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 地道薯餅

素食者有不同類型。有一類型的素食者是不單不吃一切肉類,並且謝絕五辛:蒜、蔥、薤和興渠。有的素食者是不吃和不使用含有動物成分的產品或食物。另外一類的素食者是只不吃一切肉類,但這類型的素食者不排斥吃少量五辛。Malathi Karunadasa 女士今期介紹的這款斯里蘭卡地道薯餅,不含加工材料,但含有少量五辛,如果讀者不食用五辛,烹調時可將它們抽起。

 

薯餅

材料︰

薯仔 2 個

紅蘿蔔 半條

青豆 1 把

紅洋葱 少許

大蒜 少許

蔥 少許

薑 少許

青辣椒 少許

麵粉 少許

麵包糠 少許

 

調味︰

豉油 2 湯匙

豆蔻 少許

肉桂 少許

咖喱葉 少許

斯里蘭卡 鄉土素

今期 Malathi Karuandasa 女士介紹的這款斯里蘭卡地道素菜主要烹煮食材是扁豆。一般而言,素食者能夠攝取蛋白質的機會較少,部分原因是含有蛋白質的蔬果不多。扁豆是其中一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的蔬菜,且有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所以,就攝取蛋白質食物而言,扁豆可說是不可缺少的。( 這款素菜含有少量五辛,不食用五辛的讀者,在烹煮時請抽起。)

 

扁豆咖喱

材料︰

小扁豆 1 杯

清水 1.5 杯

番茄 1 個

青辣椒 1 條

咖喱葉 少許

椰奶 2-3 湯匙

洋蔥 2 個

蒜頭 2 瓣

 

調味料︰

肉桂 半支

芥末籽 半茶匙

乾紅椒 ¼ 茶匙

薑黃粉或藏紅花粉 ½ 茶匙

混合香料 1 茶匙

鹽 1 茶匙

創造自己的命運

一般人最關心的事,莫過於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命運。

有些人認為自己的命運蹇乖,於是怨天尤人;有些人認為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於是只有認命,不積極進取。當然,在這兩種極端中徘徊的人,佔了大多數。

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人事:悲歡離合、壽夭窮通、成功失敗,皆不離「因緣果報」的原則。無論達官富豪或販夫走卒,無一能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定律下獲得寬恕或優待。因果並不是宗教的戒條;它是各人心中的一把萬能尺, 天天量度着自己一生的命運。

各位,其實人的命運並非早已註定的,如能及時行善,本來惡劣的命運可得到大大的改善。《 三世因果 》有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由此推論,今生所遭遇到的一切順逆境界,都是過去行為造作而形成的。而今生的一言一行,又決定自己未來的命運。所以我們的命運,會跟隨着業力時時在改變,並非受制於一個特定的主宰者。主宰命運的人,就是自己。

幸福就在當下

心理學課堂上,張教授請同學們講述一下自己認為是最幸福的時刻。有人於是講起了兒時幸福的往事;也有人講起了初戀的幸福時光;還有人描述了夢中所見到幸福情景 …… 張教授仔細地聆聽了大家的講述,然後在黑板上寫下了六個字: 「幸福就在當下」。

有同學於是提出了質疑:「幸福,難道不可以在過去或將來嗎?」

「當然可以,但沒有現在或當下,便沒有真正的過去和將來了。」張教授笑着給大家講了自己的故事。

年輕時,他也曾和許許多多的人一樣,夢想自己擁有幸福的生活,有很多的錢,有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自由地周遊世界各地,結交一大堆可以推心置腹地交談的好朋友,擁有一個理想的愛人,和她白頭偕老。

可是,他的家境一直很不好,甚至差一點讀不完大學。畢業後,他只能拚命地打工賺錢養家餬口,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去結交朋友,更不要說是外出旅遊了。自然,在他那狹窄而忙碌的生活圈子裏,也無法遇上他夢寐以求的理想伴侶。

暴雨中的淺思

雨,很大很大的下着,黃色暴雨警告之後就發出黑色警告。我從窗內望向街,人跡稀少,車輛稀疏,很多人一天的計劃被打亂了,但上班一族該很高興吧?地上的積水越來越多,雨水順着地勢慌忙地到處流竄,或者人也一樣,當遇到某些情景時,總會四處張羅,為自己尋找出路。

天好像憋了很多委屈,此刻化作嘩啦嘩啦的雨傾盆地下着。今天是意外的假期,出家人本來是沒有假期的,但一下子周圍的環境變 了,便隨順這個因緣,讓自己稍為休歇吧;看着密密麻麻的陣陣暴雨,我心內竟有如被洗濯的清涼。

古哲聖賢教誨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很多人曾告誡我:「不要太相信別人」。對人信任本來是美德呀!「我有什麼可以被利用?」難得可以被人利用,我常用這種價值觀來誘導自己,即使遇到不合情、不合理的人和事,也藉此借境修心鍛鍊自己。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當初學佛時人家跟我說空,什麼「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令我覺得很難明白。人家繼續解釋給我聽,越解釋就越深,越聽就越不明白,他們就說佛經的確不容易明白,必須要深入經藏,才會智慧如海。跟着在《 金剛經 》看到佛陀說:「假如有人認為我有所說法,即是毀謗我!」他說法四十九年,結集成三藏十二部,卻說自己沒有講過一句法?後來遇到一個很特別的機緣,竟然令我有了不同的體會。

有一次一位基督徒跟我和另一位法師聊天,他問:「基督教說萬事萬物都是神創造的,佛教是怎麼講的?」那位法師便引經據典,詳細跟他解釋緣起性空的道理,但是他卻聽得一頭霧水。

當時我看着手中的一杯水,忽然想到如果我們只是放在這裏不管它,過幾天後這杯水便乾了,杯中的水是不是不再存在呢?以現在的科學知識,都知道這杯水沒有消失,只是變成水蒸汽蒸發掉,但是它還是存在整個空間裏,只不過變成另外的形態而已。

媽媽情緒病自殺,怎辦?

演慈法師你好,我的媽媽在幾天之前,因為患上情緒疾病的原因,突然自殺過身。我知道自殺不好,所以十分擔心。除了一般的殯儀館儀式之外,我想問可以做什麼來幫助她。例如,我在家唸佛經、佛號或者唸觀世音菩薩聖號,可否幫到她?怎樣把唸經的功德回向給她?唸什麼佛經比較適合?唸佛經應該是唸廣東話還是梵音?如果怕有些經文一時間記不清楚,一邊聽錄音一邊唸,有沒有效力?我不是正式佛教徒,只是相信及有接觸佛教,我唸經有沒有效力?現時用她的名義做善事有沒有用?具體來說,要怎樣做善事她才可以得益?可否把我以往捐錢或者唸經的功德都全數一併回向給她?

在家唸佛經、佛號或者唸觀世音菩薩聖號都是可以的。只要你能恭敬虔誠誦經或念佛回向給她,對她都有幫助;既可增長亡者投生善道的福德資糧,亦可令生者安心,最少能令你的情緒得以平靜下來。另外,建議你發心茹素 49 日,以此功德回向亡母。

思覺失調及早治癒

香港人口約有1% 患有思覺失調,而每年每一萬人中約有5 人會發病。

患者的首次發病年齡均在20 嵗至25 嵗之間,若不及時求醫,患者將錯過寶貴的青春年華。

如果患者在病患初期能夠得到及時的診斷,大部分的患者都可以康復。

可惜社會上對於思覺失調病人的各種誤解、偏見及歧視,

對思覺失調病人及其家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使得他們諱疾忌醫,因而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谷德昭 情緒病帶走媽媽

你每星期有多少天回家吃飯?

導演谷德昭(Vincent)一星期五晚都回家吃飯,

他手機有個 WhatsApp 群組,叫「番唔番屋企食飯?」每天下午兩、三點,

谷氏一家十多口便會自動自覺報名,在 app 裏七嘴八舌商量是晚菜式。

回家吃飯一向是谷家的傳統,其實這只是藉口,「吃一餐少一餐」,

珍惜彼此相聚的時間才最緊要,尤其他們經歷了媽媽的事件。

2006 年,78 歲的谷媽媽跳樓離世,事情發生前沒半點預兆, Vincent 當天還跟媽媽吃過午飯,回到公司不久就接到噩耗!谷家上下一向很親近,與媽媽感情更加要好,爸爸在他十多歲過身,自此媽媽就是全家之柱,即使孩子長大成人,都愛圍着她團團轉,所以媽媽這一走,把谷德昭的信念也帶走。 

「我一直相信 happy go lucky,可是卻被媽媽這件事粉碎了,原來現實並非如此!」Vincent 在家中排行第六,從小到大都覺得自己幸運,有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疼惜,有機會去加拿大讀書,事業又算順利,所以他做夢也沒想到生命會出現如此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