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班同學會
六十年代,三輪佛學社舉辦佛學星期班,創本地居士講學先河。後有世界佛教友誼會及法相學會,分頭開辦佛學班,推動研習風氣。經十三屆後,畢業者達四百餘人,遂有陳聖炎、甘雪雄、潘令儀等舊同學,發起組織「同學會」,但求互相砥礪,印證所聞。其時,由甘雪雄統籌策劃,襄請羅時憲教授和葉文意老師為顧問,以三輪佛學社作籌備處。未幾,租得廣東道1235號為會址,遂於1973年12月9日成立「三輪世佛法相。佛學班同學會」。
開幕當日,甘雪雄更在《會刊》中說明宗旨:「同學會之設,不特為聯繫友誼,觀摩研習,正因同學們學猶未竟,尚要薰習多聞。於是組成團體,以延請諸導師常臨講學,指引治學方法,抉擇疑難開悟,令學員由博而約,自麤而精。」因意義重大,金剛乘學會的劉銳之上師更親題七言律詩匾額,當中「住世不離世間覺,且從鬧市試調心」一語,反映劉上師對同學會的期望。
1976年,幸賴邵黃志儒倡議籌建會址,財法兼施,併各方資助,購得太子道長榮大廈之單位,面積七百餘尺,可供善信聚首一堂,共圖精進;1988年,蒞會大眾日趨踴躍,於是承租隔鄰單位達十年之久,直至1998年,在大眾護持下,購入單位,可供發展。此後善緣續至,會務蒸蒸日上。2003年再度擴充,並將三單位貫通為一,面積二千四百餘尺,可同時容納二百餘人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