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綠色生活十多年來,回看自己前半段日子,我的心一直沒有靜下來。我是位完美主義者,性格直率,生活上各方面的堅持,原來一直為家人、朋友帶來壓力亦不自知,直至遇上我生命的恩師——烏普老師(Upul)的教導,開始令我改變,我慢慢學懂用心去感受生活,和自己及別人融洽相處。在推廣綠色生活時,學習令自己及別人都更自在。
十年前我姐是家中首位學習靜修的成員。還記得當時看到她靜坐,我的反應是:這玩意兒沉悶至極!坐着一動不動,我肯定這生不會學習這個!誰知直至2007年暑假結束,我的「暑期恐懼症」又再發作,心內急着要離家找地方讓自己喘息,正好從瑜伽老師口中得知一位從斯里蘭卡來的禪修導師將舉辦一連十天的靜修營,期間必須「止語」。我二話不說便報了名,但內心忐忑不安的懷疑,多話的我,嘴巴持續十天不說話會否長出霉菌來。
了解靜修的意義
沒想到止語的確有深層認識自己的驚人效果,雖然嘴巴不說話,但心中的話語不斷排山倒海的湧出。我清楚看到自己愛批判的性格;同時驚覺原來這個我有多麼的貪吃——靜坐時不斷記掛着剛錯過的咖喱汁。也慶幸自己曾看清爸爸在世時在我生命中有多重要的啟示,提醒我及時在他臨終前的一年盡心盡力的陪伴他,直至他離世後,我並沒帶着遺憾,而和他一起的美好時光一直伴隨心中和我成長。知道止語的效果後,每當我獨自外遊時,我會刻意選擇自己語言不通的地方,藉此機會觀照自己!
初嘗靜修,我並不清楚為的是什麼,更別說有什麼得着;老師曾對我說,修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經多年不斷自我提醒,才會看得見成果,過程能訓練人的耐性,只要相信這是對自己有益處的。
一直聽聞學習靜修的好處:能深入了解並認識自己,學習增加性格上不足的彈性;培養覺知、增強直覺;減輕生活壓力,處理情緒問題;對事物有多角度的了解;生活比以前更快樂、生命更有意義;與家人朋友相處更和諧。國際間多方面的研究都證實靜觀修習的確能治療身心的疾病。我也因而認識多位從事心理治療、並且把靜觀技巧帶進工作領域的心理治療師。知道了這些後,更令我堅定不移地繼續修習。
雖然我現在的程度還很幼嫩,但經過幾年的學習,我開始明白以往自己只為生存而機械式地過活。現在開始學習用心去生活,盡量培養慈心及專注。要將一個圓圈畫得圓滿,最重要的是固定中心點。所以我們要學懂了解自己、愛護自己,然後從心出發,再伸延開去,令整個世界都充滿正能量。
明白了一些靜修基本知識,有助釐清了坊間對禪修的誤解。原來靜修是一套心理學、認識自己、認識大自然、宇宙定律的哲學,是生活的一部分。
烏普老師 (Upul Nishantha Gamage) 簡介
www.facebook.com/upulnishanthagamage?pref=nf
老師是斯里蘭卡「尼南毗禪修中心」(Nilambe Meditation Center)導師。他經常於斯里蘭卡、歐洲各地及香港教授禪修。近年他知道筆者在港推行綠色生活,樂意為綠色人士分享靜修技巧。2010年10月曾為筆者主持的網上電台Uonlive「綠活搖搖板」節目——「都市生活小休亭」接受訪問,講授禪修基本知識。他亦曾於2014年10月替筆者發起的「綠色生活地圖製作小組」辦了一場一天的「心靈綠色之旅」靜修活動。https://greenmamahk.wordpress.com/2014/10/18/%E3%80%8C%E5%BF%83%E9%9D%88%E7%B6%A0%E8%89%B2%E4%B9%8B%E6%97%85%E3%80%8D%E9%87%8D%E6%BA%AB%E9%81%8E%E5%BE%80%E6%B4%BB%E5%8B%95/
筆者有幸能親近老師,進一步向他學習,這些年在靜條上有顯著的進步。
烏普老師性格平易近人,風趣幽默,帶着孩子氣;生活簡樸,喜歡慢活,講課時用心清晰,以最淺易簡潔的方式表達,他會花很長時間為學生解答問題,我相信這也同時培養大家的耐性。我不知道他哪來的記性,每次他到港時都會記掛着每位同學,可想而知,他對每一位學生都用心教導。每當學生為他在留港期間安排觀光,他只會喜歡到大自然的地方去。他精通各樣知識,例如如何種適合食用或藥用的植物,天文地理的問題也能詳細解答,更懂烹調家鄉菜餚,簡直是位無所不能的高人。所以我認為老師是位身心靈環保哲人,他一直以身作則引領我做人處事的方式、怎樣推行綠色理念。於是我立志把發起「綠活地圖」的行動視作為自己修心及學習的過程。
由於自己得益甚深,眼見香港現時複雜的社會問題,加上身邊的綠色朋友都有一些共通難處:大家生活都太繁忙,承受無比壓力;心裏都想有所改變,同時充滿無力感,甚至有時還帶着憤怒及情緒去推廣綠色理念。我認為每個人都應學習這套生活態度,先要鍛鍊好自己的心,才有能力改變外間,並有效地以和諧的方式去改變世界。就如甘地所言「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所以當新綠色網站平台「綠活地圖」(wherevergreen.hk)剛成立,我便立即邀請烏普老師來辦一連串「擁抱自己、擁抱地球」靜修籌款活動。
註二 「尼南毗禪修中心」http://nilambe.net 是筆者所到過,使用最少資源的地方。中心不設電力供應,夜間使用蠟燭照明。中心內有有機耕種、天然堆肥區等。筆者在那裏體驗不用衛生紙的生活,體會到原來用最少物質的生活是可行而滿足快樂的!
註一綠活地圖 (wherevergreen.hk) 是一個非牟利的網上平台,讓人人都可以發掘和分享社區裏的綠色生活地點、資訊和故事,促進社區的資訊交流、資源共享、社群互動及計劃協作,藉以推動綠色公民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