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六)

蕭式球

質多居士是在家佛弟子的典範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一些長老比丘住在摩師山的芒果林。

這時候,迦葉裸體外道抵達摩師山,他是質多居士在家時的朋友。

質多居士聽到迦葉裸體外道抵達摩師山的消息,於是前往迦葉裸體外道那裏,和他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他說:「迦葉大德,你出家多少年呢?」

「居士,我出家大約三十年了。」

「大德,你出家大約三十年,有沒有得到任何一些高出常人的法,有沒有得到聖者的知見與修證,有沒有安住在證悟之中呢?」

「居士,我出家大約三十年,除了裸體、剃頭、拔髮之外,沒有得到任何一些高出常人的法,沒有得到聖者的知見與修證,沒有安住在證悟之中。」

迦葉裸體外道說了這番話後,質多居士對他說:「真是罕見!真是少有!你跟隨你的法義大約三十年,竟是除了裸體、剃頭、拔髮之外,沒有得到任何一些高出常人的法,沒有得到聖者的知見與修證,沒有安住在證悟之中!」

「居士,你成為優婆塞多少年呢?」

「大德,我成為優婆塞也是大約三十年了。」

「居士,你成為優婆塞大約三十年,有沒有得到任何一些高出常人的法,有沒有得到聖者的知見與修證,有沒有安住在證悟之中呢?」

「大德,怎會沒有呢!我可隨自己的意欲,內心離開五欲、離開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進入初禪。大德,我可隨自己的意欲,平息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進入二禪。大德,我可隨自己的意欲,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着,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進入三禪。大德,我可隨自己的意欲,滅除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進入四禪。大德,如果我比世尊早命終,毫無疑問他會這樣為我授記:『沒有結縛使質多居士再次返回這個世間。』」

質多居士說了這番話後,迦葉裸體外道對他說:「真是罕見!真是少有!你以在家白衣的身份,跟隨你的法義大約三十年,竟可得到這些高出常人的法,竟可得到聖者的知見與修證,竟可安住在證悟之中!居士,願我能在這個法和律之中出家,願我能受具足戒。」

於是,質多居士帶迦葉裸體外道前往長老比丘那裏,然後對他們說:「大德們,這位迦葉裸體外道是我在家時的朋友,願長老接受他出家,授與他具足戒。我發心供養他的衣服、食物、住處、醫藥用品。」

迦葉裸體外道在法和律之中出家和受具足戒。受具足戒不久,迦葉尊者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不久便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他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迦葉尊者成為另一位阿羅漢。

 

相應部.四十一.九.裸體外道

《相應部》第四十一個相應稱為《質多相應》,《質多相應》是一個比較細小的相應,只包含有十篇經文,以上的經文是當中的第九篇。

質(粵音「志」)多居士是其中一位著名的在家佛弟子。在巴利文的《增支部.第一集》之中稱他為「說法第一」的優婆塞,在漢譯本的《增一阿含經.第三卷》之中稱他為「第一智慧」。在《相應部.十七.二十三.獨子》之中佛陀有句稱讚他和訶達迦的說話:「在我的優婆塞弟子之中,質多居士和阿臘毗人訶達迦就是一個榜樣和典範。」

質多居士的修行質素是在家佛弟子之首,在以上經文之中他很有自信地說,沒有結縛使他再次返回這個世間,這即是已取得三果。三果聖者不單有正信、正見、戒行,還進一步修定、修慧而斷除了貪欲和嗔恚,因為質多居士靠近湼槃的境界,所以他的自信程度跟上一期經文之中的摩訶男是有所不同的。

 


信、戒、聞、施、慧五法是在家佛弟子的修行根基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毗羅衛釋迦人的榕樹園。

這時候,釋迦人摩訶男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迦毗羅衛富庶、繁榮、人口眾多、擠擁,但當我探訪世尊或受人敬重的大比丘之後,晚上回到迦毗羅衛時,在路上便遇不到象,遇不到馬,遇不到馬車,遇不到牛車,遇不到人。大德,在那時候我對世尊的念、對法的念、對僧的念竟然會忘失,那時我心想:『如果我在這個時候死去,將會到哪裏投生呢?我下一生將會怎麼樣呢?』」

「摩訶男,不用害怕,不用害怕,你不會有惡的死亡,不會有惡的命終。摩訶男,一個內心長期受信、戒、聞、施、慧薰陶的人,他物質性、四大組成、父母所生、依賴米飯、需要塗油、需要按摩、無常、是破壞法、是散滅法的身體,在死後或會被烏鴉、鷹、鷲、狗、豺和各種動物昆蟲所吃,但長期受信、戒、聞、施、慧薰陶的心會向上提昇,會去到一個好地方。

「摩訶男,就正如一個人拿着酥油瓶走進深水池裏把它打破,瓶的碎片將會下沉,而酥油將會上昇,將會浮上水面。同樣地,一個內心長期受信、戒、聞、施、慧薰陶的人,他物質性、四大組成、父母所生、依賴米飯、需要塗油、需要按摩、無常、是破壞法、是散滅法的身體,在死後或會被烏鴉、鷹、鷲、狗、豺和各種動物昆蟲所吃,但長期受信、戒、聞、施、慧薰陶的心會向上提昇,會去到一個好地方。

「摩訶男,你的內心長期受信、戒、聞、施、慧所薰陶。摩訶男,不用害怕,不用害怕,你不會有惡的死亡,不會有惡的命終。」

 

相應部.五十五.二十一.摩訶男之一

這篇經文跟在393期中的經文互相呼應,那篇經文提到摩訶男具有 「佛、法、僧、戒」四法,這篇經文提到摩訶男具有 「信、戒、聞、施、慧」五法。四法跟五法是相關連的,四法中的前三法「佛、法、僧」等同於五法之中第一法的 「信」,四法中的戒亦是五法中的戒。

四法是成為聖者的最低門檻。原始佛教的教義以四聖諦為中心,而佛、法、僧三寶就是含藏着四聖諦的三個地方:佛陀無師自證四聖諦,他宣說的法義以四聖諦為中心,他的弟子僧團依四聖諦以行。經中提到對佛、法、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淨信的巴利文是「pasāda」,「pasāda」的字根「sad」有「淨」、 「歡喜」的意思,所以,「對三寶有淨信」是一種宗教情操,這不是一種迷信的宗教情操,而是對三寶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歡喜心。四法或五法中的戒之前已有多處論述。具有四法的人是一個有信有戒的人,正如在第390期中的經文偈頌所述,有信有戒的人,黑暗不復還。

在五法中的信/敬信(saddhā)跟四法中的淨信(pasāda)是同義詞。「saddhā」的字根「dhā」有「擺放」的意思,所以,「對三寶有敬信」是一種「內心擺放在三寶之中」的宗教情操,這是一種追隨三寶的道心。修行人具有信和戒之後,可進一步修習聞、施、慧,使修行的質素更進一步提昇。摩訶男的修行根基紮實,是因為他不單具有四法,更加具有五法,而五法的內容以後將會逐一講解。

 


信、戒、聞、施、慧五法的內容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毗羅衛釋迦人的榕樹園。

這時候,釋迦人摩訶男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成為一位優婆塞呢?」

「摩訶男,一個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做這些事情,他就能成為一位優婆塞。」

「大德,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成為一位具有戒的優婆塞呢?」

「摩訶男,一位優婆塞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要做這些事情,他就能成為一位具有戒的優婆塞。」

「大德,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成為一位具有信的優婆塞呢?」

「摩訶男,一位優婆塞對如來的覺悟有敬信,明白世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要做這些事情,他就能成為一位具有信的優婆塞。」

「大德,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成為一位具有施的優婆塞呢?」

「摩訶男,一位居家的優婆塞,內心清除了吝嗇的污垢,不受吝嗇的束縛,慷慨,大方,樂於施捨,不拒人所求,樂於和人分享──要做這些事情,他就能成為一位具有施的優婆塞。」

「大德,要做什麼事情才能成為一位具有慧的優婆塞呢?」

「摩訶男,一位優婆塞有智慧,他具有生滅的智慧,具有聖者洞察力的智慧,具有能把苦徹底清除的智慧──要做這些事情,他就能成為一位具有慧的優婆塞。」

 

相應部.五十五.三十七.摩訶男

這篇經文的內容是佛陀為摩訶男講解戒、信、施、慧四法。經中提到,一個在家人皈依三寶,便會成為一位在家佛弟子。之後他受持五戒,便會成為一位有戒的佛弟子;對佛陀(或對三寶)有敬信,便會成為一位有信的佛弟子;常作布施,便會成為一位有施的佛弟子;有滅苦的智慧,便會成為一位有慧的佛弟子。

在這經中是沒有提到 「聞」 的,這應是原文的脫漏,若巴利文佛典提到聞的時候,常會這樣描述:

他多聞法義、受持法義、博學法義。法義的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意義善美、文句善美,宣示圓滿、清淨的梵行。他多聞這樣的法義,受持這樣的法義,讀誦、思維、以正見洞察這樣的法義。──《中部.一零八.防衛大臣目犍連經》

佛教經文流傳了二千五百年,偶爾是會有脫漏的情況出現的,若遇到這種情況時,找與之相若的漢譯本經文作一個對照,或可找出一個清晰的原義出來。漢譯本的《雜阿含經.九二七經》(大正藏第二冊二三六頁) 可跟這篇經文互相對照,從以下漢譯本的經文之中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義理架構,但有些細節的地方卻不及巴利文本的清晰,讀者可參照兩篇經文的異同。

在《阿含經》之中佛陀為摩訶男講述,在家人皈依三寶後便會成為一位在家佛弟子,之後佛陀為摩訶男逐一講解信、戒、聞、施(捨)、慧的修習方法。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時,有釋種名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優婆塞?」

佛告摩訶男:「在家清白修習淨住,男相成就,作是說言:『我今盡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是名優婆塞。」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優婆塞信具足?」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者,於如來所信為本,堅固難動,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餘世間所不能壞。摩訶男!是名優婆信具足。」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戒具足?」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離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語、飲酒,不樂作。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戒具足。」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聞具足?」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聞具足者,聞則能持,聞則積集,若佛所說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悉能受持。摩訶男!是名優婆塞聞具足。」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捨具足?」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捨具足者,為慳垢所纏者,心離慳垢,住於非家,修解脫施、勤施、常施,樂捨財物,平等布施。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捨具足。」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智慧具足?」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智慧具足者,謂此苦如實知,此苦集如實知,此苦滅如實知,此苦滅道跡如實知。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慧具足。」

爾時,釋氏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作禮而去。

──雜阿含經.九二七經

 


 慈、悲、喜、捨既是化解怨恨的良藥亦是生天之法

「比丘們,世上有四種人,是哪四種呢?

「比丘們,一種人內心帶着慈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着慈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嗔恚。他視任何由色、受、想、行、識所組成的東西為無常、苦、侵害、膿腫、中箭、不幸、病、敵人、破滅、空、無我,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淨居天之中。比丘們,凡夫是不會投生在那裏的。

「比丘們,一種人內心帶着悲心……

「比丘們,一種人內心帶着喜心……

「比丘們,一種人內心帶着捨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着捨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嗔恚。他視任何由色、受、想、行、識所組成的東西為無常、苦、侵害、膿腫、中箭、不幸、病、敵人、破滅、空、無我,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淨居天之中。比丘們,凡夫是不會投生在那裏的。

「比丘們,這就是世上的四種人了。」

 

增支部.四.一二六

剛收到編輯的電郵,說想為紛擾不安的社會寫一些佛法良言以給讀者勉勵。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所以今期暫且擱置講述 「四法」 的義理而轉去講述 「慈、悲、喜、捨」和一些跟這時局相關的義理。

慈、悲、喜、捨是對治嗔恚的良藥,能將忿怒、怨氣、暴戾、嫉妒等各種屬於嗔恚範疇的心念減薄以至連根拔起,多修慈、悲、喜、捨的人,身、口、意各種行為都會變得平和,對內能為修行者現生帶來一份平和的身心,來生超越欲界而投生色界天之中;對外則能為世間帶來一份關愛,也能為社會帶來一份正面的推動力。

現時佔中與反佔中是社會上一個熱門的話題,在我各個課堂之中都有學員問到相關的問題,一些學員尋找法義上對此的觀點,也有些學員因對當下社會的現象感到氣憤、傷感或徬徨而想尋找一條內心的出路,學員中有支持佔中的也有反對佔中的。

佛法指出,貪欲、嗔恚、愚癡稱為三不善根,三者是不善法的根源。明白佛法的人不難看到,現時社會上衝突的導火線是對民主的訴求,而真正衝突的根源是嗔恚,而造成這樣大的衝突就是源於很多人都有熾盛的嗔恚。所以我在課堂上解答這些問題的時候,首先我會尊重每個人的不同立場,也會向他們說出我個人的立場,然後對學員說,不論立場怎麼樣,在訴求的時候用一個慈心的方式來表達,用一個對社會有幫助、有貢獻的方式來表達。若用嗔恚的方式來表達訴求會帶來敵意、惡口、暴力、不守法等各種不善法,這首先傷害了自己、也會傷害到別人、更會令到整個社會的嗔恚像滾雪球效應那樣急劇膨漲。

對於目睹衝突而引發心中不安的學員,可如以上經中所述那樣安住在慈、悲、喜、捨任何一種心境之中,這可為自己帶來一份祥和,也可化解自心的氣憤或傷感。若再加上明白世間是苦而帶着出離心,這即是經中所述的一種淨居天的質素。

今期這篇經文的主旨提到兩組法義,一是四梵住:慈、悲、喜、捨。二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經中四種人的第一種是修習慈心的人,他以慈心為定境,內心充滿慈心,他也具有 「觀慧」,明白五蘊的過患而有出離心,因此來生會投生在淨居天之中。第二、三、四種人的分別只是修習悲心、喜心、捨心的不同。

在原始佛教之中,淨居天有五個,分別是 「無煩天」 、 「無熱天」、 「善現天」 、 「善見天」、 「色究竟天」 ,這五個天是色界之中最高的五個,只有三果的聖者能在當中投生,他們也在當中入滅。第369期的經文《中部.四十一.娑羅村經》列出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當中各種天的名稱與層次,四王天至他化自在天屬欲界,梵身天至色究竟天屬色界,空無邊處天至非想非非想處天屬無色界。

 


 慈、悲、喜、捨屬色界天的心境,能助人超越欲界

「比丘們,世上有四種人,是哪四種呢?

「比丘們,一種人內心帶着慈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着慈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嗔恚。他對慈心生起味着、貪欲、歡欣、嚮往,時常安住在慈心之中,到命終的時候也不退失,會投生在梵身天之中。

「比丘們,梵身天的壽元有一劫。凡夫在那裏過盡所有天壽之後,還會投生在地獄、畜生、餓鬼之中,而世尊的弟子在那裏過盡所有天壽之後,便在那裏入滅。比丘們,這就是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跟不聞法義的凡夫,在趣向方面的分別、差異、不同了。

「比丘們,再者,一種人內心帶着悲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着悲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嗔恚。他對悲心生起味着、貪欲、歡欣、嚮往,時常安住在悲心之中,到命終的時候也不退失,會投生在光音天之中。

「比丘們,光音天的壽元有兩劫。凡夫在那裏過盡所有天壽之後,還會投生在地獄、畜生、餓鬼之中,而世尊的弟子在那裏過盡所有天壽之後,便在那裏入滅。比丘們,這就是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跟不聞法義的凡夫,在趣向方面的分別、差異、不同了。

「比丘們,再者,一種人內心帶着喜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着喜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嗔恚。他對喜心生起味着、貪欲、歡欣、嚮往,時常安住在喜心之中,到命終的時候也不退失,會投生在遍淨天之中。

「比丘們,遍淨天的壽元有四劫。凡夫在那裏過盡所有天壽之後,還會投生在地獄、畜生、餓鬼之中,而世尊的弟子在那裏過盡所有天壽之後,便在那裏入滅。比丘們,這就是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跟不聞法義的凡夫,在趣向方面的分別、差異、不同了。

「比丘們,再者,一種人內心帶着捨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着捨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嗔恚。他對捨心生起味着、貪欲、歡欣、嚮往,時常安住在捨心之中,到命終的時候也不退失,會投生在廣果天之中。

「比丘們,廣果天的壽元有五百劫。凡夫在那裏過盡所有天壽之後,還會投生在地獄、畜生、餓鬼之中,而世尊的弟子在那裏過盡所有天壽之後,便在那裏入滅。比丘們,這就是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跟不聞法義的凡夫,在趣向方面的分別、差異、不同了。

「比丘們,這就是世上的四種人了。」

 

增支部.四.一二五

這篇經文跟上一期的經文連接。經中指出,慈、悲、喜、捨是四種色界天的心境,凡夫若內心時常帶出這些心境,來生會投生在色界天之中;聖弟子若時常帶出這些心境,來生不單會投生色界天,更會在色界天入滅,這即是三果 「不還果」的境界。

若 「觀慧」強的聖弟子時常帶出慈、悲、喜、捨,則像上一期的經文所說那樣,會投生在淨居天之中及在那裏入滅。

修解脫道的人會有一份出離心,一則明白欲界的過患而尋求從欲界之中出離,二則明白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過患而尋求從三界之中出離。三界同樣都有無常與生死之患,而欲界的過患更大是因為當中的眾生都有貪欲、嗔恚、愚癡的行為,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只有愚癡而沒有貪欲和嗔恚。

我們人類屬欲界的眾生,帶着貪、嗔、癡的人類共同在社會中生活,必然會引發出很多問題。像現時香港所發生的情形,明白義理的人不會帶起衝突,不會火上加油,只會對這些衝突心生悲憫,盡可能做一些正面的事情。外在的世間由眾人的因緣所支配,每個人都只是其中一份子,我們會對社會發出慈、悲、喜、捨,為社會作出正面的動力,至於事情的發展,還要視乎各方面的因緣。修行人會比較着重內在的世間,因為內在的世間由自己支配──為內在世間帶來和諧,從貪、嗔、癡退卻出來,從生死之中退卻出來,這完全是修行人對自己內在的世間要負的責任。

 


七不退法是國家民族興盛之法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的沙蘭達達廟。

這時候,一些離車人前往世尊那裏,對他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那些離車人說:「離車人,我要對你們說七不退法。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離車人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離車人,什麼是七不退法呢?

「離車人,只要跋祇〔註一〕人常常集會,定期集會,跋祇人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離車人,只要跋祇人和洽地集會,和洽地散會,和洽地處理跋祇人的事情,跋祇人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離車人,只要跋祇人不訂新的法規,不廢除固有的法規,遵守和奉行傳統的跋祇律法,跋祇人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離車人,只要跋祇人照料、恭敬、尊重、供養跋祇的長者,聽從長者的教誨,跋祇人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離車人,只要跋祇人不讓婦女生活在暴力威脅之中,跋祇人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離車人,只要跋祇人照料、恭敬、尊重、供養跋祇所有的寺廟,布施不斷,建設不斷,跋祇人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離車人,只要跋祇人有一套完善的律法保護、照顧阿羅漢〔註二〕,目的是吸引國外的阿羅漢來本國,及使本國的阿羅漢能夠安穩地生活,跋祇人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離車人,只要七不退法在跋祇人之中得到確立,只要跋祇人和七不退法相應地生活,跋祇人便將日益強盛,不會衰退。」

〔註一〕跋祇是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首都是毗舍離。跋祇由多個不同的種族聚居而成,離車人是其中的一個種族。

〔註二〕這裏的阿羅漢泛指在所有宗教之中修行完滿的人。阿羅漢(arahant)的原意是 “值得受人供養的人” ,佛教和其他宗教團體以此作為一個稱號,用作形容一些修行完滿的人。

 

增支部.七.十九

佛陀曾教誡比丘,在比丘與比丘之間不應談論政治、飲食、男女等俗世間的話題,只應談論法義。由此可見,過出家生活的比丘,目標應專注於修習解脫道之中。佛陀對在家弟子教誡的範圍則比較廣闊,除了解脫道、世間善行之外,偶爾也會為在家弟子講解一些怎樣待人處世、怎樣貢獻社會等正行,如刊登在376至379期的《教化仙伽邏經》就是其中一例。

今期這篇經文的內容是佛陀為跋祇國的離車族人講解七不退法。跋祇在十六大國之中相對來說較為弱小,更與強國摩揭陀為鄰,隨時有被侵佔的危險,因此跋祇人很團結,時刻保持警覺。佛陀鑒於跋祇國的處境,所以為離車人講述七不退法,使之保持國家民族的強盛。

七不退法使族人齊心及依循正行,內容清晰簡明,當中的第六項供養所有寺廟和第七項立例照顧阿羅漢,是有尊重各種宗教的意思。良好的宗教都會導人向善,尊重宗教即尊重善行、尊重法行。

跋祇因為有七不退法,所以國勢一直強大,但摩揭陀的阿闍世王侵佔跋祇的野心一直不息,他知道用強攻的方法不能奏效,最後派遣諜子進入跋祇,用分化族人的方法使跋祇內訌,隨即派兵將跋祇攻陷。

現時香港很多人的行為跟七不退法中的第二和第三項嚴重牴觸,所以社會上出現嚴重的衝突與撕裂,這帶來損害香港形象、親友不和、許多人生起嚴重負面情緒等多方面不良影響,令整個香港社會受害。

一個人不論有否宗教信仰,只要是心存善念、行踐正行的人,對內會守護自己的善念與正行,對外會帶有一份感恩心:以善念與正行來對待家人與親友,就如《教化仙伽邏經》的教法那樣;以善念與正行來對待社會,就如這篇經文的七不退法那樣。

 


修習慈心能帶來十一種利益

「比丘們,如果一個人常常修習慈心解脫〔註〕──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着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他可得到十一種利益。這十一種利益是什麼呢?

「是睡時安寧;醒時安寧;不造惡夢;受人愛敬;受非人愛敬;受天神保護;不會遭遇火燒、毒害和刀傷;易於入定;面貌安祥;臨終時不昏亂;若未能達至最高的解脫,死後也能投生於梵天。

「比丘們,如果一個人常常修習慈心解脫──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着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他可得到這十一種利益。」

〔註〕「慈心解脫」 (mettā-cetovimutti)跟 「慈心」(mettā)是同義詞,因為修習慈心的人能從瞋恚之中解脫出來,所以慈心又稱為慈心解脫。

此外,慈心是一種善意,若將這種善意細分,可分作慈、悲、喜、捨四種不同的善意心境,如在397和398期的經文那樣,若不細分,可將各種善意統稱為慈心,如這篇經文那樣。

 

增支部.十一.十六

這是其中一篇有關慈心的必讀經文,在經中佛陀講解,修習慈心能帶來十一種利益。

慈心的修習屬於定學的修習,慈、悲、喜、捨分屬四個不同的定境,當內心充滿慈、悲、喜或捨的時候,內心是很祥和的。若我們閱讀397和398期的經文,便可知道這種定境的特色有三:第一是內心充滿善意;第二是有一個廣闊的胸襟,因為這份善意不單對向自己,也散發給世間所有眾生;第三是心中的瞋恚包括仇怨、嫉妒、惡意等會完全止息下來。坐禪時保持這份心境即是入定的一種,若再加上一份出離心,那便止觀都沒有缺失。

慈心的利益前三種跟睡眠有關,因為心境祥和,所以有助睡眠。第四至六種跟與眾生的關係有關,因為心境祥和,所以不論與人、鬼、天神都能保持良好的關係。第七種因為心境祥和,所以不會招來被害的惡果。第八種利益是易於入定,慈心已是定境的一種,而帶着一份祥和的心境,要進入其他較深的定境也會比較容易。第九種利益是因為心境祥和,所以面貌自然也會安祥。第十種是臨終時不昏亂,持五戒同樣也會帶來這種利益,持戒的人問心無愧,所以能無悔地離逝,有慈心的人心境祥和,所以能祥和地離逝。最後一種利益所說的是,若通過慈心來成就定,加上通過觀慧,最高可成為阿羅漢,得到最高的解脫而不受後有,若未能達致這種最高的境界,慈心也可使人超越欲界,來生投生梵天。一般來說,慈、悲、喜、捨的定境比較淺,所以常跟色界中最低的梵天相連,但慈、悲、喜、捨還可令內心帶來更深的止息,所以偶爾經中提到,修習慈心的人來生會投生至光音天、遍淨天、廣果天、淨居天等更高的天之中,如在397和398期的經中所述。

剛收到編輯的電郵告知,今期會做一個有關發願的特輯,並請大家說一說來年如何實踐這個願。因為我每天都會用善願來做慈心禪,在這裏想跟大家一起分享這個慈心的善願,這個善願出於一種 「想自己好,想別人好」的簡單心念。若在集體坐禪的時候,只要放鬆盤坐下來,然後聆聽老師或同修逐一說出善願,若在自己個別坐禪的時候,可由自己的內心逐一說出這些善願。

願自己的身心經常保持健康快樂……

願自己的身心遠離苦惱……

願自己無論在心靈上或物質上都能取得成就……

願自己的身心經常保持祥和自在……

 

願自己身邊的人,身心經常保持健康快樂……

願自己身邊的人,身心遠離苦惱……

願自己身邊的人,無論在心靈上或物質上都能取得成就……

願自己身邊的人,身心經常保持祥和自在……

 

願世間所有眾生,身心經常保持健康快樂……

願世間所有眾生,身心遠離苦惱……

願世間所有眾生,無論在心靈上或物質上都能取得成就……

願世間所有眾生,身心經常保持祥和自在……

 

在聆聽別人或自己說完這些善願之後,便止息語言說話,讓內心安住在慈心之中。

以上是我每天都會發的善願,以此來帶出慈、悲、喜、捨,至於問到來年如何實踐這個願,這跟以往多年都沒有改變:無論對事對人,遇有可以向好的方面來做、來說、來想的,便向好的方面來做、來說、來想。

祝各位來年身心輕快自在!

 


久修頭陀行的薄拘羅尊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薄拘羅尊者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迦葉裸體外道是薄拘羅尊者在家時的朋友,他前往薄拘羅尊者那裏,和他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他說:「薄拘羅賢友,你出了家多少年呢?」

「迦葉賢友,我出了家八十年。」

「薄拘羅賢友,在這八十年以來,你做過多少次淫欲法呢?」

「迦葉賢友,你不應這樣問我,你應這樣問:『薄拘羅賢友,在這八十年以來,你曾經生起了多少次貪欲想呢?』」

「薄拘羅賢友,在這八十年以來,你曾經生起了多少次貪欲想呢?」

「迦葉賢友,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生起過貪欲想。」

「薄拘羅賢友,我受持於心:薄拘羅尊者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生起過貪欲想。這是薄拘羅尊者的罕見之法、未曾有法!」

「迦葉賢友,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生起過嗔恚想。」

「薄拘羅賢友,我受持於心:薄拘羅尊者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生起過嗔恚想。這是薄拘羅尊者的罕見之法、未曾有法!」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生起過惱害想……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生起過貪欲覺……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生起過嗔恚覺……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生起過惱害覺……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接受過在家人布施的衣服……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裁過衣服……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縫過衣服……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染過衣服……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補過衣服……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應邀跟同修一起縫過衣服,即使想別人邀請的心念也不曾生起過……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在村的範圍坐過……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在村的範圍吃過食物……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取過女士的形,不曾取過女士的相……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為女士說過法,即使四句偈頌也不曾說過……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去過比丘尼的住處為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尼說法……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幫過人剃度出家……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授過人具足戒……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做過依止師……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接受過侍者沙彌……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到過熱水澡堂洗澡……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用過皂粉洗澡……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勞煩過同修為自己的肢體按摩塗油……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生過病,即使如擠牛乳般片刻的病也不曾生過……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服過藥,即使櫻桃李粉末也不曾服用過……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倚靠過牆壁樹木而坐……

……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不曾使用過床舖……

「迦葉賢友,我記得出家八十年以來,在雨季時不曾到過村落附近的住處避雨。」

「薄拘羅賢友,我受持於心:薄拘羅尊者出家八十年以來,在雨季時不曾到過村落附近的住處避雨。這是薄拘羅尊者的罕見之法、未曾有法!」

「迦葉賢友,我以欠債人〔註〕身份受用國人的布施七天,但到第八天便生起了究竟智。」

「薄拘羅賢友,我受持於心:薄拘羅尊者以欠債人身份受用國人的布施七天,但到第八天便生起了究竟智。這是薄拘羅尊者的罕見之法、未曾有法!

「薄拘羅賢友,願我能在這裏的法和律之中出家和受具足戒。」

迦葉裸體外道在法和律之中出家和受具足戒。受具足戒不久,迦葉尊者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不久便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他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迦葉尊者成為另一位阿羅漢。

過了一些時候,薄拘羅尊者帶着鎖匙,從寺院到寺院說:「尊者們來吧,尊者們來吧!我今天要入滅了!」

迦葉尊者說:「薄拘羅賢友,我受持於心:薄拘羅尊者帶着鎖匙,從寺院到寺院說:『尊者們來吧,尊者們來吧!我今天要入滅了!』這是薄拘羅尊者的罕見之法、未曾有法! 」

這時候,薄拘羅尊者在比丘僧團之中坐着入滅。

迦葉尊者說:「薄拘羅賢友,我受持於心:薄拘羅尊者在比丘僧團之中坐着入滅。這是薄拘羅尊者的罕見之法、未曾有法!」

〔註〕欠債人(sāṇa)是指 「非阿羅漢」 的意思。因為初果至三果聖者的修行還沒有圓滿,所以謙稱來說,受用國人的布施時對布施者還有所虧欠,所以稱為欠債人。相對於欠債人,阿羅漢(arahant)這個詞語是 「值得」的意思。因為阿羅漢得到究竟智,修行圓滿,所以值得受用國人的布施,值得受國人尊敬。

此外,在漢譯本跟這篇經文對應的《中阿含經.三十四.薄拘羅經》的記載,薄拘羅出家三天後便得阿羅漢。

 

中部.一二四.薄拘羅經

今期選一篇《中部》的經文來跟大家一起閱讀,這篇經文講述修習了八十年 「頭陀行 」的薄拘羅尊者,讚歎他具有三十二種稀有難得的質素。

「頭陀 」是一個音譯詞,它的巴利文是「dhuta 」或「dhūta 」,這個詞語有「抖擻 」、「搖動 」、「奮發 」、「清除 」等意思。頭陀的字義指:一個農夫手持稻束若使勁搖動,稻粒便會被搖得脫落,以此比喻,修習頭陀行的比丘加以奮發、貪欲、嗔恚、愚癡的習性更加容易脫落。頭陀跟律有關,在巴利文的《律藏》之中列出 「居住在森林、只吃化取食物、穿破布衣、居住在樹下、居住在荒塚、居住在空曠地方、只擁有三件衣、逐家逐戶化食、常坐不臥、隨處居住、一坐食、過了時候不食、一缽食 」等一共有十三個不同的項目。頭陀行不是硬性規定的修習,一位發心過嚴謹生活的比丘,可在當中選出一些項目作為個人的修持,可以終身修習也可只修習一段日子。頭陀行能為比丘帶來高度的獨處、遠離、禪定等質素,使內心更為清淨。

薄拘羅尊者是佛陀其中一位大弟子,在巴利文《增支部.第一集》之中稱他為 「無病第一 」的比丘,在漢譯本《增一阿含經.第三卷》之中則有這樣的描述:「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壽命極長,終不中夭,所謂婆拘羅比丘是。常樂閑居,不處眾中,所謂婆拘羅比丘是。」

佛陀的大弟子各有不同的氣質,這篇經文充分描述出薄拘羅尊者那份久修頭陀行所帶來的心靈氣質。在經中,迦葉裸體外道(後來成為迦葉尊者)讚嘆薄拘羅尊者具有三十二種「未曾有法 」,當中包括有:出家數天便得阿羅漢,八十年來不曾生起過貪欲、嗔恚、惱害的覺想,八十年來都過着高度遠離與獨處的生活,八十年來從沒有生病,八十年來從沒有躺臥;還有中國佛教所說的「能預知時至 」及「能坐化 」等等。

佛陀曾高度讚揚頭陀行,即使現在在南傳佛教的國家之中,人們一般也是對 「森林比丘 」有更高的尊敬的。

 


不放逸能令國家民族強盛,也能令修行人速脫生死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大林的尖頂講堂。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現在離車人用木塊作枕頭,不放逸、勤奮,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沒有機會侵入他們、掌控他們。

「比丘們,將來若離車人驕生慣養、手足柔軟,在軟床、綿枕上一直睡到太陽出來,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便有機會侵入他們、掌控他們。

「比丘們,現在比丘用木塊作枕頭,不放逸、勤奮,魔羅沒有機會侵入我們、掌控我們。

「比丘們,將來若比丘驕生慣養、手足柔軟,在軟床、綿枕上一直睡到太陽出來,魔羅便有機會侵入我們、掌控我們。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用木塊作枕頭,不放逸、勤奮。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相應部.二十.八.木塊

這篇經文出自於《相應部》之中的第二十個相應,這個相應稱為《譬喻相應》。《譬喻相應》是一個較小的相應,當中只是收錄十二篇經文,而經文的內容全是佛陀用譬喻的方式來說明一些法理的。

這篇經文的主旨是一個佛教名相「不放逸」 。不放逸跟精進、正念的意義相近,它的巴利文名詞是「appamāda」 (a = 不 + pamāda = 迷醉 → appamāda),形容詞是「appamatta」 ,這個詞語的原意有「不迷醉」 、「保持警覺」 的意思,一個人若在迷醉、沒有警覺的狀態之下,便會失去奮發、沒有鬥心,只有不迷醉、保持警覺,才會有上進之心。

在經中不時提到,不放逸是善法之首,而佛陀最後的遺教,也是勸勉比丘要不放逸地修行取證,由此可知,不放逸是其中一種重要的修行質素。

這篇經文簡明而有深度,當中帶出一個義理:世俗人因為有不放逸那種不迷醉、保持奮發的質素,所以能為社會帶來繁盛;修行人因為有不放逸那種不迷醉、保持奮發的質素,所以能擺脫世間的束縛而解脫生死。

 


眾生多墮惡趣少得善趣,而不放逸能使人不墮惡趣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世尊用指甲端抓起一些泥土,然後對比丘說:「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我指甲端所抓起那少許的泥土多,還是這大地的泥土多呢?」

「大德,大地的泥土很多,世尊指甲端所抓起那少許的泥土微不足道;這是無法計量、無法比較兩者的差距的。即使小部分大地的泥土,也無法用世尊指甲端所抓起那少許的泥土來跟它相比。」

「比丘們,同樣地,很少眾生投生在人之中,很多眾生投生在人以下的惡趣之中。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保持不放逸。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相應部.二十.二.指甲端

這是一篇簡短的經文,在經中佛陀以「甲上泥土跟大地泥土差距懸殊」的譬喻,形容大量眾生投生在惡趣之中,只有很少眾生能夠投生為人。之後,佛陀再勸勉弟子保持不放逸。

佛陀不時會用這個「甲上土」的譬喻,形容質素高的眾生少、質素低的眾生多,而且比例相當懸殊。佛弟子明白善惡與因果,因此知道現生所得的人身福報並非無緣無故而來,也不是天神可以賞賜的,純粹是由於過往生修習善行而帶來的結果;佛弟子也明白生命無常,所以不會迷失在福報之中,會在福報之中保持不放逸,繼續修習善法與解脫法,因此來生不會失掉善趣。

 

接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