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有一種感動叫做 守口如瓶

男人失業了,他沒有告訴女人。他仍然按時出門和回家。他不忘編造一些故事欺騙女人,他說新來的主任挺和藹的,新來的女大學生挺清純的……女人掐他的耳朵,笑着說,「你小心點。」

那時他正往外走,女人拉住他,幫他整理襯衣的領口。男人夾了公文包,擠上公交車,三站後下車。他在公園的長椅上坐定,愁容滿面地看着廣場上成群的鴿子。到了傍晚,男人換一副笑臉回家,他敲敲門,大聲喊:「我回來啦!」男人這樣堅持了五天。

五天後,他在一家很小的水泥廠找到一份短工。那裏環境惡劣,飄揚的粉塵讓他的喉嚨總是乾的,勞動強度很大,幹活的時候他累得滿身是汗。 組長說:「你別幹了,你這身子骨不行。」男人說:「我可以。」他緊咬了牙關,兩腿輕輕地抖。男人全身沾滿濃濃的粉塵。下了班,男人在工廠匆匆洗個澡,換上筆挺的西裝,一身輕盈回家。他敲敲門,大聲喊:「我回來啦﹗」女人就奔過來開門,滿屋蔥花的香味,讓男人心安。

飯桌上女人問他﹕「工作順心嗎?」他說︰「順心,新來的女大學生挺清純。」

原來世界沒童話

門鐘響起,一位長頭髮的女士站在門外,她年約五十歲,帶着羞澀的笑容步入中心,除下高跟鞋後,個子顯得格外細小,她叫Amanda。

越可憐,越可恨

Amanda無法接受丈夫的不忠,更無法接受丈夫二十年來一直欺騙她,所以她繼續一廂情願地認為丈夫會回心轉意,童話除了是Amanda自編自導之外,童話的煉成也經過了媽媽、社會和傳統文化等價值觀的洗禮,我帶着Amanda看清楚,目的是衝擊Amanda去面對現實,因為我相信活在甜蜜的妄想,不如面對殘酷的現實,然後如實地研究挽救婚姻的可能性。 今日見Amanda,她說:「丈夫始終沒有改變,我已經沒有提起那個女人,而是默默的煮飯打掃,只要他肯放手,我便不會追究,但他對我仍然很冷淡,我很難抉擇。」我說:「你已經夢醒,卻仍然裝睡。」Amanda避開我的眼神,我繼續說:「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何況你的選擇很清楚,就是選擇等待、選擇拖延、選擇不離婚。」Amanda說:「因為我想給他一個機會。」我反駁:「還是你想給自己一個機會?」Amanda頓時語塞,我說:「選擇不離婚是沒問題的,我尊重你的選擇,重要的是你清楚這個選擇的代價。」

下一次見Amanda,她丈夫開始把家中的衣服帶走了。

再下一次見Amanda,丈夫連牙刷毛巾也帶走了,丈夫不願帶走的,只有夫妻二十年前的結婚照,仍然掛在空洞的牆壁上。

夢醒時分

服食過量藥物自殺然後獲救,令Amanda反思了很多,然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出院後,Amanda的生活很艱難,丈夫已經停止了交租,也沒有給她生活費。

幾個月之後,Amanda再次踏入輔導室,她勉強地笑:「幸好有朋友介紹,我現時住套房,月租六千元,總算是有個地方。以前我還有一間屋,可以期待有人回家,現在家裏只有我,我在家裏就是哭。」Amanda深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雖然不停地哭,但我比以前更堅強;哭夠了,我便抹乾眼淚繼續生活,其實我也想有人扶起我,但我心裏明白,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身。」

昨天相信童話的少女,轉眼間已飽歷滄桑,令皺紋在Amanda的眼角不再有違和感。

觀點與角度

一位佛教徒朋友在上海投資經營一家麻辣火鍋店,只提供素食,但食材內容包含蔥蒜等五辛,而且顧客還可以在裏面飲酒抽煙。有些佛教徒聽到後很不以為然,批評他不應該在素食店提供五辛,還讓人飲酒抽煙,這令我想起一個故事。

一位女大學生日間上學,夜間到夜總會當舞小姐,人們罵她:「下流賤格,不知羞恥!」另一位舞小姐晚上上班,日間去讀大學進修,人們就讚歎她:「真是俗世清蓮,實在太難得了!」其實這兩位舞小姐不是都在做一樣的事情嗎?為什麼人們的評價那麼極端呢?

那位火鍋店老闆其實是用心良苦的,他覺得要勸籲那些飲酒抽煙的人吃素太難了,不如經營一家迎合他們口味的素食店,讓他們有機會常來光顧,起碼每次來吃一餐,就減少一次殺生了。

以上火鍋店和舞小姐的兩個例子,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

我們的心常常被先入為主的概念影響,因此評斷事情的觀點與角度都會有限制,往往看不清真相,尤其是帶着分別計較的心來評斷自以為的對錯,對很多人事物的解讀就更看不深、想不遠,容易背離實情。

希望大家藉着這兩個例子,以後當遇到一些事相的表面現象時,不要即時衝動地作出反應和批評,應該先停一停,把心念回到呼吸上面,才可以冷靜地覺察到自己原先受限的思維模式,把心整理一下,改變不同的觀點與角度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看待事情的準則是可以更加寬廣的。

從心開始

每一個人都在創造自己的生命,你內心的學習,沒有辦法去跟人家分享,只有你自己懂得。

所以以心為本,我們的起心動念,每一個剎那起心動念,我們應該要看清楚。

我們的心很容易看到外在的世界,而且很習慣看到外在的世界,但是我們的心很難看到自己,我們不習慣看到自己。

所以在檢討事情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把自己抽掉,然後變成只是檢討外在的事物。

譬如說兩個人關係處的不好,我們都會怪是對方,你讓我不高興,你講了什麼話,你做了什麼事……

但是不要忘記,你也是那兩個緣裏面的其中一個。不只是看到外在的世界,還要看到自己,從自己開始做起。

當我們要去幫助別人之前,你要先有能力幫助你自己;你要度別人,你要先有能力度你自己;你要帶動一個團體,你要先把你自己帶動起來。任何事情都從我開始,從我的心開始,學習把自己的心照顧好。心照顧好了,身、口的動作會正確,就會創造善緣,就會創造快樂,利益別人也利益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