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先驅 西貢建淨土 區紀復

我在台灣花蓮住,對着海,那裏猶如天堂。
但來到香港,看到大廈越來越高,
街道十分狹窄,空氣極不流通,這裏就像地獄。
我來這裏前,又看到旺角的商店擠滿人,
他們在「地獄」做什麼?
他們買的那些東西,對我毫無吸引力,送給我也不要。
但我不介意由天堂過來地獄,我想為大家帶來天堂的快樂。

——區紀復於Club O(綠色生活教育基金)的講座


在西貢碼頭上小船,約15分鐘行程就抵達了小島鹽田梓。這個具有300年歷史的客家村落,一度人煙罕見,近年來,隨着村民發起保育及向外推廣村落風貌,周末多了遊客上小島。去年,遊客之中多了到這裏體驗簡樸生活的城裏人。他們的目的地是簡樸生活實踐者和提倡者,人稱「區大哥」的區紀復先生,在香港推廣簡樸生活的根據地——鹽光淨土。

 

向老闆洗腦

開示:阿姜布拉姆
   (Ajahn Brahm)
時間:2013年2月26日
地點:荃灣弘法精舍 

 

本篇講座節錄阿姜布拉姆法師去年在弘法精舍的演講,法師以輕鬆幽默見稱,
他用生動的譬喻來描述,什麼使得我們人生變得沉重。
他更以鬼馬的對比形容煩惱,說明我們不應該執取那些煩惱。
同時,法師簡單且有效地提供解決煩惱的方法。

 


380

阿姜布拉姆簡介

衍藏法師 藝員變法師 學佛解心寃

當了二十年電視藝員,出了家二十年,
衍藏法師(俗名莊文清)首度開腔說自己的往事。
往事並不如煙!它是烏雲蓋日,它是雷暴電擊,
而最終,雲霧盡散,陽光普照心田。

 

文靜低調的衍藏法師(莊文清),橫看豎看都不像是當藝員的品性,偏偏她畢生只打過一份工,就是演戲!任職無綫電視二十年,直至出家才解約引退。

說起入行的因緣,原來有段古。「小時候媽媽帶我看相,相士說我會吃十方飯。媽媽就以為我應該做戲子。1971年我中學畢業,無綫電視第一期藝員訓練班招生,媽媽就要我投考。」

孝順的文清,乖乖成為藝訓班第一期學員,「電視台的人很斯文,訓練班的導師人才濟濟,包括鍾景輝、劉芳剛、陳有后、葉惠康、毛妹等,教導我們戲劇理論、聲樂、舞蹈等,是全方位的訓練,很嚴格,我記得當時還要練一字馬,人人都要下苦功。」

黑松露雜菌意大利粉 配照燒素魷魚

在餐廳吃到的意粉,大多含高飽和脂肪,一般被視為不 太健康的食物。Ken 這款意粉的材料選配恰到好處,兼顧味道與健康,使用較少的忌廉給人較清爽感覺。而學會煮黑松露意粉,便不用到高級餐廳品嘗了。處理雜菌常見的一個問題是烹調時會出水。Ken 分享道,菌類不宜用水清洗,此外,煎雜菌的時候也只須均攤在鑊中便可,不宜兜抄。

 

照燒素魷魚

材料 ︰

小杏鮑菇 2 條

調味料 ︰

黑胡椒碎 適量

橄欖油 適量

蔬菜精華 適量

糖 2 茶匙

醬油 2 湯匙

做法︰

吃素的煩惱

你好, 最近重看一本教人吃得心安理得的書,達文西的一句話令我覺得很震撼 ——「不要把我們的身體成為其他動物的墳墓」。這使我立心成為素食者,但要一時一刻並非易事,我以前每月初一十五茹素,現改為每月吃十日素我希望一步步來,但我得不到家人支持,認為不健康,丈夫亦覺麻煩。我怎樣好?

另外,我只可做到疍奶素食,並非全齋,那可以嗎?

健康素食是現今的社會潮流,只要你以健康作理由,且家人早已習慣了你初一、十五茹素,現在改十齋日應該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你負責煮食只要日常葷素餸菜的分量處理得宜,不為家人帶來不便,彼此能各取所需,他們應該不會反對的。若家人負責煮食,只要你不太刻意或要求太多,不嫌單調也不追求烹調美味,有簡單的素菜便向家人表示謝意與感恩,只要你的態度良好,家人應該會尊重你的飲食習慣的。

持蛋奶素或全素是個人的發心,沒有硬性規定,但既然你只吃十齋日,每月尚有廿天可吃葷食及其他食物,建議在十齋日應可要求自己吃全素食品。

夢窗禪師的忍辱

夢窗禪師有一次搭船渡河,當船剛離岸不久,有一位帶着佩刀,拿着長鞭的將軍,向船家大叫:「等一等,船夫,我也要渡河!」

全船的人異口同聲地說:「船已經開了,不要再回頭了。」

船夫也大聲回答道:「你等下一班船吧!」

這個時候,夢窗禪師就說:「船家,船離岸不遠,就行一個方便,回去接他吧!」船夫見到這位出家人,道貌岸然,長相慈悲,於是聽從他的提議,將船開回頭。

將軍上船後,剛好站在夢窗禪師身旁。他餘怒未息,手拿着鞭,抽打了夢窗禪師的頭一下,跟着就大聲地說:「和尚,你走開!我要坐在這裏。」只見一鞭抽打在頭上,頓時鮮血冒出,禪師不發一言,立刻站起來,把位讓給這位將軍。

大家看到這將軍那麼凶惡,都十分害怕,敢怒而不敢言。其中有幾位竊竊私語地說:「你看,和尚這麼好心,勸船夫回岸接他,還要讓他打一頓,真是好心沒有好報。」這個將軍聽到之後,才知道這位和尚是剛才勸船夫回頭接他的人。

慈悲與智慧

一位公司主管在學佛之後,知道對待別人必須要有慈悲心,工作時也學習不要斤斤計較,所以就常常主動幫忙同事,過了一段時間,她發覺大家都把做不完的工作交給她,然後準時下班,而她自己卻要時常加班到很晚。另一個部門的主管告訴 她:「對別人寬鬆就是難為自己。」於是她便萌生放棄對同事慈悲的念頭,但還是來問我的意見。

我告訴她,首先要弄清楚「幫忙」的意義,例如要真的幫忙一些貧窮的人,是不斷供應他們生活所需,還是教導他們自力更生?所以「慈悲」是必須的,但也要同時有「智慧」才行。

幫忙同事時,要教導他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的方法,這才是智慧。因為幫他們做,反而會讓他們失去成長和進步的機 會,所以不幫忙做絕對不是計較。慈悲應該用在理解他們的難處,以及幫他們找到較有效完成的方法,而不是把他們的工作 攬在自己身上。而另一位主管「對別人寬鬆就是難為自己」這種說法,就是站在利益的角度上考量,反而有點計較了。

慈悲是快樂之本,沒有慈悲心的人不 可能快樂。對眾生慈悲是必須的,但也不能忽略對自己慈悲,當然也不能縱容,否則就是有慈悲、沒智慧了。

顛倒

「你整天在打機,已打了十幾小時,你太沉迷了。」

「不! 我這不是沉迷,你才是沉迷哩。」

「我? 我怎會沉迷? 我沉迷什麼?」

「你沉迷宗教。」

「吓 …… 沉迷宗教?!… 我 … 我 … 我這叫精進。」

「我才是精進!」

「你怎精進? 你精進什麼?」

「我精進打機! 比我的同學更精進!」

......

「你們這些年輕人,整天朝思暮想,應該將重點放在眼前,活在當下。」

「我最活在當下,最能體現活在當下的精髓,比任何人都活在當下!」

「什麼? 你整天對着電腦、分分秒秒在覆 Whats App 、又將每一事寫 上 Facebook 報告行程 … 還說活在當下?」

「我們一有 Whats App 到『叮咚』就馬上回覆,這就是活在當下;我們分分秒秒報告行程,當然更是報告行程的表現啦;我們同時間看電視、打機、講電話、覆 Whats App,同一時間做幾件事,這才是活在當下的最高體現!好了,別阻着我活在當下!」

「…………」

巴金仁波切 大悲心除眾苦

2013 年 11 月 21 日,

《 温暖人間 》採訪隊遠赴海拔 3,700 多米的青海囊謙,

參與一個非常盛大殊勝的祈願世界和平法會,

八千多位僧人和二十多萬民眾從各地趕來參加,場面震撼。

這個法會的發起人是公雅寺的巴金仁波切。

我們難得機會,在藍天白雲的高山雪域,專訪巴金仁波切。

 

巴金仁波切簡史

1968 年仁波切出生於青海囊謙的長西村,一條離大法會約五公里遠的小村落,有趣的是仁波切的出生月日已無從確考,就連他媽媽也忘記了。

家中兄弟姐妹共九人,其中五個出家,他排行第二。父親經營小本生意,是個大善人。母親對父親永遠千依百順,支持丈夫任何決定,夫妻倆的「感情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