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修行」的煩惱

輔導室內坐着二十四歲的汪敏,剛坐下,她已很直接地說:「我想退休!」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嚷着要退休,作為輔導員的我不禁思考,自己是否有退休的需要?我向阿敏了解多一點她的看法。阿敏說,自大學畢業至今,她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長時間加班,年假不多的她,甚至要請假來接受輔導。她說:自從工作之後,生活時間緊張了很多,大部分時間也奉獻給工作,卻沒有留給自己和自己的信仰。

對,作為一個年輕的佛教徒,她與一般青年人最大的分別,是她沒有計劃建立自己的事業、儲錢「上車」。自小她已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於修行之中,以免再受生死流轉之苦。說來奇怪,連她自己也不知道,生於信奉道教的家庭中,竟然讓她對佛教感到熱熾,自高中開始,她已經是不同道場的常客,甚至以道場為家,大大小小的法會她也去過,亦曾經在公開試後留在家中一年,自言每天除了洗澡吃飯,其餘時間也一心不亂地念佛號和念經,感覺輕安自在。同時,她亦很擔心現世和過去世的父母受苦,亦發心茹素,在法會為父母和過去生遇過的人捐款,為他們做功德。阿敏告訴我說,因為人生無常,不知過去自己做過多少不好的事,因此自己在懂事之後,決定努力修行和回向祝福,並為父母念經。

怎樣原諒一切?

問題:親愛的老師,我想知道,我們是否必須原諒一切?怎樣能做到?

回答:我們所有人有時都會不善巧。當我們不善巧時,自己受苦,也讓他人受苦,而那個人可能是我們所愛的人。不善巧會在每個人身上發生。我們希望當自己不善巧,讓自己也讓他人受苦時,人們會原諒我們,但這是不够的,我們需要從自己的不善巧中學習,我們不只是尋求對方的原諒,也希望得到他或她的支持。

我們也許可以這樣問對方:

親愛的,有時我會不善巧。當我說話或做事不善巧時,讓自己受苦,也讓你受苦。你如此善良,原諒了我,但我還想請你幫助我:當我將要說或做不善巧的事情時,請提醒我,這樣我就能避免那樣做了。不善巧可能已成為一個習慣,因此,當我做了不善巧的行為時,請不只是原諒我,也幫助我,提醒我那些不善巧的行為,這樣我就不會重複相同的模式。

我們需要修習,需要别人幫助我們修習。

另一方面,為了原諒別人,你需要看到他人的痛苦與不善巧。對方也許並不想傷害我們,讓我們受苦,只是他或她有很多不善巧。如果我們能夠識别那是出於對方的不善巧,我們就不會憤怒,並能很容易原諒對方。

執屋整頓人生

執屋,其實是一個整理生活的過程。

近年來「斷捨離」三字,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但是在物質富裕的香港,這邊廂「斷捨」完舊物,另邊廂不知何故,又囤積了一大堆東西回來,沒完沒了。相信不少人都會對這個「輪迴」感到氣餒。到底執屋應該從何做起?外國人有Netflix掀起的Kon Mari 熱潮,而香港則有整理雜物諮詢師阿橙。最近阿橙剛推出了新書《執屋》,或者能夠給大家一些啟迪。

素來都知道阿橙上門替人「執屋」。她的執屋,不是用家務助理的工作方式,只求把家居和雜物整理得頭頭是道。曾經在家品店碰見阿橙,跟客戶一起購買收納箱,得知她會在整個過程中,陪着客戶學習取捨雜物和收納。她說,執屋是學習運用空間和時間等有限資源,做對自己最好的事。

阿橙指新書有五十個執屋貼士。「主要是希望令大家可以改變心態開動執屋,以及如何放開對物品的執着。」能夠就如何堅決整頓生活空間提供實用貼士,全因為阿橙亦是過來人。她在書中亦有記載自己告別近三十樣重要物品時的掙扎。阿橙坦言起初也沒有動力執屋,擺出百般藉口拖延。

隔膜中的禪修

「唉,我個仔話我藍到發黑喎!」

五十多歲的大學技工榮哥和同事強哥,如常在大學飯堂裏用膳,但實際上卻不太「如常」,畢竟他們已好幾天不在學校。

奈何今天的愁緒特別多。

「梗係啦,你條領咁藍!佢唔同你割蓆,已經好俾面㗎喇!」強哥把握機會,揶揄一下老朋友。

榮哥苦笑:「我捱咗幾十年藍領,終於供到個仔大學畢業,仲做埋主管級。你話佢咩態度吖?」

強哥見好友將發表偉論,合作地收聲,吃了兩口叉雞飯。

榮哥越説越大聲:「嗰晚我老婆正日生日,個仔話佢要去示威,爭取咩公義、咩正義。我同佢講:你把口咁正義,你啲孝義呢?你阿媽生日,叫你留喺屋企食飯都唔得,你呢啲唔識孝義嘅人,點講正義呀?吵完大鑊,個衰仔走咗,我跟住同老婆道歉,話我冇心將佢生日搞到咁,但係見到個仔咁,我就唔好老脾……」

強哥吃完碟飯,緩緩勸道:「你又唔好咁,有時候你都要體諒下啲後生仔,佢哋都好艱難嘅!」

「我知呀!」榮哥又嘆了一口氣:「我知佢哋為正義係好,但係嗰個是我個仔嚟㗎,我點樣唔擔心呢?佢有咩事,我點算呀?仲有呀,做乜一定要又黃又藍啫?法國對巴西呀!我想佢喺屋企食飯,同阿媽慶祝生日,咁又藍到發黑呀?黑?我老婆塊面就黑!」

強哥說:「都唔止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