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變火龍果雪條

夏天熱浪滾滾,吃雪條的季節到啦!今期,純素媽媽Grace教各位製作家居版雪條,做法簡單,還有美麗的漸變顏色,十分夢幻!這次她選用了新鮮紅肉火龍果、芒果和蜜瓜,將水果的甜蜜冰封起來,入口清新。這款純天然雪條,比起外面買的健康得多。其中的紅肉火龍果是一種低能量水果,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降低膽固醇、預防便秘、潤腸等功效,很適合一家大小消暑解饞!

 

紅火龍雪條

材料(6條大冰條):
紅肉火龍果   1個(去皮,切成小塊)
芒果   1-2個(去皮,去核,切成小塊)
蜜瓜   1/4個(去皮,去籽,切成小塊)

 

做法:

點解要戒冰凍飲食?

經常有人問:點解中醫叫人戒冰凍飲食?大熱天時,飲杯凍飲先至爽!嗰時身體較熱,唔係可以抵消冰凍咩?外國人經常飲凍嘢又得?食辣食烤炸食物係咪可以中和返冰凍的寒涼?

醫師:當我們飲食冰凍,首當其衝的是脾胃(包括消化系統、口腔),冰凍會迅速吸收脾胃大量能量,消耗甚或損傷脾胃陽氣。香港人十之八九脾胃較差,通常不適合冰凍飲食。

中醫特別重視脾胃,因為脾胃決定了飲食的消化、吸收、輸布,也是我們出生之後,身體賴以延續的根本,所以稱之為「後天之本」,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中醫甚至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脾胃的盛衰,關乎我們的健康、疾病進退、乃至生死存亡!

當我們病了,去看中醫,那時脾胃不會太好,而脾胃卻是疾病向好還是向壞的關鍵,也是藥物吸收發揮的第一關口,戒掉冰凍飲食絕對有利康復。故此,不是中醫要人戒口,而是無論看不看中醫,本來就最好戒掉冰凍飲食,醫師只是如實提醒。

同貓唔同命?!

可能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同人唔同命」?也有不少人會問:為什麼有些動物過得十分幸福,但有一些卻要受盡苦難──既有病又流浪?這些問題,讓我想起星星和她的一位貓朋友……

星星其實是「百厭星」的簡稱。還記得收養她的翌日,便立即帶她去看獸醫,看看有沒有辦法把她的眼睛醫好。她在整個看診的過程中,都是不斷發出快樂的「呼嚕」聲音,並走來走去,又常常喵喵叫!所以澳籍獸醫也忍不住說了句「She is so naughty」,那麼我就把她取名為「百厭星」──星星。雖然她百厭,但是我們都覺得她是好動、活潑,而且經常喵喵叫的她,就好像與我們聊天一樣!比起其他「十問貓唔應」的同類,我們簡直覺得星星是一位願「紆尊降貴」、與人類溝通的喵星人,令我們覺得十分榮幸!

另一邊廂,原來星星當年被送到流浪狗收容所時,她有一位流浪貓朋友亦同時被送到狗舍。但是聽說星星的朋友因為擁有一身漂亮的毛色,所以比星星早好幾天已被人領養走了。但是好景不常!因為星星的朋友和星星一樣,都是很「健談」,一天到晚喵過不停。所以,新主人在幾天後,因不能忍受小貓的嘈吵,將他「遣返」回狗舍,生活應該只是過得很一般…… 

遙距診治新冠患者的溫暖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王小姐染疫高燒,自服必理痛後,雖然燒退,但喉嚨劇痛,咳喘至氣促。她眼見醫院不勝負荷,不敢前往,而她和家人需要家居隔離,又未能外出買藥或到診所求醫。最終請了筆者遙距視像診症,然後速遞送藥。診症時她一度感觸,激動落淚:「在這個困難無助的時候,還能得到適切的治療,實在難得。」

由於科技進步,加上防疫所需,促進了電子視像通訊的普及,大家上課、會議都應用到,視像診療亦在此時形成趨勢,不但隔離人士能及時得到診療,其餘患者,也能避免外出染疫的風險。此外,近來太多案例因為自行服用成藥而不適;與其胡亂服用不太適合的成藥,不如讓醫師遙距診症吧!

不過,有人擔心,中醫不是講求「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嗎?遙距診症不能切脈,會否不可靠?根據筆者和一些同業的觀察,總結近來疫病的遙距診症,絕大部分效果良好,症狀迅速緩解,檢測較快轉陰,來治療後遺症的亦能妥善復元。除非病情錯綜複雜或危急重症,其餘一般病症,只要仔細做好望聞問三診,基本上能獲得足夠資訊,處方用藥八九不離十,就如中醫經典《傷寒論》,其中有很多條文沒有脈診,都可以處方治好病。

弘法宗風 不懈求突破 岑寬華

579

岑寬華老師說他有緣認識的佛學老師和學長,個個都精進無比。他轉述羅公(羅時憲)曾告訴葉老師(葉文意),在三種情況下他會持續說法:一、當地言論自由;二、自己有壽命;三、有聽眾。無論有多少人來聽,都會講下去。岑老師便承襲了這一宗風,在弘法道上,孜孜不倦。

憶述起兩位對他影響深遠的老師時,岑老師肅然起敬。他說,星期一講至星期日,羅公從不休息;葉文意老師亦是如此,記得有一次岑老師很想放假,上堂時問葉老師是否明天放假,豈料葉老師大聲回答他:「我不喜歡放假的。」他說自己從此就被催眠了,在思想上刪掉了「放假」這兩個字。岑老師有個驕人紀錄,任何地方邀請他講佛學,縱然他病了,也從不缺席。有一次岑老師因打波而手臂脫臼,就算要戴着手托,不能在白板上寫字,他依舊去上課。

區區回收好習慣

對於回收,香港人並不陌生。或許你早已投入參與,把資源分類有序地拿去回收;又或者,你尚未起步,還欠一丁點推動!多年來,政府和相關的民間團體都大力推廣,今次更加聯手出擊,開設二十二間散落十八區的「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進一步帶動全民回收的風氣。

近年流行 21 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的說法。回收是一個習慣,只要想想背後的重大意義,我們豈有不參與的理由。且先由 21 天開始挑戰自己,然後自自然然,就可以養成這個對地球友善的好習慣,更何況,現在回收真是很方便呢!

 


6仔 總有一間喺左近

在香港,相信沒有人不知道「7仔」(7-11便利店)這個名字,因此,負責為「綠在區區」回收設施重新塑造形象的林偉雄(Hung),訴說自己和拍檔余志光(Eddy)的心願:「希望有朝一日,環保署這間『6仔』,可以做到和『7仔』一樣,總有一間喺左近!」

給先人最後致敬 DJ 殯儀師葉韻怡的心願

新冠喪禮的心酸

葉韻怡(Vivian)是香港電台DJ,2000年開始主持點唱節目《萬千寵愛》,去年新加入殯葬禮儀師行列,料想不到,竟遇上最嚴峻一波的新冠疫情,每天死亡人數屢創新高。這段日子以來,她和同事從早做到晚,只希望盡力為先人圓滿後事,令家屬得到最大的安慰。

現在的情況如何?Vivian 說這個月很多家屬諮詢。「現在所有殯儀館也准許新冠死者設靈〔註〕,不過家屬認領遺體後,就要原袋封棺,未能更衣化妝,不可打開棺木,瞻仰遺容亦有難度。」Vivian 語氣沉重,殮房的從業員跟她說,入行以來,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景,連續那麼多人過身,遺體狀況難以形容。「他覺得對不起先人,又無能為力,就哭了起來,我聽了很心酸。」

傳顯法師 死亡不是永別

「在佛教角度,死亡不是永別,只是暫別,日後會有機會再見!」大覺福行中心院侍傳顯法師如是說。

第五波 Omicron 疫情奪走了很多寶貴生命,令人揪心的是長者為大比數。這種突如其來的衝擊,令生者措手不及,跟傳顯法師在Zoom訪問,第一句就問法師:究竟怎樣才能讓家屬釋懷、止痛?

「我經常向重症者家屬說,最緊要做好準備。什麼準備?第一是最壞的打算,當然仍要抱有希望,可是都要有心理準備;第二,家屬要一早預備好跟病者的說話,不要到彌留一刻,醫院突然通知你,你才去思考,那時的心已經六神無主,臨急不會想到,所以最好預早寫下。」

 

張琛推廣中醫藥抗疫 以佛法應對疫情

591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第五波,本地中醫藥企業——德善堂,隨即聯合本地六家慈善機構,向有需要人士派發五千份抗疫藥包,並向公眾分享抗疫藥方。集團創辦人、註冊中醫師張琛說:希望未來中醫能融入主流的公共醫療架構,而不是提供零碎式服務。因學佛而決意行醫,管理集團運作的繁忙工作之際,張琛堅持每周診症,她說:「門診是我的道場。」

 

591 

張琛亮麗,大氣婉約,訪問時,她的神采和慧心妙語,令當日陰暗的天氣似乎也晴朗起來,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時裝醫務所 治癒人心

觀想自己是一件衣服,會感受到它的恐懼。

快時尚(Fast Fashion)的興起,轉款速度快、價格便宜,大家往往抱着「丟了也不心疼」的心態購衣,於是一件衣服的悲慘下場,你我都知,有些衣服更是未曾穿着已忘情,造成無數浪費。