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的煩惱
你好, 最近重看一本教人吃得心安理得的書,達文西的一句話令我覺得很震撼 ——「不要把我們的身體成為其他動物的墳墓」。這使我立心成為素食者,但要一時一刻並非易事,我以前每月初一十五茹素,現改為每月吃十日素我希望一步步來,但我得不到家人支持,認為不健康,丈夫亦覺麻煩。我怎樣好?
另外,我只可做到疍奶素食,並非全齋,那可以嗎?
健康素食是現今的社會潮流,只要你以健康作理由,且家人早已習慣了你初一、十五茹素,現在改十齋日應該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你負責煮食只要日常葷素餸菜的分量處理得宜,不為家人帶來不便,彼此能各取所需,他們應該不會反對的。若家人負責煮食,只要你不太刻意或要求太多,不嫌單調也不追求烹調美味,有簡單的素菜便向家人表示謝意與感恩,只要你的態度良好,家人應該會尊重你的飲食習慣的。
持蛋奶素或全素是個人的發心,沒有硬性規定,但既然你只吃十齋日,每月尚有廿天可吃葷食及其他食物,建議在十齋日應可要求自己吃全素食品。
夢窗禪師的忍辱
夢窗禪師有一次搭船渡河,當船剛離岸不久,有一位帶着佩刀,拿着長鞭的將軍,向船家大叫:「等一等,船夫,我也要渡河!」
全船的人異口同聲地說:「船已經開了,不要再回頭了。」
船夫也大聲回答道:「你等下一班船吧!」
這個時候,夢窗禪師就說:「船家,船離岸不遠,就行一個方便,回去接他吧!」船夫見到這位出家人,道貌岸然,長相慈悲,於是聽從他的提議,將船開回頭。
將軍上船後,剛好站在夢窗禪師身旁。他餘怒未息,手拿着鞭,抽打了夢窗禪師的頭一下,跟着就大聲地說:「和尚,你走開!我要坐在這裏。」只見一鞭抽打在頭上,頓時鮮血冒出,禪師不發一言,立刻站起來,把位讓給這位將軍。
大家看到這將軍那麼凶惡,都十分害怕,敢怒而不敢言。其中有幾位竊竊私語地說:「你看,和尚這麼好心,勸船夫回岸接他,還要讓他打一頓,真是好心沒有好報。」這個將軍聽到之後,才知道這位和尚是剛才勸船夫回頭接他的人。
慈悲與智慧
一位公司主管在學佛之後,知道對待別人必須要有慈悲心,工作時也學習不要斤斤計較,所以就常常主動幫忙同事,過了一段時間,她發覺大家都把做不完的工作交給她,然後準時下班,而她自己卻要時常加班到很晚。另一個部門的主管告訴 她:「對別人寬鬆就是難為自己。」於是她便萌生放棄對同事慈悲的念頭,但還是來問我的意見。
我告訴她,首先要弄清楚「幫忙」的意義,例如要真的幫忙一些貧窮的人,是不斷供應他們生活所需,還是教導他們自力更生?所以「慈悲」是必須的,但也要同時有「智慧」才行。
幫忙同事時,要教導他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的方法,這才是智慧。因為幫他們做,反而會讓他們失去成長和進步的機 會,所以不幫忙做絕對不是計較。慈悲應該用在理解他們的難處,以及幫他們找到較有效完成的方法,而不是把他們的工作 攬在自己身上。而另一位主管「對別人寬鬆就是難為自己」這種說法,就是站在利益的角度上考量,反而有點計較了。
慈悲是快樂之本,沒有慈悲心的人不 可能快樂。對眾生慈悲是必須的,但也不能忽略對自己慈悲,當然也不能縱容,否則就是有慈悲、沒智慧了。
顛倒
「你整天在打機,已打了十幾小時,你太沉迷了。」
「不! 我這不是沉迷,你才是沉迷哩。」
「我? 我怎會沉迷? 我沉迷什麼?」
「你沉迷宗教。」
「吓 …… 沉迷宗教?!… 我 … 我 … 我這叫精進。」
「我才是精進!」
「你怎精進? 你精進什麼?」
「我精進打機! 比我的同學更精進!」
......
「你們這些年輕人,整天朝思暮想,應該將重點放在眼前,活在當下。」
「我最活在當下,最能體現活在當下的精髓,比任何人都活在當下!」
「什麼? 你整天對着電腦、分分秒秒在覆 Whats App 、又將每一事寫 上 Facebook 報告行程 … 還說活在當下?」
「我們一有 Whats App 到『叮咚』就馬上回覆,這就是活在當下;我們分分秒秒報告行程,當然更是報告行程的表現啦;我們同時間看電視、打機、講電話、覆 Whats App,同一時間做幾件事,這才是活在當下的最高體現!好了,別阻着我活在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