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傷究竟有多重?
失魂落魄?痛不欲生?生無可戀?一蹶不振?傷心欲絕?無論怎樣形容,傷就是傷,痛就是痛,事情發生了,唯一應做的,就是選擇如何面對,但如何選擇,就要看每個人的業力。
所謂業力,說到底,其實就是人的個性。
講來講去都是現在的社會點滴。有人的男朋友移情別戀了,她心有不忿,每日都在怨都在罵,但另一方面,卻又癡癡地等待着男友回心轉意,等呀等、怨呀怨,由情緒失控到憂鬱,六、七年間變成了另一個人,直到現在還過着半呆半癡的日子。
遇到這樣的人當然很唏噓,但情傷真的不易走出來嗎?
肯定有好樣的。有位男士,認識了一位美國女朋友,大家瘋狂地愛上對方。不久,女方要回到美國工作,他每日都長途電話跟她談心,有時還早、午、晚傾訴。電話費對他來說實在吃不消,於是兼做一份工;過了一段日子,無論經濟或精神還是支持不來,大家商量後,決定改為以書信談情。由於實在太愛對方了,總有說不完的話,就這樣還未夠一年,大家已經寫了 2,017 封信,平均一天寫七封,連他們也感驚訝,於是將每封信編上號碼。
最後他們決定結婚,婚後到了美國生活。每日早、午、晚,兩個人還是癡心地聊。直到九一一當天,太太回到辦公室,照常致電給他,他一邊說,一邊從窗口遠看着她辦公的大樓。說着說着,他跟太太說,剛才看到她辦公的地方被飛機撞倒了。…… 她最後留下的說話,就是請他祈禱。他看着整幢大樓在眼前倒塌,也看着心愛的她在眼前倒下,她成為二千多名罹難者之一。他痛不欲生,失落到以後不知如何做人。帶着一生最大的傷痛,他回到家鄉。
日子過得實在太痛苦了,有日他去探望好朋友。好朋友原來已退休,正在為慈善團體義務蓋貧民屋。他聽到心神一震,覺得要為太太做點事。於是就請朋友幫忙,用自己的積蓄,在最落後、最貧困的山區蓋了五十間房屋,給貧民安居,這區屋他用了太太的名字「瑪麗」命名。
直至現在,他已蓋了六百多間,他知道太太在天堂一定也很高興。六百多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他和瑪麗的愛,他感覺自己也擁有六百多個家。
還在傷情的人,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蓋另一間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