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人間》

家宙

1927年,本港佛教人士出版《佛教學報》,是本地首份佛教刊物。時至今日,香港先後出版過逾六十種佛教期刊,綜合來看,絕大部分是附屬寺院或佛學會的刊物,亦有少量由報章集團或個人名義出版。而以雜誌社形式獨立運作的佛教刊物,唯有《温暖人間》雙周刊。

393

1996年五月二十六日 星期日 《温暖人間》第九期要目

約在1996年,本地部分報章受到佛教界爭取佛誕假期行動的啟發,藉機開設佛教文化的新專欄。其時,《新報》在副刊設立〈一念三千〉專欄,邀請佛學家撰文,每天刊錄文章和公案故事,又宣傳佛教社團的活動。是年3月31日,《星島晚報》亦新增一份名為《温暖人間》的宗教周刊,逢周日出版,以獨立小報形式夾附於《晚報》之內,到1997年初就改到星期三晚出版。內容方面,由最初介紹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個宗教,至後來加上伊斯蘭教、道教、孔教至六大宗教合刊。雖然各派教義有別,卻能和諧共融,不同的信徒也藉着這刊物加深對其他宗教的認識和交流,這是史無前例的。

九個月後,因報業競爭激烈,加上互聯網普及的衝擊,市民對《晚報》的需求大減,《星島晚報》宣告結束,改在《星島日報》繼續以獨立小報形式出版,每逢周日隨報附送。改版之初,版面內容也沒大改變。後因缺乏廣告,《温暖人間》轉為單一佛教刊物,除專題訪問及報道佛教活動外,亦有教界動態、佛學問答及素食介紹等等,頗多元化。

時至1999年,《星島日報》在產權轉售後結束這份副刊,讀者們固然感到可惜。大局已定,幸得原有三位員工馬慧儀、吳兆熛、陳雪梅發心,構思復刊,他們東奔西跑,左聯右絡,得到各方讀者的支持,成立佛教温暖人間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並於同年9月2日沿用舊稱發行《温暖人間》雙周刊。

復刊以後,雜誌社開宗明義以「佛教與生活」為宗旨,堅持以淺白的方式傳揚佛教精神。內容方面,透過每期的人物專題故事以及十多位專欄作家的文章,與讀者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顯映出《温暖人間》「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深層意義。

另一方面,《温暖人間》自復刊以來,為本地信徒提供最詳盡的佛教活動訊息,成為教界內最重要的資訊傳播橋樑,影響力不容忽視;而且《温暖人間》獨立營運,是唯一不隸屬於任何團體和宗派的佛教雜誌社,在沒有固定資金支持,須自負盈虧的情況下,雜誌社一直堅持理念,不斷展拓,業已成為本地極受歡迎和讀者人數眾多的佛教雜誌。《温暖人間》的傳奇令人感動,它的成功也是佛教歷史和工商管理的上佳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