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蓮覺苑珍藏創辦人所題「有志竟成」匾額
「I have a dream!」是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Martin Luther King)的名句。當年,他的卑微願望,不但改變了美國社會,也為普世大眾帶來啟發: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
什麼是夢想?套用佛家的名相就是「願」。在中文詞彙裏,最常用到的如心願、志願、意願等都與「心」有關的,因為「願」必須發自內心,否則就是「不願」了;單有願還不夠,還要付諸行動,排除萬難,方可將理想實現。無論是個人願望,還是利益大眾的弘願,都是由願行開始的。
自少,我與「佛教」和「歷史」就是有不解之緣,時至今日,我有兩個願望,都與這兩個詞語有關。早在小學時期已對佛教和歷史生起濃厚興趣。進了大學以後,更是專攻歷史,又同時擔任佛學會會長,機緣之下就萌生研究「佛教歷史」的志向。當時,經常與同學友好考察全港寺院,採訪歷史,又抄寫碑文、拍照紀錄。道場寺多了,發覺到本地寺院礙於資源,以及信徒大眾對文物保育的意識尚未萌芽,許多珍貴的文獻文物受到損毀。有些淪為垃圾,亦有珍貴聯額,竟被偷走或取作裝修工料,令人望而慨嘆。有感本地佛教文化保育尚未推動,心中暗暗發願,祈禱早日成立「香港佛教文物館」,保存、研究本地佛教歷史,宣揚祖師大德開創佛教事業的艱辛。
當然,要創辦「佛教文物館」並不容易,除了場地、資金、營運等問題,也涉及很多專業的技術與訓練。儘管因緣尚未成熟,卻可多做點前行功夫,早結善緣。由於已搜集了不少文獻,內容既是佛學至理,亦是歷史檔案,亟待整理,於是幾個同學組成會社,準備逐一出版。礙於人手與時間的關係,十年來僅出版兩本專書,但意義卻相當重大,其中以《香港佛教碑銘彙釋(一)》可謂代表之作。本書印量極少,旨在贈送各大圖書館存檔,供有志研究者參閱。為了提升書本的價值,除了重新標點校閱,對史實和名相字詞更逐一考證註釋。該書由搜料、編註到出版,花了整整十年功夫,古人說「十年磨一劍」,正是最佳的寫照。
寫書並非一朝一夕的事,終究是被動。於是念頭一轉,倒不如先介紹本地佛教的點點滴滴,增進認知。幸賴《温暖人間》的支持,成就了這個專欄,能與廣大的讀者分享結緣,繼而辦些導賞參訪,這是很重要的。
近來,正在積極聯絡不同的場地,探索開辦佛教文物館的可能,似乎有些眉目。但事情總不會一帆風順的,還要為資金、保育設施,以致後續管理等仍待張羅,不過,我仍是滿懷信心的,因為「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