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霖法師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很有趣的,禪宗說語言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好的溝通是不需語言文字,以心傳心的。不過最近我的弟弟葉錦添出版了他的新書《 神行陌路 》,我卻透過他的文字,更深層次地探索他的世界,尤其是從「佛寺的念誦」那章節中,知道他對我出家時的內心感受。
年輕時我很早就搬離家中,加上後來他去了台灣發展,所以雖然是兩兄弟,但我們的溝通也沒有太深入,直至他得到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獎項之後,我才有機會透過傳媒的訪問文字內容去瞭解他。
他曾經跟我說過,這世界不容易找到一個人,可以很坦白、無保留地分享自己內心的一切;因為我是他的哥哥,而且同樣從事藝術工作,比較容易理解他的想法。可惜我們不常在一起,每次有機會見面,時間也很有限。
出家後我對佛法的體驗加强了,自己的心因此更為開放,跟他的溝通便更容易。他現在的目標,是透過他的力量和詮釋,將新東方主義的美學發展出來;而我雖然是一個出家人,卻因為背景的關係,也在探索如何把日常生活中的佛法,以攝影的藝術方式傳達應用出來,讓大家輕易的理解和實踐,令更多人減輕生命中的不快和壓力,簡而言之,是活得更加自在。
出家前我曾經去北京告訴他這個決定,當時他有點惋惜地說:「從今開始,我們就各自向不同的方向進發了。」意思是說他仍在現實世界中繼續搏鬥,而我則放下名利走另一個方向。但很快他又立即糾正:「其實不是,我們是走在同一條路 上,因為都是向自己的理想進發!」
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而去分別計較好壞對錯,最重要是看背後的起心動念。希望我們兩兄弟繼續努力,在過程中互相溝通、勸勉,以達成各自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