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
老人家腦裏有很多東西,他要說出來,我們只要聽就可以。
近日與兩位朋友飯聚,朋友問起我爸爸的近況。我回答:「爸爸好像有些腦退化,我正在適應……」話未說完,一位朋友說:「這麼年輕就退化嗎?誰與他也是差不多年齡啊……」另一位朋友也回應:「是啊,他跟誰也是差不多年齡啊……」
她倆隨而轉了話題。我靜靜地把說到口邊的話收回,感到有一道氣堵在胸口。
隔天和另一位朋友會面,同樣說到這個話題。朋友回應:「老人家都是這樣,接受就好了。」我靜下來,把掛在口邊的話收回。
我跟朋友說起爸爸的近況,是想訴說內心有些難過。那一刻,我要的回應不是關於爸爸是否太年輕有退化跡象;我要的不是有人告訴我要接納。那一刻,只要讓我講完我要講的話。如果有人能夠柔和地回應:「那你很不容易。」或者:「會辛苦嗎?」又或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你覺得爸爸患了腦退化?」那會觸動我的心,感到有人在聆聽、感到被看見。
朋友們的回應,給了我非常深刻關於聆聽的體驗。從事心理咨詢,聆聽是重要的修習。我從書本、從老師的教導中領會,而這次從朋友的回應,給我深刻的提醒。就像醫生有一天成為病人,從病人的角度去看,會更清楚了解病人的需要。我反思:朋友的回應不是聆聽,那聆聽是什麼?跟朋友互動時,我有好好聆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