貫通三世的,不能只看眼前一時的光景。今世行善而遭惡報;作惡反得善報,這並非「因果律」脫了軌;而是這今世行善的人,前生做了壞事,到了這一世,因為前生惡業的因緣成熟了,得先承受惡果;至於今世的善行,則有待來世的善報了。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句諺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還不報,時辰未到」。「現生報」是眼前的事,使人易於領會「因果」的關係;但是,有不少業因是報在來生的。以下選出兩則隔一世受報的故事,饒有哲趣,與讀者共勉:

 

凡夫打白骨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初出家的修行者,到處參訪名師,每日不辭勞苦,雲遊各地,求學佛法的真諦。

有一天,他看見一件奇事。在墳墓旁,有一個大漢,手拿着木棍,氣憤憤地痛打地上的一堆白骨。只見骨頭雖已被打得破碎支離,大漢還是怒氣冲天,恨不可遏。修行者覺得奇怪,於是就問道:「這堆白骨經已失去知覺,成為死物,你打它有什麼用呢?」

大漢激憤地說:「你有所不知,這堆白骨,是我前生的骨骸,我恨透它,恨它在生時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師長,對朋友不忠不義。它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貪、嗔、癡、殺、盜、淫、妄內打滾,因此死後投生成為現在的我,令我受盡貧窮、孤獨、多病的報應。今日我遇到前生的遺骨,痛恨之極,所以要打它以洩我心中的憤怒。」

修行者聽了這番話,感到是罕有的奇事,但這是別人的事,而自己是出家人,不便干涉,於是繼續前行,參訪名師。

 

天人拜白骨

又有一天,他行到山林中,感到有些疲倦,於是在樹下靜坐歇息、不消一會便入了禪定。定中見到一個天人,從天空飄然降落地上。天人全身發出祥和的金光,面貌莊嚴無比,而且身體隱約散發出一種不可思議的香味。

只見這天人在地上很虔誠地禮拜。因為有一段距離,修行人看不清他拜些什麼?當他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堆白骨,於是他感到很奇怪,心中想:「何解這天人禮拜地上這堆白骨呢?」

這天人是有「他心通」的能力,知道修行人心中想什麼,於是就滿面笑容地對他說道:「這堆白骨是我的前生,它帶給我今生的快樂和福報。它生前孝順父母,以信義對待朋友,恭敬三寶,節儉勤勞,修行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行為遠離貪、嗔、癡三毒。由於它前生所種的是善因,現在我才有享之不盡的天福,所以今日,我特來禮拜感謝它的大恩大德。」

以上兩件奇事,給修行者一個很大的啟示:他明白了人生應走的路,原來做好做壞,要升天堂,或墮地獄,都是在於一心所行的善或惡。從此之後,他到處弘揚佛法,教人多修善因,多做好事。很多人在他的教導下,脫離苦惱,得到無量的法喜。

註一:以下文中括孤,乃講者加入,以示善惡因果關係。

註二:「業」(梵語: Karma),是行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
有意向的任何行為與言語,皆從自己的身、口,意生出來的,都叫做「業」。一切善或惡的行為與言語,都可以構成「業」。這些「業」的種子,都藏在自己的「阿賴耶識」內(藏識,梵語:alaya-vijnana 英譯:storage consciousness)。其中種子(梵語:bija 英譯:latent energy)遇緣會生出現行(volitional action and/or speech),到現行時果報分明,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即所謂「業力不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律」。依業力的「因果律」說業報有三時業:(一)現受業,即現生造業,而現生就受果報;(二)次受業,即現生造業,而下生受果報;(三)後受業,即現生造業,而多生後受果報。這就是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說明業力是不會消滅的。

註三:法爾如是,是指萬象(諸法)自然而成,非經由任何造作之狀態。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三所釋:法爾如是可就兩方面而言:(一)一切現象的存在,莫非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二)一切現象從真如自性生,故現象不離本體。

註四:「空」是「緣起性空」的簡稱。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不依靠種種因緣(條件)而本身能獨自生起、獨自存在的事物,也沒有常住不變的事物,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分散而滅掉。凡夫不了達空理,在其攀緣五欲(財色名食睡)的過程中,執着一切事物為實有,遂生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的心識,廣造眾業;因作業而受報,輪迴生死苦海。

 


出地獄第八

這品闡述地獄情況甚為詳細:

「經言:何謂地獄?三千大千世界,鐵圍兩山,黑闇之間,謂之地獄。鐵城縱廣一千六百萬里,城中八萬四千鬲。

下以鐵為地,上以鐵為網。火燒此城,表裏洞赤,上火徹下,下火徹上。其名則有眾合、黑闇、刀輪、劍林、鐵機、刺林、鐵網、鐵窟、鐵丸、尖石、炭坑、燒林、虎狼、叫喚、鑊湯、爐炭、刀山、別樹、火磨、火城、銅柱、鐵床、火車、火輪、飲銅、吐火、大熱、大寒、拔舌、釘身、犁耕、斬斫、刀兵、屠裂、灰河、沸屎、寒冰、淤泥……阿鼻地獄……阿者言無,鼻者言救,合言無遮無救……」

這些描述,令人怵目驚心,難以想像。有居士問:「地獄中用這些刑具暴虐罪人,真是太慘毒、太凶狠了!我們人間沒有這些恐怖的刑罰。人類的文明不容許這些野蠻、愚昧、殘酷的東西存在啊!」

其實,在人間何嘗沒有地獄?不過你沒有注意而已。如果你到屠場、食物市場、或餐廳、飯店的廚房走一遭,就可見到牛、羊、豬、鴨、雞、魚、蝦、蟹等被屠宰的慘況。某些餐廳標榜吃「活魚」、「活猴腦」、「火燄醉蝦」、「龍蝦刺身」為名菜,其烹調的殘忍程度,與《地藏經》中所述「……倒懸提掛、切剁剉斬、活剝生烤,烹煮燒炙……」有什麼分別呢?這不就是倒懸地獄、刀山地獄、火燒地獄,沸湯地獄嗎?

歷史讓我們知道:人類文明離不開戰爭、暴亂、種族屠殺與迫害,大抵這都是由於人類自古以來宰殺動物,噉食其肉的惡行,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殘忍意識。

人間種什麼因,地獄就會受什麼果;亦可以說,因為人間有貪、嗔、癡、殺、盜、淫、妄的惡行,地獄才有「拔舌耕犂、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的罪刑。其實,地獄的各種酷刑和殘忍行為,人間也有,而且其野蠻和狠毒程度,不下於地獄呢!

僅以中國歷史來說,古代的刑罰,其名目之多,手段之狠,受害之慘,在世界史上是最突出的。只要翻查中國酷吏傳,《古今圖書集成》、《太平御覽》或二十四史中的刑法部分,就可以知道。早在堯舜時期,就有五虐之刑,包括截人耳鼻、椓陰黥面、腰斬、梟首、車裂、鑿顱等殘害身體,直至把人處死的酷刑。

《古今圖書集成.祥刑典》卷八十四與明末吳爾壎所著《仁書》記載:自春秋戰國始,後世暴君、酷吏,對政敵或罪犯所施設的酷刑,較輕的有拷訊、鞭撲、廷杖、枷鎖、幽閉;一般的有宮刑、刖足、斷手、挖眼、割鼻;重的有射殺、絞縊、抽腸、剖腹、烹煮、炮烙、剝皮、腰斬、斬首、車裂、凌遲等,其名目之多,比佛經所描述的地獄刑具,更令人毛骨聳然,不寒而慄。這些酷刑和殘害,在人類文明中已經肆虐了幾千年,給無數眾生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

人間法律,因為受到個人主觀、民族習性、情感、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很難有絕對的公平與公正。綜觀中國古代歷史,一人被治罪,結果牽連九族親朋被害的例子甚多。明朝、元朝,乃至清朝的「文字獄」,不知枉殺了多少清白者!地獄中則是「一人造業一人當」,由各人自己的「因果」與「業力」決定,自作自受,不會冤枉別人。所以,地獄不會枉治一人,實在比人間公正公平得多了!

人類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妄心」,通過貪、嗔、癡、殺、盜、淫、妄等意識,廣造無量惡業——如殺生、偷盜、邪淫、惡口、妄語、兩舌、綺語等罪行——創造出互相迫害、殺戳的種種手法,因而愆生種種地獄的因果報應。正如《藥師寶懺》說:「眾生垢重,無明暗覆,不諳因果,不勤懺悔,縱貪嗔癡,肆殺盜淫,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不覺不知,日深日厚,以致促長壽而夭枉……削富饒而貧窮,折子女而孤獨,罹斯九橫,墜墮三塗,紛紛苦果,自作自受,種種惡報,或現或後,纖毫無差,遲速必報。」

總而言之,只要眾生造作惡業,就有地獄的慘況。若要消除地獄,必須從淨化人心,改善行為開始。

 

地獄受苦實錄

倓虛大師在他的自傳《影塵回憶錄》第八章中,講述了一段地獄報應真人真事實錄。民國初年,一位程姓的上海富翁身故後,其妻念夫心切,欲與夫君再續一面,以解單思之苦。當時,上海有一位法籍靈媒,自稱能將新鬼招來與其家人聚面。程老太太便立即邀請這位靈媒到家中念咒招魂,她靜待了一小時,尚未見程富翁鬼魂到來,靈媒告訴她程富翁在陰間難覓,因為他在地獄裏受苦,無法被叫出來。

程老太太聽到這話,怒從心中起,大罵洋人胡說:「我夫君一輩子樂善好施,蓋廟修橋,不升天已是冤枉了,你竟說他在地獄受苦,這不就是故意侮辱嗎?」

洋人無法忍受程老太太的怒罵,並揚言若程老太太能找到新死的人,他可以為新鬼招魂,以作證明。

程老太太想起大兒子於幾天前,因在歡場飲酒過量而心臟病發逝世。於是,她把大兒子的生辰八字,以及死忌告知靈媒,靈媒重新登壇作法,不一會,大兒子的鬼魂被招來了,大媳婦問道:

「你是我夫君嗎?」
「是!」
「你在陰間怎樣?」

鬼魂回答:「因我剛死不久,仍是疏散鬼之類,未受拘禁,過幾天被點名後,恐怕就要受拘禁了。」鬼魂還悲傷慨嘆說因在世時,時常尋花問柳,吃喝嫖賭不務正業,造下風流孽債,實有悔於妻兒。如今墮落陰曹地府,希望家人能為他誦經超度,作功德事,以減輕他的痛苦。至於孩子及往後的家事,他只好托付妻子費心照顧了。當時,鬼魂與家人皆痛哭不已。

此刻,程老太太忽然想起,剛才請老太爺鬼魂的事,便追問鬼兒子,其父魂歸何處?

鬼的哭聲更大,回應說其父已墮地獄去了。程老太太難以置信,一輩子行善好施的丈夫,竟然會墮落地獄。

鬼魂述說:「因為父親在北京為官時,某年正值山西飢荒,皇上派他到山西查察,並撥發了六十萬両銀元給他賑災。然而父親違法貪污,把六十萬両銀元吞入私囊,餓死了成千上萬的災民。及後,朝廷委派專員調查,父親竟以數萬両銀元賄賂專員,遂把事件矇騙掩飾。因此罪孽深重,所以他到陰間沒幾天,便馬上轉到地獄去了。墮入地獄的人,是無法出來的。」

程老太太十分惱怒,認為夫君生前作善不少,縱然有罪,理應可將功贖罪,也不至於墮入地獄。

鬼魂便解釋說,父親在世所作的善事功德是有的,將來可升天享福,但是他所欠的千千萬萬的人命罪債,還是得要先作補償。這時候,程老太太亦無言以對了。

做大惡事、發大橫財,即使往後行善補過,亦未必可改變應受的果報,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奉勸大家千萬不要誤入歧途,必須積極及時行善,回饋社會。做錯了事,作了惡,一定要立即真誠懺悔,發誓永不再做。因果報應,真是絲毫不爽啊!

 


出地獄品

每當講及「因果報應」的事理時,經常有人會問:「自從無量劫以來,我們在六道輪迴中生死相續,必然做過不少錯事,我害怕惡報,佛門有什麼方法可以教我們避免惡報,或者重報輕受呢?」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宇宙自然的規律。無論任何人,甚至菩薩,都不能逃避因果。如果作了惡事能生起慚愧心,披露懺悔,誓不再犯,繼而努力行善,重罪或會漸漸減輕,輕罪可能消滅。出家人的戒律精嚴;他們犯了戒也有懺摩滅罪法〔註一〕,尚且也有重獲改過的機會,更何況在家居士呢! 

罪行是由心念所引起的,懺悔亦應發自內心。如果你能竭誠盡敬,恭對三寶(佛法僧)前作為證明,懺悔業障,再加以廣修善行,多作善事,久而久之,惡心必會轉善,福德自然漸增。但這至誠悔過的心,必須念念相續,即是說:你要時刻謹記,永不再犯。這樣,惡緣就不會生起,報應亦無隙可乘,而至於消滅!佛經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就是這個意思。

懺悔,是悔謝罪過,以求諒解。《六祖壇經.懺悔第六》說:「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懺悔必須發自慚愧心。所謂慚愧,就是對自己所造的罪過,生起一種羞恥之心。根據《俱舍論卷四》說:自省所造的罪惡而感到羞為「慚」;面對受害者而感到恥為「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個有慚愧心的人,不但能常常自我反省,而且會處處替他人着想。他的道德人格必然是高尚的。相反來說,一個不知慚愧的人,縱使犯了錯也不會改,道德必會趨於淪亡。《地藏十論經卷七懺悔品》說:「於佛法中有兩種人:一者本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

懺悔可以消除罪業,正如衣服髒了,只要用清水與去污粉洗滌,自然潔淨如新。在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中,無論你修學哪一種法門,都必須以清淨無垢的心田去納受,所以懺悔是必要的修行。

在原始佛教的僧團中,佛陀為了讓犯罪的弟子得以懺悔罪行,每半個月定期舉行「布薩」〔註二〕一次,並且制定「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為「自恣日」〔註三〕,由此可知懺悔的重要性。在家學佛者則沒有「布薩」和「自恣日」的規定,但可以自行懺悔。

懺悔有一先決條件,就是要「披露」。所謂「披露」,就是將自己所犯的過錯,毫無隱藏地表白出來。既然要披露,就必須要有表白的對象。在家學佛者可以虔誠恭對佛、菩薩像前,求哀懺悔。方法簡述如下:

(一)齋戒沐浴,以示身心清淨。

(二)嚴淨道場,敬備香花、鮮果、淨水於聖像前。然後合掌跪拜,行「頭面接足皈命禮」,以示竭誠盡敬,求哀懺悔的決心。

(三)迎請十方諸佛菩薩,誦念佛菩薩聖號(例如: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等。)

(四)誦經持咒(例如心經、普門品、金剛經、地藏經、大悲咒、準提咒、六字大明咒等。)如不懂經咒,單念佛、菩薩聖號亦可。

(五)合掌表白自己的罪行,並立下誓願,絕不再犯。懺悔者可預先自書一懺悔疏文,然後奉疏宣讀。(疏文概略如下,以供參考:弟子某某,現五體投地,一心皈命,致誠頂禮諸佛菩薩,仰叩洪慈,俯垂洞鑒。弟子某某因智慧淺薄,定力不逮,一時被無明迷惑,犯了___罪行。現求哀懺悔,已作之罪,願乞除滅,誓不復作,並努力行善積德,以贖前愆。唯願佛菩薩慈悲證明攝授。是維__年__月__日,弟子某某至誠具疏。)

上述的在家懺悔法,最好能每天行持,經過一段時日,直至自己覺得慚愧、恐懼心已經平伏下來,或事過境遷為止。

《摩訶止觀卷二》說:「懺悔分為事懺與理懺兩種:藉禮拜、讚歎、誦經等所作的,稱為事懺;觀實相之理(亦即是以『止觀』的方法)而達到滅罪的,稱為理懺。」理懺較難行持,必須懂得「觀罪性無生」,即「觀一切法空」,才能生效,所以初學佛者,應以事懺為主,可以在家中行持,或到佛寺參加。修事懺者,除禮拜、讚歎、誦經外,還可以拜懺。最流行的「禮懺」有:

(一)大悲懺:又稱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是以天台宗教義指導修持的懺儀。內容敘述凡誠心祈求千手觀音救度者,不僅能消
災解難,現世會增福延壽,將來還可往生西方淨土。

(二)藥師懺:又稱藥師三昧行法,是根據《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而編成的懺法。禮拜此懺者,能消災延壽。

(三)地藏懺:又稱慈悲地藏菩薩懺法,是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等而制訂。
內容敘述凡懺悔宿業者,可獲得種種不可思議功德。

(四)淨土懺:又稱往生淨土懺願儀,是依據《大無量壽經》,《稱讚淨土經》等諸經,揭示十種懺法:嚴淨道場、方便法、正修意、燒香散花、禮請法、讚歎法、禮佛法、懺願法、旋繞誦法坐、禪法等行持。

(五)慈悲三昧水懺:略稱水懺。此懺法首先歸命諸佛菩薩,其次讀誦懺悔文,對一切煩惱障、業障、四生六道之一切報障等懺悔了,最後表白發願回向文。凡依此懺法至誠懺罪,則可消釋宿世冤業。

(六)梁皇寶懺:是流傳最久的懺法。內容敘述歸命過去六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彌勒佛,示悔罪業,發願改惡行善,以滅罪
生福。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只知道沐浴以潔身,卻不懂得懺悔以淨心,任由它沾染塵世五欲(財色名食睡),牽纏人我是非,甚至造出種種罪行而不自覺,例如:身犯殺、盜、淫業;口說妄言、綺語、兩舌、惡罵;意想貪、嗔、癡事。不少人作了惡行,還惛懵不知,無慚無愧,自鳴得意,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這就是「邪見」。「邪見」是根本思想上的差錯,如病入膏肓的人,甚難救治。《慈悲梁皇寶懺卷三》說:「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聖。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大眾當知,吉凶禍福,皆由心作。若不作因,亦不得果……(中略)……自知其罪,豈得不捨惡從善!」

所以,我們必須時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如有過錯,必須及時悔改,罪業必能消除。佛門有句諺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懺悔確實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註一:懺摩,梵語ksama,即向大眾面前告白自己的過錯,請求原諒。佛門有懺摩法,詳述於律部典籍。

註二:布薩,梵語posadha,意譯為善宿說戒,即同住的比丘們,每半月齊集一處,延請精通律法的比丘誦戒,以反省過去半月內行為是否合乎戒本。若有犯戒者,則須於眾人前懺悔。

註三:即結夏安居之圓滿日(七月十五日),僧眾聚集一處,舉出各自所犯的過失;於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稱為自恣日。

 


解冤釋結第九

《梁皇寶懺》總共有十卷,包括四十品;而〈解冤釋結第九品〉佔了二卷,是解釋義理最詳盡的一品。

這品指出眾生大多數的煩惱,都是從親眷的怨對而產生的。懺文說:「一切眷屬,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對,皆從親起。若無有親,亦無有怨;若能離親,即是離怨。」「眷屬」是指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子女、亦包括婆媳、姑姨、叔伯等親眷。「怨對」是指在相處時所引起的不滿、嫌恨、觸惱、鬥諍、責望(彼此的要求與期望)、懷疑、嫉妒等種種不協調的人事關係。

 

親眷怨憎涉及三世

世間一切事情,其結果都是由種種因緣和合而生起的。這家庭的煩惱是人生八苦中的「怨憎會」苦﹝註一﹞,是涉及三世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佛經名之為「三世怨對」。從「現在世」的層面來說: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親眷中的怨對,是由於累積了不少人事的矛盾和衝突,例如各人不同的性格、習慣、教育、工作壓力、家庭經濟、居住環境等事所引起的問題。從「過去世」的層面來看:父子、夫妻、兄弟、姊妹、姑姨、叔伯等六親眷屬,大家都是因為前生種下未了的因緣,而今世繼續相處在一起的。換句話說,宿世大家也曾認識,亦可能共同生活過,彼此結下了不少怨惱對恨。古諺有云:「無緣不作夫妻,不是善緣便是惡緣;無債不成父子,不是討債便是還債,兄弟姊妹等,亦復如是。」所以古德勸導我們要慎於造因,要修持善業,遮除惡緣,以期共結善因,將來成就相聚時安樂協調的善果。

或者有人會問:「親人住在一起都是惡緣嗎?為什麼有些家庭能和洽共處?」

其實,不一定都是惡緣,亦可能是善緣啊!《印光法師文鈔》說:「親人不外乎因四種原因而今生相處一起:(一)報恩;(二)報怨;(三)還債;(四)討債。」以父母與子女的因緣關係舉例來說:如果子女是因為「報恩」而來的,他們會孝順父母,以報答親恩;或者努力學業和事業,光宗耀祖,令父母引以為榮。相反來講,如果子女是因為「報怨」而來,他們會行為悖逆,不聽勸教,時常令父母擔憂焦慮。如果子女是「還債」而來的,他們會供給父母資財享用,但是未必會孝順;相反,如果是要「討債」而來的,那麼今生就會花費父母的金錢作為補償,於是揮霍無度,嚴重者可能令父母傾家蕩產。

 

怨起於親緣與共住

眷屬既然有親緣,共同相處,就應該互助互愛,為什麼會斤斤計較,還債討債呢?這就是佛經常說的親戚眷屬間的「怨憎會」苦,遠因追溯於前生的業緣,近因則由於「親緣」與「共住」的關係。

男女在戀愛期間,山盟海誓,相敬如賓,彼此性格上的缺點,都各自隱藏,一旦成親之後,共同相處,則以本來的面目相向,倘若大家都不能忍讓,就會累積怨對了。古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註二﹞。」人是因為有情愛的牽纏,所以輪迴生死。情愛並非專指男女之間的愛欲,它包括了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姑姨叔伯之間的親情。為什麼怨從親起呢?舉例說:子女年幼時順從父母的教導,或對或不對,尚無怨恨;及至年長,或偶然做錯事,為父母者愛之情切,或勸諭,或呵責,但為子女者往往反責父母多管閒事,由是心生憎惡。我們都是具縛凡夫,雖至親至戚,各有脾氣習性,倘若缺乏忍讓力,就很容易生起貪嗔癡等煩惱。

或者有人會問:「親情應該是善的,是愛的表現,怎會變成壞事呢?」其實,親情如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親情處理得適當,則不失為一種勵志向上的動力,猶如冬陽化冰,普潤大地,可以奮發人性的真善美;但是,如果處理不當,譬如縱容、溺愛,自私、猜疑、嫉妒、愚孝等行為,則不但會使親人產生煩惱痛苦,甚至會因怨生恨,弄至家庭破碎!

 

互相責望

《梁皇寶懺》說:「親戚眷屬,極生責望,或父母責望於子,或子責望父母。兄弟姊妹,一切皆然,更相責望……小不適意,便生嗔怒。若有財寶,親戚競求……又得者愈以為少,愈得愈為不足,百求百得,不以為恩,一不稱心,便增忿憾。」

所謂「責望」,即是彼此的要求與期望(英語所謂 unfulfillable expectation)。這「責望」有物質上的,如要求更多的資財、產業;有感情上的,如期望全情的關懷、敬愛。六親眷屬,各有天倫所暗賦的責任:如夫妻要有相敬之情;兄弟要有互助之義;父母要有教育之責;子女要有盡孝之德。這責任是一種無形的承諾,引起有了彼此的責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承諾都未必能一一體現,就算體現了,也未必令對方滿意啊!因為,無論物質或親情,「得者愈以為少,愈得愈為不足」,所以,大多數家中的怨憎煩惱,都是由互相責望而起的。

古諺有云:「無緣不作夫妻,不是善緣便是惡緣;無債不成父子,不是討債便是還債。」以下有兩則故事,古時的高僧大德,常藉此以勸導世人要慎於造因,要修持五戒十善,以期廣植善緣,避免惡果。

 

一. 無緣不作夫妻

從前,有一位梁居士,秉性忠厚,敬信三寶。在他家附近的一間破廟內,有一個老和尚身患重疾,又沒有施主供養,甚為可憐,於是他發心護持他,每日為他送飯煮藥,風雨無間,直至和尚病好了,仍然定期送糧食給他。

有一天,老和尚對居士講:「三年來得到居士的悉心照顧,非常感激。如今老納在此地因緣已盡,要雲遊他方了。居士對我有救命之恩,現在有一件事要奉告,希望你千萬謹記啊!」

梁居士說:「請和尚直言好了,我當謹記教誨。」

老和尚長嘆一聲說:「居士,你的夫人是你前世所殺害的怨家!今世她投生來與你結為夫婦,其實是等待機會向你索命的。」

居士十分驚訝地說:「我妻賢良淑德,對我恩愛備至,怎會是我前世的冤家,來索我命呢?」

老和尚說:「居士,實不相瞞,我的修行已經達到宿命通的境界,可以知道前世和未來的事。今年中秋節深夜,你夫人就會向你討命,到時你預先買一個好像人頭那麼大的葫蘆,裏面要裝滿豬血;等夫人熟睡後,將葫蘆放在你自己的枕頭上,下身蓋好被子,然後躲藏在暗處,從旁觀察;等夫人行動完了之後,立刻處理乾淨床被,將葫蘆埋在園外。最要緊的是,事後終身都不可以將這件事告訴你夫人,否則就會有殺身之禍啊!」

第二日,老和尚離開了破廟,不知所踪。居士半信半疑,但事關自己的性命,只好謹記於心。

到了中秋節日,全家歡宴一番,夫人小飲就醉了。入夜的時候,居士依照老和尚的吩咐,依計行事;然後自己藏身於床後,觀察情況。及至夜闌人靜,月色矇矓的時候,夫人從睡夢中突然起來,拿起利刀向居士所睡的枕上猛力砍下去,只見葫蘆應刀裂開,血花四濺,夫人將刀擲在地上,又躺回床上。居士見狀大驚失色,急忙將現場整理乾淨,然後上床睡覺。

第二天,夫人對居士說:「昨晚我做了一個噩夢,將夫君頭顱砍落,異常恐怖,真是奇怪!」居士不敢講出真相,只好苦笑置之。

二十年後,居士家財富裕,兒孫滿堂。一日,適逢居士六十大壽宴會,筵席間,飲酒過量,不禁感慨萬千地說:「想不到我梁某還能活到六十歲,如果當年不是得到那位老和尚的警告,我一早就沒有這條老命了。」於是,他將過去的那幕驚險怪事,原原本本地洩露了出來。宴會之後,親友相繼告辭。入夜時分,夫人又做了一場與二十年前一樣的殺夫噩夢,但是今次居士未加防範,不幸成了夫人的刀下鬼。

 

二. 無債不成父子

根據《法句喻經》:從前印度舍衛國有一個婆羅門貴族,財富豐溢,但是生性慳吝;每逢進食的時候,恐防貧窮的親戚朋友看見他們桌上的佳肴,會生起貪念,或上門借錢,所以將門戶緊閉。有一天,夫婦兩人煮雞佐膳;他們非常疼愛小兒,一面自己吃,一面將雞肉餵入小兒口中,竟然忘記了關門。

釋迦牟尼佛與這兩位婆羅門有宿緣,覺得現在是適當的時候去度化他們,於是化作一個普通僧人,出現在他們的門前。婆羅門見到僧人,恐防他要化緣,於是揮手趕走他。

僧人就說:「閣下真是愚癡,你現在的進食行為是殺父、娶母、供養怨家,但你自己卻一無所知!」

夫婦兩人不明白,便問僧人何出此言。僧人回答:「桌上那隻你正在吃着的雞,是你先父所投生的,因為他在生時慳貪吝嗇,墮落畜道,供人宰殺為食料。這個小兒的前世是你父親的冤家債主,所以今生要吃他的肉,並且將來要傾蕩你的家產,以補償宿債。你現在的妻子是你前生的母親,因為她對你恩愛之情未盡,今世做了你的妻子。此種三世輪轉,愚人不知,惟有道人才能認知宿世之事。」

這時,釋迦牟尼佛重現佛身,以神通力令婆羅門認識宿命;婆羅門立刻和妻子懺悔受戒。佛陀為他們說法之後,夫婦倆人立刻就證得須陀洹果了。

 

解怨先要自淨

若要改善自己與家人的關係,首先要「自淨」,即是要檢討、改變自己,不要責望親人先作出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難免會產生利害衝突與誤會。如果大家斤斤計較,甚至於老是喜歡算舊帳,時常記恨在心,好的事情不記得,壞的就記了一大堆,那麼彼此又怎能和睦相處呢!古諺有云:「敬人者,人恆敬之」。自己先要尊敬家人,不算舊帳,忍讓包容,這就是眷屬和敬相處的必備條件。

《梁皇寶懺》教我們不要對家人作出過分的責望﹝註三﹞。在現實生活中,彼此的期望與承諾都未必能一一體現,就算體現了,也未必令對方滿意啊!一個幸福的家庭,不是建立在物質與利益上的。不管貧富,大家要有感恩與珍惜的美德。所謂感恩與珍惜,是對生活上的一粥一飯,家人的共聚無缺,要有當思「得來不易」的心情。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往往不大珍惜,當失去時,才懂得它們的重要。

對於前生所種下的怨因,我們要以「隨緣消舊業,再不作新殃」的心態去化解它。因「報怨」和「討債」來共續前緣的人,必會帶來沉重的「怨憎會苦」﹝註四﹞。佛經教導我們要以「怨親平等」﹝註五﹞的心態去處理這種苦況:對於舊恨,心感無怨,要作樂意去「還債」或「報恩」;對於新怨,忍讓包容,即是以「慈悲」為本。在家中怎樣行「慈悲」法呢?「慈」,是慈愛家人,並給與安樂;「悲」是患難與共,且關懷其苦。《增一阿含經》說:「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慈悲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則一切眾生皆得安樂。」

註一:佛經所說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怨憎會苦」指所憎惡的人或事,欲其遠離,往往反而共聚。《大毗婆沙論》云:「不可愛境,與身合時,引生眾苦,故名非愛會苦。」意即不可愛的對境常常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眼前,引生種種身心的痛苦。

註二:「娑婆」,梵語Saha的音譯,是忍苦的意思。「娑婆」是「娑婆世界」的簡稱,指我們現住的世界,有很多痛苦,眾生習以為常的忍受着而不自知。

註三:「責望」即是彼此的要求與期望(unfulfillable expectation)。這「責望」有物質上的,如要求更多的資財、產業;有感情上的,如期望全情的關懷與敬愛。

註四:佛經所說人生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怨憎會苦」指所憎惡的人或事,欲其遠離,往往反而共聚。

註五:對不喜歡(怨)或喜歡(親)的人一視同仁,沒有厚此薄彼的分別。

 


從〈解冤釋結第九〉談到人生的價值觀

《梁皇寶懺》第九品〈解冤釋結〉開宗明義說:眾生大多數的冤結(煩惱),都是從親眷的怨對而產生的,是故懺文說:「一切眷屬,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對,皆從親起。」現在要講的〈解冤釋結第九之餘〉是繼續解釋眾生如何從身(行為)、口(言語)、意(心識)三業產生一切煩惱。最近收到某居士來電表示:「上兩期所講的都是縈迴於『世間煩惱無盡』的『消極』概念。最近香港面對COVID-19疫情、社會動亂、經濟衰退,大多數市民心情都不好。為什麼社會有那麼多變動?為什麼大家不能和諧地生活?究竟人生的意義何在?生命有活着的價值嗎?法師可否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給我們一些開示,以紓緩我們不安的情緒呢?還有一點:我初學佛法,對高深的佛理不甚了解,希望法師用簡單通俗的言語解釋,可以嗎?」

我回答說:「社會、經濟、政治都是世間法,佛教稱之為『有為法』,是不斷地變易的,不是永恆的。這些變易,有着它不可思議的的三世因果關係。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步驟;人生有『生、老、病、死』四個過程;事物有『生、住、異、滅』四個階段。世間一切事情遷流不息,好的會變壞;壞的也會變好,這是佛經所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無常的世間法,錯綜複雜,千絲萬縷,一時甚難剖析它的是非對錯,要以『忍辱』去面對,但是要學習修心:放下不安的情緒。我們出家人是『方外之人』﹝註一﹞,對經濟、政治,不甚了解,不便評論;但是在個人生命的價值這方面,我倒可以提供一些管見讓您參考。」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釋迦牟尼佛在經文中常常探討這個人生的問題。總結來說,我們必須努力實現三個重要的人生價值觀:

第一個價值觀是「要做個好人」,不要做壞人;

第二個價值觀是「要活得快樂」,不願意悲愁;

第三個價值觀是「要活得有智慧」,有了智慧就懂得怎樣去實踐有意義的人生。

每當有人問我:生命的價值是什麼?我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要做好人、要快樂、要有智慧。」我從未遇過一個不想做好人、不願意快樂、不要有智慧的人。

第一個生命的價值觀是「要做一個好人」。怎樣才算是一個好人?「好」的標準是什麼?釋迦牟尼佛指出,要成為一個好人,我們必須學習戒律(梵語:尸羅與毘尼Sila/Vinaya)。佛經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戒律是佛法的根本,好人的標準是要維護個人的道德觀念。在身、口、意三業上要時常保持愛心、慈悲、正直、布施、同情、慷慨、真實、耐心;而且經常遵守有助於實現這些人類美德的行為。佛經常說善男子、善女人要遵守五戒。五戒是維護道德的基礎。什麼是五戒呢?

  1. 不殺生,即是不殺害生命;
  2. 不偷盜,即是不偷竊、不盜取;
  3. 不邪淫,即是不犯通姦、婚外情等性行為;
  4. 不妄語,即是不撒謊、不惡口、不誹謗、不綺語;
  5. 不飲酒,即是不喝酒、不使用娛樂或麻醉性的藥物。

這些都是維持人類道德的基本價值觀。佛經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果你常常想要做一個好人,而且遵守戒律,一切不良行為所引致的不良後果,都不會發生在你身上。如果你不單止不殺生,還能積極放生,維護生命;不單止不偷盜,還能布施救濟別人;不單止不邪淫,還能保持貞潔;不單止不妄語,還能以言語安慰勸導別人;不單止不飲酒,還能時常保持智慧,利益眾生,回饋社會,那你不單是一個好人,你是一位名乎其實的菩薩。

第二個生命的價值觀是「快樂」。我從未遇過一個不想快樂的人,每個人都想要快樂。快樂來自哪裏?快樂不是用物質、財富、金錢、地位來衡量的。快樂是一種心態,它不是由你周圍發生的事情決定的,而是由你內心的思維決定的。大多數人依靠別人來獲得快樂,但事實上,快樂是從自心去培養出來的。當你的心情充滿了情緒,如抑鬱、焦慮、悲傷、絕望、憤怒、恐懼、懷疑、嫉妒、仇恨、驕傲、傲慢等等,你就會感到不快樂。為什麼會出現情緒?因為我們不能放下,心中牢牢執着過去、現在、將來的一切事情。我們的感官系統(眼耳鼻舌身意)習慣性地執着外境:見色起淫心、被罵起恨心、食肉起殺心、貪財起盜心等等,這一切都是貪、嗔、癡、殺、盜、淫、妄的惡行。佛陀教我們要學習靜坐觀心,為什麼人會感到不快樂呢?因為心中有煩惱。若要快樂,必須去除煩惱。佛陀教導我們修心,即是要學習「止觀」,即一般人所說的靜坐冥思。當你的心從煩惱中解脫出來,達到了安靜平和時,就是快樂的境界。

第三個生命的價值觀是「智慧」。智慧不是以你能賺多少錢來衡量的。有智慧的人能了解生命的存在和真實的本質,這種智慧超越物質的心靈世界,是生命邁向真、善、美、聖大徹大悟的覺醒,能令你脫離生死輪迴的聖道。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證悟的真理,現在這聽起來很哲學、很難懂。佛陀向我們指出我們必須學習般若。般若(梵語:prajna)意思是智慧,即是徹底了解生命存在的所有特徵和本質。例如,我們必須理解三法印:無常、苦、無我。「無常」(梵語:Anitya)是指萬物都是在變幻中,沒有永恆的存在,這變幻無常帶來不少痛苦。「苦」(梵語:Dukkha)是指「不滿意和痛苦」。人有生老病死,事物有成住壞空,事物的發生很多時都與我們的願望相違。我們的欲望與現實生活互相衝突。「無我」(梵語:Anatman)是指一切都是依藉因緣條件而示現生滅相;隨着緣分而生,亦隨着緣分而滅,沒有真實自性。連自己的生命亦是「緣起性空」,也是短暫無常,沒有自我性。

了解生活中的無常、苦、無我,有助於我們放下所有的依戀與執着,若能學習佛法,以「戒、定、慧」作為修心的法門,必定能充分體現我們以上所談論的三種生命價值觀:道德、快樂與智慧。至於「戒、定、慧」是什麼,就必須有待將來詳細解釋了。

這品告訴我們:眾生的怨結〔註二〕,都是歷劫以來,從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出來的果報。懺文說:

「有身則苦生,無身則苦滅;而此身者,眾苦之本。三塗劇報,皆由身得……從無始生死以來,至於今日……以身惡業因緣,於惡道中,備起怨結,或以嗔恚,或以貪愛,或以愚癡,從三毒根,造十惡行。」

「口過是一切怨禍之門……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諂曲華辭,構扇是非……心懷毒念,口施毒言,加害眾生,眾生被毒,即結怨恨。」

「一切眾生,輪迴生死,不得解脫者,皆由意業,結集牢固,十惡五逆……貪欲、嗔恚,愚癡、邪見,後墮地獄,受苦無窮。」

眾生因受自己所作的「身口意業力」牽纏,故沉淪於六道輪迴,生死苦海之中。這業力的運作與流轉,不是一種宗教思想,亦不是一種人為哲學,更不是佛教獨創的理論,無論你相信與否,它是宇宙人生「法爾如是」〔註三〕的自然規律。有些讀者可能對業力這概念不甚了解,在此不歉冗贅,再簡述如下:

 

身口意三業

「業」,梵語Karma,意譯為一切行為造作。這行為不論善惡,都會積聚成一股力量,推動我們造作新的行為;而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業力。這樣以「業」為「因」,「果」為「報」,因果接續,互為緣起,輾轉相生,無窮無盡,形成一循環式的業力推動圈。眾生的行為造作有三方面:

(一)身業:由身體所造作出的行為(梵語:Kaya-karmani英譯Karma from behavior),有善有惡。如殺生、偷盜、邪淫,屬於「身所造惡業」。若能止惡行善,則屬於「身所造善業」;

(二)口業:由口說話所造的業(梵語:Vaci-karmani英譯Karma from speech﹚,有善有惡。如妄語、惡口、綺語、兩舌,屬於「口所造惡業」。若能說真實語、柔順語、質直語、調解語,皆屬於「口所造善業」;

(三)意業:由心意識所生起的業(梵語:Citta-karmani英譯Karma from thought),有善有惡。如貪欲、嗔恚、愚癡,屬於「意念所生惡業」。若能心中常存善念,則屬「意所生善業」。

現將身口意三業所招引的善惡因果報應列表於下:

十惡因果(簡略概說)

殺生 —     短命,多病。
偷盜 —     貧窮。
邪淫 —     夫妻眷屬不貞良。
妄語 —     多被誹謗,為他所誑。
綺語 —     言無人信,語不明瞭。
惡口 —     常聞惡聲,言多諍訟。
兩舌 —     眷屬乖離,親友弊惡。
慳貪 —     心不知足,多欲無厭。
嗔恚 —     常被他人批評,惱苦。
愚癡 —     生邪見家,其心諂曲。
 

十善因果(簡略概說)

不殺生 —     長壽,少病,進而常放生、救生、護生。
不偷盜 —     富裕,財物不被侵損,進而常行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
不邪淫 —     夫妻貞良,得悅意眷屬,進而常修梵行。
不妄語 —     發言人信,不被誹謗,進而常說誠實語。
不綺語 —     言有威信,口才伶俐,進而常說質直語。
不惡口 —     不聞惡聲,言無諍訟,進而常說柔軟語。
不兩舌 —     眷屬歡樂,親友和睦,進而常說調解語。
不慳貪 —     富貴、知足、寡欲,進而常修不淨觀。
不嗔恚 —     心常安樂,容貌端正慈祥,進而常修慈悲觀。
不愚癡 —     聰明智慧,進而常修因緣觀。
 

「業」是永遠不滅的,除非到了成佛的境界,一切業力方能徹底淨盡。生命並不是純物質的,所以各人所造的「業」,不會因物質的身體死亡而消滅。死亡之後,「業」的力量會驅使自己轉換一個別的形式,又形成一個新的生命。這種轉換狀態,叫做「輪迴」。

在佛經中,佛陀曾經將「業」比喻為種子的生機延續力。譬如植物開花結果後,花卉雖然凋謝了,但是果實內保留下來的種子,一旦遇緣(如陽光、泥土、水份)又必會重新萌芽生枝,開花結果。

人的禍福、壽夭、窮通,都是由自身的業力所感招,正如種子亦內涵有其善、惡、無記(非善非惡)的性能。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造什麼因,就得到什麼果;善惡的「因緣果報」,是由自己創造與承擔的,並非有神明所主宰。

所以,「業」是「因果」的動力;「因果」是「業」的軌則,猶如蒸氣推動火車一樣,兩者是息息相關的。        

須知眾生從身、口、意,造作各種善惡行為,將來必會招感相應的苦果或樂果。但「因果報應」,是不能只看一時的,因為業報有現生成熟、來生成熟和後生成熟三種時期,而業緣有強弱不同的勢力。譬如一粒瓜種和一粒桃種同時下土,瓜種當年就可以結果;而桃種則須三至四年之後才能結果;這是由於「因」有時間遲早的不同。如果助緣(各種條件)具足,成熟期自然較早,否則略慢;這是由於「緣」有力量強弱的差別。

換言之:一切善或惡的行為與言語,都可以構成「業」。這些「業」的種子,都藏在自己的「阿賴耶識」內(藏識,梵語:alaya-vijnana英譯:storage consciousness)。其中種子(梵語:bija英譯:latent energy)遇緣會生出現行(volitional action and / or speech),到現行時果報分明,一定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即所謂「業力不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律」。依業力的「因果律」說業報有三時業:(一)現受業,即現生造業,而現生就受果報;(二)次受業,即現生造業,而下生受果報;(三)後受業,即現生造業,而多生後受果報。這就是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說明業力是不會消滅的。  

這義理與「能量守恆定律」(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頗為相同: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如佛經所說「諸法因緣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必有其「因緣果報」的生滅關係。它一期的生滅完結後,又會從一種舊的形式轉化為另一種新的形式(例如眾生依各自所造的業力,投胎於六道輪迴之中: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而能量的總量卻保持不變。「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

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眾生所造的善惡種子,永遠會留在自己的心識之中,一旦遇緣,必會生起「現行」。善惡不能互相抵銷的,已種的惡因,必受其果,除非多做善事,多集善緣,使惡報由重轉輕;或者善緣增多,善力加強,令善果加快成熟,使惡緣逐漸減弱。譬如一杯鹽水,若多加淡水,則可沖淡鹹味,因此,多行善因,多聚善緣,是非常重要的。

註一:「方外之人」是指不在俗世生活的修行者。

註二:眾生大多數的煩惱,都是從親眷的怨對而產生的。懺文說:「一切眷屬,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對,皆從親起。若無有親,亦無有怨;若能離親,即是離怨。」「眷屬」是指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子女、亦包括婆媳、姑姨、叔伯等親眷。「怨結」是指在相處時所引起的不滿、嫌恨、觸惱、鬥諍、責望(彼此的要求與期望)、懷疑、嫉妒等種種不協調的人事關係。

註三:「法爾如是」,是自然的意思,本來就是這樣的,不是造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