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名號改稱

356
馮禮慈

對於動物,人們給牠們的稱呼或叫法, 會影響人們如何對待動物。 例如,「狗屋」和「狗竇」,聽到這兩個稱號我們就知那人是如何對待和看待狗隻了。

一些愛護動物者提倡轉個方式去稱呼動物和動物相關事物,Joan Dunayer 寫了本書 《Animal Equality : Language and Liberation》 提出一些改變,如:

將「魚缸」改稱為「水族監獄」(Aquaprisons)

將動物園裏的動物改稱為「囚 犯 」(inmates)

將cowboys牧場牛郎改稱為「虐待牛者」(cow abusers)⋯⋯ 等等。

非常好。 這會很有效地改變人們對待動物的方式。

我們可以作出更多的改稱,如:

將「倉鼠籠」改稱為「倉鼠劏房」

將倉鼠「跑步轉轉輪」改稱為「永遠走不 完的機器」

將「雀籠」改稱為「雀鳥獨囚室」

將鬥牛勇士改稱為「殘暴虐殺牛狂徒」

將賽馬、賽狗改稱為「強迫動物跑動作 賭博行為」

將海豚、海狗表演改稱為「非自願重複謀生動作」⋯⋯ 等等。

也許你會說:「『非自願重復謀生動作』、『劏房』、『永遠走不完的機器』⋯⋯ 人的生活其實何嘗不也這樣? 」

是的。那麼,就去改變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