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十四)

蕭式球

五力加上慚力和愧力而延伸為七力

「比丘們,有七力。什麼是七力呢?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

「比丘們,什麼是信力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如來的覺悟有敬信,明白世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比丘們,這就是稱為信力了。

「比丘們,什麼是精進力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為捨棄不善法和修習善法而持續作出精進,在善法之中堅定、堅決、不放棄。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精進力了。

「比丘們,什麼是慚力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有慚;對心中的惡不善法有慚。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慚力了。

「比丘們,什麼是愧力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有愧;對心中的惡不善法有愧。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愧力了。

「比丘們,什麼是念力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具有崇高、良好的念,即使是很久以前所作、很久以前所說,這些崇高、良好的念也會憶持不失。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念力了。

「比丘們,什麼是定力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他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他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着,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了三禪。他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定力了。

「比丘們,什麼是慧力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具有生滅的智慧,具有聖者洞察力的智慧,具有能把苦徹底清除的智慧。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慧力了。

「比丘們,這就是七力了。

「信力精進力,

慚力與愧力,

念力與定力,

慧力共七力;

比丘具此法,

生活有智樂,

能如理分別,

智慧觀法義,

內心得解脫,

如燈盡火滅。」

 

增支部.七.四.力之二

這是一篇講及七力的經文,七力是由五力延伸而來的。在原始佛教的義理中,佛陀有些時候會對他所說的法義作出延伸,目的是令弟子加深對法義的理解。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稱為五力,若加上慚力和愧力便成為七力。

五力與五根的內容在之前已經講解過,修行人若加上慚力和愧力,便會對自己身、口、意的不善行為帶有一份警惕,因此有助對治身、口、意的不善行。慚和愧跟十善業那樣,連接戒行這個層面的修習為主,幫助修行者提升戒行。

 


三十七菩提分第六科:七覺支

「比丘們,有轉輪王出現的時候,便會有七寶出現。

「什麼是七寶呢?就是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將士寶。

「比丘們,有轉輪王出現的時候,便會有這七寶出現。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出現的時候,便會有七覺支出現。

「什麼是七覺支呢?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出現的時候,便會有這七覺支出現。」

 

相應部.四十六.四十二.轉輪王

今期我們開始選講一些七覺支的經文。《相應部》第四十六個相應稱為《覺支相應》,《覺支相應》所收錄的經文共有一百八十四篇,當中獨立的經文有七十六篇,而屬重複類別、七科菩提分共通的經文有一百零八篇。在七科菩提分之中,七覺支是佛陀較着重、較常說的,因此相關的經文比較多。

七覺支的巴利文是「satta bojjhanga」,「satta」是「七」的意思,而「bojjhanga」(bodhi=覺悟+anga/aṅga=肢體;bodhi+anga→bojjhanga)則有「覺悟的肢體」的意思。肢體或古譯的「支」這個詞語帶出一個含義:人有四肢,若缺少任何肢體都屬在肢體方面有缺失,只有四肢齊全才可算作完整;同樣,覺悟的人有七覺支,若缺少任何覺支都屬在覺悟方面有缺失,只有七覺支齊全才可得到覺悟。

七覺支屬修心、修習止觀的法門,在七科菩提分之中七覺支對修心、修習止觀講述得最為詳細,當中念覺支、擇法覺支屬修觀的範疇,精進覺支可通止觀,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則屬修止的範疇。

以上是一篇簡短的經文,在經中,佛陀以「有轉輪王出現便有七寶出現」的譬喻,指出有佛陀出現才會有七覺支的出現。

 


七覺支的次第關係及其內容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去看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聆聽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的說話,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前往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那裏,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伴隨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憶想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我說,一位比丘跟隨那些具有戒、具有定、具有慧、具有解脫、具有解脫知見的比丘出家,會帶來幫助。

「比丘們,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一位比丘聽聞這樣的比丘說法,會安住在兩種遠離之中:身遠離和心遠離。當安住在遠離之中的時候,會對法隨順生起念,隨順生起覺;這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着手修習念覺支。當修習念覺支的時候,念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他安住在念之中,因此能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法義。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安住在念之中,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法義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着手修習擇法覺支。當修習擇法覺支的時候,擇法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當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法義的時候,便會因此而精進、不怠惰。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法義,精進、不怠惰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着手修習精進覺支。當修習精進覺支的時候,精進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當作出精進的時候,心靈上的喜悅便會生起。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作出精進,心靈上的喜悅生起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着手修習喜覺支。當修習喜覺支的時候,喜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當內心有喜悅的時候,身便會猗息下來,心便會猗息下來。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內心有喜悅,身猗息下來,心猗息下來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着手修習猗覺支。當修習猗覺支的時候,猗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當身猗息時便會有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身有由猗息所帶來的樂,心有由樂所帶來的定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着手修習定覺支。當修習定覺支的時候,定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當內心有定時便會有一份高度的捨心。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內心有定,有一份高度的捨心的時候,這位比丘就是在着手修習捨覺支。當修習捨覺支的時候,捨覺支便會逐漸修習圓滿。

「比丘們,這樣勤修七覺支,會帶來七種果和利益。這七種果和利益是什麼呢?

「當下取得究竟智。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會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會斷除五下分結,得中般涅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涅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涅槃,不能得生般涅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無行般涅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涅槃,不能得生般涅槃,不能得無行般涅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有行般涅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涅槃,不能得生般涅槃,不能得無行般涅槃,不能得有行般涅槃,會斷除五下分結,上生至色究竟天,得上流般涅槃。

「比丘們,這樣勤修七覺支,會帶來這七種果和利益。」

 

相應部.四十六.三.戒

在今期的經文中,佛陀首先勸勉比丘習近那些具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法」的比丘,因為習近具有五法的比丘會帶來很大的助益。經中佛陀連用六個詞語「看、聆聽、前往、伴隨、憶想、跟隨」而帶出六個句子是表示出一種強調的語氣,而具有五法的比丘就是一位阿羅漢比丘。

佛陀繼續說,聆聽阿羅漢比丘說法,會帶來身心的遠離,有了這個基礎,七覺支便會有次第地成長,佛陀說:隨順着法的繫念,隨順着法的意欲,這就是念覺支的內容,而習近具有五法的比丘和身心遠離是念覺支的近因;以智慧思量、觀察、深觀法義,這就是擇法覺支的內容,而念覺支是擇法覺支的近因;精進、不怠惰,這就是精進覺支的內容,而擇法覺支是精進覺支的近因;心靈上的喜悅,這就是喜覺支的內容,而精進覺支是喜覺支的近因;身平息、心平息,這就是猗覺支的內容,而喜覺支是猗覺支的近因;身有由平息所帶來的樂,心有由樂所帶來的定,這就是定覺支的內容,而猗覺支是定覺支的近因;一份高度的捨心,這就是捨覺支的內容,而定覺支是捨覺支的近因。

對於解脫道來說,「捨」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它是一種「愛恨衝動的平息」的心靈質素。一個隨和的人,自然而然會有一定程度的捨心,在面對誘人或厭惡的境況時內心反應會比較平穩;一個有定的人,自然而然會有一份高度的捨心,在面對誘人或厭惡的境況時內心不易被打動。相對來說,內心忙亂的人常帶着很強的愛恨衝動,會比較執着及容易動怒,這就是捨心質素低的反應了。高度的捨心由定而來,禪修者以捨心來平息各種貪着、嗔恚、渴愛與我執,因而解除各種束縛而得解脫。

七覺支屬止觀層次的修習,因此在經中的結尾佛陀說,修習七覺支能帶來三果或四果,如刊在447期的經文講解那部分所說。

 


佛陀以智慧與解脫為得益而不是以勝出辯論為得益

有一次,世尊住在沙祇多,安闍那園的鹿野苑。

這時候,軍荼利遊方者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軍荼利遊方者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我習近修行人的叢林,常在修行大眾中出入。我只在早上吃食物,當吃過食物後,便從一個叢林走到另一個叢林,從一個樹林走到另一個樹林,在那裏我看見一些沙門婆羅門,從建立論點之中得益,從駁倒別人的說話之中得益。喬答摩賢者,你安住在什麼得益之中呢?」

「軍荼利,如來安住在明和解脫果的得益之中。」

「喬答摩賢者,勤修什麼法,能令明和解脫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勤修七覺支,能令明和解脫得到圓滿。」

「喬答摩賢者,勤修什麼法,能令七覺支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勤修四念處,能令七覺支得到圓滿。」

「喬答摩賢者,勤修什麼法,能令四念處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勤修三善行,能令四念處得到圓滿。」

「喬答摩賢者,勤修什麼法,能令三善行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勤修根律儀,能令三善行得到圓滿。

「軍荼利,怎樣修習根律儀呢?為什麼勤修根律儀能令三善行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一位比丘在眼看到使人歡喜的色之後,不貪着、不興奮、不會因此而生起貪欲。他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在眼看到使人不歡喜的色之後,不會因此而生起不滿,有一個不糾纏、不破敗、不嗔恚的心。他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

「軍荼利,再者,一位比丘在耳聽到使人歡喜的聲……

「軍荼利,再者,一位比丘在鼻嗅到使人歡喜的香……

「軍荼利,再者,一位比丘在舌嘗到使人歡喜的味……

「軍荼利,再者,一位比丘在身感到使人歡喜的觸……

「軍荼利,再者,一位比丘在意想到使人歡喜的法之後,不貪着、不興奮、不會因此而生起貪欲。他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在意想到使人不歡喜的法之後,不會因此而生起不滿,有一個不糾纏、不破敗、不嗔恚的心。他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

「軍荼利,這位比丘在眼看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色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在耳聽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聲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在鼻嗅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香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在舌嘗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味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在身感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觸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在意想到使人歡喜或不歡喜的法之後,都是身止住、心止住,內裏善止住、善解脫的。軍荼利,這就是修習根律儀了。這樣勤修根律儀,能令三善行得到圓滿。

「軍荼利,怎樣修習三善行呢?為什麼勤修三善行能令四念處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一位比丘捨棄身惡行,修習身善行;捨棄口惡行,修習口善行;捨棄意惡行,修習意善行。軍荼利,這就是修習三善行了。這樣勤修三善行,能令四念處得到圓滿。

「軍荼利,怎樣修習四念處呢?為什麼勤修四念處能令七覺支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着和苦惱。軍荼利,這就是修習四念處了。這樣勤修四念處,能令七覺支得到圓滿。

「軍荼利,怎樣修習七覺支呢?為什麼勤修七覺支能令明和解脫得到圓滿呢?

「軍荼利,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念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擇法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精進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喜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猗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定覺支,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捨覺支。軍荼利,這就是修習七覺支了。這樣勤修七覺支,能令明和解脫得到圓滿。」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軍荼利遊方者對他說:「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着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在佛世的時候,宗教人士其中一種常做的事情是跟人辯論。若以求真為目的,辯論可助人去除錯誤的觀點及確立正確的人生觀;若以求勝為目的,辯論可助勝方取得名聞利養。

 

相應部.四十六.六.軍荼利

這篇經文記載,軍荼利遊方者常見沙門婆羅門從辯論之中得益,因此問佛陀安住在什麼得益之中,佛陀為他解說,佛陀安住在明和解脫這種得益之中,之後更進一步說,勤修根律儀與三善行能令四念處(即念覺支)圓滿,勤修四念處能令七覺支圓滿,勤修七覺支能令明和解脫圓滿。

 


舍利弗尊者可隨意安住在各種止觀的心境之中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舍利弗尊者對比丘說:「比丘同修們。」

比丘回答舍利弗尊者:「大德。」

舍利弗尊者說:「同修們,有七覺支。什麼是七覺支呢?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同修們,這就是七覺支了。

「同修們,無論哪個覺支,如果我喜歡整個早上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早上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如果我喜歡整個中午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中午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如果我喜歡整個晚上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晚上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

「同修們,如果我有念覺支的時候,我的內心不可限量,我有很好的修習。當念覺支持續的時候,我知道它在持續;如果念覺支退卻的時候,我知道是什麼條件使它退卻。

「同修們,如果我有擇法覺支……

「同修們,如果我有精進覺支……

「同修們,如果我有喜覺支……

「同修們,如果我有猗覺支……

「同修們,如果我有定覺支……

「同修們,如果我有捨覺支的時候,我的內心不可限量,我有很好的修習。當捨覺支持續的時候,我知道它在持續;如果捨覺支退卻的時候,我知道是什麼條件使它退卻。

「同修們,就正如一位國王或一位大臣,他的衣櫃裏充滿各種顏色的衣服,如果他想整個早上都穿着那套自己喜愛的衣服,可隨自己的意欲整個早上都穿着那套衣服;如果他想整個中午都穿着另一套自己喜愛的衣服,可隨自己的意欲整個中午都穿着那套衣服;如果他想整個晚上都穿着另一套自己喜愛的衣服,可隨自己的意欲整個晚上都穿着那套衣服。

「同修們,同樣地,無論哪個覺支,如果我喜歡整個早上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早上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如果我喜歡整個中午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中午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如果我喜歡整個晚上都安住在某一個覺支之中,我可以整個晚上都安住在那一個覺支之中。」

 

相應部.四十六.四.衣服

今期的經文提到,舍利弗尊者為比丘說出一個「擁有很多衣服的人可隨時穿着不同的衣服」的比喻,形容他的內心可隨意安住在任何一種覺支之中,這即是說,他的內心可隨意安住在各種止觀的心境之中。

人們常會提到「止觀」這個詞語,在佛教中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大師對止觀的修習有許多不同的講解,若回到原始佛教的義理之中,七覺支就是佛陀從一個詳細的角度來解釋什麼是止觀。七覺支這科菩提分純屬止觀的法門,當中的念、擇法、精進、喜、猗、定、捨七種心靈質素均屬禪定與智慧的內容,為修行者帶來三果、四果的解脫果位。

舍利弗尊者是佛陀「智慧第一」的弟子,他的性向傾於詳盡而不傾於簡略,因此在止觀方面,他舉出詳盡的七覺支為比丘來作解說。止觀若簡略來說,禪修者有一份持續的正念和高度的捨心,他的止觀便已完備,能將貪欲、嗔恚、愚癡平息甚至斷除;若詳細來說,在念與捨之間再加上擇法、精進、喜、猗、定便成為七覺支,禪修者若有七覺支,他在止觀中的每個細節都已完備,能將貪欲、嗔恚、愚癡平息甚至斷除。若禪修者的內心在止觀的每個細節──七覺支之中都能出入自如,他就是屬於最高級別的禪修大師了。

 


五蓋是心靈上的不善法,七覺支是心靈上的善法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

這時候,無畏王子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富蘭那.迦葉這樣說:『沒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無智無見是沒有原因和條件的;沒有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有智有見是沒有原因和條件的。』世尊對他的論點怎麼說?」

「王子,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無智無見是有原因和條件的;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有智有見是有原因和條件的。」

 

(一)

「大德,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呢?什麼是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呢?」

「王子,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貪欲滲透、被貪欲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如實看見要從生起了的貪欲之中出離。這就是使人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的。

「王子,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嗔恚滲透、被嗔恚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如實看見要從生起了的嗔恚之中出離。這就是使人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的。

「王子,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昏睡滲透、被昏睡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如實看見要從生起了的昏睡之中出離。這就是使人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的。

「王子,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掉悔滲透、被掉悔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如實看見要從生起了的掉悔之中出離。這就是使人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的。

「王子,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疑惑滲透、被疑惑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不能如實看見要從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離。這就是使人無智無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無智無見的。」

「大德,這些法義是什麼名稱呢?」

「王子,這稱為五蓋。」

「世尊,這真是遮蓋,善逝,這真是遮蓋!即使只受一種蓋所遮蔽,也沒有如實知見,更遑論受五種蓋所遮蔽了!

 

(二)

「大德,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呢?什麼是有智有見的原因和條件呢?」

「王子,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念覺支,他修習念覺支,內心便有如實知見。這就是使人有智有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的。

「王子,再者,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擇法覺支,他修習擇法覺支,內心便有如實知見。這就是使人有智有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的。

「……精進覺支……

「……喜覺支……

「……猗覺支……

「……定覺支……

「王子,再者,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息滅、放捨的捨覺支,他修習捨覺支,內心便有如實知見。這就是使人有智有見的原因和條件,這是有原因和條件使人有智有見的。」

「大德,這些法義是什麼名稱呢?」

「王子,這稱為七覺支。」

「世尊,這真是覺悟的要素,善逝,這真是覺悟的要素!即使只具有一種覺支,也帶來如實知見,更遑論具有七種覺支了!

「大德,我攀上這靈鷲山時身心都感到很疲勞,但我明白了這些法義後,所有疲勞都消失掉了!」

 

相應部.四十六.五十六.無畏

佛世的時候有六個著名的沙門,在佛教中稱他們為「六師外道」。富蘭那.迦葉是六師外道之一,他是一個「無因論者」,主張善惡果報沒有原因,也主張如這篇經文所引述的:愚癡與智慧沒有原因。在《長部.二.沙門果經》之中記載,阿闍世王稱他為一個「解釋否定善惡業報的教理」的人。

無畏王子喜歡習近多個宗教哲人,在聽了富蘭那.迦葉「愚癡與智慧沒有原因」這個論點之後,前往佛陀那裏問佛陀的看法。佛陀是一位有大智慧的智者,能透徹了解事相,也能為人清楚講解事相,他為無畏王子解說:愚癡與智慧是有原因的,而五蓋就是愚癡的原因,七覺支則是智慧的原因。

對一個有道心的人來說,即使有機會聽到這些義理都會心感法喜,更何況進一步作出修習。無畏王子聽了這則簡單而又有深度的教法之後,內心的法喜使他登山的疲勞全都消失掉。

在佛教中當提到禪修與止觀這個屬於修心層面的修習時,五蓋就是當中的不善法,而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七覺支等各種修心的法門均屬當中的善法。

 


五蓋使人目光歪曲,也使人記憶力弱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僧伽羅婆婆羅門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僧伽羅婆婆羅門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呢?喬答摩賢者,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呢?」

 

(一)

「婆羅門,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貪欲滲透、被貪欲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貪欲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染上了深紅色、黃色、藍色或淺紅色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貪欲滲透、被貪欲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貪欲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嗔恚滲透、被嗔恚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嗔恚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被火燒得沸騰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嗔恚滲透、被嗔恚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嗔恚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昏睡滲透、被昏睡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昏睡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有很多苔蘚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昏睡滲透、被昏睡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昏睡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掉悔滲透、被掉悔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掉悔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被風吹得波動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掉悔滲透、被掉悔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掉悔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疑惑滲透、被疑惑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充滿泥濘及放在黑暗地方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斷被疑惑滲透、被疑惑困擾的時候,便不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不能如實知、不能如實見,也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婆羅門,就是這些原因和條件,使內心記不起少讀誦的咒頌,即使連長期讀誦的咒頌也記不起來。

(二之一)

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五.僧伽羅婆

這是一篇稍長的經文,要分作兩期來閱讀。經文開首記載,僧伽羅婆問佛陀記憶力好與壞的原因,於是佛陀為他解說,五蓋會令人記憶力差;佛陀也為他說,五蓋會歪曲人們的目光,使人看不見人生的價值與真義,更一一以「五種水不能如實反映真面目」的譬喻,形容五蓋中的每一蓋都會遮蓋人們的知見。

世俗人都懂得嗔恚會遮蓋理智這個道理,所以俗語有「火遮眼」這句說話;俗語的「貪字變成貧」這句說話或多或少也反映出貪欲會遮蓋理智這個道理。佛陀也告訴我們,「昏睡」這種懈怠的心,「掉悔」這種激盪的心,「疑惑」這種搖擺不定的心同樣也會遮蓋人們的心性。

從五個譬喻可知,五蓋不是令我們的目光完全看不見事理,只是令我們的目光歪曲地看事理,尤其是令我們的目光歪曲地看「生命的真義與價值」這個範疇的事理。

 


心離五蓋使人目光清晰及記憶力佳,修習七覺支能對治五蓋

(二)

「婆羅門,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貪欲滲透、不被貪欲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貪欲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沒有染上各種色彩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貪欲滲透、不被貪欲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貪欲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嗔恚滲透、不被嗔恚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嗔恚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沒有沸騰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嗔恚滲透、不被嗔恚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嗔恚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昏睡滲透、不被昏睡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昏睡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沒有苔蘚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昏睡滲透、不被昏睡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昏睡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掉悔滲透、不被掉悔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掉悔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沒有波動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掉悔滲透、不被掉悔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掉悔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再者,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疑惑滲透、不被疑惑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正如一盆清澈、沒有泥濘及放在光亮地方的水,一個有眼睛的人在當中反照,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自己的面相。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內心不被疑惑滲透、不被疑惑困擾的時候,便能如實知道要從生起了的疑惑之中出離,這時他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他人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對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能夠如實知、能夠如實見,也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就是這些原因和條件,使內心記得起長期讀誦的咒頌,即使連少讀誦的咒頌也記得起來。

「婆羅門,七覺支能使內心沒有障蓋、沒有五蓋、沒有污穢。勤修七覺支,可得明和解脫果。什麼是七覺支呢?

「婆羅門,念覺支能使內心沒有障蓋、沒有五蓋、沒有污穢。勤修念覺支,可得明和解脫果。

「……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

「……喜覺支……

「……猗覺支……

「……定覺支……

「婆羅門,捨覺支能使內心沒有障蓋、沒有五蓋、沒有污穢。勤修捨覺支,可得明和解脫果。

「婆羅門,七覺支能使內心沒有障蓋、沒有五蓋、沒有污穢。勤修這七覺支,可得明和解脫果。」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僧伽羅婆婆羅門對他說:「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着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

(二之二)

相應部.四十六.五十五.僧伽羅婆

接續上一期刊出的經文,在今期後半部經文之中佛陀繼續為僧伽羅婆說,清除五蓋的內心有如清水那樣,不單有助提升記憶力,更能如實反映事相,而修習七覺支能夠對治五蓋。

 


不如理思維是五蓋的成因,如理思維是七覺支的成因

「比丘們,不如理思維,能使沒有生起的貪欲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貪欲得以增長。

「能使沒有生起的嗔恚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嗔恚得以增長。

「能使沒有生起的昏睡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昏睡得以增長。

「能使沒有生起的掉悔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掉悔得以增長。

「能使沒有生起的疑惑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疑惑得以增長。」

相應部.四十六.三十五.如理之一

 

「比丘們,如理思維,能使沒有生起的念覺支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念覺支修習圓滿。

「能使沒有生起的擇法覺支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擇法覺支修習圓滿。

「能使沒有生起的精進覺支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精進覺支修習圓滿。

「能使沒有生起的喜覺支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喜覺支修習圓滿。

「能使沒有生起的猗覺支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猗覺支修習圓滿。

「能使沒有生起的定覺支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定覺支修習圓滿。

「能使沒有生起的捨覺支得以生起,能使生起了的捨覺支修習圓滿。」

相應部.四十六.三十六.如理之二

之前多篇經文提到,五蓋是心靈方面的不善法,七覺支是心靈方面的善法。今期兩篇相連的經文又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說:不如理思維能令五蓋生起及增長,而如理思維能令七覺支生起及修習圓滿。

佛教是一個着重智慧的宗教,佛陀時常鼓勵人們如理思維。在四聖諦、八正道等原始佛教的教義之中如理思維,不單能使人知法見法,也能使人圓滿修行。

「如理思維」的巴利文是「yoniso manasi-kāra」,這是一個結構比較複雜、含義比較寬闊的詞語。「yoniso」中文譯作「如理」,「如理」這個詞語經過幾重意思而來,首先,「yoni」的原意是「出生」、「出處」,而「yoniso」在文法上是一種「離格」,因此「yoniso」有「從出生」、「從出處」的意思,意指一個「如理」的人,觀察事物不單觀察事物的表面,也會深入觀察事物的背面、事物的出處;一個「如理」的人若是觀察人生,不單觀察人生表面的快樂,也會深入觀察快樂背面的老、病、死等過患,也會深入觀察過患的出處貪欲、嗔恚、愚癡。「如理」表達出一種「深入地」、「透徹地」、「智慧地」的意思。

另外,「manasi-kāra」中文譯作「思維」,也有譯作「作意」,這個詞語的含義比較闊。首先,「mano」的原意是「意」,而「manasi」在文法上是一種「處格」,因此「manasi」有「在意之中」的意思;「kāra」是「造」、「作」的意思。因此,「manasi-kāra」的原意就是「在意之中作活動」。因為意有思考的特性,因此「manasi-kāra」很多時是表示「思考」的意思,但在另一方面,「manasi-kāra」也表示「將意專放在某種事相之中來活動」的意思,即「專意」的意思。「manasi-kāra」這個詞語的含義比較闊,既有「思考」的意思,又有「專意」的意思。

一個不如理思維的人會目光淺窄,不能認清不善法的過患與善法的利益,自然地會跟隨着這個欲界的潮流而常在五蓋之中思維作意,因此五蓋會不斷增長。一個如理思維的人,一則通過深入的思考而能領悟七覺支及其餘各種善法,二則通過專意於七覺支或其餘善法之中而令七覺支或其餘善法增長。

 

按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