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慈法師
為什麼佛教有小乘與大乘之分? 如何區別兩者不同?
乘者車乘也,車輛之意,小乘即細小的車乘、車輛,因為車子細小所以可乘載的人亦少,以乘載自己為主,其次才考慮順道乘載某些相關或有緣的人。大乘即大車,因為車子大,所以可乘載的人亦多。
大小乘是一個比喻,也是一種區別,用以比喻及區分學佛修行者發心的大小;「大乘」行者是指能發菩提心,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的修行人,自己修行得到佛法的力用,也希望與大眾分享佛法利益,願眾生都能聞法修行,和自己一樣能夠透過佛法修行而解脫煩惱,同出苦輪,既自利亦利他,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 心」,因為心大願大,遂稱之為大乘行者。
「小乘」行者是聽聞佛法後有所覺悟,希望自己能透過修行得到解脫,以個人的修行為主,暫時未生起廣度眾生的弘願。以個人斷煩惱,超生死為目的,佛教稱之為自利的行者,猶如小車自駕自行,佛教中的聲聞、羅漢行者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