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該如何布施?

請問法師,作為一個佛弟子應該如何實踐布施才恰當呢?以捐錢為例,有些師兄說:「不要給錢路邊的乞丐,因為很多都是集團僱人假扮的」。有些師兄說:「不要捐錢給手續費高的機構,因為能夠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的錢不多」。那麼,作為一個佛教徒,在布施時需要考慮這些嗎?

佛弟子應抱着一個隨緣樂助的布施心。布施通常有三種情況,其一針對某些事件而有特定的項目或對象,如對突發性的地震、海嘯等災難的籌募;另一是持續性的項目,如定期捐獻等;第三種則是偶發性的布施,如遇見某些人、事、物而生起布施心。無論哪種布施都應隨緣而作,遇到因緣,生起布施的心則付諸行動,做完便放下,無須記掛於心。如果太多考慮,反而成為布施的障礙,思前想後考慮太多,易打消布施的意欲與慈悲心;隨緣布施,只是用一點心,盡一點力,結一個善緣而已,不用想太多。

什麼是 「善知識」 ?

尊敬的法師!我剛開始學佛,常聽見師兄們提 到「善知識」。但是,我不甚瞭解,所以想請教您:什麼是善知識?善知識要具備哪些特質?

「善知識」簡單來說就是良師益友,「善知識」 沒有特別的條件要求,只要能引導向好、啟發你走向正念的人,就是你的「善知識」。

高 IQ 和素食的密切關係

愛因斯坦、達文西、愛迪生、甘地、喬布斯,他們除了都是史上最有名的發明家、科學家、領袖和天才外,還有什麼共通點 ?

答案是他們全都是素食者。

多年來,筆者一直察覺到,長期素食的人除了有愛心、注重健康和關心環保外,IQ 還特別高,特別有「慧根」,奈何沒有什麼科學引證。直至近期有兩份報告,令這迷團終於得以解開。原來英國科學家於 2006 年已有證明,IQ 高和素食有着密切的關係。另外,西班牙的研究亦顯示,少食紅肉絕對有助腦功能,包括記憶、認知、集中力及解難能力。

英國的研究源於 Southampton 大學,團隊收集近八千二百個三十歲男性和女性的數據,這些參與研究的人在他們十歲時皆有做過 IQ 測試,結果男性於三十歲或之前選擇素食的,其兒時錄得的智商為 106 ,比非素食者足足高五個點。同樣情況也出現在女性素食者身上,她們兒童時所做的 IQ 測試平均得分為 104 ,也比非素食者高五點。

看不見的眼淚—「小黃牛的淚」有感

八頭黃牛慘被撞死,其中一頭小牛傷痛落淚 ⋯⋯ 這一幕「看得見的眼淚」頓時成為報章頭版,面書亦瘋貼此幕悲劇,憐憫之情,充斥四周。

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你我「看不見的眼淚」,在生活裡太多太多了:家裡餐桌上、快餐店、茶餐廳、燒臘店、酒樓等,數之不盡。背後真相,當然是各處充滿血淚的屠場。

到底是被撞死的慘?還是被人劏殺的更慘?

前者可能是偶然或是因醉駕而殺,後者是幾乎天天而且有計劃又長遠地進行;前者可能是一家及親友,後者卻是世世代代子子孫孫之連環屠殺。以上情景,屠場工作者應是最清楚不過。

而生活裡,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大多變成 了「色香味」,再加上美麗吸引的廣告及男男女女藝人明星之歡笑。換言之,屠場之血淚,卻被人類「美化」成歡樂派對,幾是諷刺!

一般人思維之局限,正是限於眼前之累積影像,我敢說,只要你到過一次屠場,親睹那些悲哀場景,嗜肉之意欲便大大減低。

一行禪師 教我們重拾快樂

一行禪師再度訪港,「慈場」覆蓋全港。

在紅館的公開講座,逾萬張門劵五小時內派發一空;

為期四天的覺醒生活營,一千名額在短短三小時內全數額滿;

禪師訪港的兩星期裏,幾乎所有報章雜誌都詳細報導。

這年頭,社會越來越多憤怒、暴力、指責、不安,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多紛爭、誤解、不和,禪師說諒解,

說聆聽,說慈悲,說真愛;呼吸、吃飯、步行、聆聽、說話、唱歌,都是實踐的方法。

內心平靜喜悅,原來並非遙不可及。

我們帶着學習的虛懷,走進覺醒營,感受能量的轉變,享受釋放的自在。

樹影下,鳥聲中,11 位各行各業的覺醒營參與者,向我們分享正念修習的奇妙。

善用美味冬菇蒂

冬菇蒂本身是美味的食材,因為它口感香醇,但是它卻經常被丟棄,部分原因是它烹調的時間比冬菇傘長。今期綠色媽媽林麗珊為大家介紹的這款冬菇素扒,以冬菇蒂為主要材料,配上幾樣纖維豐富的蔬菜及果仁而成,烹製過程並不複雜。

冬菇蒂素扒

材料︰

冬菇蒂 120克

任何蔬菜 100克

果仁碎 30克

未經漂白的麵粉 5 湯匙

少許清水

調味

豉油 1湯匙

薑蓉 1茶匙

麻油 1湯匙

海鹽 ¼ 茶匙

黑胡椒粉 ½ 茶匙

做法︰

  1. 冬菇蒂預先浸水至軟,再撕成絲狀備用。
  2. 將撕成絲的冬菇蒂、切碎的蔬菜、果仁放入容器中和調味料拌勻,再把麵粉倒入和少量清水拌勻。
  3. 熱鍋放適量油,把步驟 2 的材料分成小塊,以中火煎至金黃色便可。

 

孩子們喜愛的卵石禪

2013 年 4 月 5 日 「快樂的老師將改變世界」禪修營,泰國 —— 第二天開示

親愛的朋友,在法國梅村,每年夏天我們都會接待從不同國家,大概四、五十個國家到來的禪修者。孩子們從許多國家來到這裏修習。我們有為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而設的活動。我們組織的正念營,無論是在倫敦、紐約、波士頓,都一定有孩子們來和我們一起修習。

每年也有孩子來梅村參加其他禪修營。有時父母叫孩子去海灘或到山上過暑假,但他們堅持要來梅村參加禪修營。因此,當我們舉辦禪修營的時候,總是有一些對禪修已經有認識的孩子參加。他們很喜歡和成年人一起行禪,喜歡開示時首十五分鐘給孩子們的教導,也喜歡正念靜默用餐。

每年的禪修營亦總有第一次來的孩子。已經懂得禪修的孩子幫助和指導新來的孩子。他們真的很喜歡坐禪、行禪和靜默用餐的修習。我們第一個在美國為兒童而設的禪修營在聖巴巴拉市舉行。我們知道,如果不帶同已懂得禪修、喜歡禪修、我們稱作「 種子兒童」的孩子一起去,是沒法成功幫助新來的孩子的。

戒淫故事

根據《 太上感應篇 》卷一:「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盡則死。」凡人若做惡事,記錄罪過的鬼神,就會 記錄在案,以此減削常人的福壽,福壽減盡則亡。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也就是說,三台、北斗神君,在每個人頭上,掌控人的壽夭。 根據 《 感應篇 》記載,北斗神在每月初三、二十七下降,鑑察人間善惡。故有「舉頭三尺有神明」之言。大家不要以為偷偷做惡事,能瞞騙一切,須知有天地鬼神,悉知悉見的。而「奪其紀算」的紀,是指人壽命十二年為一紀,重罪者奪一紀;罪比較輕的,就奪算,「算」是一百天。

在清朝,同治甲子年間,有一位山東儒生周伯順,到省城應考。發榜後,得悉自己獲中舉人,甚為興奮,於是大排宴席,廣邀 親朋來慶祝,又召來十多個娼妓助興。宴後把娼妓留宿,縱情淫樂。

上網能活在當下嗎?

自從有了電腦和互聯網,人們越來越多時間活在虛擬世界內。

當一個人活在虛擬世界內時,他能活在當下嗎?他還是活在當下嗎?

理論上,在互聯網上,人們仍然可以活在當下。可是,在網上不停瀏覽時,人能回到當下、返回目前的能力自然大為降低。所以,上網大抵跟修行有一定的衝突。

但即使不說修行,一般人也感受到上網太多的困擾和害處。於是,有人提出:注重 IRL ! IRL 萬歲!

大家知 URL 是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俗稱網址。而 IRL 就是 In real life 的簡稱,即「真實生活」。呼籲大家注重 IRL 就是叫大家不要只顧打機上網,要注意一下身邊的人、小動物或物件,注意一下身邊環境和氣氛。說 IRL 萬歲,就是說真實生活到底比虛擬世界重要,我們要將真實生活放在首位,不要本末倒置。

永遠的牽掛

阿歷搖搖晃晃地離開了酒吧,想到自己就要在這陰沉晦澀的天氣裏走向另一個世界,心裏不禁一陣悲哀。公司倒閉,朋友背叛,妻子離棄,一連串的打擊令阿歷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

迎面走來了一位老婦人,一隻手提着個籃子,另一隻手則拖着個大麻包袋,彎着腰吃力地走着。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做件好事也不錯,說不定上天會因此讓自己上天堂,阿歷自嘲地想。「我來幫你拿那個麻包袋吧!」阿歷上前對老人說。

「謝謝你!你真好人!」老人高興地說。雖然這句讚美的話令阿歷有點別扭,但卻多少為他帶來一點暖心的感覺。

「你這麻包袋裏放了什麼東西?蠻重的。」阿歷問。

「南瓜、薯仔、粟米、番茄,還有葡萄;全都是我種的。」老人一臉自豪。

「哦,那你要去什麼地方?」

「去看我的兒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