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一)

蕭式球

超越青春、健康、生存三種驕逸

很高興和讀者在這裏見面,本欄將每期選出一些巴利文佛典的譯本,再附上簡短的講解,讓讀者逐一從多個角度認識原始佛教的義理。

「比丘們,我那時受驕寵,十分驕寵、極度驕寵。父王為了我,在住所裏興建三個蓮池:一個種青蓮花,一個種紅蓮花,一個種白蓮花。不是迦尸出產的檀香不會給我使用,我的頭巾是迦尸出產的,外衣、內衣、大衣都是迦尸出產的。日夜都有人為我持着白傘,為我遮擋寒風、烈日、塵垢、落葉、霜雪。我有三座宮殿,一座在冬季時居住,一座在夏季時居住,一座在雨季時居住。在雨季時,我居住在雨季的宮殿裏,奏樂的宮女一直侍奉着我,四個月我都不用從宮殿上走下來。人家給僕人和工人吃的是糙米加酸粥,而我父王給僕人和工人吃的是白米飯和肉類。

「比丘們,我具有那樣的生活條件,受到極度驕寵,那時我心想: 『 一個不聞法義的凡夫,自己在老法之中、不能超越老,在看見別人衰老後,會對他感到煩擾、不滿、厭惡,但忘記自己也是會衰老的。我也是處於老法之中、不能超越老。我身為一個在老法之中、不能超越老的人,在看見別人衰老後,是不適宜對他感到煩擾、不滿、厭惡的。』 比丘們,通過這樣的反思,我所有由青春帶來的驕逸都消失掉了。

「『一個不聞法義的凡夫,自己在病法之中、不能超越病,在看見別人生病後,會對他感到煩擾、不滿、厭惡,但忘記自己也是會生病的。我也是處於病法之中、不能超越病。我身為一個在病法之中、不能超越病的人,在看見別人生病後,是不適宜對他感到煩擾、不滿、厭惡的。』 比丘們,通過這樣的反思,我所有由健康帶來的驕逸都消失掉了。

「『一個不聞法義的凡夫,自己在死法之中、不能超越死,在看見別人死亡後,會對他感到煩擾、不滿、厭惡,但忘記自己也是會死亡的。我也是處於死法之中、不能超越死。我身為一個在死法之中、不能超越死的人,在看見別人死亡後,是不適宜對他感到煩擾、不滿、厭惡的。』 比丘們,通過這樣的反思,我所有由生存帶來的驕逸都消失掉了。」

 

增支部.三.三十八

這篇經文提到,佛陀為比丘講說自己在出家前所過的豪華生活,但因老、病、死這些人生的本質而沒有心生驕逸。老、病、死是生命的一大問題,悉達多太子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出家,最後覺悟成為佛陀。

 


放棄五欲尋求湼槃法

「比丘們,有三種驕逸。什麼是三種驕逸呢?青春的驕逸、健康的驕逸、生存的驕逸。

「比丘們,不聞法義的凡夫迷醉於青春的驕逸中,做出身惡行,做出口惡行,做出意惡行。他由於做出身惡行,做出口惡行,做出意惡行,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

「比丘們,不聞法義的凡夫迷醉於健康的驕逸中,做出身惡行,做出口惡行,做出意惡行。他由於做出身惡行,做出口惡行,做出意惡行,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

「比丘們,不聞法義的凡夫迷醉於生存的驕逸中,做出身惡行,做出口惡行,做出意惡行。他由於做出身惡行,做出口惡行,做出意惡行,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

「比丘們,迷醉於青春驕逸的比丘會放棄修學,返回低俗的生活之中。迷醉於健康驕逸的比丘會放棄修學,返回低俗的生活之中。迷醉於生存驕逸的比丘會放棄修學,返回低俗的生活之中。

「凡夫不能離,

老病死之法,

內心卻厭惡,

老病死之人。

 

那時我心想:

若心生厭惡,

老病死眾生。

如此實不應。

 

那時我已知,

應求滅依法。

青春與健康,

生存等驕逸,

一切皆降服,

出離求安穩。

 

那時我熱切,

尋求湼槃法。

五欲之享樂,

於我不適宜,

我已不退轉,

一心求梵行。」

 

增支部.三.三十九

這篇經文跟上一期的經文連接,在經中佛陀繼續為比丘講解,青春、健康、生存三種驕逸會使人退墮,他認清這個道理後便放棄五欲享樂,為尋求湼槃法而發心出家。

在偈頌中有一個句子是「應求滅依法」,當中的「依」字巴利文是 「upadhi」 ,它有「老死的依處」、「苦的依處」的意思。「滅依」跟「湼槃」同義。

 


八正道對治惡不善法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倒轉了的水壺,只會把水倒出來,不能把水倒進去。同樣地,一位勤修八正道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八正道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呢?因為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見,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思維,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語,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業,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命,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精進,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念,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定。就是這樣,一位勤修八正道的比丘只會把惡不善法倒出來,不能把惡不善法倒進去。」

 

相應部.四十五.一五三.水壺

這是一篇《相應部》的經文。在《相應部》之中包含有五十六個相應,即五十六個主題,當中第四十五個相應以「八正道」作為主題。在這個相應之中的經文共有一百八十篇,全是論及八正道的,而這篇經文是第一百五十三篇。

這篇經文很簡短,當中佛陀使用譬喻的方式,形容八正道能對治惡不善法。譬喻運用得貼切、簡明、美麗,是佛陀說法的其中一項特色。

經中提到的「惡不善法」若扼要來說,是指三不善根:貪欲、嗔恚、愚癡。若詳細的,是指由三不善根所引申出來的各種不善,最常見的是指十不善業: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嗔恚、邪見。

 


八正道斷除各種結縛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就正如船在海中航行六個月時,船上的藤繩受風吹、日曬、雨打;到了冬天,人們把船抬到乾地上,藤繩仍受風吹、日曬、雨打。藤繩受到侵蝕,便會逐漸破損。同樣地,一位勤修八正道的比丘,他的結縛會逐漸破損。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八正道的比丘,他的結縛會逐漸破損呢?因為他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見,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思維,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語,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業,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命,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精進,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念,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正定。就是這樣,一位勤修八正道的比丘,他的結縛會逐漸破損。」

 

相應部.四十五.一五八.船

這篇經文跟上一期的經文內容相近,佛陀在這裏用船纜來形容結縛。扼要來說,結縛也是指貪欲、嗔恚、愚癡;若詳細解釋,是指十結:身見、疑惑、戒取、貪欲、嗔恚、色界貪、無色界貪、我慢、掉舉、無明。眾生因被這些結縛所束縛,所以不斷在世間生死輪迴。

十個結縛就像船纜那樣堅實,眾生是不易從中解脫出來的,唯有修行八正道,才能令這些結縛逐漸破損,繼而取得初、二、三、四果的解脫果位。

經中也用出離、無欲、寂滅、放捨這四個詞語來形容每一支正道,是因為八正道的方向很單純──從貪欲、嗔恚、愚癡或世間各種事物之中出離,不染着貪欲、嗔恚、愚癡或世間各種事物,把貪欲、嗔恚、愚癡或對世間各種事物的渴愛息滅,放捨貪欲、嗔恚、愚癡或世間各種事物。這個方向不單帶來人生的提升,更帶來覺悟解脫。

 


什麼是八正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八正道和分析八正道。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八正道呢?

「這就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比丘們,什麼是正見呢?

「比丘們,知苦、知苦集、知苦滅、知苦滅之道。這就是稱為正見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思維呢?

「比丘們,出離的思維、不嗔恚的思維、不惱害的思維。這就是稱為正思維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語呢?

「比丘們,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就是稱為正語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業呢?

「比丘們,不殺生、不偷盜、不作非梵行〔註一〕。這就是稱為正業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命呢?

「比丘們,聖弟子捨棄不正當的謀生方式,以正當的方式來謀生活命。這就是稱為正命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精進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為了不讓內心生起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內心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內心生起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內心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這就是稱為正精進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念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這就是稱為正念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定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他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他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着,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 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 ──他進入了三禪。他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這就是稱為正定了。」

註一:“不作非梵行” 的巴利文短語是 “abrahmacariyā veramaṇī” ,指 「摒除男女欲的清修」 。「不作非梵行」 主要對出家眾而說,而 「不邪淫」 (kāmesu micchācārā veramaṇī)可對在家眾和出家眾說。

 

相應部.四十五.八.分析

這篇經文逐一講解八正道的內容。八正道以正見為首,無論出家眾或在家眾,確立了正見後,便會踏上這條出離貪欲、嗔恚、愚癡的道路。

 


什麼是八正道的目標?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沙門所屬和沙門果。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沙門所屬呢?這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稱為沙門所屬。」

「比丘們,什麼是沙門果呢?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這稱為沙門果。」

 

三十五.沙門所屬之一

這是一篇簡短的經文,重點地講出:八正道是沙門的所屬,初、二、三、四果是沙門的目標。以下講述一些經中的名相。

沙門:沙門是一個音譯的詞語,巴利文是 “samaṇa” ,意思是 「遁世者」 。沙門可指出家修行的人,也可指出家修行的團體。

須陀洹:須陀洹也是一個音譯的詞語,巴利文是 “sotāpanna” ,意譯是「入流」,指進入了八正道這條「聖者之流」。須陀洹是聖者階位之中最低的一個,所以又稱為初果。初果聖者已經踏上了八正道,從此不會墮落惡道,生死很快便會止息,極其量在欲界的天與人之中受生七次,所有的貪、嗔、癡都會枯竭。

斯陀含:巴利文是 “sakadāgāmin” ,意譯為「一還」,意思指「會返回欲界受生一次」。斯陀含在聖者階位之中排第二,所以又稱為二果。二果聖者同樣踏上了八正道,加上貪、嗔、癡薄,所以貪欲與嗔恚還會束縛他回來欲界受生一次,貪、嗔、癡便會枯竭。

阿那含:巴利文是 “anāgāmin” ,意譯為「不還」,意思指「不會返回欲界受生」。阿那含在聖者階位之中排第三,所以又稱為三果。三果聖者同樣踏上了八正道,加上貪欲和嗔恚已經斷除,已經沒有結縛可束縛他回來欲界,在命終後只會在色界與無色界之中受生,也在色界與無色界之中入滅。在家的佛弟子最高可以取得這個果位。

阿羅漢:巴利文是 “arahant” ,意譯為「應供」, 意思指「值得受人供養」。阿羅漢是聖者階位之中最高的一個,他已經完成八正道,貪、嗔、癡完全清除,現生清淨及沒有顛倒地生活,在命終後不再受生。在原始佛教的教義之中,修行的目標就是解脫生死,而聖者的果位只此四個,佛陀就是一位最高的四果聖者,他的出家弟子也有很多在這個果位之中,而在家的佛弟子最高也可取得三果。

 


佛陀說話的原則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無畏王子前往尼乾陀那裏,對他作禮,然後坐在一邊。尼乾陀對無畏王子說:「王子,來吧,你去跟喬答摩沙門辯論吧。如果你跟他辯論的話,你的好名聲將會遠播,人們說:『無畏王子能跟這樣有力量、這樣偉大的喬答摩沙門辯論呢!』」

「大德,我怎樣跟這樣有力量、這樣偉大的喬答摩沙門辯論呢?」

「王子,你去喬答摩沙門那裏,然後這樣對他說:『大德,如來所說的話會使別人不鍾愛、不歡喜的嗎?』

「如果他這樣解答:『王子,如來所說的話是會使別人不鍾愛、不歡喜的。』 之後你再這樣問他:『大德,那麼你跟凡夫有什麼不同呢?凡夫所說的話也是會使別人不鍾愛、不歡喜的。』

「如果他這樣解答:『王子,如來所說的話是不會使別人不鍾愛、不歡喜的。』之後你再這樣問他:『大德,那你為什麼記說提婆達多墮落惡趣、提婆達多墮落地獄、提婆達多受苦一劫、提婆達多不通懺悔這些說話,使他惱怒、使他不歡喜呢?』

「王子,當喬答摩沙門被問到這個兩難的問題時,一定沒有能力把它吐出來也沒有能力把它吞下去。就正如一個人的喉頭卡住一塊方鐵,沒有能力把它吐出來也沒有能力把它吞下去。同樣地,當喬答摩沙門被問到這個兩難的問題時,一定沒有能力把它吐出來也沒有能力把它吞下去。」

無畏王子回答尼乾陀:「大德,是的。」於是起座對尼乾陀作禮,右繞尼乾陀,然後前往世尊那裏。

無畏王子去到世尊那裏後,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他看一看太陽後心想: 「現在太晚了,今天不是跟世尊辯論的適當時候。讓我請世尊明天到我的居所,那時候才跟他辯論吧。」 於是他對世尊說:「大德,願世尊連同多三個人明天接受我的食物。」

世尊保持沉默以表示接受供養。無畏王子知道世尊接受邀請後,便起座對世尊作禮,右繞世尊,然後離去。

夜晚過後,在上午,世尊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缽前往無畏王子的居所。世尊去到後,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無畏王子親手將美味的硬食物和軟食物遞送給世尊,使他得到滿足,使他掩缽示意吃飽。當世尊吃完食物,手離開缽的時候,無畏王子以一低座坐在一邊,對世尊說:「大德,如來所說的話會使別人不鍾愛、不歡喜的嗎?」

「王子,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大德,現在尼乾陀輸了。」

「王子,你為什麼說尼乾陀輸了呢?」

於是無畏王子把尼乾陀叫他怎樣跟世尊辯論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世尊。

這時候,有一個年幼不懂事的嬰孩躺在無畏王子的膝部。世尊對無畏王子說: 「王子,你認為怎樣,如果你一時疏忽或保姆一時疏忽,這嬰孩把木條或石子放進口裏,你會怎樣做呢?」

「大德,我會立即把這些東西從他口中取出來,如果不能取出來,我會用左手按着他的頭,用右手手指勾這些東西出來;即使會使他流血,我也要這樣做。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我悲憫這個嬰孩。」

「王子,同樣地,如來知道一些說話是不真實、不如實的;會帶來損害的;別人會不鍾愛、不歡喜的──如來不會說這些說話。

「如來知道一些說話是真實、如實的;會帶來損害的;別人會不鍾愛、不歡喜的──如來不會說這些說話。

「如來知道一些說話是真實、如實的;會帶來利益的;別人會不鍾愛、不歡喜的──如來在時機適合時會說這些說話。

「如來知道一些說話是不真實、不如實的;會帶來損害的;別人會鍾愛、歡喜的──如來不會說這些說話。

「如來知道一些說話是真實、如實的;會帶來損害的;別人會鍾愛、歡喜的──如來不會說這些說話。

「如來知道一些說話是真實、如實的;會帶來利益的;別人會鍾愛、歡喜的──如來在時機適合時會說這些說話。

「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如來對眾生有悲憫。」

「大德,一些剎帝利智者、婆羅門智者、居士智者、沙門智者事先已經準備好問題,然後走到如來那裏發問。大德,究竟那些答案世尊要在之前仔細想好,還是當下就在如來的心中出現的呢?」

「王子,既然這樣,我反問你,就隨你自己的意思來答吧。王子,你認為怎樣,你熟悉馬車的各種部件嗎?」

「大德,是的,我熟悉馬車的各種部件。」

「王子,你認為怎樣,如果有人走到你那裏問你馬車各種部件的名稱,究竟那些答案你要在之前仔細想好,還是當下就在你的心中出現的呢?」

「大德,我是一個熟練的駕馭者,熟悉馬車各種部件,馬車所有的部件我都熟知。那些答案當下就在我的心中出現。」

「王子,同樣地,一些剎帝利智者、婆羅門智者、居士智者、沙門智者事先已經準備好問題,然後走到如來那裏發問。那些答案當下就在如來的心中出現。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如來善洞悉法界。因為如來善洞悉法界,所以那些答案當下就在如來的心中出現。」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無畏王子對他說:「大德,妙極了!大德,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着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世尊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五十八.無畏王子經

這是一篇《中部》的經文,內容比較長,因此對法義和背景資料都描述得較為詳細。

在經中的開首,外道尼乾陀吩咐無畏王子跟佛陀辯論,更為無畏王子設計一個兩難的論題「如來會否說別人不歡喜的話」出來──如果佛陀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麼佛陀跟凡夫有何分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那麼佛陀為什麼曾對提婆達多說他會墮落地獄這些令人不歡喜的說話。

之後,無畏王子便按吩咐向佛陀提出質難,但佛陀只一句「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便化解了這個問難。經中不單使我們看到佛陀的敏捷反應,更重要的,是帶出佛陀說話的原則與出於悲憫的動機,這是現今社會非常值得借鏡的說話方式:

不真實的、會帶來損害,聽者會不歡喜

──佛陀不會說這些話

是真實的、會帶來損害,聽者會不歡喜

──佛陀不會說這些話

是真實的、會帶來利益,聽者會不歡喜

──佛陀在時機適合時會說這些話

不真實的、會帶來損害,聽者會歡喜

──佛陀不會說這些話

是真實的、會帶來損害,聽者會歡喜

──佛陀不會說這些話

是真實的、會帶來利益,聽者會歡喜

──佛陀在時機適合時會說這些話

 


波斯匿王對佛、法、僧三寶的讚嘆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釋迦人一個名叫彌達隆的市鎮。

這時候,拘薩羅王波斯匿抵達難伽羅處理一些事務。波斯匿王吩咐提伽.迦羅延:「迦羅延賢友,安排車輛,我要到園地遊覽。」

迦羅延回答波斯匿王:「大王,是的。」 在安排好車輛後,便對波斯匿王說: 「大王,車輛已經安排好了。如果你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於是,波斯匿王登上御駕,和大批隨從的車輛一起前往園林。當車輛到了車路的盡頭時,他下車徒步進入園林。波斯匿王在園中散步與遊玩,那裏的樹木十分怡人、令人神往、沒有吵雜、寧靜、沒有閒雜人等、遠離人煙,是一個理想的靜處。看見這種情景,令波斯匿王憶想起自己曾在這樣的環境下拜訪世尊.阿羅漢.等正覺。

波斯匿王把心中的意念告訴迦羅延,及問他:「迦羅延賢友,現在世尊.阿羅漢.等正覺住在哪裏呢?」

「大王,釋迦人有一個名叫彌達隆的市鎮。現在世尊.阿羅漢.等正覺住在那裏。」

「迦羅延賢友,從難伽羅到彌達隆距離有多遠呢?」

「大王,不遠,距離三由旬。在中午的時候就能夠去到那裏。」

「迦羅延賢友,既然這樣,你安排車輛吧,我要去探望世尊.阿羅漢.等正覺。」

迦羅延回答波斯匿王: 「大王,是的。」 在安排好車輛後,便對波斯匿王說: 「大王,車輛已經安排好了。如果你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於是,波斯匿王登上御駕,和大批隨從的車輛一起從難伽羅前往釋迦人的彌達隆市鎮,在中午的時候抵達彌達隆,然後繼續前往彌達隆的園林。當車輛到了車路的盡頭時,他下車徒步進入園林。

這時候,一些比丘在空曠的地方行禪。於是波斯匿王走到那些比丘那裏,問他們: 「大德們,現在世尊.阿羅漢.等正覺在哪裏呢?我想去探望他。」

「大王,就在那閉着門的房子。你沿着走廊靜靜地、慢慢地走到門前,作聲輕咳和敲門,世尊.阿羅漢.等正覺便會開門給你。」

於是,波斯匿王把佩劍與頭飾交給迦羅延。迦羅延心想: 「現在大王要獨自一人進去,我應在這裏等他。」

波斯匿王沿着走廊靜靜地、慢慢地走到那閉着門的房子,在門前作聲輕咳和敲門,世尊開門給他。波斯匿王進入房子後,以頭伏在世尊雙腳之上,以口親吻世尊雙腳,以手輕撫世尊雙腳,然後報上自己的姓名: 「大德,我是拘薩羅王波斯匿。大德,我是拘薩羅王波斯匿。」

「大王,什麼原因使你對這個身體作出這樣大的頂禮,作出這樣深的恭敬呢?」

「大德,我對世尊有一種慕信:『世尊是一位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開示出來,世尊的弟子僧能善巧地進入正道。』

「大德,我看見一些沙門婆羅門修習梵行不能持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即使四十年,到後來還是洗澡、塗香油、修剪鬚髮、沉溺在五欲之中。但是,我看見比丘終其壽命,直至最後一息都生活在圓滿、清淨的梵行之中。大德,在其他地方,我是從來沒有見過有這樣圓滿、這樣清淨的梵行的。大德,因此,我對世尊有這種慕信:『世尊是一位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開示出來,世尊的弟子僧能善巧地進入正道。』

「大德,再者,國王會跟國王互相爭執,剎帝利會跟剎帝利互相爭執,婆羅門會跟婆羅門互相爭執,居士會跟居士互相爭執,父母會跟子女互相爭執,兄弟姊妹會跟兄弟姊妹互相爭執,朋友會跟朋友互相爭執。但是,我看見比丘和合、融洽、沒有爭執,各人水乳交融地生活,以善意的目光來相視。大德,在其他地方,我是從來沒有見過有這樣和合的團體的。大德,因此,我對世尊有這種慕信: 『世尊是一位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開示出來,世尊的弟子僧能善巧地進入正道。』

「大德,再者,我常到叢林、樹園散步,在那裏曾看見一些沙門婆羅門枯瘦、憔悴、難看、蒼白、筋脈盡露,人們都不想看見他們。那時我心想:『這些尊者一定是對修習梵行沒有興趣,要不然就是犯了罪而躲進這裏來。』我前往他們那裏,然後對他們說:『尊者們,為什麼你們這樣子的呢?』他們說:『大王,我們患上黃疸病。』但是,我看見比丘歡欣、快慰、喜悅、根門平穩、少欲望、平淡、安定,內心像鹿那樣遠離。那時我心想:『這些尊者這樣子,一定是在世尊的教誡之下帶來美好的質素。』大德,因此,我對世尊有這種慕信:『世尊是一位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開示出來,世尊的弟子僧能善巧地進入正道。』

「大德,再者,我是一個灌頂剎帝利王,能夠處死那些應受處死的人,沒收那些應受沒收的財物,放逐那些應受放逐的人,但當我在裁決堂主持裁決時,也會有人打斷我的說話。即使我說:『賢者們,當我在裁決堂主持裁決時,不要打斷我的說話,請等待我把話說完你們才說話!』 人們還是照樣會打斷我的說話。但是,我看見比丘在世尊說法的時候,即使是成百成千的弟子都是沒有聲音的,甚至連輕咳聲也沒有。大德,有一次,世尊在成百成千的大眾之中說法,當中有一位弟子作輕咳聲,他附近一位同修隨即用膝蓋輕碰他,示意在世尊說法的時候要保持肅靜,不要作聲。那時我心想:『真是罕見,真是少有!不需使用棒杖,不需使用刀劍,竟然會有紀律這樣好的大眾。』大德,在其他地方,我是從來沒有見過紀律有這樣好的大眾的。大德,因此,我對世尊有這種慕信:『世尊是一位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開示出來,世尊的弟子僧能善巧地進入正道。』

「大德,再者,我曾看見一些剎帝利智者,他們聰明、能言善辯、具有銳利的辯才。他們到處遊行,目的是以自己的智慧來攻破別人的論點。當他們知道世尊將會遊訪某一個村落或市鎮時,便開始籌劃各種辯題:『我們去喬答摩沙門那裏問他這個問題,如果他這樣來解說的話,我們就這樣來駁斥他;如果他那樣來解說的話,我們就那樣來駁斥他。』當他們知道世尊已經到了那一個村落或市鎮時,便前往世尊那裏。世尊為他們說法,對他們開示,對他們教導,使他們景仰,使他們歡喜。他們因世尊的說法而得到開示,得到教導,感到景仰,感到歡喜,因此不會向世尊提出問題,更不會提出駁斥。他們最後反而成為世尊的弟子。大德,因此,我對世尊有這種慕信:『世尊是一位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開示出來,世尊的弟子僧能善巧地進入正道。』

「大德,再者,我曾看見一些婆羅門智者……他們最後反而成為世尊的弟子。大德,因此,我對世尊有這種慕信:『世尊是一位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開示出來,世尊的弟子僧能善巧地進入正道。』

「大德,再者,我曾看見一些居士智者……他們最後反而成為世尊的弟子。大德,因此,我對世尊有這種慕信:『世尊是一位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開示出來,世尊的弟子僧能善巧地進入正道。』

「大德,再者,我曾看見一些沙門智者,他們聰明、能言善辯、具有銳利的辯才。他們到處遊行,目的是以自己的智慧來攻破別人的論點。當他們知道世尊將會遊訪某一個村落或市鎮時,便開始籌劃各種辯題:『我們去喬答摩沙門那裏問他這個問題,如果他這樣來解說的話,我們就這樣來駁斥他;如果他那樣來解說的話,我們就那樣來駁斥他。』當他們知道世尊已經到了那一個村落或市鎮時,便前往世尊那裏。世尊為他們說法,對他們開示,對他們教導,使他們景仰,使他們歡喜。他們因世尊的說法而得到開示,得到教導,感到景仰,感到歡喜,因此不會向世尊提出問題,更不會提出駁斥。他們最後反而向世尊請求出家,世尊接受他們出家,成為出家的弟子。他們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不久便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圓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之後他們這樣想:『我們真是從毀滅之中逃脫出來!我們真是從毀滅之中逃脫出來!過去我們不是沙門而自認為是沙門,過去我們不是婆羅門而自認為是婆羅門,過去我們不是阿羅漢而自認為是阿羅漢。現在我們才是沙門,現在我們才是婆羅門,現在我們才是阿羅漢!』大德,因此,我對世尊有這種慕信:『世尊是一位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開示出來,世尊的弟子僧能善巧地進入正道。』

「大德,再者,伊尸達多和富樓那兩位內侍臣由我提供他們食物,由我提供他們車乘,由我給他們工作,由我使他們有名聲,但他們對我的恭敬也比不上對世尊的恭敬。大德,有一次,我在行軍的時候住在一個擠迫的住處,我觀察伊尸達多和富樓那兩位內侍臣,他們在晚上一直談論法義,之後躺下睡覺時,頭朝着世尊所在的方向,腳朝着我來睡。那時我心想:『真是罕見,真是少有!伊尸達多和富樓那這兩位內侍臣由我提供他們食物,由我提供他們車乘,由我給他們工作,由我使他們有名聲,但他們對我的恭敬也比不上對世尊的恭敬。他們一定是在世尊的教誡之下帶來美好的質素。』大德,因此,我對世尊有這種慕信:『世尊是一位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開示出來,世尊的弟子僧能善巧地進入正道。』

「大德,世尊是剎帝利,我也是剎帝利;世尊是拘薩羅人〔註一〕,我也是拘薩羅人;世尊八十歲,我也是八十歲。雖然我們都是剎帝利,都是拘薩羅人,都是八十歲,但基於以上各種事情,使我對世尊作出這樣大的頂禮,作出這樣深的恭敬。

「大德,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要告辭了。」

「大王,如果你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於是,波斯匿王起座對世尊作禮,右繞世尊,然後離去。

波斯匿王離去不久,世尊對比丘說: 「比丘們,波斯匿王剛才所說的話像為法義興建了一所寺廟,他說了這段『法廟』的法義之後便起座離去。比丘們,你們要學習這段法義,掌握這段法義,受持這段法義,這段『法廟』的法義能帶來利益,是梵行的基礎。」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註一〕佛陀的祖國是迦毘羅衛。迦毘羅衛是小國,臣服於拘薩羅。

 

中部.八十九.法廟經

這也是一篇《中部》的經文,內容提到在佛陀晚年的時候,有一次,波斯匿王向佛陀講述親身所遇見的事例多則,以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讚嘆。這篇經文的重點不是闡釋法義,而是舉出多則佛法使人高度提升的事例,從而為佛弟子加深對三寶的敬信。

對三寶的敬信是修學佛法的基礎,而且單是對三寶的敬信也會帶來很大的福報,所以在這篇經文的尾末,佛陀勸勉比丘受持這篇經文,因為這能帶來利益,也是修行的基礎。

 


初轉法輪──佛陀為五比丘說四聖諦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波羅奈的仙人住處鹿野苑。

在那裏,世尊對五比丘說:「比丘們。」

五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兩邊出家人是不應行踐的。這兩邊是什麼呢?

「一邊是追尋欲樂,這是低劣、世俗、屬於凡夫、非聖者、沒有意義的。一邊是自我虐待的苦行,這是痛苦、非聖者、沒有意義的。

「比丘們,如來不落入這兩邊,覺悟一條中道,這條中道使人生出眼、生出智,帶來寧靜、無比智、正覺、湼槃。

「比丘們,如來所覺悟的中道是什麼呢?這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比丘們,這就是如來所覺悟的中道,這條中道可使人生出眼、生出智,可帶來寧靜、無比智、正覺、湼槃。

「比丘們,這是苦聖諦:生是苦的,老是苦的,病是苦的,死是苦的,憂、悲、苦、惱、哀是苦的,怨憎會是苦的,愛別離是苦的,求不得是苦的;簡略來說,五取蘊是苦的。

「比丘們,這是苦集聖諦:欲愛、有愛、無有愛是帶來後有的原因。這些渴愛和喜貪連在一起,使人對各種事物產生愛喜。

「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對渴愛徹底無欲、滅盡、放捨、捨棄、解脫、不粘着。

「比丘們,這是苦滅之道聖諦: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比丘們,這是苦聖諦,我之前從沒聽過這種法義,我在這種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比丘們,應去遍知苦,我之前從沒聽過這種法義,我在這種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比丘們,要徹底遍知苦,我之前從沒聽過這種法義,我在這種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苦集聖諦……應去斷除苦集……要徹底斷除苦集……

「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應去證得苦滅……要徹底證得苦滅……

「比丘們,這是苦滅之道聖諦,我之前從沒聽過這種法義,我在這種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比丘們,應去修習苦滅之道,我之前從沒聽過這種法義,我在這種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比丘們,要徹底完成苦滅之道,我之前從沒聽過這種法義,我在這種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如果我對四聖諦沒有如實知見,不能清淨地三轉十二行〔註一〕的話,便不會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宣稱我是無上等正覺。

「比丘們,由於我對四聖諦有如實知見,能清淨地三轉十二行,所以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宣稱我是無上等正覺。我的智和見生出來了,我有不動搖的心解脫。這是我最後的一生,從此不再受後有。」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五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憍陳如尊者在這段解說之中去除塵垢,生起法眼,明白到:「所有集起法,都是滅盡法。」

當世尊這樣轉法輪的時候,在地上的天神隨即呼喚:「世尊在波羅奈的仙人住處鹿野苑轉無上法輪了!世上任何沙門、婆羅門、天神、魔羅、梵天都不能逆轉這個法輪。」

四王天聽見地上天神的說話後,隨即呼喚:「世尊在波羅奈的仙人住處鹿野苑轉無上法輪了!世上任何沙門、婆羅門、天神、魔羅、梵天都不能逆轉這個法輪。」

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聽見他化自在天的說話後,隨即呼喚:「世尊在波羅奈的仙人住處鹿野苑轉無上法輪了!世上任何沙門、婆羅門、天神、魔羅、梵天都不能逆轉這個法輪。」

在短短的時刻,聲音傳遍整個梵世間。十千世界發生各種震動;世間出現無量光芒,勝於眾天神的光芒。

這時候,世尊說出感興語:「憍陳如知道法義,憍陳如知道法義!」

之後,憍陳如尊者得了一個稱號,為阿若憍陳如。

〔註一〕:「 三轉十二行」 (ti-parivaṭṭaṃ dvādasākāraṃ)在漢譯本的典籍中有稱之為 「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在巴利文本之中,指佛陀從三個層面來說四聖諦的義理:對五比丘解釋四聖諦,策發他們在四聖諦之中修習,勸勉他們徹證四聖諦。因為佛陀從三個層面來說四聖諦,所以當中包括有十二個範疇的內容:這是苦、應去遍知苦、要徹底遍知苦,這是苦集、應去斷除苦集、要徹底斷除苦集,這是苦滅、應去證得苦滅、要徹底證得苦滅,這是苦滅之道、應去修習苦滅之道、要徹底完成苦滅之道。在巴利文本之中,這稱為 「三轉十二行」。

 

相應部.五十六.十一.如來所說之一

這篇經文又稱為《初轉法輪經》,是其中一篇重要的佛教經文。明白佛教歷史的人會知道,悉達多太子出家尋師訪道時曾修習六年自虐身體的外道苦行,五比丘跟他一起修習。之後悉達多太子知道這種苦行不能解脫生死,所以離開了五比丘而繼續求法。五比丘看見悉達多太子捨棄斷食與苦行時內心感到非常失望,認為他退心返回欲樂的生活之中。悉達多太子覺悟成佛後前往教化五比丘,這時五比丘對佛陀輕視之心還沒消除。知道這篇經文的背景後,會更加明白經文所述的內容。

佛陀首先為五比丘講解,他捨棄了苦行,但也不是返回欲樂的生活之中,佛陀不落入苦行與欲樂兩邊,覺悟出一條中道的八正道。然後,佛陀再為五比丘解說四聖諦的義理,憍陳如尊者是第一位明白法義的弟子。四聖諦助人解脫生死,憍陳如尊者明白了這個法義,當下得到法眼,取得初果。因為憍陳如尊者在眾比丘之中最先得法眼,所以佛陀稱他為「久知法義第一」的比丘弟子。

 


四聖諦助人止息生死輪迴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跋祇的拘胝村。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四聖諦,因此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什麼是四聖諦呢?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苦聖諦,因此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苦集聖諦,因此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苦滅聖諦,因此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由於沒有覺悟、沒有智證苦滅之道聖諦,因此我和你們長期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覺悟、智證苦聖諦,覺悟、智證苦集聖諦,覺悟、智證苦滅聖諦,覺悟、智證苦滅之道聖諦,能截斷有愛,盡除各種有,從此不再受後有。」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由於不能見,

如實四聖諦;

長夜在輪迴,

一生又一生。

現今已見諦,

諸有俱摧破,

截斷諸苦根,

不再受後有。」

 

相應部.五十六.二十一.明之一

四聖諦是原始佛教教義的中心,從上一期開始,我選出一些跟四聖諦有關的經文,跟各位逐一從經文之中認識這個義理。

這是一篇簡明的經文,當中提到,佛陀和眾比丘由於過往不知四聖諦,所以一直在生死輪迴,但當覺悟四聖諦之後,生死就會止息。

經中有三處地方提到「有」:「截斷有愛」、「盡除各種有」、「不再受後有」。「有」有 「存在」、「生存」、「成為」的意思,指「在世間存在」、「在世間生存」、「成為世間的一員」。明白四聖諦的人,因為明白世間是苦,所以能截斷對「有」的渴愛;亦因為明白滅與道,所以能盡除在三界五趣之中各種形色的有;阿羅漢果位的聖者因為徹底清除貪欲、嗔恚、愚癡,亦即徹底清除無明與渴愛,所以在身壞命終之後不會領受下一個「有」,無止境的生死輪迴便告終結。

 

按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