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七)

蕭式球

明白人生無常可帶來不放逸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假如有四個強壯、箭術好的弓箭手向四方站着,一個人前來,要在四個弓箭手齊向四方所射的箭落地前就把它們接着,然後把箭拿回來。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那人可否稱為快速、具有至極速度的人呢?」

「大德,即使能接着一個弓箭手所射的箭,那人都可稱為快速、具有至極速度的人,更遑論能接着四個弓箭手所射的箭了。」

「比丘們,那人的速度很快,但日月運行的速度比他更快。比丘們,那人的速度很快,日月運行的速度很快,一些在日月前面跑的天神的速度也很快,但是壽行〔註一〕消逝的速度比前三者更快。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保持不放逸。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註一〕「壽行」 (āyu-saṅkhāra)是遷流不息的壽元。人的壽命時刻都在急速消逝。

 

相應部.二十.六.弓箭手

在這篇經文之中,佛陀用「接箭者」 、「日月」 、「天神」 三種高速事物的譬喻,形容人生消逝的速度極為急速,以此來策勵比丘弟子保持不放逸。

佛法時常提到人生無常。生命不斷流逝,世間不斷變化,這是一個顯然的事實但又是很多人都不願意接受的事實。在原始佛教的義理之中,認識無常並不是悲觀與消極的事情,反而從中可帶來減少執着、悲憫心、出離心、不放逸等多種善美的心靈質素。

明白人生無常可帶來不放逸,有了不放逸,就如之前兩期的經文所述,能為民族帶來興盛,可保住人天善趣,更可速脫生死。

 


不放逸有助去除無明及各種不善法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就正如一間尖頂屋,所有的樑都朝向尖頂,連接尖頂。如果把尖頂去除,所有的樑都會去除。〔註〕

「比丘們,同樣地,所有不善法都紮根於無明,連接無明。如果把無明去除,所有不善法都會去除。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保持不放逸。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註〕尖頂屋的建築方式,是用一件堅硬的木材來做屋的尖頂,以此銜接整間屋的樑。如果把這件尖頂木去掉的話,所有屋樑便會失去依附而散落。

 

相應部.二十.一.尖頂

這也是一篇簡單而又直接的經文,經中佛陀首先用「尖頂攝持所有屋樑,若尖頂去除,所有屋樑都會散落」的譬喻,形容無明攝持所有不善法,若無明去除,所有不善法都會去除。之後佛陀勸勉比丘保持不放逸,以去除無明。

無明的內容可見刊在359期的《相應部.十二.二.分析》之中,無明是指不知苦、集、滅、道四聖諦。無明是五上分結「色界貪、無色界貪、我慢、掉舉、無明」 的其中一結,五上分結均屬深細的結縛,只有阿羅漢才能將之斷除。所以,能去除無明的人,在經中通常不是指見法的初、二、三果聖者,而是指徹證四聖諦的四果阿羅漢。在這篇經文中佛陀雖是簡單地勸勉比丘要不放逸地去除無明,但其實即是勸勉比丘要不放逸地取證最高的果位。

 


七種心靈財富──信、戒、慚、愧、聞、施、慧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七種財。這七種財是什麼呢?

「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施財、慧財。

「比丘們,什麼是信財呢?

「一位聖弟子對如來的覺悟有敬信,明白世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這就是稱為信財了。

「比丘們,什麼是戒財呢?

「一位聖弟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就是稱為戒財了。

「比丘們,什麼是慚財呢?

「一位聖弟子有慚:他對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有慚;對心中的惡不善法有慚。這就是稱為慚財了。

「比丘們,什麼是愧財呢?

「一位聖弟子有愧:他對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有愧;對心中的惡不善法有愧。這就是稱為愧財了。

「比丘們,什麼是聞財呢?

「法義的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意義善美、文句善美,宣示圓滿、清淨的梵行。一位多聞法義、受持法義、博學法義的聖弟子,多聞這樣的法義,受持這樣的法義,讀誦、思維、以正見洞察這樣的法義。這就是稱為聞財了。

「比丘們,什麼是施財呢?

「一位居家的聖弟子,內心清除了吝嗇的污垢,不受吝嗇的束縛,慷慨、大方、樂於施捨、不拒人所求、樂於和人分享。這就是稱為施財了。

「比丘們,什麼是慧財呢?

「一位聖弟子有智慧:他具有生滅的智慧、具有聖者洞察力的智慧、具有能把苦徹底清除的智慧。這就是慧財了。

「比丘們,這就是七種財了。

「信財與戒財,

慚財與愧財,

聞財與施財,

慧財共七財。

 

有此財富者,

不論男或女,

皆屬不貧乏,

此生不空過。

 

故此應尋求,

信戒及見法。

智者常憶念,

佛陀之教法。」

 

增支部.七.六

以前新春期間人們常以「恭喜發財」來互相祝賀,現在經濟提升了,人們開始以「身體健康」來互相祝賀。人們都明白,擁有健康的身體比擁有物質財富更為重要,若進一步反思更能明白,擁有心靈財富比起前二者更為重要。

「七財」(sattadhana)這個義理多為在家生活的人而說,而且適用於其他宗教人士,一個人在任何宗教哲理的指導下而帶出信、戒、慚、愧、聞、施、慧,心靈財富都能增長。其他宗教的信、聞、慧跟原始佛教中的信、聞、慧內涵有所不同,一個人若是在原始佛教教義的指導下而帶出信、戒、慚、愧、聞、施、慧,這些心靈財富更是出世間的財富,亦即是聖者的財富。有時在一些佛典中強調「聖者財富」這一點,將這七種財富稱為「七聖財」(sattavidhaariyadhana)。

 


明白五蘊無我的人,即使身有病,心也沒有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婆伽的鱷魚山,畢沙迦邏園的鹿野苑。

這時候,那拘邏父居士前往世尊那裏,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我年老、過了很多日子,身體時常病痛,不能時常探望世尊和受人尊重的比丘。大德,請世尊教化我,請世尊教誡我,這將為我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

「居士,正是這樣。居士,你的身體有病、虛弱、是一種束縛,如果有人說你這身體有一會兒的健康,他就是一個愚癡的人!居士,因此,你應這樣修學:在身體有病時,心不要病。居士,你應這樣修學。」

那拘邏父對世尊的說話感到歡喜,感到高興,之後起座對世尊作禮,右繞世尊,然後前往舍利弗尊者那裏。

那拘邏父去到舍利弗尊者那裏後,對舍利弗尊者作禮,然後坐在一邊。舍利弗尊者對那拘邏父說:「居士,你的根門清淨,面色清淨、明晰。你今天是否在世尊面前聽法語呢?」

「大德,我的根門怎會不清淨,我的面色怎會不清淨、不明晰呢!大德,今天世尊為我說法語,世尊為我灑甘露。」

「居士,世尊為你說什麼法語,世尊為你灑什麼甘露呢?」

於是那拘邏父把剛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舍利弗尊者。

「居士,你為什麼不進一步問世尊:大德,『身體有病,心也有病』所包含的內容是什麼呢?大德,『身體有病,心沒有病』所包含的內容又是什麼呢? 」

「大德,我從遠處來到舍利弗尊者跟前,就是想知道這個義理。如果舍利弗尊者為我解釋清楚這個義理就好了。」

「居士,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那拘邏父回答舍利弗尊者:「大德,是的。」

舍利弗尊者說:「居士,什麼是『身體有病,心也有病』呢?

「居士,不聽聞法義的凡夫不去看聖者,不知聖法,不學聖法;不去看善人,不知善人法,不學善人法。他視色為:『色在實我之外』、『實我具有色』、『色在實我之中』或『實我在色之中』。他確立『色是我,色是我所』這種想法。色是會變壞、會改變的,當色變壞、改變時,他便會生起憂、悲、苦、惱、哀。

「他視受……

「他視想……

「他視行……

「他視識為:『識在實我之外』、『實我具有識』、『識在實我之中』或『實我在識之中』。他確立『識是我,識是我所』這種想法。識是會變壞、會改變的,當識變壞、改變時,他便會生起憂、悲、苦、惱、哀。

「居士,這就是『身體有病,心也有病』了。

「居士,什麼是『身體有病,心沒有病』呢?

「居士,多聞法義的聖弟子常去看聖者,知聖法,善學聖法;常去看善人,知善人法,善學善人法。他視色為:『沒有色在實我之外這回事』、『沒有實我具有色這回事』、『沒有色在實我之中這回事』、『沒有實我在色之中這回事』。他不確立『色是我,色是我所』這種想法。色是會變壞、會改變的,當色變壞、改變時,他不會生起憂、悲、苦、惱、哀。

「他視受……

「他視想……

「他視行……

「他視識為:『沒有識在實我之外這回事』、『沒有實我具有識這回事』、『沒有識在實我之中這回事』、『沒有實我在識之中這回事』。他不確立『識是我,識是我所』這種想法。識是會變壞、會改變的,當識變壞、改變時,他不會生起憂、悲、苦、惱、哀。

「居士,這就是『身體有病,心沒有病』了。」

舍利弗尊者說了以上的話後,那拘邏父對舍利弗尊者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相應部.二十二.一.那拘邏父

這篇經文出自於《相應部》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相應,這個相應稱為《蘊相應》。《蘊相應》的篇幅很大,當中收錄有一百五十八篇經文。

蘊的巴利文是「khandha」,它有「組合物」的意思。色、受、想、行、識稱為五蘊,是組成各種生命的五種組合物。原始佛教的義理指出,五蘊中的每一蘊都是生滅無常的東西,因此由五蘊所組成的生命,本質就是無常、苦、無我的;原始佛教的義理更指出,修行人對五蘊厭離、無欲,便能從五蘊解脫出來,從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哀解脫出來。明白這個義理的人就是一個取得法眼的人;明白這個義理之後更能徹底放下對五蘊的執着,這人就是一個徹底解脫的阿羅漢。

在這篇經文中,那拘邏父即使年老多病,也上山拜訪佛陀及佛陀的比丘弟子。佛陀因應那拘邏父的身體狀況而為他略說「身病心不病」這個義理,而舍利弗尊者則詳細為他解釋,若不計着五蘊為我、為我所,便能做到身病心不病。

 


五蘊是重擔,阿羅漢是一個徹底放下重擔的人。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重擔、負重擔者、拿起重擔、放下重擔。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重擔呢?

「應稱五取蘊為重擔。什麼是五取蘊呢?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比丘們,五取蘊稱為重擔。

「比丘們,什麼是負重擔者呢?

「應稱人──某某名稱的人,某某種族的人──為負重擔者。比丘們,人稱為負重擔者。

「比丘們,什麼是拿起重擔呢?

「欲愛、有愛、無有愛是帶來後有的原因,這些渴愛和喜貪連在一起,使人對各種事物產生愛喜。比丘們,不斷除渴愛稱為拿起重擔。

「比丘們,什麼是放下重擔呢?

「對渴愛徹底無欲、息滅、離棄、放捨、解脫、不黏着。比丘們,斷除渴愛稱為放下重擔。」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五蘊是重擔,

人是負擔者,

拿起帶來苦,

放下得安樂。

 

放下重擔已,

不復再負荷;

渴愛連根斷,

無欲得寂滅。」

 

相應部.二十二.二十二.重擔

人生就是一個重擔,應該很多人對此沒有異議。人們知道人生是重擔但又肩負不捨,一是這個擔子雖重,但有多種愛着交織其中,因此不願放捨;二是即使想放捨,也不懂放捨的方法。

明白四聖諦的人會明白這篇經文所說的「五蘊是重擔」和「渴愛是重擔的肩負」這個義理,一個人明白這個義理後,便會開始減少對五蘊的渴愛與執着。對五蘊少一分渴愛時內心便會多一分自在,而阿羅漢能徹底清除渴愛,所以他是一個能將重擔完全放下的人。在經中也常以「放下了重擔」來形容一位阿羅漢,如刊在389期的《中部.三十四.小牧牛人經》所述。

 


生命會帶來很多樂趣,但苦患也是從中而起,佛陀教導弟子要知苦及出離。

「比丘們,如果色沒有味,眾生是不會對色貪染的;因為色有味,所以眾生會對色貪染。

「比丘們,如果色沒有患,眾生是不應對色厭離的;因為色有患,所以眾生應對色厭離。

「比丘們,如果色沒有離,眾生是不應從色出離的;因為色有離,所以眾生應從色出離。

……受……

……想……

……行……

「比丘們,如果識沒有味,眾生是不會對識貪染的;因為識有味,所以眾生會對識貪染。

「比丘們,如果識沒有患,眾生是不應對識厭離的;因為識有患,所以眾生應對識厭離。

「比丘們,如果識沒有離,眾生是不應從識出離的;因為識有離,所以眾生應從識出離。

「比丘們,眾生──不論在天世間的天神、魔羅、梵天,在人世間的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一旦不能以究竟智如實知道什麼是五取蘊的味、患、離,便不能出離、斷結、解脫,內心便不能得到自在。

「比丘們,眾生──不論在天世間的天神、魔羅、梵天,在人世間的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一旦能夠以究竟智如實知道什麼是五取蘊的味、患、離,便能夠出離、斷結、解脫,內心便能夠得到自在。」

 

相應部.二十二.二十八.味之三

這是一篇有關覺悟生命的經文,內容講述五蘊 「味、患、離」的義理。味(assāda)有 「味道」、 「樂趣」、 「滿足」的意思。患(ādīnava)是 「過患」的意思。離(nissaraṇa)有 「離開」、 「脫離」的意思。味、患、離跟四聖諦同義,明白生命味、患、離的人是一個見法的人,只有明白生命的味、患、離,才能從苦之中徹底解脫出來。

這篇經文不長,但內容值得所有尋求生命真理的人反思。首先,經中並不否定生命會帶來樂趣這個事實,所以眾生會對生命心生貪染。其次,經中亦指出生命也有過患,所以眾生不應迷失在樂趣之中而應心生厭離。之後,經中更指出可從生命出離,所以眾生應尋求出離,止息這個無常生死的生命。

經文尾末提到,不論天世間或人世間的眾生,若不知五蘊的味、患、離,便不能解脫生死,只有知道五蘊的味、患、離,才能解脫生死。

 


佛陀因觀察人生的味、患、離而得覺悟。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當我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我這樣想:『什麼是色的味、患、離呢?什麼是受的味、患、離呢?什麼是想的味、患、離呢?什麼是行的味、患、離呢?什麼是識的味、患、離呢?』

「比丘們,我再這樣想: 『以色為條件所生起的快樂與喜悅,這就是色的味;色是無常的、是苦的、是變壞法,這就是色的患;清除對色的愛着,捨棄對色的愛着,這就是色的離。

「 『以受……

「 『以想……

「 『以行……

「『以識為條件所生起的快樂與喜悅,這就是識的味;識是無常的、是苦的、是變壞法,這就是識的患;清除對識的愛着,捨棄對識的愛着,這就是識的離。』

「比丘們,如果我不能如實知道五取蘊的味、患、離的話,便不會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宣稱我是無上等正覺。

「比丘們,由於我如實知道五取蘊的味、患、離,所以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宣稱我是無上等正覺。我的智和見生出來了,我有不動搖的心解脫。這是我最後的一生,從此不再受後有。」

 

相應部.二十二.二十六.味之一

這篇經文的內容連接上一期的經文,繼續講解味、患、離的義理。在經中,佛陀扼要地講解什麼是五蘊的味、什麼是五蘊的患,什麼是五蘊的離,之後再說,他因為如實知五蘊的味、患、離而得覺悟成佛,解脫生死而不受後有。

佛陀是在菩提樹下順逆觀察十二緣起而得覺悟的,如刊在360期的《相應部.十二.六十五.都城》所述,而這篇經文則說佛陀觀察生命的味、患、離而得覺悟,是因為十二緣起,味、患、離,四聖諦,八正道等法義都是相通的,它們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知苦與離苦」這種聖者之法而已。

 


五蘊是老、病、死出現的地方,只有五蘊息滅,老、病、死才能息滅。

「比丘們,色的生起、持續、產生、出現就是苦的生起,病的持續,老死的出現。

「受的生起、持續、產生、出現就是苦的生起,病的持續,老死的出現。

「想的生起、持續、產生、出現就是苦的生起,病的持續,老死的出現。

「行的生起、持續、產生、出現就是苦的生起,病的持續,老死的出現。

「識的生起、持續、產生、出現就是苦的生起,病的持續,老死的出現。

「比丘們,色的息滅、平息、滅除就是苦的息滅,病的平息,老死的滅除。

「受的息滅、平息、滅除就是苦的息滅,病的平息,老死的滅除。

「想的息滅、平息、滅除就是苦的息滅,病的平息,老死的滅除。

「行的息滅、平息、滅除就是苦的息滅,病的平息,老死的滅除。

「識的息滅、平息、滅除就是苦的息滅,病的平息,老死的滅除。」

 

相應部.二十二.三十.生起

這是一篇簡要的經文,佛陀在經中明確指出,人生的老、病、死三個大患從五蘊而來。若真的要將這三個大患徹底解決,唯有從止息五蘊這個方向來下手。

不論凡夫或聖者,都不會喜歡老、病、死。經中說,極少人能畢生無病,但任何善趣、惡趣的眾生,一旦生於世上,老死便無可避免。以醫學、世間知識、財富、運動、健康飲食等方法對治老死都力有不逮,因為由五蘊所組成的身心時刻生滅,而且終歸散壞。五蘊的本質就是無常,所以解脫之門唯有一道,就是止息自心的貪欲、瞋恚、愚癡;修行人要對治貪、嗔、癡,是因為這能截斷五蘊的養料,令五蘊不能流轉下去,因此生死輪迴便會止息,生、老、病、死及各種苦都會得到止息。

 


不論過去、現在、未來的生命,本質都是無常、苦、無我

「比丘們,過去和未來的色無常,更遑論現在的色了。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過去的色沒有戀棧,對未來的色沒有愛喜,他進入一條對現在的色厭離、無欲、息滅的道路。

……受……

……想……

……行……

「比丘們,過去和未來的識無常,更遑論現在的識了。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過去的識沒有戀棧,對未來的識沒有愛喜,他進入一條對現在的識厭離、無欲、息滅的道路。」

相應部.二十二.九.過去未來現在之一

 

「比丘們,過去和未來的色苦,更遑論現在的色了。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過去的色沒有戀棧,對未來的色沒有愛喜,他進入一條對現在的色厭離、無欲、息滅的道路。

……受……

……想……

……行……

「比丘們,過去和未來的識苦,更遑論現在的識了。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過去的識沒有戀棧,對未來的識沒有愛喜,他進入一條對現在的識厭離、無欲、息滅的道路。」

相應部.二十二.十.過去未來現在之二

 

「比丘們,過去和未來的色無我,更遑論現在的色了。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過去的色沒有戀棧,對未來的色沒有愛喜,他進入一條對現在的色厭離、無欲、息滅的道路。

……受……

……想……

……行……

「比丘們,過去和未來的識無我,更遑論現在的識了。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會對過去的識沒有戀棧,對未來的識沒有愛喜,他進入一條對現在的識厭離、無欲、息滅的道路。」

相應部.二十二.十一.過去未來現在之三

 

這是三篇法義相連的經文,三篇經文分別指出過去、現在、未來五蘊的「無常」、「苦」、「無我」,然後簡略地講說,解脫道是由不黏着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而達成的。

無常、苦、無我稱為「三相」,三相有「三種實相」、「三種真實的本質」等意思。三相是互通的,明白三相是修習解脫道的第一步,修解脫道的人只要明白無常相、苦相、無我相的任何一相,然後發起出離心而得解脫,這是解脫道的大方向。

 


佛陀對天眾作獅子吼,令其知道自身無常

「比丘們,獅子是野獸之王,在黃昏的時候牠從獸穴出來,先作一輪伸腰,之後環視四方,再作三次獅子吼,然後便外出獵食。

「比丘們,那些聽到獅子吼叫聲的動物,大部分都會感到恐懼、緊張、震驚,生活在洞穴的便躲回洞穴之中,生活在水中的便躲回水中,生活在樹林的便躲回樹林之中,雀鳥都飛到天空去。那些繫綁在村落、市鎮、王城的王象,都害怕得屎滾尿流,牠們掙斷繩索,到處逃竄。

「比丘們,獅子是野獸之王,在動物之中有這樣的大威德、大力量。

「比丘們,同樣地,如來出現於世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他對人說法:『這是色,這是色的集起,這是色的滅除;這是受,這是受的集起,這是受的滅除;這是想,這是想的集起,這是想的滅除;這是行,這是行的集起,這是行的滅除;這是識,這是識的集起,這是識的滅除。』

「比丘們,那些長壽、外觀好看、有很多快樂、久住天上的天神聽到如來為他們說法後,大部分都會感到恐懼、緊張、震驚,他們心想:『我們還認為自己是常恆的,但現在聽到無常。我們還認為自己是牢固的,但現在聽到不牢固。我們還認為自己是持久的,但現在聽到不持久。我們現在聽到,自身完全是無常、不牢固、不持久的!』

「比丘們,如來在天神的世間之中有這樣的大威德、大力量。」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佛以無比智,

轉動正法輪,

諸天世間中,

為無上導師。

 

為天眾解說:

自身生與滅,

及說八正道。

令苦得止息。

 

天神具長壽,

具色具名聲,

聽後皆驚怕,

如獸聽獅吼。

 

解脫大羅漢,

為天神說法,

天神聽法後,

知自身無常。」

 

相應部.二十二.七十八.獅子

這是一篇有關佛陀對天界眾生說法的經文。在這篇經文之中可看到,佛陀有十個稱號,其中第八個是「天人師」。這是說,他是世人的導師也是天眾的導師。佛陀說法以教化世人為主,而在經中記載,有些天神會到來人間佛陀或佛陀的大弟子那裏問法,而佛陀和他的大弟子偶爾也會用無比智到天上為天眾說法的。

無常是生命的實相,但人們由於受貪、嗔、癡的遮蔽,總是不喜歡面對這個實相的。天神的福報比人好、壽命比人長,所以更加不願面對這個實相了。無常這個實相顯然易見,即使不願面對,也沒法否定,所以在經文之中佛陀以「獅子吼令野獸恐懼」的譬喻,形容佛陀以正法來作獅子吼,將沉醉在「常恆想」美夢的天神叫醒,然後再對他們講說八正道的義理以滅苦。 

 

按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