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有因緣
我們不用「管理」情緒,只需要理解構成不同情緒的因緣即可。
很多時候我們會誤會,覺得一切事情的發生或者不發生,全部都是關於自己;如果事情如自己所想的發生,就會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或運氣)而沾沾自喜,假如事情並沒有如期的發生,就會覺得是自己的失敗(或厄運)。這樣的想法,很容易讓自己的情緒起伏不定。事實上,一件事情要發生,除了有自己的因素(因)外,同時亦需要有其他條件的配合(緣),情緒亦是如此。
唯識學談到,每人心裏有着五十一個面向,如:貪、嗔、癡、憤怒、正念、智慧、定等等,不同面向需要有不同環境因素配合,才能產生。當你被誤會、受恥辱、遇到不公義或不禮貌對待等,這些條件足以讓你的憤怒萌生。
早陣子小baby晚上睡不好,一晚可以醒兩至五次。有次他哭得很厲害,我抱他、他推開我,放他回小床,哭得更厲害。餵奶時他不哭,可是一喝完奶就繼續哭。無能為力的我,就只能重複以上的動作無數次……他體重並不輕,所以抱他時,我感到肩關節痠痛、肩頸肌肉繃緊,加上睡眠不足,而且未能安撫小孩而感到萬分無奈……我記得那一晚,是我第一次抱他抱到連自己都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