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個練習是創造和產生喜悅的感覺。每一位好的修習者都應懂得隨時創造、培養喜悅,這並不困難。因為當你將心帶回身體,你就能接觸到生命美好的事物,覺察生命有很多令你快樂的條件。你非常幸運,你有多於足夠的條件讓你幸福,只需要接觸其中的幾樣條件,就能令你當下感到喜悅。
我們可以做這項練習: 吸氣,我覺察 我的心臟;呼氣,我感恩我的心臟;這個是對心臟的正念。你用正念能量輕輕擁抱你的心臟,就好像母親擁抱孩子一樣。你的心臟很努力為你工作,日夜無休地為你傳遞血液滋養你的身體,然而你並不善待你的心臟:你喝太多酒、吃很多肥膩的東西、很晚才睡覺、抽煙,你並不善待你的心臟。因此,當你吸氣的時候,你覺察自己的心臟,就將你的感恩,你的覺察和慈悲帶到心臟,只需要三秒鐘你就能洞察:我的心臟仍然運作正常,我感到安慰。當醫生告訴你,根據心電圖,你的心臟運作正常,這好消息讓你感到高興。因為我們當中有些人的心臟不正常,隨時隨地可能會心臟病發,他們最深的願望就是能像你一樣擁有正常的心臟。你擁有健康的心臟,這就是你此刻擁有許多幸福條件 之一。當你用正念審視你整個身體,你會發現你有幾千個讓你感到幸福的條件。
透過修行滋養自己
例如當你睜開眼睛,你可以接觸到很多形態和顏色。試想像如果你瞎了,你就不能再享受這些顏色和形態。我們見到許多顏色和形態是因為擁有健康的眼睛。我們不僅內在有很多幸福快樂的條件,在我們的身邊都有很多幸福快樂的條件。因此,當一位修行者回到當下的時候,他將接觸到很多幸福的條件,隨時隨地都可以輕易培養幸福喜樂。每一個修行者都應該能夠為自己培養喜悅的感受以滋養自己,也幫助別人修習。我們透過修行滋養自己,療癒自己,同時我們也能幫助對方、滋養對方、療癒對方。你可以說:「親愛的,你知不知道我們非常幸運。」你幫助對方接觸他的幸福條件,讓他即時感到喜悅。當我們能夠用喜樂滋養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悲傷、痛苦和恐懼。
佛陀教導我們的第七項練習是在吸氣的時候,覺察心裏痛苦的感受和情緒。一位好 的修習者永遠不會逃避自己心裏的痛苦、感受和情緒。因為他懂得培養「念」和「定」,有能力處理自己的痛苦。很多人想逃避心中的痛苦,是因為他們不懂處理自己的痛苦。你是一名修習者,你懂得培養「念」和 「定」,知道如何用「念」和「定」的能量將你帶返自己,去辨識和擁抱心中的痛苦。
從僧團借助力量
痛苦的感受和情緒是一種能量。我們的 「念」和「定」是另一種能量,是我們從修習而得來的。第二種能量並不是要對抗或壓抑第一種能量,或者去掩蓋痛苦。正念的角色是去覺察:吸氣,我覺知痛苦的感受在我心中;呼氣,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痛苦的感受和情緒。這項修習是純粹覺察自己心裏的痛苦感受和情緒。當一個嬰兒哭的時候,母親不會去阻止他,母親只會輕輕的抱着嬰兒。這就是我們修行者應做的。「我的痛苦,我知道你在這裏,我會好好照顧你。」你持續修習正念呼吸和正念步行,讓正念的能量生起,輕輕擁抱痛苦的感覺,這是佛陀的教導,非暴力的、不壓抑或掩蓋,只是覺察和擁抱。當你剛開始修習的時候,你的「念」和「定」並不是太強,你需要從僧團借助「念」和「定」 的能量。僧團包括僧尼和在家眾,他們修習了很久,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可以凝聚強大的集體「念」和「定」的力量。當我們一 起坐在這裏的時候,你可以打開心扉說:「僧團,我的痛苦、我的憤怒和絕望在這裏,請你擁抱它。」你讓僧團擁抱你,照顧你。你在僧團前完全放下自己,這個就是真正皈依僧的修習。僧團並不是單指僧尼,也包括在家眾。有些在家眾的修行比出家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