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吃」這課題一被翻開,真有說不完的種種。誠如每餐有否用心在品嘗? 有否感恩在吃? 這盡是我常自我提醒的,但每回用餐有否暴殄天物? 會否「眼闊肚窄」地點了整桌東西卻吃剩不少? 大抵這才更值得關注。移居加國後,多跟了街坊出外用膳,漸學會一個不錯的習慣,便是每逢上館子用餐,必自備食物盒。因一來這裏強調環保不浪費,二來任你怎點細碟精美的菜餚,奉上桌的「例牌」總是超大分量,故家家戶戶早慣了「打包」吃剩的回家。而就「打包」這事上,原來自己還須持續修行!
話說某天與一前輩共進午餐,飯後二人合力把沒被送進肚子的東西瓜分掉,記得當時我三扒兩撥便盛妥一盒蛋炒飯,但見前輩打包那奶油白菜時卻像裝嵌寶盒般,像誓要把每條白菜及每滴奶油安全填進盒內才罷休。苦幹約十分鐘後「劈啪」一聲蓋牢盒蓋,喜滋滋的他逐看向我的炒飯碟子,不禁搖頭曰:「哎呀,糟蹋食糧是不該的啊!」
噢! 那心急手快原來沒把碟中炒飯打包乾淨,我速來懺悔:「雖常聽『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可習性難改,飯後剩下米粒依舊。真活該!」前輩輕拍我肩安慰曰:「你這沒捱過餓的也難怪。不如趁機聽聽我的小故事…… 出生於富裕家庭,我從小吃飯總是天一半地一半,亦常被母親罵飯碟的菜吃不乾淨,但自恃少爺性格,就是不理不睬。無奈後來家道中落,開始過貧窮日子,而當面臨吃一餐沒一餐的苦況時,才深切感受到每一粒米飯之可貴,方知懊悔當年沒把母親的嘮叨聽進去。」
我聽得入迷:「那之後呢?」前輩不徐不疾說:「記得某年我在大陸一市鎮找到工作,月薪僅$49元,扣掉房租水電及寄回鄉下的定款後,一個月伙食費僅$5(話說是50年前的啊! ),結果每餐惟兩隻饅頭拼酸菜,吃至面黃骨瘦。後來靈機一動便跑到附近溪邊覓食,勉強給我撈獲些蝦蟆充飢,而間中走運捕獲大蝦時,直如中彩票般興奮,回家小心翼翼將大蝦弄好放窗前曬乾,逐後把每隻好好收藏起來,待一年後帶回老家給母親。猶記得當時把滿滿一罐的蝦乾遞給母親時,我喃喃曰 ︰『我再沒敢剩下一口米飯,這罐蝦乾我搜集了一年,上天賜的必須珍惜。』 母親接過後淚眼婆娑,沒說半句話,只用力點頭。」
聽畢前輩分享,我同樣猛點頭如傻子,胸口有說不出的觸動。是的,幸福的我們沒捱過飢吃過苦,才易習以為常地浪費或糟蹋食物,幸好上了這「打包」一課,一切無不由自身做起。往後每逢打包必須自我警惕:「上天賜的……必須懂珍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