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光大和尚 追憶慈顏 一代佛教領袖

《温暖人間》採訪組
圖:可人、濟柏 鳴謝:香港觀宗寺、香海正覺蓮社、香港佛教聯合會

覺光大和尚於11月16日凌晨捨報圓寂。
影響現代佛教深遠的一代佛教領袖離我們而去。

他於亂世之中,接天台法脈,
戰禍之後,創辦「香港佛教聯合會」,
貧病滿目之際,夏贈醫,冬送暖,開辦義學。
歷史大時代裏,確定宗教自由,
興建佛教醫院、
推動佛化教育、
完整佛教安老服務、
重啟中港佛教往來的大門、
連繫世界佛教、
融和六大宗教、
籌建天壇大佛、
爭取佛誕假期、
開創世界佛教論壇、
領導香港佛教半個世紀。

我們懷着對他的萬般不捨與敬仰,
輯錄這個專訪追憶慈顏教導。

 

399

覺光大和尚為弘揚佛教,不辭勞苦;為團結僧伽,風塵僕僕。他二〇〇九年到金門參加「華僧會」會議,坐在石上,回想早在一九六〇年,金門、廈門仍隔日發炮時,他已來此地說法。「九十高齡的長老腿都跑腫了,仍沒有說半句辛苦,誰敢說辛苦?長老清晨七時就到達會場,讚嘆、鼓勵大家積極弘法利生,誰敢怠慢?」追隨長老的人,無不服膺長老,他沒有著作等身,但從五十年代開始,六十年來足跡、演說、言教、身教遍布五大洲。哪裏需要他的,從來沒有說「不」。

 


聽了佛經故事,就要出家

1919年5月,中國東北遼寧營口縣虎莊,谷成海出生了。因為母親篤信佛教茹素,所以成海是胎裏素,從來沒有沾過葷腥。小成海最喜歡吃東北的豆腐,覺光長老回憶說:「特別香的!從前有人叫買豆腐,我便拿個碗去買。一大塊,加點醬油,就可以吃完一碗飯,天下最美味的,就是遼寧的豆腐。參與基本法的初期,北京廚子不太懂得做素,就叫他給我一塊豆腐好了。」

9歲時,揚州禪宗大叢林高旻寺的青一法師,來到虎莊,小成海聽他講說佛經和大海的故事之後,十分嚮往。10歲,悄悄離家,對青一法師說:「我要出家。」跟隨青一法師,到了上海海潮寺剃髮,改名安童。

 

臨危受命,20歲接天台法脈

翌年,在天童寺方丈圓瑛大和尚首肯下,破格以11歲幼齡受戒,法名覺光。因年紀太小,不懂禪修,但好學睿智,善根深種,圓瑛大和尚便說:「安排你到寧波觀宗寺讀書吧!」

觀宗寺乃天台宗中興大師諦閑長老創辦,寺內辦「觀宗講寺」及「觀宗研究社」,由寶靜大師主講,學風嚴謹,被譽為「佛教界的黃埔軍校」,培訓僧才無數。覺光法師,就在三大恩師圓瑛長老、諦閑長老、寶靜大師教育下,茁壯成長。

當時戰亂,寶靜大師南下香港,於粉嶺建「靜廬」、跑馬地建「香海蓮社」,並於荃灣創辦「弘法精舍」,選了40位觀宗講寺中的學生來港深造,覺光法師就是其中一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寶靜大師授意接法弟子顯明法師,傳法予20歲的覺光法師,為天台宗第四十六代教觀總持法脈。翌年,寶靜大師圓寂,寄語弟子: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覺光法師自接法之後,一直至圓寂的一刻,都謹持大師遺訓,身心言行,盡在弘法利生。 

1941年香港淪陷缺糧,弘法精舍被逼解散,覺光法師無法完成學業。避難至廣西桂平,於巨贊法師住持的龍華寺擔任監院,二人彼此欣賞,結為患難之交,領眾種茶坐禪,建立「桂平佛教會」。1945年日軍投降,覺光法師回到百廢待舉的香港。

 

399

華僧會上,有一篇署名「丘九」撰寫的文章《只做不說的覺光法師》中說:
「跟來的團員和男女觀察員,一共有五十多位,全都要他(覺光法師)照顧,事無巨細,都要他親自料理,整天是忙個不了⋯⋯他一向不喜歡高談闊論。他不開口說話便了,說起話來,卻是很令人動聽的⋯⋯大家推他代表全體出席致答謝詞,他在台上說的那席話,雖然短短只有幾十句,每句話都深刻,精采,明朗,文雅,是多麼漂亮⋯⋯全場幾千人的精神,都被他一人吸住,博得雷一般的掌聲!」

 

建立「香海正覺蓮社」創辦「香港佛教聯合會」

覺光法師回港後就憑一人之力重修靜廬,即今觀宗寺,及跑馬地的「香海正覺蓮社」,自撰《蓮社緣起》,開示人類世間,弘揚正覺的重要:「夫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者,惟在能明理性。明理性而後有善惡之觀念,故知觀念為一切言語行為之本源。若觀念得當,則為善人為君子,反之則為惡徒為小人。我人欲明理性,必須除妄。如欲除妄,必須念佛。因正念現前,顛倒即滅不變之理也。」

一切稍為安頓之後,覺光法師馬上邀請高僧大德講經說法,講者盡是佛門龍象,虛雲、顯慈、倓虛、法舫、筏可、定西、道安、竺摩等大法師,還有法國、日本、美國、印度等法師,並各方籌募經費,出版被譽為「小藏經」的《太虛大師全書》、《太虛大師年譜》、《諦閑法師全集》、《寶靜法師全集》、《現代佛學基礎》流通。在艱難的歲月裏,佛光普照。

26歲的青年覺光法師,已明白團結香港四眾弟子,乃至與世界佛教接軌的重要,與筏可、海仁、茂峰、茂蕊、優曇、靄亭、浣青、宏智、慈祥、瑞融等法師、陳靜濤、王學仁、林楞真,發起創辦「香港佛教聯合會」,成為創會理事之一。1950年當選弘法主任,1952年至66年,擔任了15年總務主任。凡遇到貶低佛教的謬論,這位年輕總務,就會領着年輕的法師們,據理辯論,堅持澄清。1967年佛聯會擁有自置的永久會址,覺光法師也在66-67年那一屆當選為會長。

佛聯會肩負着代表香港,乃至華人僧伽,聯繫世界佛教和宗教的使命,覺光法師全力推動世界佛教僧伽會、世界華僧會、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世界佛教僧伽會種種國際性活動。覺光法師憑着驚人魄力和宗教魅力,肩起會長重擔,領導大眾,沉着踏實的跨過一個又一個的大時代,將一件又一件的大事成就出來。

 

399      399

 

從教育下一代,到照顧上一代

戰後孤兒很多,1949年佛聯會率先舉辦「中華佛教義學」,到59年,覺光法師看見新界失學、流浪街頭的兒童太多,政府無力兼顧,在善信資助下,由正覺蓮社在粉嶺田心村開辦「佛教正覺學校」。從此,佛聯會和正覺蓮社全力推動佛化教育,覺光法師說:「要佛法興隆,首要推動佛化教育。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基本宗旨,教導下一代。」佛教辦校受到善長信賴,政府認同。62年,在正覺學校的開幕禮上,看見衣衫不整,骯髒亂跑的農童,穿着整齊校服,乖乖的上課,教育官錢白甫感動的說:「現在青年盲目追求物質,品格容易變壞,佛教教育,可以減少瘋狂追求物質的傾向。」

何善衡博士說:「覺光法師辦學,注重『學』『術』均衡發展,使青年躁急陴氣消弭於無形,對學生品格陶冶,大有裨益。」

1961年又與優曇法師倡議,聯同洗塵、壽冶、大光、聖懷、智梵、旭朗等法師建立「香港佛教僧伽會」,69年創辦香港第一間佛教專上學院「能仁書院」,即今日的「香港能仁專上學院」,進一步帶動香港佛教教育。

到目前為止,佛聯會已辦中學13間,小學7間,幼稚園6間及幼兒園1間。正覺蓮社已辦中學3間,小學4間、特殊學校1間及幼稚園3間。

戰後孤兒眾多,缺乏照顧的老人一樣多!覺光法師感念母親及養育他的寶靜大師,1966年開辦「寶靜安老院」,由覺光法師弟子果德法師親自策劃照顧說:「全院茹素,讓老人們為自己和兒孫積福。」

1978年建「佛教寶靜護理安老院」。1999年,建「佛教李嘉誠護理安老院」。1994年,港府倡議建駐院醫護人員的護養院,照顧慢性疾病、病弱老人,身在美國的覺光法師聞訊立即返港,與李嘉誠博士共襄善舉,建設『佛教李莊月明護養院』。該院由高級醫生擔任院長,另聘駐院醫生、護士主任、註冊護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藥劑師及社工組成專業醫療團隊為長者服務,務求讓長者足不出戶,得享妥善醫療護理服務。

 


 

談今日的教育,覺光法師有真知卓見:「孩子要有敬畏之心,有所敬,有所畏。否則,要上天就上天,下地就下地,不受教,便很難教了。辦教育,必須先深入思考,究竟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將來要做個怎樣的人?那麼,現在就需要怎樣的教育?國家未必需要每個孩子都是棟樑,但一定需要建設國家、和諧社會,而不是禍胎的下一代。首先,要強化家教,成績之外,也要重視:一提升孩子自覺自律的能力;二是多聞善言,親近良師益友;三是擁有正思維,明白因果,分辨何者為正與不正,應為不應為;四是開闊心志,懂得幫助別人,不是狹小的自私自利;五注重人際關係,反省自己,包容別人。這樣,才能孕育出,懷有向上向善心智的下一代,對治貪嗔癡日重的社會。但是,這五項,都必須父母和老師先做得到,以身作則。」

 


如何能將老人照顧好?


覺光法師從心出發說:「很基本的!吃老人吃的,想老人想的。給老人的飯餸,自己先嚐嚐,自問如果是他們,硬不硬?是鹹是淡?平時要多跟老人聊天,否則,不可能知道他們擔心什麼?有什麼不足的?不要以自己的角度,要以老人的角度,去想去做,才能將他們照顧好。」每次看見善信,都會問:「對家中的老幼,有沒有照顧好啊?」

 


從派米贈醫,到佛教醫院

佛聯會和蓮社早在50年代已贈醫施藥,50年蓮社的中醫義診已採用粉劑中藥,省卻貧民煲藥的柴火。覺光法師還搜集米糧、棉被、鞋襪,寒流襲港時,就向老人、水上貧戶、赤貧地區、露宿者派發。從呼籲、搜集物資、結集車隊義工、派送到登記,都「一腳踢」去做。

1958年,佛聯會有感佛教出家、在家眾,因病入院後,素食、念佛往生皆困難無助,決定籌建佛教醫院,興辦佛教墳場,「一腳踢」總務主任覺光法師兼任醫院監督,全面參與。佛教醫院興建費用達1400萬,當年是天文數字,覺光法師發動一元基金,籌款方式層出不窮。

1969年,在黃鳳翎中學舉行有史以來最大型九大壇場的「清明超薦水陸大齋吉祥法會」。1970年,樓高9層的佛教醫院落成,盛況空前。佛教醫院1971年正式由港督戴麟趾伉儷主持開幕,戴麟趾司憲致辭說:「許多人每每以為,香港不外是一個自私自利的社會,我深信他們不知道這些機構,並非徒有其名,而是慷慨為懷,出錢出力,從事有利大眾的計劃。」覺光法師說:「醫院的服務,不分宗教,服務全港市民,尤其中下階層。」
 

399 399 399
 

 

心淨則國土淨

年輕的覺光法師,已有千手千眼的本領,兼顧道場和佛聯會法務之中,仍定期發起周六念佛法會、禮萬佛懺法會。從1950年開始,正覺蓮社就舉行「周六念佛晚會」,聚眾念佛,滿一百零八星期為一屆。覺光法師曾在念佛會上開示:「世間的一切成就,所有建設,都是由思想、念開始!所以,有什麼念是很重要的。」如《華嚴經》偈頌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要化戾為祥,轉迷為覺,必先有正知正見。善念要比惡念強,正念要比歪念多。是破壞還是建設,往往只在一念之間!念佛法門,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不論男女老少,貧富智愚,都可以做得到的攝心、轉念方法。清淨念佛,當下就是淨土,結集眾力,念力更大。念佛法會成為香港一股正覺力量!粉嶺靜廬於1950年增建「寶公紀念堂」亦同步念佛,同時舉辦萬佛懺法會,至今都已跨越半個世紀。

七十年代,覺光法師發願將諦閑長老、寶靜長老的天台宗道埸觀宗寺在香港重建。覺光法師開示天台宗的重點時說:「天台宗,是中國佛教大宗之一,不但義理、修行並重,更自成精到的系統及判教模式,研習整體佛法,佛弟子當延續宏揚。」經10多年努力,香港觀宗寺在1980年重建落成,與寧波祖庭,遙遙相應。

 

399

由於資金微薄,覺光法師在《香港佛教》創刊號自任攝影師及記者,親自介紹香港佛教之源青山古寺。
 

 

創辦第一本佛教雜誌《香港佛教》

六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但人心日益複雜,覺光法師與松泉法師、元果法師各出資10萬元,並得陳靜濤居士資助,創辦《香港佛教》。創刊號上,覺光法師信念堅定的說:「出版《香港佛教》月刊,其目的就是,解除今日人類信念上的矛盾,指出一條光明大道,我們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前哨站,香港佛教肩負着極大的使命,希望各地佛教同人,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佛陀的佳音,將傳遍全世界,佛陀的光輝,照耀全球。」

 

六大宗教融和

中西薈萃,六大宗教並存,是香港的特色。覺光法師帶領佛聯會與天主教、孔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道教(以英文排名),創辦「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設聯合秘書處,訂定每年兩次座談心靈及民生問題。實在是難得的創舉!六大宗教摒除我見,無私地和平共處,為世人豎立了「和而不同」的榜樣,結合宗教的力量,化解矛盾,推動和平。

399

 


覺光法師在《覺光法師文集》說:「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爾法身活。不少說話,則不能多念佛。不多念佛,則打念頭不死。打念頭不死,則法身何得活耶?」
399

 


舉世觸目的基本法.天壇大佛.回歸

六、七十年代,香港從亞洲四小龍躍升到世界金融中心;但到了八十年代,既要面對回歸,又經歷金融風暴,人心不安,掀起一片移民潮。1985年,覺光法師意料之外地接到邀請,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以下簡稱「草委員」)。一直旁觀世變,一下子成為當事人!

「我應該參與嗎?」

「出家人不懂政治,會不會誤了大事?」

覺光法師聆訊有識之士的意見後想:「香港回歸,是歷史責任,還中國完整的版圖,也是當代中國人應該盡力完成的責任。中方選了佛教和基督教為宗教界代表,可見對佛教的尊重。今日,是決定香港前途的一刻,也給了我能為香港佛教,乃至香港所有宗教的前途和自由盡力,就看我能不能把握。出家人也是社會的一分子,應當履行社會責任。」

於是,66歲的覺光法師重踏離開了39年的中國國土,再為香港佛教肩負新使命。覺光法師與同為香港宗教界代表的基督教聖公會港澳區主教鄺廣傑主教,更因此而成為了深交的知己。

四年八個月的會議,宗教小組會議13次。最後,訂定香港與內地的宗教團體,以「三互」交往:互不隸屬,互不干涉,互相尊重。

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邀請,在84年的國慶觀禮會上,國家主席鄧小平得知覺光法師是遼寧人,童年離家,竟然親自叫他回家走走。第二天清晨就安排好國家車隊,送法師往遼寧老家,兩天車程後,大姐、大哥、大嫂、營口虎莊的所有人,都在迎接他們的成海、香港的覺光法師。一切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擁、緊握、淚盈於睫。之後,覺光法師協助重建虎莊的楞嚴寺,在家鄉弘揚善法。

86年,覺光法師與中國佛協會會長趙樸初,同時成為寶蓮禪寺「天壇大佛籌建委員會」名譽主席,籌建當時全球最高的露天青銅大佛。覺光法師讚嘆:「慈悲祥和的感染力,盡在佛臉呈現出來了!」

 

399

 

香港回歸,五萬人祈福

1997年香港回歸,佛聯會在大球場隆重舉行「香港佛教界慶祝回歸祈福大會」,紅、黑色暴雨之中,超過四萬高僧、法師、大德、演藝界嘉賓參與,誠心祝福香港。祈福開始了,持續兩天的暴雨頓停,歷時兩個多小時的大會順行進行,實是眾善所感!回歸後,香港的宗教自由一直實現,沒有改變!

 

爭取了36年的佛誕假期

對覺光長老來說,1997年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因為他爭取了36年,佛誕日終於如願成為公眾假期。早在1961年開始,佛聯會即積極向政府爭取將佛誕列為公眾假期。港府接到申請後,要求佛聯會需徵集十萬人簽名。簽名行動於是馬上在全港、九、新界策動,1963年結集足12萬人的簽名。可是,港府一直沒有回音,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支持,依然石沉大海!

1996年,回歸將至,覺師知道,必須於政權移交前,把握爭取機會。即向籌備委員會、國務院港澳辦公室、香港新華社等,提出建議。覺光長老笑說:「人人都稱我為佛誕法師,怕了我!」他在會議上四處找人簽名,結集得107委員簽名支持。回歸那年冬天,慶祝會上法師遇到當時的特首董建華,董先生突然接到電話,聽後緊握覺光長老的手說:「恭喜您!」此時,弟子果德法師在長老耳邊說:「佛聯會剛剛來了通知,特區政府已批准佛誕假期了!」36年的堅持,12萬再加107個簽名終沒有白費,1999年,全港第一個佛誕假期實現了。

這一年,78歲的覺光法師,領眾到北京迎請「佛牙舍利」來港,於首個佛誕假期中公開供奉瞻禮,因緣殊勝!從此,各大佛教道場,每年都會舉行大型浴佛法會,讓大眾一起淨化身、口、意!

 

399

覺光法師對政治,有很超然清晰的看法:「中國人常說『問政而不參政』,知政不一定是參政。有說『政治』是骯髒的,這話太狹窄了,『政』是眾人共有之事,『治』是平正處理的方法,政治本身並不骯髒,也如空氣一樣,誰也離不開空氣。空氣並不骯髒,而是某些物質,污染了空氣,變成有害的,但不能否定空氣的存在!要清除的,是貪嗔癡重,毒害人民的人和事,不是否定政治的存在。」

 


 

五、六十年代,香港是華洋雜處的殖民地,基督教、天主教地位超然,佛教地位低微。一般市民,誤以為佛教只是燒香膜拜,為死人念誦的迷信信仰。經各位高僧法師,團結弘法,開示因果緣起、慈悲喜捨、四諦、八正道,扶正人心。同樣重要的,是佛教走入人群,實行種種利生事業。大眾對佛教的看法改觀!佛教的地位提升了!

399

 


風塵僕僕成就「世界佛教論壇」

中國佛教復興,香港佛教願作橋樑,協助中國佛教與世界佛教接軌。年過80高齡的覺光法師倍加風塵僕僕,2006年與七大長老倡辦每三年一屆的「世界佛教論壇」,至今已第三屆,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參加。覺光長老率先發表他的見解:

佛教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而是唯智。佛教不是悲觀,也不是樂觀,而是慈悲觀。人與人之間,祇有心懷慈悲,才做得到友好互動,擁有智慧,才做得到合作無間。人類世界,必先友好,才能合作,必需合作,才有真正的和平。

 

踏入21世紀

覺光法師為佛教和眾生奉獻接近一個世紀!然而,半點都不老!他一直與時並進,帶領大眾舉辦浴佛嘉年華、攝製全港首個電視節目「正覺人生」、在「香港書展」開創「佛教坊」專區、籌辦舞台劇《鳩摩羅什傳》、主持全港第一個合法婚禮、參加慈善步行……

任何時代,都與群眾走在一起。天災人禍,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2003年沙士,覺光法師領眾在香港大球場舉行「萬人祝願香港繁榮安定祈福法會」;08年四川大地震,病榻上的覺光法師馬上呼籲全民賑災,堅持提早出院主持「護國息災冥陽兩利祈福法會」。

 

依教奉行,盡付塵剎

1996年,覺光法師獲「泰國國立朱拉隆功大學」頒授社會科學榮譽博士學位;2007年,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GBS)」,兩項殊榮,都代表法師的成就被肯定。而連任48年佛聯會會長的覺光法師,相信是世界上連任期最長的佛教領袖。雖曾請辭,仍被十方大眾挽留,他的功德,在每一剎那都在推動的弘法利生上,無可取替。

高齡的覺光法師,堅持每天自己疊被、刷牙、穿袍、做早晚課;堅持到學校看着孩子上課學習、到安老院聆聽老人的心聲、看電視和報章世局,然後思維,有什麼佛教能做的。長老一生淡薄,抽屜裏就只有手錶、身份證、筆。人和事不上門,便專注念佛,為天下蒼生祈福。

領導佛教半世紀的一代佛教領袖,不是幸運,也不是奇蹟,而是悲智雙運,一言一行,一心一意,都在天下,都在蒼生。覺公大和尚95年的步履,都是大眾反省、自勉、學習的榜樣,一代總持,一代師表!

敢問覺公大和尚,如何能成就一切?覺公睿智的眼神,凝望座前釋迦牟利佛垂視眾生的佛相說:

修行的起點和終點,都在正覺!

399    399

399    399    399

399    399

399   399

 


覺光大和尚生平大事紀(1919-2014)

  • 1919年   

出生於中國東北遼寧營口縣虎莊(今屬大石橋市虎莊鎮)。俗姓谷,為家中次子,父親起名為「成海」。母親篤信佛法,長期素食,因為一出生即「胎裏素」,幼時即素食,不吃葷腥。

 

  • 1928年 

江蘇揚州高旻寺青一和尚不遠千里來到虎莊,化緣重修高旻寺,成海母親敬重三寶,便布施金錢結緣。而成海每天放學後就跑到附近的佛堂聽青一和尚講佛經故事,十分嚮往。

 

  • 1929年

青一和尚離開虎莊,但成海悄悄尾隨不捨。青一和尚勸他回家,成海說:「我要出家!」。經一再勸說,成海矢志不移。隨師從營口渡船南下至上海海潮寺出家,法名「安童」,字派為佛教千山毗盧派傳承。

399

 

  • 1930年

隨師赴寧波天童寺參學。同年9月,天童寺傳授三壇大戒,圓瑛長老首肯下,破格以11歲幼齡受戒,賜法名覺光。

399

 

  • 1939年

隨天台宗第44代教觀總持寶靜大師南下香港參學,深入學習天台教觀思想,深得寶靜大師賞識,授意顯明法師傳法予他為天台宗第46代教觀總持法脈。

399

 

  • 1941年

12月8日,日軍攻打香港,被迫離港。曾一度往廣東韶關南華寺親近虛雲老和尚,後又轉赴廣西貴港、桂林等地。

399

 

  • 1945年

抗日戰爭勝利,重返香港,租用跑馬地黃泥涌道7號2樓,着手恢復寶靜大師的淨土道場─香海蓮社,舉辦文化、濟貧、放生、禮懺、講經等弘法利生的活動。同年,與海仁法師、笩可法師、優曇法師、靄亭法師、茂峰法師、茂蕊法師、顯慈法師等,以及陳靜濤居士、王學仁居士、林楞真居士等,創立香港佛教聯合會,任第一屆董事,後又從1950年起歷任兩任弘法主任,1952年起歷任15年總務主任。

 

  • 1949年

香海蓮社重組另一道場名香海正覺蓮社開幕,並擔任社長(連任直至往生)。

399   399

 

  • 1950年代

積極投身弘法、辦學及其他慈善公益事務,包括成立蓮社慈善組,開始贈醫施藥及濟貧;親自到處講經說法;又發起籌建佛教醫院、辦臨終助念團;創辦粉嶺正覺學校、佛教黃鳳翎中學等。

399

 

  • 1960年

出版《香港佛教》創刊號。

 

  • 1961年

參與香港佛教聯會會首次發起十萬人簽名,聯呈港府當局,請求頒定每年四月八日釋尊誕辰為公眾假期日。

 

  • 1967年

當選為香港佛教聯合會第13屆董事會會長(連任直至往生),表示今後工作開展着重四點︰一、弘揚大乘佛教;二、加強四眾聯繫;三、發展社會福利;四、應導人心正思。

 

  • 1969年

佛教醫院奠基典禮,香港醫務衛生總監鄧炳輝醫生主禮。

399

 

  • 1974年

出任東涌羅漢寺方丈,主持寺務。同年,赴美國、加拿大弘法。

 

  • 1978年

於世界會議中心舉行香港宗教領袖座談會,是香港宗教界有史以來首創,目的為交換彼此看法,使各宗教摒除隔膜。聯合香港六大宗教走在一起(佛教、天主教、孔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道教),是覺光長老其中一項重要貢獻。

399

 

  • 1980年

香港觀宗寺落成,白聖法師、洗塵法師、聖一法師主持佛像陞座開光,新界政務司鍾逸傑主持揭幕。

 

  • 1984年

應邀赴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十五週年國慶大會,參加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儀式,見證歷史時刻,並與當時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會面。

399

 

  • 1985年

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同年,赴北京出席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會議。

 

  • 1992年

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香港事務顧問聘書,與基督教鄺廣傑大主教同屬宗教界代表,並獲江澤民主席接見。

 

  • 1998年

經過多年爭取,香港特區行政會議通過從1999年起將佛誕訂為公眾假期。同年,從香港觀宗寺退居,榮任法主和尚。

 

  • 2004年

成功向中央人民政府申請批准「陝西扶風法門寺佛指舍利」來港供奉。前後十天,近百萬名香港市民及海內外信眾誠心瞻禮,盛況空前。

 

  • 2007年

第十次傳授天台教觀總持法脈;同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表揚覺光長老多年來積極參與公益事業。

399

 

  • 2012年

佛誕期間,迎請國寶級聖物佛頂骨舍利首次出境赴港供奉。

399

 

  • 2013年

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大紫荊勳章,表揚覺光長老對香港社會的貢獻。

 

  • 2014年

11月16日於香港安詳圓寂,享年95歲。

 


覺圓功滿光照人間

11月16日傳來覺光長老圓寂的噩耗,雖已知長老卧病醫院的消息,
但大眾似乎都習慣了他老人家的領導和照護,
主觀上仍不能接受,身為一代佛教領袖的覺光長老,就此離我們而去。


遙記早在十八年前,宗教周刊《温暖人間》首次在星島晚報創刊,
覺光長老已為我們撰寫賀辭,勉勵我們
「以淨化人心為目的,在教義上,勸人建立三慧,摒絕三毒,
以戒、定、慧,來免除貪、嗔、癡的纏擾,
自淨其意,以及於人,由平等相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使人間充滿温暖。」


長老的諄諄教誨言猶在耳,但他的色身已為我們示現無常。
11月17日早上,我們第一時間到香港觀宗寺及香海正覺蓮社弔唁,
香港觀宗寺已在進行廿四小時不停的念佛,
看見常伴長老身旁的果毅法師,
法師說長老病中並沒有什麼辛苦難受的情況出現,
相反長老一直思維清晰,讓他感覺長老像是要給大家一個示現似的。


但聞聲聲佛號,只願長老能早日倒駕慈航,乘願再來,普度眾生。
 

399     399

 

11月21日「覺光長老追思讚頌儀典」上,香港觀宗寺監院果德法師含淚說,有幸在師父座下五十多載,修學佛法及做人處事的道理,「師父的教育如春風吹拂,不分晝夜,不分中西,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貧富貴賤,平等無私,使得萬物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如弘一大師說:無心者公,無我者明。」她憶念師父常說「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在病榻中師父還記掛着佛教,還記掛着國家,記掛着社會,臨終前雖然已無力說話,但還是用筆寫「天台四教」。「我們都知道,師父您的用心,是要傳承天台宗的法脈,希望我們能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將佛教發揚光大。我們眾兄弟一定會秉持您老人家的佛教的精神,我們會努力完成使命。」

香港觀宗寺方丈宏明法師致謝辭說,未能讓師父久住世間,感到十分慚愧和哀痛。「儘管我們有千般萬般地不捨,但還是必須面對和接受這個事實。我們相信師父上人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一定有他的道理……上人將近一世紀的生命奉獻給了佛教,奉獻給了這個國土、這個時代,留給我們後輩無盡的精神財富。在外界的眼中師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宗教領袖和社會知名人士,在弟子們的心中師父是一位慈悲、包容的智慧長者。師父個人道場簡陋、生活簡樸、要求簡單,卻對佛教弘法教育、慈善公益、安老服務等方面有着高期望、高標準、高增值。」

又說「今年年初,師父上人書寫了一些墨寶,現在回頭看這些內容,才明白其實上人對於生死,已是預知時至,如如自在,毫無掛礙。」還表示將繼承師父「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道志願和自行唯在空中,利他三千赴物的天台宗精神以及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

那天追思讚頌儀典上官蓋雲集,出席大德無數,我們採訪了一些前來追思的法師和長老生前良朋好友,希望從大德的追思中緬懷長老崇德。
 

 

399

果德法師(右)在覺光長老座下受教五十多載。

399

宏明法師(右)承諾秉承覺公上人菩薩道志願,宏揚天台宗精神。

399      399       399

 


永惺大和尚

與覺光長老相識六十多載,坐在輛椅上的永惺大和尚出席了覺光長老圓寂追思讚頌儀典。

永惺大和尚追憶兩人初相識的那段日子,應該是1949年吧,他在弘法精舍華南學佛院學習,就見覺光長老經常陪伴優曇法師、寶靜法師到學佛院。當時他對覺光長老的印象是「他年輕、能幹」。

後來兩人有很長的時間在佛聯會合作,覺光長老是在佛聯會第十五屆邀請永惺大和尚加入的,永惺大和尚對覺光長老的能力大表讚揚,「我是到第十六屆才加入。佛聯會那時候的會長是筏可大和尚,覺光長老是佛聯會總務,後來我也當了總務很多年。幾十年來,覺光法師想很多方法,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建立和壯大佛聯會。興建佛教醫院、佛教墳場、申請佛誕假期,還有和中國大陸及海外各國僧伽會聯繫等等都達成了 。」
 

399

 


鄺廣傑 香港聖公會教省榮休大主教

鄺廣傑主教與覺光長老是兩個不同宗教的人,卻惺惺相惜,交情甚篤,覺光長老的追思會,鄺廣傑也有出席。他與長老的淵源,原來始自1968年左右,對於當日結緣,鄺主教依然歷歷在目。「當時我們都去了李鄭屋村基愛堂參加一個活動,就在那裏認識了覺光法師,活動完結,我們一起搭計程車去佐敦碼頭,然後再搭船返香港,在這段路程,我們談了雙方的宗教,令我意外是,法師對聖經十分熟悉,他又跟我談佛法,彼此都十分認同對方。」令鄺廣傑印象深刻的,是長老非常健談、誠懇、隨和,當時他30多歲,長老50多歲,卻完全沒有架子,十分提攜後輩,很有大和尚風度。

其後大家各有各忙,也沒什麼機會聚頭,直至1985年兩人均成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那段時期,他們天天見面,一起吃飯聊天,無所不談,因為覺光長老,他對佛教多了認識,了解什麼是真正佛教?認識了什麼是閉關,涅槃,靜坐等。

「雖然我們是不同宗教,卻互相尊重,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大前提都是為香港好,大家都為這件事而努力奮鬥,我們六大宗教都是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他們絕不會逼任何人接受自己宗教,而是懂得尊重彼此。

問及對覺光長老最深刻感覺,鄺主教想也沒想就答。「他是一位很慈祥,很顧存大局,很積極的人,對正確的事會鍥而不捨去爭取,懂得尊重別人,所以成為佛聯會會長那麼多年,佛教現在這麼和諧,有目標去發展,他應記一功,法師可說是一位宗教領袖,社會領袖。」

回憶起來,鄺廣傑最後一次見覺光長老,是一年前長老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大紫荊勳章的慶祝會,他倆坐在同一席上,那時他的聽覺已經接近聽不到,鄺廣傑上去恭喜他,「我倆來往不多,他的大壽會請我們,彼此碰面都會問候對方兩句,其實見到對方已經很開心,交情在心,不在口。」

對於長老的離去,鄺廣傑深表痛惜,「從此失去了一位領袖,可是他是高壽圓寂,去得安祥,也是幸福的事,所以是在婉惜與欣慰之間,好慶幸認識了他,好自豪。」


399

鄺廣傑主教(左)與覺光長老是多年好友,惺惺相惜,互相欣賞,交流宗教心得。

 


紹根法師

紹根老法師說與覺光長老一同為佛教共事已經有24年了。當年申請佛誕假期,他便陪同覺光長老一起到各部門申請,覺光長老做起草委員會的時候,他也有跟着一同去北京,經歷了多個階段。

他對覺光長老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做籌委的時候,在北京開會講關於香港未來的事情,他在人民大會堂就一個人舉手說,我有意見。他就說我希望香港回歸以後能夠有一天的佛誕假期。大家可能不知道會長的心意,因為他覺得有一天佛誕假期,對於安定人心是很重要的。會長將信仰自由付諸於行動,爭取到佛誕假期便是行動的實現。」

紹根老法師認為覺光長老對香港佛教的貢獻很多,爭取佛誕假期只是其中一項,其他的還在醫療、教育、安老等等多方面的貢獻。「就是從幼稚園、小學、中學、醫院、安老等等什麼都齊全了,就是只差一個大學了。所以最近我們申請了一個專上學院,我希望快點能實現,可以讓他老來安慰,可惜他心願未了西歸去,四眾翹首望重來。」紹根老法師在最近數年積極協助能仁書院,現已成功升格為專上學院,雖然未能正名大學,但已可頒授學士文憑了。
 

399     399    

紹根老法師當年與覺光長老一同將十二萬簽名呈交港府。

 


暢懷法師

399

老法師憶述他於1949年冬天認識覺光長老,並講述一個故事,說明覺公長老「福報很大」。

1939年, 寶靜法師在弘法精舍辦佛學院,覺公是該院學生。後來,日本人來到香港,他便回去大陸。不久之後,他又回來香港。

1949年時,覺公30歲,住在跑馬地正覺蓮社,而我21嵗,住在荃灣東普陀。當年的佛聯會會長是寶蓮寺住持筏可和尚。有一天,年輕的覺公特地由老遠的正覺蓮社來到荃灣東普陀探望我們寺內的200多位和尚, 會看相算命的北京白衣庵住持德緣老和尚也在其中。 當覺公一出現在我們面前時, 我便親耳聽到德緣老和尚對大家說: 「覺光法師的面相非常莊嚴,福報很大,如果不發生問題,他將來一定有資格當佛聯會的會長。」

本人曾參加過覺公六十大壽的慶典,有數千人來賀壽,有位學校的校長在賀詞中說過: 「若無煩惱須無我,各有因緣莫羨人。」由此說明,命運是註定的。結果,他當了佛聯會會長足有48年,正吻合了六十五年前德緣老和尚對覺公的評語,沒有錯。 

老法師笑着說:覺光長老對佛教的貢獻很多, 大家有目共睹,不必問我了。
 


覺真法師撰:終生難忘的導師

399

 

我從2001年2月應上覺下光大長老之邀,受香港佛教聯合會之聘來港,於今已整整十四年。噩耗傳來,香港佛教大家長示寂,我不能相信這是真的,在我心中,他是永生的,現在我又不能不信這一現實,導師永訣,悲從中來,我傷心,我落淚,我痛哭失去了一位慈祥、謙和待我如子弟、如手足的令我崇教一生的人。

在香港,也是在覺光大長老身邊工作這麼久的我,他留給我終生難忘的八種奇蹟一般的深深感受。

1. 率領香港百萬佛教信徒,成功申請到每年佛誕節(農曆四月初八日)成為全民公眾假期,並以法律的確認和保證,得到貫徹實施,這在兩岸四地以及世界各佛教國家、地區,都是一個創舉。

2. 參與創辦並領導香港佛教聯合會,使之成為最具凝聚力、影響力的佛教社團,每年都在紅磡體育館、香港會展中心等大型公眾場所,舉行盛大的弘法活動,光大佛教事業,影響人心,尤其在中英談判,實現香港回歸祖國等重大歷史性公共事務中,堅持愛國愛教,維護佑國護民的佛陀本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3.參與組織並引領香港六宗教領袖思想交流會,成為各宗教和諧團結、同體一家的一面旗幟,這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創舉,每年重大節日都舉行多次六宗教聯合慶典活動,社會影響至大,覺公上人的影響力、凝聚力,功不可沒。

4.在艱苦條件下,創立香海正覺蓮社與香港觀宗寺,延續寶公上人天台一脈,祖燈高懸,法裔遍及海內外,光大台宗祖業,僧俗欽敬,影響至鉅。

5.重視僧才教育,創立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培育了道風正,學養好的僧材。畢業後他們已成為各地佛教棟樑,或住持一方,或繼任教席,又再培育佛門人材。

6.嚴淨毗尼,律儀莊嚴,實乃僧中典範,尤其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使僧俗人等樂於親近。這有兩大意義:有戒,就能正法久住,佛教常存人間。慈悲心、平等心、包容心通過謙和,恒順眾生,就能深得人心,更加弘化度眾,這是覺公上人的一生特色。

7.我們都稱覺公上人是香港佛教聯合會的大家長,他果然為香港的公益事業操碎了心。創辦香港佛教醫院,給佛門弟子給醫送藥,給社會送溫暖。創辦各類社會教育,從佛教幼稚園,佛教小學,到各類佛教中學,遍布香港各區,讓受教者從小就得到佛法的啟迪,佛光普照,智慧注入心靈。創辦各類佛教安老院、護老院、養老院是使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托。創辦佛教墳場,是臨終關懷,讓亡靈在安祥中走向淨土。這些社會公益事業,上人彌不躬親領導,心力盡瘁。

8.覺光上人以他廣濶的胸懷,圓融無礙的適應力、凝聚力,走向世界佛教的崇高平台,他與世界僧伽會、世界華僧會、世界宗教聯誼會,都有良好的合作因緣,而且也成為這些世界性佛教組織的重要領導人。尤其難忘的是前三屆世界佛教論壇,有多達七十多國家和地區的政要與代表參加,在歴史上影響深遠。他是這一國際性佛教高峰論壇的發起者八大高僧之一,是重要的主持者之一。他以他的慈悲,平易近人,協調處理了方方面面的人際關係,會際關係,支持了重大的世界性弘法活動,令我終生難忘,終生信服,終生追思無盡。

他是我心靈的導師。失去了讓我感動一生的導師,我能不痛心悲泣…… 
 

399

 


寬運法師

399

 

寬運法師說自己與覺光長老有很特殊的緣分,因為兩人屬同鄉,都是遼寧人。「他跟我師父一起是在同一時代進入佛教界,兩人就像兄弟一樣,手挽手的,我覺得這是很好的緣分。」

寬運法師自言是晚輩,視覺老為大長老,最初認識長老那時他才十五歲,長老當時已經五十多歲了,差不多是四十多年了。「他對我們後輩很愛護,每一次我們來到觀宗寺,他都牽着我們的手,每一次都是這樣。」

他感覺上覺光長老就是一位大家長、一位香港佛教的大家長,有一種大長老的風範,因為覺光長老對香港佛教很有擔當。就像之前迎請佛舍利、佛教論壇等工作都很困難的,但在長老帶領下都能一同參與面對。第三屆佛教論壇時,覺光長老是主席,寬運法師則是籌委主席,「長老就教導我們應該怎樣做,怎樣處理。所以他老人家的風範,他一直在為香港佛教界培養人才,對香港的教育、對佛教醫院晚輩都用心培養,我感覺到他真的是一位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人。值得我們永遠讚歎,永遠學習。」寬運法師希望覺光長老能夠乘願再來。
 

399

 


衍空法師

399

 

衍空法師認為覺光長老在佛教界是一個很堅定的力量,堅持推動佛教,例如成功爭取佛誕:「他在佛聯會領導那麼多年,是佛教界一個代表,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老。」對於長老的離世,法師十分遺憾地說,「佛教界少了一個重要大德。」

 


健釗法師

399

 

健釗法師與覺光長老結識於七十年代,法師回憶,與長老從1982年至92年在佛聯會共事了10年。而回歸後,中國政府宣揚兩岸四地,在此期間經常舉辦大型活動,他代表澳門,長老代表香港,所以經常聚首,一起參加國內的活動。「我們也是年輕,遇上有些儀軌或者其他方面不明白的地方,便會即時請教他,長老也非常客氣講解,十分尊重我們這些後輩。」

對於長老的最深印象,健釗法師說是他的慈悲,以及照顧後學,「差不多香港所有年輕人也受到他教導。」而對於長老的離世,法師直言不捨得,「但無常是必然,就算多不捨得也好,世緣盡了的話,他也要離我們而去,我們只可抱着一個懷念心情,希望長老乘願再來。」

問及覺光長老有沒有什麼心願未了,「護持佛法是長老的心願,這是永遠做不完的事,總之就是一代交一代去護持弘揚佛法。」健釗法師如是說。

 


願炯法師

399

 

願炯法師用「可說是整個佛教的代表」來形容他對覺光長老的印象。在法師眼中長老是個有份量的長者,散發一種凝重的感覺。法師認為「這是修行所發出的魅力和影響力。」

談及長老對佛教的貢獻,法師表示:「長老一生為佛教奉獻,無時無刻都想着佛教,在他自己的範圍內努力改革佛教。」他舉了個例子:「香港早期是英國殖民地,佛教未得到普遍接受和重視。那時的出家人走在街上,有時候會給人罵,被人拍頭,甚至會被人打。」為讓大眾正視事件,長老和一班出家人曾到報館報告這些事;並且會經常到羞辱出家人的地方靜坐,以扭轉大眾對出家人的錯誤觀念。

 


演慈法師

399

 

演慈法師對於覺光長老的往生,大有感觸。她自馬來西亞來香港後,便認識了覺光長老,可是真正親近長老是八十年代開始,問及法師對長老的最深印象,她以「一代宗師」來稱呼他,並形容長老是一位很英明,很有智慧的領導人,指示清晰,做事俐落,公私分明,對人好關懷,對老人家更是特別好。

「覺光長老一開始就把觀宗寺發展成一所老人院,算是佛教界先河,因為60年代經濟還不是太好,政府對老人院未有什麼資助,長老為了令老有所養,願意慳儉自己來幫助這些老人家,實屬難得。」法師說,他愛護年輕人,非常樂意栽培他們,可是對老人家卻特別照顧,因為小朋友較多人愛錫,而老人家往往容易被忽略,所以他每年生日,也會找一位同年的信眾一齊切蛋糕,這是尊重的表現。

覺光長老是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演慈法師是常務董事,法師經常有機會向長老學習,演慈法師表示,長老時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說話,是「身為佛子,當作佛事」,作為一位出家人,不做佛事又做什麼呢?此話對她影響甚深,簡淺卻可說終生受用。

覺光長老一生都在推動佛教,長老的離世確然令人傷感,演慈法師壓抑傷痛情緒向我們說:「這是令人十分難過亦很婉惜的事,不過長老已是90多歲,無常是難免。佛教從此失去了一個大家長,確是佛教界一大損失,不過我們也要收拾心情面對,難過當中也要接受。其實不只我們難過,長老往生後,佛聯會與正覺蓮社開會商量後事時,很多董事也流淚,更是哭出聲來。那天在佛聯會辦悼念會,有一位在社會很有名望的人到臨,說起長老,他就痛哭起來,一位男士可以哭得那麼傷心,所以他給人印象是很慈和,是很受人尊重的老人家。」
 


許曉暉 香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

399

 

在覺光長老的追思會上,與許曉暉雖然只是匆匆一瞥,可仍看見她臉上感觸之情。在她眼中,長老是一位慈祥智慧長者。「每次跟他談話,你也會得到一些智慧的鼓勵,他的言行實在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整體大局出發。如果你到過他的臥室,你會更感動,只簡單一張床,一張書枱,一張椅子以及母親的黑白照片,僅此而已…可敬可親,因此一時感觸。」

許副局長對於覺光長老一生為佛教,為大眾作出貢獻,深表讚揚。最深印象是雖然他身為出家人,可是一直非常關注社會民生,70多年來都在做弘法利生的善業,傳揚佛法、開辦醫院、學校、老人服務等慈善工作,長期為香港市民大眾福利着想。即使在95歲高齡仍然頻頻撲撲為香港和佛教出力,甚至在生命最後一刻仍關心香港社會,對現在香港面對的挑戰發表看法,期望各方以和為貴、拋開小我、求同存異、以香港穩定和市民生計的大局為重,期望社會盡快恢復秩序。「長老這份心志絕對值得我們學習,對生死看輕,一生都在弘揚佛教推動善業,他的精神會一直陪伴大家,祝福大家。」

許曉暉憶起今年佛誕日,覺光長老依然中氣十足在活動中發表演說,相隔短短數月,長老已經離我們而去,可是她對長老的教晦依然刻銘於心,「長老一生都奉行正念正行,長存清淨心,甚至到了生命最後一刻,仍然為宗教事業為社會大眾作出貢獻,我很懷念他。」

 


11月22日早上,
覺光長老的荼毗儀式在大嶼山寶蓮禪寺舉行,
當天八時許,已有信眾在荼毗場外列隊恭送,
不少師兄師姐也與我們分享心目中對長老的敬仰。

399

 


遠慧師姐

在1973年讀中學時已皈依,當年她就讀於佛教大雄中學,今天她則是回母校大雄中學當校長,當年覺光長老會到學校來和學生開示,她對覺光長老的最初印象便是他的開示。

她說「法師當時是我們的校監,對我們有很多的開示,很多校友的為人處世都受到法師的影響。很多校友即使是畢業之後,佛法的種子仍種在他們心裏。」

遠慧參加了兩次八關齋戒,一次在寶蓮禪寺,一次在妙法寺。法師講的都是佛法,就是要多行善莫作惡之類的,他跟學生主要都是講這些。當然吳副校長是功不可沒,但法師也會有身教言教,老師們就是以在家人的身份去教學生,而同時又有法師做榜樣,非常好。」

「他一直很慈悲,很親切,後來我回大雄當校長之後,法師非常開心,他有時拉着我的手,有時一幫校長在一起的時候他都會把我找出來跟我說話。他很疼愛大雄,因為他在那裏當了三十多年校監。法師是個很開心的人,經常笑的。」

對於長老的圓寂,以長老為做人處世榜樣的遠慧師姐神情悲哀,很不捨的說,「我很掛念他,希望他能乘願再來。」


 

翁師姐

在荼毗儀式上排在最頭位置的翁師姐說她五點左右起床,六點鐘出門上寶蓮禪寺。她是大概在五年前參加佛聯會在紅磡舉辦的浴佛節,由覺光長老接引皈依佛教。往後,每年的浴佛節她都參加。她表示長老「很慈悲,自皈依後,依照師父的教導學習,人也變很開心,比較沒執着。」

 

蘇師姐

十多年前認識覺光長老的蘇師姐,在長老荼毗大典舉行當日六點鐘,便和一班師兄在青衣集合上山。她對長老最大的印象是「在迎佛陀舍利時候,帶我們發願,那個印象給我特別深。」

 

袁長育師姐

袁師姐住在鑽石山,那天早上五點多出發,轉了三趟地鐵。她說:「每年長老的生日,我們都會到觀宗寺誦經。」參加觀宗寺舉行的追思會,來大嶼山參加荼毗大典的目的是希望「送長老最後一程」。

 

王師姐

王師姐表示「雖然我們(四位師姐)不是長老的皈依弟子,但是我們都是佛聯會的會員,我覺得身為佛弟子應該過來,送長老最後一程,也祈望長老乘願再來,度化苦難的眾生。」

 

Nandi師姐

她早上四點多起床準備,和她媽媽、幾位師姐一齊出發上山(媽媽和其他幾位師姐都由長老接引皈依)。師姐說:「昨晚參加長老的追思會,只覺得他的慈悲力很大,就是這種慈悲力的感覺令我上山參加長老的荼毗大典。」

 

顯慧師姐

她當初是在清明法會皈依的,說「我第一次皈依就是覺光法師主持的。我對覺光長老的尊敬是來自他對香港佛教界的貢獻。例如他做了很多之前從未開啟的佛教事業,老人院、學校、幼稚園、醫院、智障學校等等,非常感人。智障學校其實外面都有,但是佛教智障學校就只有一千零一間。他還為我們爭取了佛誕,讓身為佛教徒的我們有了一種歸屬感。同時也讓許多事情因此而名正言順了許多,慢慢凝聚了一股非常好的力量。」

 

圓淑師姐

「我覺得長老最好的就是幫我們申請到了佛誕假期,這個影響是可以很大很大的,讓我們佛教徒可以團結,也可以有更多的新成員加入。這樣我們學佛的時候也知道將佛法帶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經常檢討自己,不好的地方懺悔然後改進。」

 

普柏師兄

普柏是當天的義工。「我覺得覺光長老是一位仁慈的長者,他經常會教導我們如何做人,我也經常聽他的開示。他也經常講做人要跟隨佛法去修行,包括對我的孩子們長老也會和他們聊天的。我們會謹遵師父教誨。」

399

399    399    399

 


以九十五歲高齡走完塵世旅途,
覺光長老的一生可謂德厚流光,潤物無聲。
為香港社會積福祉,愍念眾生施悲心,
長老數十年如一日的謙恭勤儉,點亮了無數人心中温暖的佛光。
生命如水,歲月如風,只願覺光長老待等他日,乘願再來。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