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宗居士林

家宙

421

早期的真言宗居士林

近年,唐密傳承在中港台地區頗有重興之像,惟歷史原由與日華文化差異,一般信徒較難接觸,對東密所知甚少。

早在唐明皇年代,印度密教宗師善無畏東來長安,設壇傳授密法,可惜受唐武宗滅佛影響,整套密法失傳。可幸之前有日本留學僧空海學成密法,回國後在高野山創立真言宗總本山,發揚密教,一直流傳至今。

二十世紀初,真言宗大宗師權田雷斧大僧正感念密法由中土以來,飲水思源,發願「如中華人懇志東來求法,吾將反哺之。」遂於1924年應中國弟子邀請到廣東傳法,但基於顯密文化差異,引成軒然大波,只嘆大陸地區緣薄。

與此同時,香港殷商黎乙真居士,早歲篤信三寶,十九歲已修習《瑜伽焰口》,又先後創辦黃花禪院、蓬山精舍、佛教聯濟會、中華本願寺及青山禪院等。後來閱讀藏經至密教部,驚嘆密法殊妙,亦感慨漢地福薄無緣,於是懇求權田僧正之照片,日夜供奉,祈願密法再來。1924年,喜聞僧正來華,聯同張蓮覺、林楞真迎請僧正來港在家中灌頂,雖屬私人法會,卻是本港首次東密灌頂法會,意義深遠。

事後,黎乙真如法修持,翌年,大僧正召令到高野山,按傳統修持四度加行,經九個月閉關,通過修法與考核,獲授金胎兩部灌頂,晉職為傳法大阿闍黎。權田大僧正更賜以匾額及親解所披法衣,叮囑黎乙真「攜之返華,宏揚密教,圓滿我願。」

1926年春,黎乙真於禮頓道設壇,舉行第一屆胎藏界及金剛界灌頂,共三百人參與,使本地信徒首度親沐密法加持。未幾,得商人蔡功譜、胡禧堂施資,購入銅鑼灣大坑光明台,興建道場,定名「真言宗居士林」,不單是本港首間唐密道場,也肩負華人地區重興密教的重任。

居士林建立後,歸依學法者凡千有餘人,不少是本港社會名流。另外,黎乙真編著密宗書刊、儀軌共數十種,貢獻甚廣。

1930年,女眾修士頗多,於是由黎乙真之夫人張圓明另組女居士林,得權田僧正許可,特賜張圓明晉職阿闍黎,成為本港首位獲阿闍黎資格的女修士。

男、女居士林行政財產各自獨立,各辦各事,因堅持實修宗旨、不重虛榮,也不對外勸募資財,甚少宣傳,除一般佛學講座外,平常入會者不多,卻能保持獨有風格。

現時,每隔數年舉辦受明灌頂,禮請高野山大僧正來港,按傳統次第引領學法弟子步入秘密曼陀羅,投花得佛,親授修學壇儀;每年亦由日僧教授密法,又有舉辦「浴佛巡禮遊行」,由僧俗林友帶領隊伍,於大坑街坊會起巡行至居士林,沿途提燈擊鼓、唱誦佛號,頗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