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式球 四聖諦人生

578
空華
道初,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特此鳴謝。

訪問蕭式球老師,從他的學佛經驗談起。
蕭老師記得十歲之前,
已問過自己一個問題:
人生做些什麼最有意義?

 

578 

一門深入原始佛教

蕭老師從小接觸中國音樂,年輕時參與民樂團和粵劇團的演出及擔當一些樂團事務,連帶接觸各種不同的中國文化。四十年前,一次上書法堂,老師談起宗教,一位人品不錯的女士說她信佛教。各人問她,這麼多宗教,為何會選擇佛教?信佛是否拜神、迷信?她答是不一樣的。蕭老師心中也知道是不一樣,但身邊見到的卻多是拜神、迷信的行為,又不好意思再追問。為了找答案,他去圖書館借了一堆佛教書,其中兩本,是聖嚴法師的《正信的佛教》及羅睺羅法師(Dr. Ven. Walpola Rahula)的《佛陀的啟示》。

兩本佛教書今天仍然流行,但方向截然不同。一個着重大乘佛教部分;一個說四聖諦,着重原始佛教部分。

蕭老師說:「我本人較喜歡四聖諦方面的義理,在太極班中與一位佛教徒朋友談起,他建議我參加佛學班,比自己看書強。」

因樂團與劇團有定時的排練,不易抽身上課,在時間合適下,蕭老師報讀了當時剛成立的妙華佛學會的佛學初階班。連初階與進階在內的五年課程,根據印順導師的脈絡開講,以歷史次序來講授佛教不同派別,由原始佛教到漢傳佛教都包括在內。課後及午飯後,再參加慧瑩法師的經論講座,之後慧瑩法師就成為蕭老師的皈依師。

「師父解釋,辦學目的是希望展示佛教不同派別,學生明白了佛教的架構,便能從中找到合自己性向的,再一門深入。」

 

578   578

 

四部原始佛教經典

妙華佛學會初階班所教的重點是原始佛教的義理,接下來四年進階班所教的,是印度大乘佛教與中國大乘佛教的義理。修畢五年課程,蕭老師向師父表達了較喜歡原始佛教的義理,師父建議他當佛學初階班其中一位老師,因為妙華佛學會以原始佛教為基本入門。

「慧瑩法師常鼓勵弟子閱讀書籍,用功的弟子大都讀完師公印順導師整套《妙雲集》,然後再讀完印順導師其餘所有著作。在讀完印順導師的著作後,她再吩咐我先讀《雜阿含經》,然後依次再讀《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及《增一阿含經》(這跟南傳佛教的四部經《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互相對應)。讀完四部《阿含經》後,慧瑩法師更托東南亞的弟子,帶了一些南傳佛教的雜誌給我,繼而接觸了馬來西亞的佛教傳道會(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從該會訂購了一些佛教書。該會創辦人是斯里蘭卡籍的達摩難陀法師(Ven. Dr. K. Sri Dhammananda Thera)。之後又接觸斯里蘭卡的佛教出版社(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我又從該社訂購了一批佛教書。」

這些書籍豐富了他對原始佛教的認識,又提供了充足教材。但斯里蘭卡訂回來的書籍都是英文的,為充分理解這些英文經典著作,蕭老師還專誠到英國文化協會修讀了幾年課程。

在不斷的學習和教學過程中,蕭老師深深感受到很需要一套直接由巴利文翻譯為中文的四部經典。「講授佛法必定是從學習經典開始的,所以我一直期待在中港台,有學佛人把巴利文的四部經典翻譯出來。」事實上,那時已有一些巴利文的譯作,如了參法師所譯的《法句經》、巴宙所譯的《大般涅槃經》等,卻未有四部經典的整部翻譯。
 

578

妙華佛學會的活動時攝

 

期盼四部聖典翻譯

蕭老師一直在等候四部巴利佛典的翻譯,卻一直未等到,使用原始佛教的教材時,仍主要用《阿含經》或偶爾選用英譯的巴利經文。為了深入認識南傳佛教的禪修、佛學及巴利文,1993年他到斯里蘭卡拜訪一些佛教大學及葛榮居士(Mr. Godwin Samararatne)的禪修中心。

那次斯里蘭卡之行,蕭老師形容獲益豐富:認識了禪修好老師葛榮居士,認識了阿那律陀長老(Kakkapalliye Anuruddha Thera),還拜訪了佛教出版社與佛教文化中心(The Buddhist Cultural Centre),請到整部巴利聖典協會的英譯本《大藏經》,運了兩箱書回來。

拜訪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Kelaniya)時認識了阿那律陀長老,老法師當時是大學副校長,想不到之後志蓮淨苑有緣能邀請他教授佛學和巴利文,蕭老師便有幸跟隨老法師學了十一年巴利文。那時他想,學巴利文,就算不是為了翻譯,起碼也能看懂原文。

 

578

蕭老師參訪康提一間寺院,寺院的長老說他們到斯里蘭卡目的是參學,因此送一套貝葉經給他們留念。這套貝葉經的內容是《初轉法輪經》,現存放在妙華佛學會。

578

蕭老師和佛教出版社的負責人合照,在他側邊較高的一位是葛榮居士的哥哥,他在該社請了一批書籍。

 

學習巴利文的機緣

巴利文是很難掌握的語言,蕭老師說他學東西不怕難,將勤補拙嘛,但巴利文真的很難,它是一種「不再流通的語言」(dead language),而且變化多、彈性大。

巴利文之難,名詞有陽性、陰性、中性之分;有單數、眾數之分;有主格、受格以至呼格等八種格之分。動詞有過去、現在、將來式之分;有我、你、他三身之分;有單數、眾數之分。這些分別帶來各式各樣的詞尾變化,這些變化難以記牢,阿那律陀長老要求學生將這些變化都背下來,特別困難。熟悉了字根與單詞層面的意思後,再要掌握短語、句子與段落層面的意思,還有慣用語所表達的意思等。這都是沒有捷徑,要逐漸累積學習經驗的。

用功的學生上巴利文課一晚,之後做功課往往要用三數天的時間,但總體學員考試的成績,卻不是很高。蕭老師曾向老法師表達慚愧,以為老法師會責備同學記性差,豈料老法師卻予以讚賞。「因為同學勤力用功,他是看在眼裏的,只是巴利文實在變化多、彈性大罷了。」

 

578   578

蕭老師在斯里蘭卡拜訪阿那律陀長老,之後有緣在香港跟對方學習十多年巴利文。

 


廿年翻譯浩瀚工程

蕭老師一直在等人將四部巴利文佛典,從巴利文直接翻譯為中文,可惜杳無音訊,自己卻在機緣下學了巴利文,之前因為要做弘法的傳譯與翻譯書本,為此修讀了一個翻譯學位。條件具備,於是約在十五年前,便計劃自己動手翻譯巴利文。

蕭老師的部分經典翻譯,曾在《温暖人間》以專欄刊出七年長。如今,四部經典中,《長部》和《中部》的翻譯已完成;《相應部》已接近尾聲;《增支部》亦翻譯過半,再用功兩三年,便能完成。說起來輕易,原來這是一項耗時接近廿年的翻譯工程 ── 還未計算學習佛學、翻譯、巴利文的時間。

巴利文這麼難,由一個巴利文字都不識,到參照巴英詞典找資料,再將經典譯成中文,原來我們輕易讀來的經文,竟是蕭老師花了這麼多功夫的浩瀚工程。因何會承擔如此艱巨的任務?

 


艱巨任務所為何事

他說:「很想留一套經文給後世。弘法除了考慮現今,亦要考慮到將來,將來需要什麼?最重要當然是經典,其次是老師、教材。就像我學佛,我也是藉着多位老師的教導,還有前人翻譯與保存下來的經典,加上多位大德所寫的著作來學習。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如古代《阿含經》的好幾位翻譯者,老法師教授巴利文,巴利聖典協會將巴利三藏連同註釋,以羅馬拼音編寫出版,還有將三藏翻譯為英文及編寫巴英辭典等等。不論中外古今,各個地方的前人都有不同貢獻,目的都是要給後世作傳承。」他還說自己的原始佛教教材與禪修教材,也用了很多年,有時間亦會重修,給後世留下書本文字,好讓後來的學佛人多一條學佛渠道。

蕭老師的弘法有什麼目標?「我不過是放一根線,給後人跟隨。教授課程、翻譯經文、組織原始佛教的學會,要做的我已做了,現在心向原始佛教的人,可跟隨善知識一起行踐這條向善向解脫的道路。至於後人會否心向原始佛教,這不是我可掌握的。我可以做的是放一根線,讓後人能藉此離惡與解脫。其實我也是跟隨着前人付出的努力。當我學佛時遇上了巴利聖典協會,那些西方學者在殖民斯里蘭卡的時期受佛法吸引,之後一直做保存與弘揚巴利三藏的工作,他們的工作從百多年前開始,一直延續至今;老法師說中國是佛教第二大祖國,大乘小乘經典汗牛充棟。可見前人做了很多工作,無非是希望將佛法經典流傳後世。一個人在佛法中得益了,也希望後人能從中得益。」
 


從許多事情中  都能夠學到東西

蕭老師透露了一個自己的秘密,他還帶領着法器班。

當年打法器的老菩薩想找人接棒,師父知道後,便親自為同學開設法器班,知道蕭老師懂音樂,便找他打法器,「師父叫到,我又識做,便投入去做了,從 1990 年初做到今天。」

每逢妙華佛學會有誕期,都會返會打法器與誦經,遇有老菩薩往生,蕭老師都會跟隨師父到殯儀館打法器與誦經回向,當中也見識到不少事物。

蕭老師說:「其實,做人從很多事情中都能學到東西的。譬如在誦經回向時,我感受到師父的智慧,她曾說,為老菩薩誦經並非超度,而是那些老菩薩為會服務了幾十年,往生了,大眾一起誦經,是紀念他們的菩薩精神。師父曾任校長,她在封棺說法時文辭古雅,頌揚亡者生平善行時不會流於浮誇,講說生死無常時貼合法理。無論亡者家屬、誦經會友甚至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常被師父的說法所打動。

「有一次與阿那律陀長老交談時,問及替亡者做儀式會說些什麼,老法師答的與慧瑩法師所做的一樣,首先宣講亡者生平的善行和功德,跟着宣講無常的義理。

「師父是使用粵語來誦經的,將粵語的九聲套落在音樂中的1、3、5三個音韻來讀誦,這是很莊嚴的。當我上佛學課要讀《阿含經》經文時,也會用這種音韻跟學員一起讀誦,非常攝心。」
 

578

 

對人生的圓滿答案

他從佛法中得益了什麼?十歲前他對人生的問題有了答案嗎?

「從最初學佛,四聖諦已給我圓滿答案,給出了一條人生路,我對人生的疑問不再存在。」

「四聖諦開宗明義第一條是苦諦,這個苦主要不是從外在而來,乃是內在自身的色受想行識──五取蘊苦,取着五蘊便會帶來各種苦。苦就在五蘊,人習慣在五蘊上造就事情,自然地容易在五蘊之中生起『這是我』的感覺,繼而對之執取;但反過來看,五蘊中每一蘊都是無常的,由無常的東西組成一個個的眾生,必然是以無常、時刻消逝的方式生存於世,這是一種根本性的苦。而集諦說明貪嗔癡是苦因,它們為五蘊提供燃料,令五蘊不斷向前流轉;滅諦說明滅苦要從滅除貪嗔癡入手;道諦說明修習八正道能滅除貪嗔癡,是一條滅苦的道路。四聖諦完全解答了人生意義的問題,智者會明白,確立四聖諦的正見,行踐八正道,清除貪嗔癡,止息五蘊的流轉等,這些都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當然四聖諦開宗明義說人生是苦,一般受眾早已對此不感興趣,但若堅持求真的話,這卻是實相,更重要的,是四聖諦提供了徹底滅苦的方法。事實就是事實,五蘊生滅無常的苦,我們需要對應這種實相,否則便會在顛倒之中過活。」

蕭老師在青少年的快樂時光已開始學佛,他又如何能接受人生是苦的道理?

「求真的原則不是喜歡接受或不喜歡接受的問題,而是事實或不是事實、有意義或沒有意義的問題。佛陀說人生是苦,人們無論喜歡接受或不喜歡接受,都必定要面對老死的事實;但佛陀也說離苦過程中的善行之樂、禪定之樂、放捨之樂等,這既是事實,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只要抱着求真與求義的態度,知苦與滅苦的義理,應該是很容易接受的。

「佛教也說無常、苦、無我三相,指出生命與世間所有事物都處於無常、苦、無我三種實相之中,不少人視此為負面,不願接受三相的事實。人生無常,相信沒人對此有異議的,智者更會這樣看待人生無常:所有痛苦都會過去,快樂也會過去;人生就是無常,應把握時機做有意義的事。這是一種抽離的角度來看待人生無常,不會陷入苦中不能自拔,也不會在樂之中放逸迷失,更會帶來珍惜眼前事與策發善行,這可不是緊貼事實而又非常正面的目光嗎?

「無我相稍為難掌握,除了阿羅漢之外,所有人都會在自身的五蘊之中生起一種自我感。我自小在中國文化中長大,中國文化常帶出一份無我的氣息,有異於西方文化那種常帶出滿足自我、自我中心的氣息;受中國文化薰陶,自我感不易膨脹,這樣比較容易了解無我相。自我感的滿足,一方面會帶來很多快樂,但另一方面,自我感的包袱也可壓得人們透不過氣來,人們內心的苦惱全都連接着一份自我感,身處苦惱時若能將自我感拿開,苦惱便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甚至完全消失。將自我感拿開,能帶來一份無私精神與堅強的韌力,使人容易面對困難與加強處事能力,更能帶來智者那份自在無礙的心境。自我感像影子那樣,只有輪廓而沒有實質。自我感由貪愛與執着而來,貪愛像光那樣,當貪愛的光照在五蘊上,便會出現如影子那樣的自我感,貪愛與執着減少,自我感的輪廓也會跟着暗淡,阿羅漢對五蘊完全沒有貪愛與執着,所以自我感完全消失。

「佛教稱無常、苦、無我為三解脫門,這三扇門的任何一扇都連接着解脫,也連接着多種善法。明白這一點便容易接受生命無常、苦、無我的實相。」

 

578

這是葛榮居士教導禪修的尼藍毗禪修中心,當時蕭老師的房間就是這樣細小。

578

在禪堂內做瑜伽,在坐禪時是完全沒有拍照意欲的,拍照也怕會打擾禪修者,所以是很少有坐禪時的照片的。

578

在古蹟之中坐禪。

578

供僧後蕭老師和同修在該處午飯,當地人熱情好客,不過看同修們像看「外星人」那樣。

578

這是修行林山下供養比丘的地方,因為負責人說不要拍攝到出家人,所以只和在家人合照。

 


向蕭式球老師
請教禪修

認識蕭式球老師,是從志蓮淨苑的「禪修理論與靜坐實踐」開始,每次上課,蕭老師都會帶領同學藉着觀呼吸、慈心禪或四念處等靜坐;講解一段原始佛教經文,加強同學對佛教義理的認識。過程中,老師深邃的聲線很攝心、很舒暢,容易讓同學跟從。

578

 


前文提到,蕭老師年輕時生活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也學習過氣功與靜坐,但當年靜坐曾被視作危險的事情(因為有些修煉方法可能是違反了自然)。蕭老師後來學佛了,知道學佛人需要修習戒定慧,禪修是戒定慧三學的修學部分,所以 1993 年他去斯里蘭卡參訪,其中一個原因,也是為了學習禪修。

當蕭老師掌握到南傳禪修的義理與修習方法後,他的禪修導師葛榮居士,也很鼓勵他教授禪修。於是,蕭老師先在妙華佛學會開班,跟着也在志蓮淨苑文化部開班,在志蓮教的禪修班,還一直持續到今天。

向蕭老師請教一些常見的禪修問題:

 

人人都適合禪修嗎?

蕭老師:「什麼人都適合禪修的,就像什麼人都適合做個好人那樣,以十善業為例,當明白十善業的義理後,就會知道任何人都適合做身、口、意善行的。十善業中的行為,有三項是講心的,而禪修亦全是講心。當明白禪修的義理後,就會知道任何人都適合禪修的:任何人都適合帶出離惡、精進、慈心、覺知、正念、放捨等等各種美善的心境,然後令這些心境增長。」

對自己的禪修課程,蕭老師解釋:「根據我的經驗,在學員方面,其實人人都能隨份隨力地培養美善心境的,正如佛陀說,人人都有行善與解脫的能力,行踐八正道並非超越常人能力的事。在老師方面,只要看得透、帶領得到位,在坐禪的時候適當時加以導引,適當時讓學員止息在美善心境之中,再加上有經文義理的講解,學員是很容易安住在各種跟止觀相關的美善心境之中的。」

蕭老師說,自己從小到大學很多東西,明白若老師帶領得宜,學生學習功效更快,可以走少很多彎路,所以他較着眼於簡單、直接、到位而予人領會的教導方式。他說這也是原始佛教的一個特色,佛陀與人說法,很多時只要短短一席話,對方就明白,不需要很多的思辯,再有不明白便加個譬喻。佛陀的譬喻簡單、直接、到位,很有說服力。看過原始佛教經典的人都會明白,如瞎子摸象、盲龜浮木、六魔鈎等譬喻,都是深入人心而又能帶出深義的。

 

禪修有什麼作用?
可以在生活上幫助香港人嗎? 

「禪修對中外古今、在家出家各類人士皆有幫助,在日常生活方面:慈心能為社會帶來和諧,減少怨氣;止息能為人們帶來沉穩,減少情緒衝動;覺知能為內心帶來清晰,減少盲目反應;放捨能為人們帶來輕鬆歡快,減少壓力等等。在出離解脫方面:正精進有助修行者離惡向善,正念有助修行者心繫出離,正定有助修行者平息貪欲與嗔恚,無常想有助修行者對治執着等等。

「從另一角度來說,因為禪修能帶出多種美善心境,帶着美善心境的人,在行事時多會帶着善良的動機,動機是行事的根本,善良動機對修行者本身、對周邊的人,以至對社會都帶來正面的作用。中國文化中早有善惡因果觀念,大家對此很容易相應,即使現在社會善惡因果的觀念比以往薄弱,但禪修帶出的美善味道卻是相同的。禪修的美善心境為人現生帶來天界的快樂,聖者的自在,來生帶來投生天上甚至不受後有。

「為什麼禪修有這些作用?因為它從心上做功夫,當一個人的心是美善的,自然容易帶來美善的結果。禪修是修心,在任何環境和時間之中,都會帶領人們朝向善的方向,而更高層次,則是帶領人們朝向解脫的方向。」

578   578

 

您為何選擇南傳的禪修方式?

「禪修是八正道〔註一〕之中:正精進、正念、正定的修習。八正道全是很平實、很易明的東西,甚至有斯里蘭卡法師著書稱,八正道是一種生活方式。八正道的義理也是禪修者的實踐指導,它帶領着出家或在家的修行者,以自身的生活方式循序漸進地向善向解脫的方向前進。當然也會有人不欣賞平實的義理與方法,但如果你喜歡平實地做個善良與有解脫氣質的人,原始佛教的義理很適合作為指引。」

578

 

觀呼吸、慈心禪、
四念處〔註二〕的禪修方法有什麼分別?

「原始佛教的禪修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出入息念(觀呼吸)是其中之一。在《相應部》之中第五十四個相應是《出入息相應》,當中四篇經文連簡介曾刊在《温暖人間》第 446-449 期之中,讀者可找來參考。每人都不斷在呼吸,而出入息念的修習可分四個層面,一個是基本的層面,兩個是止(定)的層面,一個是觀(慧)的層面。首先第一個層面是當自己在呼氣時知道自己在呼氣,自己在吸氣時知道自己在吸氣。內心回到呼吸上,能幫助一個人身心止息,也能培養持續的覺知。身心止息與覺知持續也是一種美善的心境,熟練的禪修者只要止息與覺知的持續,便會帶來止觀的持續,因此修行者可將這份心境持續下去,直至一節坐禪的完結。禪修者也可利用呼吸作為一種提點,將每個呼吸都連帶跟止觀有關的質素來呼吸,如心離五蓋是初禪的特質,禪修者心離五蓋地呼氣、心離五蓋地吸氣,每個呼吸都心離五蓋地呼吸,呼吸那便成了心離五蓋的提點,借助呼吸而將初禪的心境一直延續下去了。借助呼吸而將慈心、正念、出離心等心境延續下去,也是同樣道理。

「很多人以為止觀的心境高深莫測,但在原始佛教來說,這些修習都是由淺入深的,淺的若未做得好,不一定硬要找些深的來做。慈、悲、喜、捨四者均屬定境,初禪的要求心也只是心離五蓋,厭離與無欲則是修觀的力量所在,這些內容常在經中提到,可在之前刊在《温暖人間》的經文與簡介中找到這些義理來研讀與修習,有道心的人不難帶出這些心境,出入息念只是幫助禪修者將這些心境延續下去而已。

「出入息念是一種很有效果的禪修方法,但部分禪修者是不易掌握這種方法的。原因多在於,呼吸是身體自然的活動,會配合身體所需而有一定的節奏與流量,部分禪修者當覺知自己的呼吸時,會不經意地干擾它的節奏與流量,若干擾過度,會令呼吸不自然。這時禪修者可選其他不用理會呼吸的禪修方法來修習,如慈心禪是通過善願來帶出慈心,或直接帶出慈心,然後安住在慈心的心境之中。慈心禪培養慈、悲、喜、捨四種心境,這四種心境均屬定境,性質是祥和善意,這亦是四種超越欲界的梵天心境。內心常帶慈、悲、喜、捨的人,現生帶着天界的心境活在人間,不會染上人間常有的忿怒、仇恨、暴戾、怨氣、嫉妒等嗔恚心境;來生會投生在梵天之中。

「四念處包含身、受、心、法四個大範圍的修習,《大念處經》提到有十多種禪修方法在四念處之中,而重點全在於觀察無常,然後對自身與世間事物放下依賴與執取,因此而得解脫──這是修觀的入手方式。四念處擴散開去有十多種禪修方法,收納起來簡稱為正念。

「觀呼吸的重點在於借助呼吸作提點,從而將多種止觀的質素持續下去;慈心禪的重點在於祥和善意;四念處的重點是『觀』方面的修習。」

 


志蓮夜書院多個課程都開始恢復實體課了,蕭老師的原始佛教課程在這個月開課,若疫情緩和,禪修初班也會在明年春季開課。

課程資料

註一    八正道是指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及正定。
註二    身念處,觀身不淨;受念處,觀受是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觀法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