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菩薩,於因地修持「慈心三昧」,故又稱慈氏菩薩,乃釋迦佛授記於未來降生成佛的大成就者,也就是娑婆世界的未來佛。據佛經所記,彌勒菩薩現今在兜率天中說法,他日因緣成熟,將下生人間,作龍華三會,度化眾生。因未來佛含有「希望」的象徵,在東晉時期傳入彌勒信仰,隨即引起廣泛信仰。唐末,因為朝廷政策影響,以及彌陀信仰興起和法相宗沒落等因素,彌勒信仰也漸漸息微。直到宋代,民間轉以漢化「大肚佛」造形,彌勒信仰以「皆大歡喜」的形態重新發展,更成為鎮守寺院的「親善大使」。
普遍而言,彌勒信仰不像觀音和地藏菩薩般廣泛,除了寺院供奉外,日常較少接觸和修持,至於市面與彌勒菩薩相關的就更少注意了。在雲南省就有一個彌勒縣,早在唐代中期南詔國崛起,彝族彌勒部居於當地,以族名為地名。因與彌勒菩薩同名。九十年代,因當地的錦屏山山勢與大肚彌勒相似,信徒發起興建全球最大尊的彌勒佛像,現已成為當地重要的佛教聖地。
在香港,也有一個彌勒山,就在大嶼山昂平東北方,因山勢由東涌海邊直拔衝天,遠在屯門、荃灣、西九龍等地亦能看見。清末民初,彌勒峰對落的平原(即昂平)開始有僧尼聚居,據文獻所記,有僧人在山上建四角尖塔一座,供奉佛骨舍利。及後,昂平漸漸成為佛教聖地,吸引都市信徒朝山禮佛。五十年代,佛學專家梁隱盦校長經常登山禮佛,探訪明慧法師,談禪論道,曾撰詩云:「半里鐘聲半角僧,一峰彌勒一龕燈,光生般若無邊界,人在華嚴第幾層。偶過虎澳招惠遠,還來鳳嶺笑孫登,空山月照禪心靜,島也新詩瘦未曾。」頗能反映彌勒山下的青燈古佛的氛圍。另外,在彌勒峰南邊山丘毗近般若殿前,有信徒仿傚古人建造供養塔群,其中一座名為「彌勒菩薩諸天寶塔」,建於1958年,呈兩層六面簷角式塔,該塔以水泥建造,塔面刻有菩薩經咒及諸天名字,內藏經律論典藏,藉此功德,經山風傳給眾生,普受利益。
文教方面,1935年中國佛教領袖太虛大師再度來港弘法,於12月7日開講《彌勒上生經》,是紀錄中本地首次公開講演彌勒法門的法會;1981年,世佛會因應社會需求,開辦幼兒服務,直接取名「世佛會慈氏育嬰園」,為初生至兩歲嬰兒提供受託服務。
另外,因經典中記述彌勒菩薩弘演唯識義理,戰後,本地佛教學者大力推動唯識學,紛紛成立佛學會社,推廣相關經典及出版書刊。1993年,龍永揚、岑寬華等居士成立彌勒佛學社;2003年,另有研究唯識學的王聯章居士成立慈氏學會等,直接取用菩薩名字,宗旨明了。
昂平塔林彌勒菩薩諸天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