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大家的生活節奏被打亂,飲食作息需要不停調整,身心需要面對更大的壓力,我們時刻需要提高警覺去保護自己和家人。轉變、未知、危機帶來恐懼。
恐懼是人之常情,我們害怕疾病、害怕死亡,更害怕所愛的人受感染而痛苦。但恐懼很容易在不經不覺間滋長,令我們的心飄離當下,最後在妄念的風暴中打轉:
「我感染了嗎?怎麼常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如果傳染給了孩子怎麼辦?」
「又新增了這麼多確診個案!下一個會是我嗎?」
「口罩快用光了!酒精也沒了!這下子完了!」
「還要捱多久?香港還會好起來嗎?」
心亂身亦亂。讓心平安,身體才容易平安。我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以下三步:
一. 覺知恐懼
恐懼不是實體。他是一個名相去形容當下身心的感受,但當我們太執着於這名相,心便會被操控。想不被這名相操控,我們可以先覺察自己恐懼的特徵,從而把「恐懼」剖析破解,從名相回到身體觸受,問自己:「恐懼令哪兒緊繃、疼痛、痕癢?伴隨一吸一呼,這些觸受有何改變?」安住身體,你會發現恐懼的觸受沒有想像中強大,而且正在一點一點減弱。再從呼吸觀察恐懼,問自己:「心在說什麼?抗拒什麼?捉緊什麼?」你會發覺我們的恐懼已經遠離現實,把虛空妄想投射在無盡的未來,而這樣並不會帶來幫助。每次觀察身心,把注意力從新回到當下,一次又一次把情緒安於身體、定於呼吸、覺知現狀。
二. 了解恐懼
從進化論的角度,恐懼是增加存活率的重要元素。因為恐懼,我們才懂得謹慎判斷事物的危險性,而作出對自己最安全的選擇,所以恐懼不是懦弱。請體諒自己的煩躁,了解自己的擔憂,接受自己的一部分在顫抖。當不安的時候,可以把掌心輕輕放在胸前,緩緩的深呼吸,感受胸膛的起伏,感受掌心的溫暖,以柔和的聲音告訴自己:「不用怕。」真正的勇氣在於面對恐懼,包容恐懼,甚至運用恐懼。
三. 運用恐懼
懷着適量的恐懼,我們比平常更集中去理解疫情和病毒資訊、更努力去注意衞生、更關心身邊人的安危。疾病令我們看到肉身的脆弱,令我們反思在太平盛世時,我們有否珍惜生活、珍惜生命。把恐懼轉化為謹慎,把焦慮過濾成動力,從痛苦中體會無常,從妄念中看清顛倒夢想,遠離令自己痛苦的思想和行為,以正念做每一個決定去珍惜每一刻。
作為兩個小孩的父親,我很擔心自己患病傳染給他們,也擔心孩子在這種環境氣氛下承受太大壓力。但我會接受自己的恐懼,努力做好家庭的防疫工作,照顧好自己和小朋友的身心健康,珍惜每一天的相處時間。
願大家身體健康,在疫疾彌漫中安住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