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志願

367
常霖法師

在我成長的那個年代,小學時最熱門的作文題目,一定是「我的志願」。那個時候社會比較單純,大部分小學生的志願都不外乎是教師、醫生、護士、警察、消防員等等,他們選擇這些職業,出發點都是要幫助別人,而不是計較有多少收入。而現在的人從小就受到物質影響,覺得要有錢才能享受,很容易變得現實,動輒就想賺快錢,立定志願的想法就和以前不太相同了。

小時候家貧,我跟祖母住在天台木屋,夏季天氣炎熱,我最喜歡躺在樓梯間的水泥地上,很涼快的。有時也會回到父母的家,跟弟弟妹妹一起生活。

媽媽偶然會買一瓶「屈臣氏哥喇」( 即是可口可樂的較廉價版本 )汽水,先讓我們五個兄弟姊妹用飲管每人啜一口,她才把剩下的喝完。因為很難得才喝到一次,我們都練成一種「特異功能」,就是一口氣盡量將最多的汽水吸入口中,然後含着很久,也捨不得吞下去。即使如此,那天也還是因為喝到一口汽水而開心不已。

因為家窮,五個兄弟姐妹的娛樂就是團團蹲伏在碌架床上,我邊畫圖畫邊說故事,雖然沒有玩具或是其他娛樂,大家也都樂在其中。

回想起來,在一個清貧的環境裏面,人們對生活的要求都是很基本的,沒有多餘的計較和不切實際的欲望,只要吃飽穿暖,就感覺開心快樂,遇到逆境也不抱怨,把心安住就能體會出生活裏的一些小幸福,所謂的逆境也沒有那麼糟了。唐朝的大梅法常禪師說:「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獨自隱居在山中的清貧生活,也可以那麼自由自在。

說到這,當時我的志願,相信大家都想像不到,竟然就是:「長大後賺到錢,一定要自己喝一瓶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