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香禪師 開示 2生與死

上一期禪師說明佛教對死亡的看法,並希望大家勿到年老時才開始修持。今期她分享另一個真實故事,目的是鼓勵大家修行。禪師最後巧妙地回答觀眾提出「安樂死」的疑問。

續上期

有一個真人真事的故事,不單是一個人,是許多人。在我居住的地方,大概半小時的車程,有一間很大的賭場,我問過許多 人:「在你臨終前,你有沒有什麼很想做的事?」「有,我想再去賭場一次!」這並不是開玩笑,有很多人對我這樣說。「你可不可以給我一個可攜式氧氣筒和一張輪椅,那麼我便可以去賭場了!」他們來到賭場已經半死,有很多還走到吸煙間去抽煙。我真的感到非常困惑!

照顧母親放棄理想

法師,您好!父親幾年前過身,我是家中的獨子,和母親相依為命已經幾年了。最近她中風,生活上起居飲食都需要人照顧。前幾天,我收到之前申請的海外大學的錄取信。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因為母親需要我留下來照顧,但我留下來的話,我就錯過多年想要追尋的理想。

母親中風,需要你留下來照顧陪伴,那不只是身體上的需要也是精神上的支持,如果為了自己的理想,遠赴海外,對於母親所需要的關懷照料你能有更佳的安排嗎?抑或忍心不理,由政府「執手尾」? 你忍心嗎?子女出生時,為母親者都會無怨無悔地盡心照顧,讓孩子們健康成長,現在母親最需要子女關懷照顧時,你放下她可安心嗎?作為旁觀者看,放棄追求 個人的理想固然可惜,但失去照顧母親的機會,將造成終生的遺憾,內心的歉疚將是無法彌補的。失去理想將來可以再用其他方法尋回,亦可以視作沒有收過這封信,有志者不一定要出外留學才有理想的前途,多少人沒有出外留學,同樣事業有成,出國留學者亦不是光明前途的保證,所以,遇到這兩難決定時,應謹慎考慮,不要讓自己遺憾終生!

豆渣變身美味小吃

對喜歡自製豆漿的人來說,如何妥善處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豆渣是個問題,因為製造豆漿後,必會留下大量的豆渣。綠色媽媽林麗姍提供以下食譜,對那些不想丟棄豆渣,又不知如何處理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很好處理豆渣的貼士:只需加入一些簡單材料,便可變成為美味的小吃。

 

蔬菜豆渣餅

材料︰

豆渣 200克

未漂白的麵粉 80克

任何蔬菜和菜脯 適量

調味

海鹽 適量

胡椒粉 適量

做法︰

  1. 先將豆渣搾乾水分。
  2. 將切細的蔬菜和菜脯炒一炒。
  3. 將步驟 1 和 2 的材料,與麵粉及調味料一起 放入容器,拌勻備用。
  4. 熱鍋下少量油,將材料分成小塊,以中火煎 至金黃色便可。

 

好的老師懂得照顧自己

2013 年 4 月 5 日 「快樂的老師將改變世界」禪修營,泰國開示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看佛法修行。首先,我們要學習如何經歷苦。生命中有苦痛,如果你懂得如何經歷苦痛,你的痛苦會大大減輕。而且,你可以善用你的苦痛來培養幸福。苦樂之間有密切的連繫。在佛教裏,我們知道幸福是由非幸福的元素造成。就好像花朵一樣,當我們看着花兒,我們發現花只是由非花的元素造成。看着花,你看到雲。你無須要成為詩人才能在花之中看到雲。

度輪法師弘化香江

香港是個特別的地方,自古以來都是移民城市。每當內地發生戰亂動盪,香港就成 為內陸居民的避難所。

二戰之後,國內爆發內戰,工商賢達、文人雅士,以至僧尼道俗都設法來港。尤其在 1948 年至 1950 年之間,來港僧人不下二千人。他們有的來港定居,有的以香港為跳板,轉至海外;亦有短暫停留,觀望局勢再決定行止。無論如何,他們對五十年代以來的本地以至亞太地區的佛教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1949 年有位度輪法師,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來港,展開了不平凡的弘法事業。

度輪法師,祖籍吉林。11 歲有感生死無常而立志修行,19 歲遇母喪而剃度,志切禪修,發十八願度眾生,深得虛雲老和尚器重,特傳溈仰宗法嗣,法號宣化。

1949 年底,法師來到香港,身無長物,得一居士引領到荃灣山上的觀音洞暫息。法師在洞內隱修達兩年,本欲開闢道場,惜因人事關係而未能成事,剛好有善信邀請至港島講經,於是離開荃灣。

掃塵除垢

自古以來,很多不認識文字的修行者,雖然與經典無緣,卻能透過他們的誠心與毅力,從生活的實踐中證悟「諸法實相」。 這類聖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兩位:漢土的六祖慧能大師和東土的周利槃陀尊者。

六祖本是一名目不識丁的廚務僧,但開悟後說法能引經據典,辯才無礙,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禪門巨匠。周利槃陀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他既不識字,亦甚善忘,卻能以鍥而不捨的努力,證悟阿羅漢果。前者不可思議的懿行詳載於《 六祖壇經 》內;但後者的聖行卻鮮為初機者所知。現將周利槃陀尊者的開悟經過略述於後,與讀者共勉:

釋迦牟尼佛的僧團中,有兩兄弟,同時出家;兄是摩訶槃特,弟是周利槃陀。周利槃陀稟性魯鈍愚笨,凡學習的教義,誦過即忘,記憶力甚差,所以過了幾年,於佛法的修持上毫無成就。

有一天午齋後,僧眾都紛紛緩步到竹林下稍作經行。時值炎夏,盤桓於深蔭如蓋的竹間小徑,頓感心中一片清涼境界。

以愛消融仇恨

2002 年夏天,一位美國年輕人艾弗信於大 學畢業後被徵入伍,翌年便被派到了伊拉克,來到了戰火紛飛的巴格達。

這時,儘管薩達姆政權已被推翻,但各色各樣的恐怖活動( 包括爆炸、襲擊 )仍時有發生。艾弗信就曾眼睜睜地看着一位美軍同袍,在巴格達市中心被汽車炸彈炸得粉身碎骨,而就在十分鐘前,他倆還談笑風生,商議回國後的打算呢。

2004 年春天的一個周末,艾弗信奉命隨一支五人小分隊在巴格達大街上巡邏。忽然,有人引爆了安放在街角的一個垃圾桶旁的炸彈,好幾位平民被炸傷。在匆匆趕往出事地點時,艾弗信不慎扭傷了左腳,落在後面。他可沒有注意到,路旁一位伊拉克年輕人,正持着一把鋒利的果刀,從一個水果攤後,呼嘯着朝他的背後刺去。

聽到響聲,他機警地一閃身,果刀擦肩而過。就在這當兒,一枚自製的手榴彈被拋到了他的腳下。他迅速地上前一腳踢起那冒煙的手榴彈。隨着一聲爆炸,那個血肉模糊的襲擊者,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我們都是傳媒人

有人說她的朋友遇到麻煩事,情緒很低落,希望我能開解一下。

電話中她一直在哭,多番安撫,才能稍為冷靜,說出因由。她說兒子很孝順,母親節送了一件衣服給她,她覺得太美了,跟自己平日的衣着有很大分別,不捨得穿,也不敢穿。兒子認為媽咪應該打扮一下,穿起來一定很漂亮。

平日沒應酬,她開開心心穿了新衣去屋邨的街市買菜。在樓下碰到每天 都見面的街坊,街坊眼前一亮,問她今天為什麼超美? 她高興說是兒子送的,街坊卻說:「巴閉啦! 有個孝順仔!」她聽不出這句話的含意,有些納悶。走進街市,菜檔主人見到她,便大聲提醒:「不要走得太近,弄髒了我賠不起!」誰要你賠? 她更悶悶不樂。回到大堂,鄰居正在等升降機,笑她今天的裝扮,一定有專車接送,怎用勞駕自己去街市?她近乎崩潰地在電梯內流淚。哭了幾天,說要把衣服扔了,兒子也沒她辦法。

追趕尾巴的狗

如果不能把禪修應用在日常生活裏,不管修行多久也是沒用的,因為方法錯了。就像聖嚴師公說過,有一隻狗每天努力地追趕自己的尾巴,忙得死去活來,想休息一下也沒有時間,但卻永遠都追不到,覺得很辛苦。另一條狗經常蹲在地上,看起來無所事事,只是偶爾聽到聲音,就把耳朵豎起來,再聽到好像有人來,就站起來看一看,雖然牠大部分時候都沒事幹,但 卻時時保持着一個警覺的心。

結果主人對追自己尾巴的狗不理不睬,有時還罵牠,令牠覺得很委屈,覺得自己每天從早到晚那麼努力,累得要死還要被罵;經常蹲着好像發呆的那條狗,主人卻會讚賞牠。

從這個例子,我們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在生活中用對方法?修行一定要注意,需要保持輕鬆,但卻不是懈怠。過程中是要投入,但不要捉得緊緊的,因為任何方法捉得太緊的話,就是執着,等於着在相上修行,這樣很難跟佛法相應。有些人平時看似很放鬆,其實一直有用方法,懷着時刻覺察的心,不會因為外在環境而放逸或迷失自己,也不會因為執着而表現得過分 投入,看起來安住平穩,這就是將禪法運用在生活當中。

性香禪師 開示1生與死

性香禪師在「 生與死 」這場講座上,與大家分享她作為善終服務護士時的一些體驗,從中說明佛教對生死的教導,目的都是希望我們能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