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 從親子理財說做人

364
zero
可人、部分照片由經濟日報出版社提供,特此鳴謝。

李錦(Edmond)現職法興證券環球股票產品董事,曾著作《 從一元開始 》分享親子理財心得。

他近兩三年舉辦超過 20 場親子理財講座,說理財,背後更重要是教做人,

父母是一面鏡子,直接反映,絕無「欺場」。

這天,李錦在某商場舉行親子理財講座,他的太太和兩個兒子也來支持,

大兒子 Jack 今年 15 歲半、小兒子 Jackson 13 歲,留着與爸爸一樣的平頭裝,

李錦上台分享時,兩個孩子都全神貫注,問他們覺得爸爸說得如何,

他倆腼腆笑說:「我們聽過很多次喇!」分享會完後,

跟李錦和他太太 Vicky 作了簡短訪問,chit-chat 親子心得,話題就由家長開始。

温=温暖人間

E = Edmond

V = Vicky

温 | Edmond,你做過那麼多場親子講座,家長問得最多是什麼問題?

E | 他們的問題不離兩方面,一是為什麼孩子不愛捐錢?二是關於給孩子多少零用錢的問題。先說第一個問題,捐錢背後意義在於關愛別人,是一份同理心。如果你從小沒好好培養他這一份心,自己又沒有以身作則,他自然沒有這個習慣,關鍵在於你太遲才教他。家長更不要為做而做,我們做每樣事都是為了某目的而做,教導子女讀好書,就是為了將來找份好工,賺多些錢 …… 慢慢他們會變得自我中心,不懂關心別人。

 

温 |可說說你們如何身教嗎?

E | 我都是從日常生活細節教起,例如吃飯時會以閒話家常的方法教兒子不要吃剩菜,培養惜福的心。旅行回來會教他們感恩途中沒病沒痛,安全到埗。當有些地方發生天災時,就教他們感恩自己多麼幸運,正因如此,更要為受苦的人祝福和伸出援手。又例如工人姐姐在我們家做了 13 年,我們都要感恩,因為很多家庭也是二、三年換一個傭人。感恩知足是做人的基礎之一,如果沒有了,就算住 2000 呎大屋也會嫌小,給你再多的東西也覺得奉旨。

V | 我教他們要尊重,有禮貌,對工人姐姐要講多謝。就算她做錯了,我們也不會在小孩面前責罵她,只會私底下跟她說。

E | 姐姐她很用心,記得在孩子七、八歲時,是最百厭的年紀,有次姐姐竟然 「黑臉」,原來她怪我們過分寵他。她是真心為孩子好,我們更要珍惜。但不要次次也說教,偶爾會跟太太在兒子面前做戲,我們扮聊天,說姐姐怎樣怎樣好,然後故意跟他們說:「你們兩個要尊重姐姐!」

V | 我們又會給兒子看一些慈善團體寄來的募 捐單張,讓他們知道世上有很多窮人,自 己每天都有飯吃,又擁有健康身體,所以 更要感恩,要多些幫助人。

E | 我希望他們明白錢有三個用途,要用; 要捐;要儲蓄。不要做守財奴,更不要亂 花錢。 捐即是分享,例如當發生一些天災 時,我與太太會故意在兒子面前商量捐多 少,順便叫他們一起捐,從習慣做起。

 

温| 你何時開始做親子理財?

E | 在 2009 年左右,我發現越來越多人從一個負面講法指摘香港小朋友,好像「港孩」,為什麼要去標籤,去假設小朋友不好?如果做得不好,為什麼不可逐樣講出來,你說「港孩」,是否代表所有小孩都是港孩?一兩樣做得不好就是港孩?第二,很多時發生了事情,父母就立即怪責小孩,為什麼不想想造成果的因?希望大家少些批判小朋友,父母亦需做好本分,做個榜樣,用愛心去教,藉以與其他家長交流心得。

 

温 | 經驗從哪裏來?

E | 兩個小朋友是一個很好實習經驗,還有平時看書,多觀察身邊朋友,從生活經驗觀察,慢慢摸索邊做邊學。加上本身理念,我覺得做人要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別人處境,可是言教不夠說服力,你要以身作則。太太是全職媽媽,幸好得到她的配合才事半功倍。

 

温 | 理財和做人,如何拉上關係?

E | 理財和做人是分不開,簡單說例如等待,如果你跟子女說,投資不同投機,要耐心等候才有回報,可是平時教他做人就說什麼也要快,一旦付出立即要有收成,當習慣了模式,不單投資不會等,其他事也不能等,每樣事情都像短線投機,沒有即時利益就不做。我教投資者定額投資,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希望減少過分的貪念和恐懼,其實這也等於做人。

 

温| 你對 Edmond 的教法有何看法?

V | 我欣賞他的教法,當孩子思想開始發展,你就要灌輸正確的人生觀,我覺得最重要是教他們不要打架,要相親相愛,要尊重。兒子還小時,我也去聽很多兒童教育專家的講座,看很多教子女的書,有時我做得不對,Edmond 也會提點, 例如大仔 15 歲,開始步入反叛年齡,我應如何跟他溝通?

 

温| 在教導上,你們扮演什麼角色,哪個柔,哪個惡?

V | 我整天在家,不可整天對他們惡聲惡氣,我辛苦他們又辛苦。回想他們小學一、二年級時,幾乎天天哭,哥哥年長弟弟兩年,因為看不過眼我幫弟弟穿衣及幫他這樣那樣,有點吃醋,故事事針對弟弟,每次都弄得弟弟哭起來,如是者我罵哥哥,連帶他也哭。

E | 我警告他們兩三次,如果還是不改就會打手板,例如無理取鬧,或者構成危險的粗魯行為等,我會給他們兩三次機會,打之前必須與他們溝通清楚受罰原因。

V | 對!打之前和打之後都要溝通,讓他們清楚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不可 一邊打一邊罵,否則會不服氣留有怨恨。

E | 他們兩個的優點是不記仇,其實父母每次打完子女後都會心痛,十次總有兩次打錯,會有內疚感覺。可是明早當他們見到我,卻會主動攬住我叫爹爹,起碼證明父子關係密切。不過,孩子到了八、九歲就不要再打了,要顧及他們的尊嚴。

 

温 | 溝通有沒有技巧?

E | 她真的溝通得很好!

V | 現在會多些設身處地,想想他們心中想什麼,或者當兒子是朋友一樣聊天。哥哥現正處於反叛期,叫他做的雖然不會反駁,但會拖延一下才做,又或者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便要很有耐性向他解釋,要給他時間和空間。幸好從他們小時候開始培養了一個習慣,就是偶然會跟他們睡在一起,說說故事,聊聊天,談談心事。現在也會這樣做,這是最好的溝通時間,他們會講很多學校的事,這些在日間也不會說,他既然肯說,我當然再八卦問多些,然後再滲些道理,他們都很享受。

E | 我工作忙,沒多少時間溝通,大兒子每星期都去學太極,我放工後會到元朗接他回家,在回家的一小時車程,是超有質素的溝通,他對我說了很多在學校的事和他的看法,我十分珍惜這段時光。所以我建議大家都找一個最舒服最適合的環境時間與子女溝通,平時回家他要趕功課,溝通一定不好,這溝通並不是家庭會議,而是要找一個彼此都感到舒服的環境,例如踢波、散步,自自然然就會吐出心底話。

V | 如果重複講道理,他們很快就會聽厭,你要多跟他們聊天,希望他們說出心事,要多聆聽他們,不要只有你說。

以前哥哥年紀小時,你明顯感到他是有意激你,引你注意要你關心,現在就真是反叛,要想方法應付。我覺得哥哥好像一面鏡子,當他反駁我的時候,學足我的表情語氣,嘩!原來我是這個樣子的!立即醒覺到要改變態度,不可什麼也罵,不然的話就日日開戰,而且弟弟看見依樣葫蘆便不好了。

 

温| 如何教小朋友金錢觀?

E | 金錢觀以外,更重要是教做人,第一要教他們曉得感恩、知足,第二是應買則買,第三要知道「買一不可買二」的道理。我的兩個兒子都不愛花錢,不愛買東西,部分衣服是親戚不要給他們的,平時一家四口外出,很少去商場,多是戶外活動。說到金錢觀,父母千萬不要給予壓力,不要在子女面前說,隔籬某師奶個仔賺那麼多,你卻賺那麼少,這樣會令他們失去自信,甚至有情緒病。我教他們理財是要等待,人一生工作的時間起碼有三、四十年,起步慢不代表後面輸,你肯堅持肯捱就會贏。

我有位朋友畢業後到了投資銀行工作,月薪五萬,做了三年,第四年因為經濟差就失業,找工作找了半年,結果轉了去做零售銀行,十分不開心,人工由五萬變萬多元。其實你應該珍惜,感恩有份工作,任何人也要捱,父母不要教子女只向錢看。

 

温 | 你們有沒有希望兒子將來做什麼?

E | 沒想過他們做什麼,不要迫他,讓他們自己決定。不過,做什麼也不打緊,最重要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要多關心人, 不要只顧自己,幫人不一定要出錢,出力也可以。很簡單,例如你坐巴士讓位給有需要的人,就是做了好事,能夠這樣做,我覺得勝過考入劍橋大學。

 

温| 你做親子理財的樂趣在哪裏?

E | 只要有兩個家長來聽,社會就少了問題發生,這是長線作戰。其實我最想做兩方面的講座,一是學校,教學生做人和理財;另外就是低下階層,希望他們明白沒錢並不代表沒希望,沒錢不等於不用理財。我幫過「teen 樂會」,街坊福利會做講座,希望與單親、智障、拿綜援的朋友分享親子理財的重要,讓他們了解自己辛苦或者不受尊重,卻可在子女面前抬起頭來,因為他們都是合法賺錢養活子女,其實窮苦人家的子女更易成功,因為他們都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