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三十

555
慈山寺佛法心靈輔導中心

三十歲對女人來說,好像是個分水嶺,除了代表着女性不再是女孩之外,還會貼上「中女」的標籤。小倩前來輔導,希望改善自己對踏入三十歲的恐懼,並想透過輔導,找到令自己快樂的方法。

小倩說她自小便是品學兼優、人見人愛的小孩。考上最心儀的大學,畢業後有一份高薪厚職,剛踏入三十歲,已經是一個部門的主管。這樣的人生勝利組的生活方式,伴她過了許多個年頭。她說,別人都羨慕她,為自己活出了理所當然的人生,可是,她卻感受不到快樂。

她說,除了上班工作的時間,下班回家後,仍有六小時處於工作狀態中,甚至周末假期也是如此。當她靜下來時,總會感到莫名的不安,她會反思自己一天的工作,到底哪裏做得不夠好?應該如何改善才會更圓滿?有時候,她發現這樣的思考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慣性的思維模式。

輔導員帶着對小倩的好奇心,和她一起探討這個模式的由來。小倩說:「從二十八歲開始,我便認為是初老的象徵;三十歲後,代表着加速老化。二十出頭時,我會認為自己仍然年輕,可以接受自己多作嘗試及犯錯。但到了三字頭,心底裏好像有把聲音告訴我『妳已經老了』,讓我覺得不可再犯錯、不可浪費時間,這種想法讓我非常不安,總覺得自己若停下來,或做得不好,就是懶惰、就是有問題。I am running out of time !」

小倩在輔導員的協助下,學習怎樣面對自己的不安。每當意識到自己陷入對三十歲的焦慮和恐慌時,便先停下來,閉上眼,作一個深長的呼吸,感受深長的吸氣和呼氣,把自己安住於此時此刻,而不是周旋於腦海中的負面思維。深呼吸一會後,小倩注意到現在的身體感覺,開始留意到緊張時於胸口的繃緊特別明顯。此時,再學習溫柔地深呼吸,吸氣時留意為自己吸入關懷,呼氣時將關懷送到特別有需要的胸口當中。

小倩說,這個練習讓她無須再理會各種標籤,可以把自己當回一個「人」來看待。她意會到無論任何年齡,尤其過度不同的新階段,總會再次經歷迷失的時候。她承認自己對歲月不留人的感慨及憂慮,並且留意到自己的慣性,為自己帶來的限制。當她容讓給予自己空間,檢視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覺察到此刻真正的需要時,便明白人生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風景,她不再被年歲的自我定型所困,知道保持彈性,並且作出適度的調整,才是成就快樂人生的關鍵。其中,隨着年紀越來越大,小倩發現過往於工作及生活上的過度苛刻要求,反而讓她越走越狹窄,於是「對自己更寬容」,便成為她需要重新學習的要點。

輔導員如是觀

透過輔導中的正念和自我關懷練習實踐,提醒小倩可以選擇真誠地接納自己,活出自己。她明白到「自我」,不是單單由年歲去定義,當能放下對年齡的偏執,尊重生命不同階段的需要及節奏時,新的出口便能打開。對於以往努力成為人生勝利組的小倩,此刻的她,發現能在高與低、喜與悲、對與錯、成功與失敗之間真誠的活着,並在盡己所能之中,一次又一次調校合適的步伐,繼續前進,這才是踏入三十歲,由女孩變成女性的真正意義。

 


 

三十四歲對未婚的小倩來說,壓力倍增。小倩於這一、兩年裏,幾乎每天都可以在臉書上看到朋友新婚,或是小孩的照片。隨着她到了「適婚年齡」,卻仍未有伴侶相伴,她的焦慮程度已嚴重影響她的日常生活,因此她前來輔導,希望改善她對自己仍然是單身的焦慮感。

輔導員跟她一起探討焦慮的原因。小倩自小便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從來沒有讓家人擔心過;長大後也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她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上,都能順利達標。唯獨結婚這件事,她未能在期望的年齡結婚,隨着年紀越大,看到身邊好友都已經成家立室,對於自己仍是單身一事,說起來彷彿就是一個過錯。

小倩提到,特別到了家族聚會或是過年過節,當面對親人詢問她的近況時,她的難堪及焦慮便驟然上升。久而久之,她便找出不同的藉口,避免出席家族聚會。她在輔導中追溯焦慮的源頭,發現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無形之中也會為自己設定很多的框框,而這些設定,很多時也是為了要滿足家人的期望。小倩說:「我總想證明自己成功,總渴望滿足別人的期望,我認為這是人生快樂的方程式。過去的我,認為大學畢業後在事業上衝刺努力;事業成功後,便要在三十五歲前結婚。」

在這樣的自我設限思考模式下,小倩發現自己總是用外在的時間、外在的成就和獲得他人的認同下,來確認自己的存在價值,當沒有在既定的年齡,沒有在設定的事項裏達到別人的期望時,她便十分焦慮。她所焦慮的,或許不是年齡,或許不是結婚與否,而是執着於背後那個「沒有達標」、「沒有成功」的自己。

因此,小倩在輔導中反思,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三十四歲,而且未婚。若果她的快樂只是一廂情願,建立於外在、自限的成功裏,包括社會地位、工作成就、婚姻的美滿上,忽視了無常變化,世間事物沒能全然主宰的事實,當因緣條件不具足時,她便難免會感到沮喪及失望。小倩透過學習佛法,明白因緣和合的世間法則,更坦然地看待自己的經歷,她便能夠在當下轉念,離開這種固有的「我的」思考模式,減少陷入痛苦的循環之中。

 

輔導員如是觀

難以接受事情不如己意,是人之常情,但也是導致我們困苦的真正原因。小倩對未婚的焦慮,源自她過於執着「我」的身份建構,並且藉着不停追求外在的成就和獲得他人的認同,去確認「我」的存在價值。當「想要」成為「執着」時,「我」便會害怕「得不到」而產生深切的焦慮,進而陷入負面的思緒循環當中。唯有小倩明白到真正讓她痛苦的不是單身,而是對單身的執着;唯有她能夠從狹隘的自我當中解脫出來,那時,相信無論小倩是單身還是已婚,她也可以得到真正可延續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