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文殊菩薩 開智慧找出路

592
溫暖人間採訪組
圖:由受訪者提供,特此鳴謝。 插圖:范夏娃

在佛教眾多菩薩中,文殊菩薩代表智慧,被尊稱為諸佛之母、諸佛之師,以無上智慧開啟了無數佛菩薩的佛性。這兩年,面對反覆的疫情以及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我們實在非常需要以智慧來應對,才能遠離煩惱,心安平安。趁着農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薩聖誕,加上喜逢四月初八佛誕,今期《溫暖人間》製作這個文殊菩薩專輯,分別訪問了慧光法師及嘉生上師,透過他們的分享,幫助大家認識文殊信仰的修持方法與精神理念,我們更搜羅了不少與文殊菩薩有關的趣味知識與故事,全方位介紹文殊信仰,幫助大家轉化煩惱為菩提。

身處三界火宅,我們每天都為欲望所累、煩惱所苦,疫情更令大家的生活加添壓力,當下此刻,般若智慧更為重要。祝福大家都能學習佛法,得到文殊菩薩的智慧加持,把困難化為成長的資糧,走向光明。佛光普照,佛誕吉祥!

 


Profile文殊菩薩

名字 文殊菩薩,亦稱文殊師利菩薩、曼殊室利菩薩、妙吉祥菩薩、聞隨師離菩薩;此外,因為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又稱法王子。
生日 四月初四
地位 文殊菩薩被視為三世古佛、七佛之母。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普賢菩薩成對,為釋迦牟尼佛之左右脇侍;和毗盧遮那佛、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特徵 智慧絕倫、辭辯無礙。手持利劍,騎乘獅子的形象,意味斬斷煩惱勇猛無畏。
職務 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
願望 悲願深廣,勸發眾生發菩提心佐助成佛,若不成正覺,誓不成佛。


文殊菩薩學堂現正招生

增智慧、強記憶、擅溝通、得成就
修持文殊法門,可得六種智慧︰

  1. 速慧:見一字可知多達百種內義。
  2. 深慧:目光獨到,見解精闢。
  3. 廣慧:擁有多方面的智慧,並運用自如。
  4. 說法慧:善於講解經典,極為善巧,容易理解。
  5. 辯法慧:精於辯論法義,口才流暢,辯答無礙。
  6. 撰述慧:具有寫作法義論著的妙筆。

慧光法師 學習文殊菩薩的圓融無礙

慧光法師簡介
生於台灣,1994年於美國加州大學畢業後,禮星雲大師披剃出家,於佛光山叢林學院進修畢業。曾擔任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佛學院主任,專修龍樹菩薩中觀哲學教理,熱衷講授《大智度論》、《入中論》、《菩提資糧論》、《心經》、《八識規矩頌》等課程。2008年得禪門泰斗本煥老和尚傳法,為臨濟宗弘法堂上45代禪人,現為(台中)菩薩寺住持。慧光法師於2014年展開尼泊爾菩薩沙彌學院僧伽教育的弘法大業,並於2021年榮獲聯合國維和者聯邦委員會頒贈人道主義者獎。

 

修習文殊法門有妙方

文殊師利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脇侍菩薩。因其德才超群,居於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亦稱妙吉祥菩薩。不少人都知道,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被稱智慧第一。究竟文殊法門的最大特色是什麼?倘若我們想修習這個法門,又可以從何處入手呢?

「文殊法門就是智慧的法門,智慧的學習就是透過對佛法的聽聞和思惟。」慧光法師堅定地說。「作為佛弟子,我們需要深入地去了解般若的教法,這是我們的財富。首先,我們要建立正見,要親近善知識,多向善知識請教,不但聞法,還要多思惟。閒暇時應盡量放鬆,以便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培養覺性;第二,平日應多去思惟所學佛法的道理,反思自己有哪些地方還沒做好,哪些地方還沒理解得很透徹,並盡快去弄清楚。只有透過這樣的學習,我們才會不斷進步。」

在慧光法師看來,多讀佛經雖然能夠讓我們對經典的玄文奧義多一分認識,但始終只是單向的溝通,無法向佛經提出心中疑問。「而我們身邊的善知識就像有生命的經本,且身為修行人,他們對佛法有所體悟。有了他們在前面引領,就可以給予我們一些方向。而透過和善知識之間問與答的交流,便有辦法把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建設得更好。」

 

以般若、方便接引眾生入佛道

佛教有兩大核心教法:慈悲與智慧。大家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象徵,代表人性中慈和善良的光輝;而文殊菩薩則是「智慧」的象徵,代表勇於追求生命真理而獲得解脫的美好精神。透過兩者,使人們了解大乘佛法的精髓。在慧光法師層層深入的解析下發現,原來,文殊智慧分為兩個部分,若想獲得此智慧,需要在每個當下的因緣中學習及體悟諸法平等的本質。

「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往往以為智慧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在佛法中,智慧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方便法門,即如何解決及改善問題;另一個則是般若法門,即認識並接受生命的實相。簡單來說,智慧就是我們對生命的理解跟態度,然後怎麼用正確的理解去跟境界互動,產生良善的結果。」慧光法師說。

但是,當我們面對生、老、病、死這等生命難題時,內心難免慌亂無助。對此,又該如何運用智慧應對?「當我們把這些事變成一種擔憂,內心不願意接受眼前的實相,就會變成是一種多出來的壓力和煩惱。其實,生命就像一個旅途,我們在旅程中遇到不同的風景,死亡也是其中必須經歷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一直不認為自己會死,就放任該做的沒做好,結果浪費生命,創造出自己的苦。當你懂得生命是無常的,你才會懂得珍惜當下,感恩所有。」慧光法師如是說。

 

誦持文殊菩薩心咒,你的方法對了嗎?

文殊菩薩心咒是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咒語,常常念誦文殊心咒,可增長福德智慧,消除愚癡,明了諸法實相。但你知道在誦持文殊心咒時,應該注意什麼嗎?

「文殊法門講的是空性的實踐,一切法,因緣生,無有自性。而平等心就是一種空性實踐的態度。無須刻意地去觀什麼,只要保持一顆清明的平等心即可。在念『唵 阿 喇 巴 札 納 帝』時,只需要清楚地念出來,身心保持覺察、放鬆即可,這樣才有辦法跟文殊菩薩相應。文殊菩薩教導我們的是保持一顆清淨的心。這是我們本自具足的,只是被自己的煩惱給障礙住了,所以清淨心不容易顯現出來。當我們念誦文殊心咒時,能藉由菩薩的加持,讓我們容易達到安穩、平靜、專注。」 慧光法師說。 


不增不減  轉煩惱為菩提

眾所周知,文殊法門的一大特色是「轉煩惱為菩提」。這句話我們雖然聽得多,但落實在現實生活中時,具體又該怎樣去轉化?「文殊法門因不落二邊的態度,強調覺察煩惱、轉化煩惱,使煩惱變成菩提資糧。這個道理其實提供給我們一種生活態度:沒有不可能改變的什麼東西,只要因緣具足,它就有可能被改變。善的如此,惡的也是一樣。」

「我們現在遇到的苦,可能是過去在某方面沒有做到位,才會有惡的因緣,產生這樣的果報。但這個苦,同時也是我們修學的機會,其實就是轉機。所以,不要把苦當成是一種恐怖的事情,也要克服內心對苦的排斥。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們會遇到它,那必定是有緣的。當緣分來到面前時,就要學習承擔它、接受它,然後透過努力去改變那個緣。只有這樣,善的因緣才會成立。」正如慧光法師所言,假如能在每個煩惱升起的當下,去覺知這是生命的考驗,願意去面對煩惱,解決問題,那就是自我提升的契機。

 

智慧如劍  視逆境為「磨刀石」 

承上所示,文殊智慧並非一種空談,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精進,在細微處反思自省,覓得出路。若將此帶入香港的情境,雖然第五波疫情看似有所好轉,但諸如失業、貧窮、病苦等問題依然存在。那些身處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又有何良方讓心安寧?對此,慧光法師給出了以下建議:「人生有美好的時候,也會遇到挫折和失意的時候,這些都是生命的風景。而只要是風景,它們便是無常的,都會過去。那麼,怎樣在苦難當中得到力量的提升?答案是,要去建設自己的心。佛經中有一個譬喻:一個人的智慧就像一把劍,想要這把劍變得鋒利,是需要境界去幫助它的。生命有很多的境界,尤其是我們面對苦時,它是一種堅硬的境界,就像磨刀石一樣。當刀子磨上如此堅硬的石頭,才會越磨越利。如果將這把劍長期放在濕潤且柔軟的豆腐上,久而久之,劍就會生鏽、遲鈍。 」

「所以,當心藉由這些境界去進行磨鍊,就可以讓心更加地敏銳,日後便懂得怎樣去應對類似的情況。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把任何經驗都化成修道、成長的資糧。當困難到來時,就是在告訴我們,你有機會了,你要準備好,你要把心穩住。然後一步一步透過佛法的指引,走向光明。」

 

慧光法師的選擇

慧光法師當初為何選擇修習文殊法門?「我在佛學院讀書時,有機會接觸到《大智度論》中有關般若的法教,這是龍樹菩薩對《大般若經》的注釋:『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從那時起,我便開始深入學習般若法門,自己也很相應,至今已有近三十年了。」「之所以選擇文殊法門,是因為我覺得這些善法是為了培養我們的資糧,從而薄弱我們內心的煩惱。唯有在智慧的聽聞和思惟方面不斷地深入,才能夠把佛法落實下來。因此,學習智慧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慧光法師說。

 

放下「我執」  精進不息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主客、人我二元對立的思惟模式和行為方式,造成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己等關係的異化和緊張,導致出現了生態失衡、私欲膨脹、道德淪喪、心靈空虛等一系列問題。不少人期盼從文殊菩薩那裏習得聰明才智來對治心魔煩惱,但慧光法師表示,在進入學習前,先了解苦惱的根源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說智慧『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就是大的意思,它在創造我們心靈的空間。我們為什麼會覺得被壓迫,覺得苦惱,就是因為心裏沒有空間了。而透過對般若智慧和不二法門的學習,它會幫我們打開內在空間,甚至可以讓空間無量無邊。」慧光法師解釋道。「現代的教育和價值觀都很強調個人,但個人雖然重要,可佛法告訴我們,除了要尊重每一個生命,更重要的是去理解『我』是沒有實體的。當我們沒有深入地探尋這些生命的道理時,我們就會停留在只是着重個人的得失、權利、自由等,反而是在助長『我執』。於是越是進步的環境裏,人與人的互動就越是冷漠。」

說到底,人的煩惱來自於認為身心當中有一個真實的「我」,並以這個「我」去跟境界對立,從而產生各式各樣的衝突和矛盾。這份「我執」,即是一切苦的根本,是功德法財的盜賊,搶奪我們的快樂。「若想把『我』解除,則需要學習『空性』,從聞思進入,建立正見,並在生活中落實和鍛鍊。但『我執』很善於說服我們,它會來跟我們講,你生氣是有道理的,你應該要發脾氣……它會促使我們去造惡業,最後果報就回到自己身上。」

聽起來,想要徹底改變習氣,拔除「我執」困難重重,普通人若想突破局限,會有辦法嗎?慧光法師笑着說:「我們要透過佛法去認識到,我們是眾因緣其中的一個緣,而不是單獨存在於世間的。遇到好的人和事,我們要珍惜、感恩,遇到壞的,則視為一種學習及鍛鍊的機會。這樣才有辦法將緊張的關係慢慢解除。這也是一種『無我』的實踐,是慈悲心的布施。當心的空間大了,懂得容納與尊重別人的存在,並感恩那份存在,最後就能達成好的互動。」

誠如慧光法師所言,佛性人人本具,若能以文殊菩薩精神保持清明覺知,清清楚楚活在當下,並將慈悲與智慧付諸於行動,如此,定能幫助我們體悟般若,破除愚癡無明。


 

文殊菩薩知多啲

 

1. 文殊菩薩是佛陀的老師?

文殊菩薩本來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老師,為了弘揚佛法,依於願力而倒駕慈航,以菩薩身分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幫助佛陀教化眾生,所以暫時顯化為菩薩身,當佛陀的護法。

2. 文殊菩薩為何受到佛教徒推崇?

相傳文殊菩薩和娑婆世界的眾生很有緣,佛學講究般若智慧?沒有般若智慧眾生難以成佛,而文殊菩薩作為智慧的化身,自然受到佛教徒推崇。

3.  為什麼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

所謂七佛之師是指過去的事,非釋迦牟尼佛時代的事,七佛分別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在眾多的菩薩裏面,文殊菩薩的智慧為第一,眾佛就是在文殊菩薩的指導下得以成佛。

4.  文殊菩薩道場在哪裏?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是藏傳、漢傳、南傳佛教信仰文殊菩薩的人心中的聖地。

5.  失眠最好修文殊法門?

人的煩惱通常都是太在乎自己,如果能夠放得下自己,也就放得下牽掛。心中無事,就能安心入睡。

6.  文殊菩薩對學業有幫助? 

文殊菩薩是主管智慧的菩薩,破除人們的愚鈍,想學業有成,可加以誦念〈文殊菩薩心咒〉,為自己的學業祈求菩薩的加持。

7.  文殊菩薩為何一手持劍、一手持經和騎獅子?

文殊菩薩常見造像為右手持劍,左手執蓮花,威風凜凜騎乘在青獅背上。文殊持的是智慧劍,能斷一切無明煩惱。蓮花象徵清淨無染,其上安放《般若心經》,代表般若智慧。獅子化表智慧威猛,能降伏一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