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霖法師
越是發達和富裕的社會,越多人感到不快樂。當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之時,卻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便開始明白需要從心靈上着手。禪修,就是使心靈感到富裕的方法。
尤其是在經濟低迷時,許多 人都愁眉苦臉,為生計奔波勞碌,但是整天憂這些、愁那些,能夠幫我們度過難關嗎?假如因為環境因素,暫時未能夠把禪修融入生活之中,倒不如嘗試放開心懷去做志工,學習觀世音菩薩,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反而有機會從中得到比金錢以外更重要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必須建基於無求付出的態度,在付出的同時,其實收穫更多,最 終得益的還是自己。
發心做志工和幫忙做義工是完全不同的:「義工」是義務工作,好像可做可不做,很容易會計較自己的付出;「志工」卻是自願工作,以了解對方的需求為主,帶着歡喜心,重視付出多於獲得,用無所得心無私地幫忙,還能夠承擔責任。
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生活或身體條件較差的人,會使自己懂得 珍惜和感恩,甚至發現原來之前只是不滿足才造成不快樂。 最重要的是,認識到一群只求付出而不望回報的志工,不但能開闊了自身的視野,也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彼此互相影響之下,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加愉快,甚至將快樂帶回自己的生活,再輾轉相傳開去。
久而久之,精神長時間處於這種滿足、開心的情況下,身心的抵抗力自然強化,面對困難和逆境的 「免疫力」亦會大大提高,助人之餘又能助己。箇中的樂趣,必須要你親自嘗試,才能體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