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美荷樓 ── 包容的生活

黃佩茵

前些日子,興緻勃勃地和媽媽一起去探訪一下她小時候居住的地方──石硤尾美荷樓。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為了解決災民長遠住屋問題,當局於1954年在石硤尾興建了第一批H型徙置大廈,其中的美荷樓現今已變成青年旅舍和生活展館。媽媽邊行邊回憶着並興奮地說:「這兒是我兒時住的地方,隔鄰那邊是公共廁所,爐灶就放在房子外面,所以要在屋外煮食。」「因為地方很小,屋內會加建閣樓用作睡覺,下面就放些簡單的家具;晚飯後,幾戶人家會在屋外空地閒聊,數說瑣事。」一個只有百多呎的單位,已住上一家六口三代,相處融合;可能就是多了一份包容,少了一份埋怨!

媽媽邊參觀,邊想着她兒時的一些玩意:「那年代沒什麼玩具,更談不上什麼電腦遊戲機,幾家小孩放學後,便在屋外玩捲蓆、拋豆袋(小袋內放些米,把四至五個小豆袋拋高再接住)。」我也想起小時候玩的「掉手帕」、「狐狸小姐幾多點」等遊戲,用具不多,但創意無限。

生活雖然簡單艱苦,但左鄰右舍互相幫忙,洋溢着一片溫情。當媽看到一些展覽館相片,她興奮地說:「這位是我認識的,她住在我家附近。還有做跌打的、做豆腐的、編織籐器的……」

我想以前的生活不只是簡單,人的思想也不複雜,本着「只要幹,不要問」的心態,沒飯吃,便去打工幹活;工錢不夠,便去找外快。家庭主婦大多會在家裏串膠花、釘公仔衣、織籐籃等手作以幫補家計,人和人之間相處也很直接。「昨天隔鄰陳太幫忙看小孩,今天煲湯多預留一點給她喝。」鄰居之間多了一份真誠,少了一份計算,人也活得快樂安逸。無論環境怎樣,日子變得怎樣,多一分包容和關心,便多一份祥和!生活館把六、七十年代的生活點滴活現眼前,很值得參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