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從「掃食」到素食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聯合進行的全球疾病和健康報告顯示,暴飲暴食引致的疾病和死亡,在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排名中,已超越饑荒和營養不良,反映源於過量進食的醫療負擔正在急速上升。有參與是次研究的澳洲科學家直接指出 :「現在全球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所面對的疾病負擔,源頭已由吃得太少,漸變成是吃得太多。」這個諷刺的現象,在某些國家或早已出現,但在全球性的層面,今年還是有研究以來的第一次。
假如要找以上研究報告的最佳「代言人」,前美國總統克林頓應該是其中一位。克林頓當年是海內外馳名的「掃食」者,國際級的「食物焚化爐」,鍾情漢堡快餐和垃圾食物,見識過他食量的人都以「驚人」來描述其進食的速度。面對其毫無節制的飲食習慣,克林頓的醫生一直想辦法要他減肥和注重健康,但他一直不放在心上,直到卸任後四年的 2004 ,當年才五十八歲的他,突然因心臟問題入院,要靠做搭橋手術才逃過一劫。繼續暴飲暴食的他在 2010 年再次需要進行心臟手術,醫生跟他說其心臟問題本來已有家族遺傳,加上他糟透的飲食習慣,若再不減少血管內脂肪的堆積,心臟再出事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