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勸導家人信佛?

我信佛,但家人不信,請問如何可以勸導家人也信佛?

信仰不光靠言辭說話可以令人信服,家人未信受時,不應勉強也毋須硬銷,過度的勸說反而易引起煩燥或反感。有心引導家人學佛要有方便善巧,可按家人的程度及愛好,在家中放置一些與其興趣相應的佛教雜誌、佛教入門書籍、心靈小品、素食書譜等小本子,方便家人空閒時隨手翻閱,偶有一些素材能打動他們,便能在不刻意中為他們種下佛法種子。但若有心要引導家人學佛,最重要的還是先由改善自己下手,所謂言教不如身教,若能用心修改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以佛法的慈悲與智慧待人接物,令家人感覺到你學佛後有良好的轉變,家人會因讚嘆你的行為而尊重你的宗教,這才是最有力的導引。當他們因你的轉變而開始接受佛教後,可以應家人的興趣,隨機邀請他們與你一起參加某些佛教活動,例如放生素食遊、素食烹飪班、佛堂的花藝班、靜坐班等,讓他們在接觸中踏出認識佛教的第一步。

賣走貧窮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一日,弟子迦旃延尊者出外弘揚佛法之後,在歸途中見到一位婦人手持水瓶,坐在河邊啼哭。 尊者一見,不禁生起憐憫之心,擔心這婦人會因為失意的事情想不開而投河自盡。

於是,他上前向這位婦人問道:「大嬸,為什麼你在這裏傷心哭泣呢?」

婦人看了他一眼,邊哭邊說道:「你是出家人,不要你管,告訴你有什麼用?」

「大嬸,我是佛陀的弟子,我可以幫助你解決苦難的問題。」

婦人就說:「這個世間很不公平,貧富懸殊,我是一個苦命的窮人,孤苦伶仃,一生都受苦,我被貧窮的苦,折磨得實在不想活了!」婦人說後,動身想跳河自殺。

迦旃延趕快上前一把拉住她,開導她道:「大嬸,你不要太衝動!世間上窮人很多,不止你一個,同時,貧窮並不一定痛苦;富有亦不一定就是快樂。做人只要健康生活,何必為貧窮而悲傷,還要投河自盡呢?」

你坐着,我來做

那年,她大學剛畢業,接到了一家大公司的錄用通知書,她興奮地跟男友到一家西餐廳慶祝,小兩口幸福地憧憬着未來的美好日子。可誰也沒有想到,在牽手回家的路上,一輛剎車失靈的小貨車,竟然從後面撞上了她。從昏迷中醒來時,她驚愕地發現,自己的一條腿被截掉了,另 一條腿上也打着石膏。對面病床上的他,頭上和手臂上亦纏滿了綳帶。

還好,他的傷沒有大礙。這是她在巨大傷痛中最欣慰的慶幸。

還好,我仍然能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他見到她蘇醒過來後,最先想到的。

很快,他便掙扎着下床了,堅持要照顧她,因為他說過要痛愛她一輩子,照顧她一輩子的。

她很感慨地說自己已沒了一條腿,是殘疾人 了,估計工作也會因此失去了,不想再拖累他。

他嗔怪她胡思亂想,說她在他眼裏永遠是最完美的。從前如此,現在依然如此,以後也一定如此。他還說,她今生今世都無法可以把他打發走,別費氣力了。

不迷而信

收到一封電郵,內容是:「我出世那一 年,爸爸找了一位算命大師幫我批命。大師說:『這孩子命格很好,有帝王之氣,長大以後,出入都有車,走到哪裏都搖旗吶喊,進出豪華酒店和名勝古蹟,無論走到哪裏,都有一 大班人緊緊跟隨。』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後來,我成了 …… 導遊。」

看完不知你有什麼感受?批命大師神準?不靈?錯失時機?命運弄人?

點亮心燈

人一旦出生到世上,便開始不斷前進。大部分人看不清自己的人生道路,不是眼睛有問題,而是烏雲閉日,不知道什麼路才是適合自己的,於是唯有盲目地跟着大隊走。每個人腳下的路都有差別,根據不同的因緣而有順有逆,有人生下來就一帆風順,也有人荊棘滿途。

有些人偶然看到一些文章、書籍、或者聽到大德說話後有所啟發,就像有人燃點一根火柴,把他的心燈點亮,因而隱約看到前路,看到了人生方向;有人看到前路難行,感覺害怕而把燈弄熄,跟回大隊;有人因為周圍風吹雨打,不小心把燈弄熄,頓時又失去方向;也有人會故意對別人潑冷水,吹熄別人的燈。因此這心燈需要不斷維護、加油,方法就是在生活中落實 修行,才能持續發光發亮。

除了維護自己的燈,最好還要點亮他人的燈,這樣做不只自己的燈沒有減弱,還會互相增強。萬一 有人的燈不小心熄了,也可以互相幫忙點亮,例如一起參加禪坐、念佛等等,都是共修的力量。

有些人很喜歡四處去點亮別人的燈,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宗教;但是弘法不能勉強,必須要隨順因緣,否則很容易會把人燒傷。

任職八卦雜誌是否正業?

作為一個佛教徒,我知道應該選擇從事「正」當的行「業」來維持生命。以現代社會而言,某些行業的性質很難界定。從事醫生呢?好像被歸為正業。可是如果一個醫生整天希望可多一些病人,賺多一點錢,那是不是正業呢?編輯八卦雜誌算不算正業呢?我們如何去界定正業?

有選擇正當行業的發心是對的,一般而言,合乎道德又不違反戒律者就是正業。選擇工作時,只要捫心自問沒有違背此兩個原則即可,而毋須把目光放在審判別人上。醫生是正當的行業,某些醫生把重點放在金錢上,是 個別人士的醫德問題,而不是行業的問題;編輯娛樂雜誌在行業來說也屬正當,但若為謀利而譁眾取寵、無事生非、揭人私隱,會影響大眾,擾亂民心。這也是操守不良的問題,不是行業的問題。

菩薩前放置的水需要煮熟嗎?

請問有腳香和盤香有什麼分別?在菩薩前放置一杯水,應該是生水還是煮熟了的水呢?菩薩像污穢了,如何清潔呢?

有腳香稱線香,線香與盤香二者只是形狀不同而已,供佛的意義是一樣的。

在菩薩前供的水,生、熟水都沒問題,但應用可飲用的潔淨水,已過濾或煲滾的白開水都可以,多一個工序,就多一份用心,多一份恭敬。

潔淨佛菩薩聖像沒有特定的程序,重要的是必須心存恭敬,應該注意的事項:以恭敬心小心地用清水潔淨即可,但清洗的器皿最好有所特定,專設專用,不宜作其他用途,或用新的淨布洗抹,洗後風乾放回原座,原座亦要抹潔淨。

 

老師慈悲聆聽的重要

2013 年 4 月 5 日 「快樂的老師將改變世界」泰國禪修營開示,第四部分。

 

創造幸福快樂的時刻

正念是幸福的來源,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創造幸福的感受。一位好的老師不但懂得照顧痛苦的感受、痛苦的情緒,也會懂得創造幸福快樂的時刻作為滋養和療癒。

當一位學校老師有足夠的安寧、喜悅和幸福,她可以走向別人,幫助別人這樣做。那個人可能是她的丈夫、他的妻子,他的父親或母親,那個人承受着一些緊張、一些苦楚、一些恐懼和一些痛苦,而他或她並不懂得如何處理內在的痛苦。因為你已經懂得怎 麼做了,你可以接近對方,善意地幫助對方這樣做。因而,傳遞安寧與喜悅必須由我們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