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嚴法師主講「信」
衍嚴法師今晚以「信」為題,為《温暖人間》宣講佛學,陳秀雯居士為今晚講座司儀。衍嚴法師說他追隨師父聖一老和尚身邊二十多年,親見師父是個真實不虛的出家人,每件事都是為大眾所做的。他對師父是絕對的相信,但除了信了還要做,法師勉勵大眾不要只聽講座,更要為佛法佛教多做點事。
衍嚴法師今晚以「信」為題,為《温暖人間》宣講佛學,陳秀雯居士為今晚講座司儀。衍嚴法師說他追隨師父聖一老和尚身邊二十多年,親見師父是個真實不虛的出家人,每件事都是為大眾所做的。他對師父是絕對的相信,但除了信了還要做,法師勉勵大眾不要只聽講座,更要為佛法佛教多做點事。
醫學對死亡研究的最新進展,瀕死體驗(NDE)與出體體驗(OBE)。
我對死亡的探索之路:從科學到哲學到佛學? 佛家面對死亡的智慧。如何準備一個平靜而優雅的往生?
以充滿禪意的音樂,配合衍空法師的開示,引導觀眾認識和思考「禪」的意義。爲什麽我們需要禪修?什麼是禪修?如何活用禪修在生活中?
講者:衍空法師(廣東話講述) 現任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香港佛教聯合會常務董事、覺醒心靈成長中心住持。
地球受損,天災頻仍,看似嚴肅的話題,原來是一場棟篤笑talk show。前天文台長林超英舉手投足,充滿幽默感,他說:小學生以為人,不是動物﹖數十年後,人類將重返石器時代﹖這個世界真的可能有外星人﹖...在他的盞鬼演繹下,從笑聲中引發思考。
答:平安符顧名思議是一般人為祈望平安而求取的東西,是一種祈求與祝願,
是心靈上的一種安慰、希望與祝福。不同宗教有不同的祝願吉祥物,學佛人也常有佩戴聖像吊咀、念珠或法物作吉祥物的習慣,有些人為祈求平安,有些人只是一種喜好,世間人亦如是,很多人喜歡在佛寺、廟宇或宗教場所帶些吉祥物回家,以祈求平安或祝福,是否有效用,還是要看自己的心念,如佛教徒佩戴佛珠目的是提醒自己念佛,多念佛可令心境平和,自然也有心安平安的效用。
平安符不管是否有效,既然接受了又心有所求,當然也應珍惜與感恩,如果無意中損壞或丟失了則作別論。但作為佛弟子如遇不如意事,建議多誦《心經》祈求有智慧解決困難,也可誦〈普門品〉祈求菩薩加持,以佛法解困最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