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他的生命定向是發達,理想生活就是下班後乘坐私家遊艇到淺水灣享受晚餐。
因為一次見工,當頭棒喝,警覺生命的真正意義。
十多年後的今天,他關懷大眾的心靈健康,致力協助青年人尋找積極、幸福的生命定向。
大約在1983年,他到大會堂看畫展,無意中瞥見告示牌,寫着「金剛經講座」,他深被吸引。因為自小喜歡看武俠小說,非常嚮往金剛不壞身,推想這個講座必然是好好打的武林經典。
進入演講廳,看到一位胖胖的女士,叫做葉文意老師。
聽罷這場沒有刀槍劍影的講座,心感喜悅、好奇,下周再繼續聽,還帶同妻子一塊去,兩口子聽得津津有味,此後成為葉老師的精進學生,也聽從葉老師的鼓勵,開始打坐。
公餘時間,他跟隨師兄弟做義工,到南塱醫院做善終關懷。過了一段時候,葉老師鼓勵學生們嘗試講經,他沒有推辭,用半年時間做足準備。
生活悄悄在改變,非常充實愉快,都是與佛有緣。
小傳︰
衍空法師出生香港,在香港及日本接受中小學教育,在美國取得電腦和國際商貿的學士學位,回港後協助父親經商,曾隨羅時憲居士和葉文意居士學佛,1990 年在香港大嶼山寶林禪寺聖一大和尚座下披剃出家,其後前赴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宗教系研修,取得碩士學位。返港後活躍於弘法事業,目前擔任「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講師、「覺醒心靈成長中心」住持、香港佛教聯合會常務董事,以及從事多項有關佛教教育的研究工作。
發達的代價
八七年股災,他作為股票經紀和持牌人,雖然沒有損手,但被客戶拖累,犯上錢債官司。煩死了,很影響學佛的心情。
為什麼煩惱纏身?他把這句「話頭」好好的參透,得出的結論就是自己福報不夠,所以決定每晚禮拜八十八佛,以及念誦準提咒。佛化生活進一步加強。
畢竟還是凡夫俗子,雖然熱心學佛,但是未忘發達的理想,每天拜佛不忘回向生意順利。出世與入世的追求同樣堅決,一腳踏兩船的矛盾慢慢在內心激化,進入了人生交叉點。
想發達的他,因為未能賺大錢而耿耿於懷。他心知肚明自己的經驗未夠班,應該自我增值。念頭一轉,他毅然放棄老板身分,應徵跨國金融公司,一心希望可以學習基金管理和擴寬人脈關係,以備將來大展拳腳。
一家響噹噹的跨國金融公司向他提出優厚待遇,不過要求他起早摸黑,24小時緊貼全球經濟市道,他邊聽邊心往下沉,背脊一陣冰寒,換句話說,沒有時間拜佛、沒有時間打坐、沒有時間學佛、沒有時間聽經、沒有時間做義工……!
夫婦同出家
發達的熱誠一下子冷卻,他只感到唏噓、冷漠、深沈。每天全副精神盯着價位上落,這就是自己苦苦追求的理想人生嗎?再進一步想,沒有佛法的生活,就是沒有光輝的生命,我的人生就這樣「符符碌碌」黯淡下去嗎?
在取捨的非常關頭,最由衷的抉擇竟然是如此自然、自在。他決定放棄世俗的利慾,投身修行的方向。而為了更全面的投入,他開始考慮出家。
1990年,他懷着弘法利生的大願,得到妻子的共識,相約一齊披剃出家。未幾,恩愛夫妻成為菩提道侶,世俗愛情昇華為普度眾生的大慈大悲。
他就是衍空法師。
這些年來,《温暖人間》久不久就要訪問衍空法師,因為在我們的報道立場而言,他很有「新聞性」,經常創辦弘法的「新鮮事物」,令人耳目一新,粗略說來,包括「弘法使者獎學金」(1999)、香港大學「生命定向」系列講座(2001)、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2001),新編中學會考佛學課本和會考課程(2003)、佛學與生命教育交流會(2005),還有如今接近完成的研究項目「緣起的生命教育與生命定向增進計劃」等。
即使不知道以上項目的內容是什麼,也不難推想衍空法師的「主打」是青年與教育。
如何關心青少年
這年頭,都說青少年很難搞,要接近他們嘛,老鼠拉龜,不知從何入手?衍空法師肯定有些特別溝通方法,否則不會有那麼多後生仔女經常圍着他團團轉。
「香港的青少年,普遍都是好孩子,很可愛的,如果你關心他們,他們很受落,但你要懂得如何關心他們。」
該如何關心?「有空打電話給他們,聊聊天,給他們信心,讓他們知道你在關心他們。無論他們乖還是曳,他們理會你也好,不理會你也好,你都同樣的關心他,不要放棄他。你要保持一貫的,穩定的,不斷的關心。他們知道你並非要在他們身上取利益,對他的要求是為他好,就會聽你話,小朋友最需要穩定的關心,不要騙他們,也不要寵他們,他們會慢慢接受。」
與後生仔女的多年相處,衍空法師對他們的心態有深刻體會。
「青少年最怕煩,最好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下青年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動力,不積極,沒有什麼追求,對着電腦就算。他們對世界有基本的不滿,不想參與,看見父母搵食艱難,但又沒有辦法改變,又不可以逃避,所以很無奈。」
有什麼辦法可以動員青少年?衍空法師說︰「先要讓他們看到人生的希望,這個希望從認識而來,認識到原來「我」是可以的。佛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着,不能證得。』今天的所謂不開心,其實沒有真實不變的不開心,只要你改變心態,改變對生命的認識,就可以開心,但你必須努力。有時候,你又要嚇嚇他們︰如果你不懂得處理,生命也可以很慘。不喜歡嗎?也沒有辦法,生命就是如此。」
衍空法師帶領參加者一同發願,定下生命方向。
與五間參與計劃的師生參訪志蓮淨苑,感受寺院的清淨。
帶領部分參加者到大陸義教。
工作坊反思人生
在「緣起的生命教育與生命定向增進計劃」中,衍空法師設立了二十個工作坊,其中有一個環節叫做「貧富宴」,參加的同學們抽籤取糖︰美味的朱古力或者是難吃的酸糖,然後有一位同學抽得話事簽,有權搶奪或者換調其他同學的糖。
這個遊戲好不好玩?同學們都搖搖頭。這個遊戲與人生相似嗎?同學們都點點頭。衍空法師通過一系列的工作坊,鼓勵同學們反思人生、接受人生、從而改變人生。
「生命定向增進計劃」,是衍空法師花上兩年時間從事的教育研究,研究對象是五間佛教學校約二百名中四中五學生。研究經費來自教統署「優質教育基金」。
「將佛法與生命教育結合為緣起的生命教育,設計出「生命定向增進計劃」的整體理論,透過二十個工作坊,把理論落實,提高同學對生命的了解,學習處理問題和在生命中尋找到意義。」
不說不知,原來衍空法師的七成時間,都放在研究和教育工作。他目前在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執教兩科︰「重要禪修經典研讀」和「In search of happiness and meaning of life(尋求幸福和生命意義)」,後者更是香港大學的通識課程,開放給全校學生選讀,目前這一班的學生多達140人。
「曾經有一位修讀這科的女學生來找我談話,她說很不快樂。她的家庭健全,男朋友對她又好,就讀港大,前途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但她就是快樂不起來,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衍空法師憐惜的說︰「他們的成長太幸福,面對社會的壓力,不懂得處理。對人生、對世界都沒有頭緒,不知道如何安立自己的生命。」
主持工作坊活動。
聆聽同學心聲。
參訪大陸期間,同學們發心買下了這頭正要被宰殺的小牛,並名為「感恩」。
佛學邁進最高學府
佛法能夠進入最高學府,香港能夠培養出佛學碩士,緣起是衍空法師的一句話︰「你們香港大學為什麼沒有宗教系和佛學研究中心?」當時的港大社會科學院院長陳麗雲教授馬上回應說︰「你來搞吧!」衍空法師於是動員他的大學生徒弟,上網搜集全球各大學的佛學課程,撰寫計劃書。那時候,沒有人對這個計劃有把握,大學方面更擔心究竟有沒有人來讀佛學。
開辦了短短五年,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的發展遠遠超乎衍空法師的想像。「前兩天,我們面試了下年度的申請人,得來的結論就是︰佛學已經成為港大備受尊重和歡迎的學科,報名者很多,資歷也越來越高,他們申請入讀的來意都是合理和正面的。」不少退休高官、專業人士都是港大佛學班的同學。
「過去四年,我們培養了超過一百名佛學碩士,如果這個增長速度繼續下去,慢慢就會對香港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
一直以來,佛教給人的印象是老化的、婦孺的、低層次的信仰,多少有心人為了扭轉這個觀念,頂着風雨,默默耕耘。「基督教學校的校長必須是基督徒,但是佛教學校卻做不到,因為沒有人才,就連佛學老師也難找。希望港大的佛學畢業生可以投身佛學教育行列。」
教育路,長漫漫,特別在教育改革鬧得滿城風雨的時候,這條路更不好走。
「佛學與生命教育交流會」開幕典禮,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與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等出席。
改革佛學會考課程
衍空法師用了三年時間,重新包裝中學佛學課程,改寫中學會考佛學課本,編撰新的佛學會考課程。2003年,這課本《正覺的道路》(後名為《生命的出路》)和會考課程正式被香港考試局採用。
可是,教統局將於2009年推出中學課程改革,屆時高中生只可以修讀六科,除了主修的中、英、數和通識之外,只餘下兩個選修科。宗教科難以吸引同學選讀,因為大家都寧願選擇與自己事業前途有密切關係的學科,例如電腦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
「宗教科被選修機會大跌,學校開辦宗教科目的意願也會下降,宗教科將會被邊緣化,宗教教育將面臨很大的危機。」
宗教科重要嗎?心靈教育重要嗎?香港社會主流觀念恐怕不以為然。因為如今的價值只在於教你如何賺錢、怎樣考取高分,完全沒有關懷心靈的健康。
「如今小朋友的心靈健康狀態其實相當嚴峻,學校又不提供這方面的教育,如果連宗教科也式微就很危險。現今的社會很不平衡,貧富懸殊,壓力很大,學生如果沒有建立健全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認識生命的意義,他們就很難適應未來的日子﹗」
聽來確實有點悲觀,但是衍空法師卻沒有洩氣,反之,他正密鑼緊鼓準備下一回合的教育項目︰針對新中學課程而編寫的通識課程教科書《個人成長及情緒管理》,以及與將軍澳五所佛教學校合作,將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本科課程。
衍空法師念念不忘下一代的成長,「我希望能夠找到一套教學方法,能夠合乎世間現實,實用的,能夠幫助同學面對生活的問題和壓力,而同時又得到青年的接受和消化。」
感恩三寶加持
忙得不可開交的衍空法師,總是氣定神閒,不徐不疾。「我每天忙忙碌碌,但我感恩自己保持方向,內心還是寧靜,因為我堅持打坐,從八三年開始至如今,我很少中斷,每天做。我沒有什麼打坐境界,但我堅持。每天早上我關掉電話,專心打坐。在混亂的生活中,我們必須保持一顆清淨心。」
出家十六年,說感想,只有說不盡的感恩。「多謝三寶加持,我在茫茫人生,能夠找到生命定向,那就是契應眾生的需要,給他們如法如律的佛法,令他們安樂,嚮往解脫,尋求更高的覺悟。」
訪問結束前,衍空法師懇切叮嚀︰「我常叫人珍惜。難得有緣與佛法相會,難得有善知識,不要錯過。我不是叫你必須出家,只是叫你認真,認真的學,知道這是生命的真正皈依處,不要浪費。」
衍空法師已經找到自己生命的定向,你找到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