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靈渡寺

家宙

392

1960年之靈渡寺

除了屯門青山寺外,與杯渡禪師有關的寺宇,尚有元朗靈渡寺。該寺位處元朗廈村山谷,據清代《新安縣志》記載:「靈渡山在縣南三十里,與杯度山對峙,舊有杯度井,亦禪師卓錫處」。可知,杯渡禪師先駐足杯渡山,再遷駐靈渡山。寺側有靈渡井,傳是杯渡禪師經常洗濯之處,而井水冬溫夏涼,味道甘洌,至今仍有少許井水湧出。

據坊間流傳,杯渡禪師駐錫期間,常以靈異密咒替渡濟鄉民,消災治病,皆有靈效,故稱「靈渡」。而歷代善信到此祈福禮佛,頗有感應,其中以清道光年間,廈村鄉民增福延壽之事蹟,最為著名。

事緣自鄉民鄧寵榮患咯血病,於四方求診均無效益,病情日漸危殆。親人無計可施,惟向觀音祈求卜籤,籤兆壽元已盡,疾病難醫。家人惶惑之際,時有尼師問疾,指靈渡寺甚為靈異,可向杯渡禪師祈賜聖水靈藥。年屆七旬的母親即發願每天凌晨步行至靈渡寺禮佛,又於佛前誓願減壽,轉與患病的兒子,祈告完畢,即到靈渡井取水回家作為藥引。如是九個月之間,母親風雨無改,每天定時到寺祈願取水,但病者並無起色。母親日夜悲傷,惟靠念佛稍得安慰。

又過一段時間,靈異之事陸續發生。某日,病者胞弟顯榮公休息之時,朦朧間見到「靈渡寺菩薩」到來,並手摩檯頭藥材。當天下午,病者寵榮公漸感舒泰。族人知菩薩加持,即舉家興辦法事三天,禮佛超幽。母親為感念菩薩,更遷入靈渡寺,以便日夜祈禱。而顯榮公則代母求水,未嘗間斷。

由於母親日以繼夜,禮佛不休,最終不支倒地而往生。就在此時,顯榮公則如常到寺院「求水」,忽然見地面顯現「生安」兩字,並見水盤中浮起藥丸一顆,即取回家給兄長餵服。而竉榮公服用「仙藥」之後,不足一個月已痊癒,最終增壽八年。此事在鄉間流傳,族人皆驚嘆佛法不可思議之餘,同時認為是親友以誠動天的結果,堪稱佳話,理應刻碑紀念,流傳後世,遂於寺內豎立《先父寵榮公軼事碑記》,留後世見證。

誠如碑文所說,佛法雖說「虛空」,但慈悲亦不外於倫常。眾生不應於虛幻中求佛,應於真實中求佛。而鄧族一家以真心誠意,展現出「母為子求,弟為兄求」的孝悌行動,得與佛相應,轉惡報為善因,如此看來,所有靈異的表象,則屬其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