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仁波切 大悲心除眾苦

2013 年 11 月 21 日,

《 温暖人間 》採訪隊遠赴海拔 3,700 多米的青海囊謙,

參與一個非常盛大殊勝的祈願世界和平法會,

八千多位僧人和二十多萬民眾從各地趕來參加,場面震撼。

這個法會的發起人是公雅寺的巴金仁波切。

我們難得機會,在藍天白雲的高山雪域,專訪巴金仁波切。

 

巴金仁波切簡史

1968 年仁波切出生於青海囊謙的長西村,一條離大法會約五公里遠的小村落,有趣的是仁波切的出生月日已無從確考,就連他媽媽也忘記了。

家中兄弟姐妹共九人,其中五個出家,他排行第二。父親經營小本生意,是個大善人。母親對父親永遠千依百順,支持丈夫任何決定,夫妻倆的「感情特別好」。

觀 不只是一個學術名詞

有沒有想過,

除了用眼睛看東西,

還可以用心去看。

很抽象?

一點都不。

我們的心無時無刻都在看,

做法就像光場相機一樣,

先拍照後對焦,

捕捉了現場的所有的光學訊息,

事後回來才慢慢重看,

喜歡怎樣對焦都可以。

我們的心做法更是廣大神通,

現場的一舉一動,

大大小小明明暗暗,

都一拼收入心簾。

沒有任何對焦行動,

不會像眼睛一樣顧得前來又走失了後,

看得近來又錯失了遠。

當然,

你要「讀」出心記錄的任何資料,

就要學習內置的讀像器,

我們真的有這個內置功能嗎?

有!那叫「觀」,

是啊!

就是你們常說的止後起觀的「觀」。

不賣關子的話,

就是無邊無際的想像力。

只是,

我說的不是定中起觀,

而是在日常生活隨時起觀!

很容易,

告訴你一個心咒:

「有可能」!

灌溉心中的種子

在同一片土地上,假如我們種下蜜瓜的種子,配合陽光,然後作出適當的灌溉、施肥,一段時間之後,便可以有蜜瓜的收成。同樣道理,如果我們種下的是苦瓜的種子,收成的便是苦瓜,這是很簡單的因果原理。

雖然每一粒種子都有機會長成果實,但還需要泥土、陽光、雨水和養分,假如那粒種子掉在石頭或者沙地上,就算有陽光和雨 水,還是結不了果,這就是有因還要有緣,最後才能結果的道理。

然則掉在石頭或者沙地上的種子,是否永遠都不能結成果實呢?其實又不一定,只要有風把它吹到適當的環境中,還是有機 會結果的。當然如果遇上有人用心的灌溉施肥,收成的機會就更加大了。因此千萬不要說自己業障重而不能修行,問題是自己肯不肯努力耕耘而已。

每個人的心田中都同時有善和惡的種子,善的種子包括慈、悲、喜、捨;惡的種 子則是貪、嗔、癡、慢、疑等等。如果我們時常留心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不去灌溉心中不好的種子,而只灌溉好的種子,必定會生活得安樂自在。

那些天 我們一起經歷的非洲弘法之旅

今年八月,由衍空法師帶領的十多位弘法使者( 以下簡稱弘使 )

出發前往非洲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簡稱 ACC),與那裏的兩百多位非洲兒童共同度過了 12 天。

這些弘法使者都是香港大學生,分別來自不同院校,因為參加弘法使者計劃而結緣,

發願要用他們年輕的活力,將愛與希望傳播到更多的地方。

唐寧 禪坐讓我放下

最近香港電視HKTV 的發牌事件,牽動很多人的情緒。

唐寧是該台演員,衝擊更是首當其衝,然而,她很快就平靜過來。

約唐寧做訪問,是常霖法師推薦的。幾個月前,她參加完法師在弘法精舍四日四夜的「攝影禪」,感受良多。其中體會最深刻的,是她學會了轉化內心,傷痛的、憤怒的、不開心的情緒,禪坐後都可放下。

感受,可以從香港電視說起。

「我在該台拍了三部劇,台前幕後都很用心,突然宣布不獲發牌,那種痛心、傷心難以形容。」 傷心、憤怒是負能量,唐寧知道不可以讓情緒差下去,影響自己和身邊人。於是在宣布了這消息的那晚,她嘗試打坐去平伏,一直數呼吸,數到第三下,眼淚就不停流下來,好多片段湧出來。

分享至潮 茹素心得

最近流行 3333 飲食原則,以更正確方法攝取各類維生素、纖維、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元素,意思是每日應進食至少 3 份以上拳頭大小的蔬菜和 3 份以上拳頭大小的水果;五穀雜糧則不可多於 3 份;蛋白質不多過 3 隻手掌心( 而非肉類蛋白質就需要 3 個拳頭了 )。更重要是少油少鹽少糖,並且晚餐避免太多碳水化合物,那麼身體自然更健康快活!

 

香蕉醬雜菜沙津

材料 ︰

( 香蕉醬 )

香蕉 1 隻

椰子油 1 茶匙

黑胡椒粉 少許

黃芥辣 1 湯匙

龍舌草糖漿 1 湯匙

( 沙律菜 )

羅馬生菜 100 克

美國新薯 150 克

紅蘋果 1 個

車厘茄 幾粒

粟米粒 2 湯匙

紅梅乾 少許

焗腰果 20 克

紫菜絲 少許

瞭解痛苦.生起慈悲

這是一行禪師於 2003 年 5 月 24 日,在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辦的「幸福之路」四天覺醒生活營中第一次開示。 當日的開示可在以下網頁看到:http://tnhaudio.org/page/5/

 

佛陀教導的第八項練習是平靜痛苦。在這一邊我們平靜身體,在另一邊我們平靜感受和情緒。佛陀的教導可以在多方面幫助到我們,這是非常清晰的。首先是幫助我們釋放身體的緊張和痛楚。當我們的身體感到痛楚和緊張的時候,不要單依賴鎮靜劑和止痛藥。因為當你制止一個痛楚的時候,另一個痛楚又會生起。如果你繼續服用止痛藥,將損壞你的肝臟和腎臟。請善用你的正念呼吸、正念步行的修習去治療自己,不要太依賴藥物。佛陀教導我們怎樣照顧呼吸、照顧身體;教導我們培養幸福喜樂的感覺,讓我們得到滋養,佛陀也教導我們如何處理內在痛苦的感受和情緒。

重組腦中的硬碟機

每個人自出生到現在,

都會被別人有意無意間,

種下了不少信念。

這些信念像許許多多電腦的小程式,

遇到了相應的事情,

就會自行啟動,

為你解決現時的問題。

這看來是件好事,

但可惜這些程式裏面,

好多都不是過了時的舊VISION,

就是根本充滿偏頗的「大道理」。

例如: 「男兒流血不流淚。

不成功就是沒有用。

不要相信陌生人。

有紋身就是壞人。

凡商人都是奸商。

只要有錢就會快樂。」等等等等。

這些小程式,

要多少有多少。

找個空閒的下午,

攤開一張白紙,

逐個將它抽出來寫在紙上,

然後逐一問自己,

你還需要它嗎?

它適用於你嗎?

記住,

你認為好與不好的信念都寫出來,

甚至,

包括:

「我要明心見性。」

「我要成佛。」

都寫下來,

問自己:

別輸在起跑線上

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令無數人迷戀和信服。於是,人人都不想輸,為了贏,就鬥早起跑!

以前在入中學時要鬥入名校,後來就在入小學時已鬥入名校了。

再後來,入幼稚園時就要鬥入名幼稚園了。

然後,入幼稚園前就要鬥入著名的preschools。

鬥入著名的pre-schools 之前,家長又為嬰兒們先鬥早會講話、鬥早會走路、鬥早會爬行、鬥早會轉身 ……

但這還未夠早, 因為這仍會「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在孩子尚未出世,家長就來胎教,給胎中孩子聽古典音樂、聽故事、背乘數表、看「芝麻街」……

但這還未夠,因為「起跑線」未必在胎中。於是,有人「隔世起鬥」—— 在今世做好準備,為下世一出世時就已領先別人,佔有優勢!

用愛蓋情傷

情傷究竟有多重?

失魂落魄?痛不欲生?生無可戀?一蹶不振?傷心欲絕?無論怎樣形容,傷就是傷,痛就是痛,事情發生了,唯一應做的,就是選擇如何面對,但如何選擇,就要看每個人的業力。

所謂業力,說到底,其實就是人的個性。

講來講去都是現在的社會點滴。有人的男朋友移情別戀了,她心有不忿,每日都在怨都在罵,但另一方面,卻又癡癡地等待着男友回心轉意,等呀等、怨呀怨,由情緒失控到憂鬱,六、七年間變成了另一個人,直到現在還過着半呆半癡的日子。

遇到這樣的人當然很唏噓,但情傷真的不易走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